?

“自行車上的院士”與共和國“千里眼”同頻協奏

2024-03-24 18:59烏夢達趙旭
黨員文摘 2024年6期
關鍵詞:雷達

烏夢達 趙旭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一輛老舊的“二八”自行車,勾勒出北京理工大學校園一道熟悉的風景。這位老人,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毛二可。

擇一事,愛一生。今年90歲高齡的毛二可,已躬耕教學科研70年,依舊堅守雷達領域科研教學一線,用一生探尋雷達領域的未知。他與雷達的“磁場”,似乎天然同頻共振。

所愛融于國家所需

毛二可生于北京,兒時隨父親工作的變動,一家人輾轉廣州、重慶、北京多地。在重慶私立南開中學,從小就喜歡擺弄無線電的他,加入了中國無線電學會南開分會。

抗戰時期,許多工廠搬到重慶,愛好無線電的少年們從電子廢件中搗鼓零配件,拼裝無線電作品?!巴岭娫挕薄笆找魴C”“校園廣播”……這些作品滋養著少年毛二可的興趣與好奇。

1949年,華北大學工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跟隨黨中央遷至北京,并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領導,籌備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重工業大學。

兩年后,聽聞這所學校計劃招生,并設有電機制造專業,即將從中學畢業的毛二可興奮不已。他毫不猶豫地收起行囊,北上考試,如愿考入華北大學工學院,開啟了一生摯愛的科研事業。

校園里,毛二可每天沉浸在對專業知識的無限渴求中,慢慢地,一個聲音在他的腦海里愈發強烈起來:“終于參加革命隊伍了,國家培養自己,自己也要為國家做事?!?/p>

1952年,學校調整辦學方向,開啟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的歷史新征程,培養第一代“紅色國防工程師”。1953年,學校成立國家急需的雷達設計與制造專業,毛二可所在的專業同步調整到雷達專業。彼時,他與雷達正式結緣。

一次課上,蘇聯專家庫里可夫斯基用兩個示波器演示了電視信號收發的原理,這引起了毛二可的極大興趣。當時,電視已在歐美國家研制成功,但在我國尚屬空白。庫里可夫斯基問學生是否愿意加入興趣小組制作電視原理設備時,毛二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科研興趣小組成立后,毛二可與同學計劃做一個較大的示波管,用于掃描圖像顯示。真正動手實踐才發現困難重重——沒有電視機顯像管,他們就利用雷達顯示管做了一個掃描電路;沒有攝像管,他們就用光電管,單個亮點逐點掃描……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他們自己動手,成功做出一個初級的電視發射和顯示系統。

嘗到研發甜頭的學生們難掩激動,很快又瞄準如何讓圖像動起來的難題。費盡周折,毛二可和同學找到一個舊電影放映機,用手搖方式控制信號輸入,信號經放映機放大,傳輸圖像真的動了起來!不久,在原國家郵電部和學校的支持下,毛二可和同學打造的“中國電視第一頻道”,永久落戶這所學府。

知難而進獻身“國之大者”

1957年,在主管部門的建議下,這所學校開始籌建雷達研究室。翌年,時任校長魏思文向上級提出申請,希望能批給學校一些新型雷達,用于建設試驗場地。

架設復雜的雷達系統并非易事。當時已留校任教的毛二可,與一同留校的幾個雷達班的同學擔起這項任務。

在雷達研究領域,毛二可是個高產的發明家。搞了多少發明、得了多少獎項,他自己也數不清。

不過,有一項發明,讓毛二可和他的團隊都記憶猶新。

那是1977年問世的新型雷達“動目標顯示裝置”。毛二可說,要想利用雷達監測移動的飛行物,需要區分接收到的監測物體雷達回波的多普勒頻率,移動越快頻率越高?!敖邮盏交夭ê?,通過濾波器的處理,將物體以移動速度進行區分,排除掉固定物體等干擾物,就能‘看到目標飛行物了?!?/p>

原理說起來不難,但誰能在實際操作中將它實現?當時,各國科學家暗自較著勁。

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毛二可和團隊成員反復試驗,從水銀延遲線,到磁致伸縮延遲線,再到熔石英延遲線……十余載堅持,最終攻下這個難題。1977年,新型雷達“動目標顯示裝置”參加國家組織的電子對抗測試,展示出優越性能,提升了我國空中目標探測能力。

國家的需求,就是毛二可及其團隊搞研究的動力。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某實驗基地提出研究矢量脫靶量測量系統的需求,要求研制一款雷達,用以準確測量高速運動物體與固定目標交匯時的方向、距離。西方曾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脫靶量檢測——“從干草堆中找一根針”,“在茫茫天空鎖定一根‘繡花針”。

毛二可接下了這個任務。

“最開始,實驗遇到的一大關鍵性難題,是解決高速運動物體與目標交匯實驗的成本問題?!泵烧f。

于是,毛二可想出不少“土辦法”。比如,他們制作出一米多寬的大型彈弓,發射大鋼珠作為運動目標,進行雷達跟蹤實驗。鋼珠的大小與老年人的手部健身球相當,速度可達每秒數十米,既能保證實驗效果,又降低了實驗成本。

歷經八年耕耘,團隊撥開層層云霧,完成了雷達定型。這個項目成果還不斷“演進”,如今已發展為國家重點領域的系列設備。

毛二可的每一步突破,都飽嘗艱辛。他曾不顧電磁波輻射危害,累計上機1000多個小時;曾在實驗中,不小心被上千伏高壓電打得滿手鮮血、手臂撕裂。

“如果選擇了一項事業,就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痹诿煽磥?,這正是自己能在雷達領域“取得一點成績”的關鍵要領。

三代人賡續雷達事業

20世紀90年代初,“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曾流行一時。

“買了這么多儀器,以后到底要給誰用?”毛二可在實驗室暗自神傷。

“關鍵要留住年輕人?!泵上氡M辦法,給年輕教師每人每月漲了200元,每月800元的薪酬比他自己的收入還高。

所幸的是,龍騰、吳嗣亮、高梅國等青年骨干教師不僅選擇留下,還幫自己的師弟師妹理清思路,留住了更多的年輕人。團隊還招收了多名博士后,才度過那段艱難期。這些學生,也逐步成長為教育領域的佼佼者。

以龍騰為代表的第二代北理工雷達人,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踏上科研之路,續寫了這所學校的雷達故事。

然而,雖度過了艱難期,但人力資源、成果轉化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決。

2009年,坐落于北京中關村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吹來了東風——出臺關于推進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等內容的“1+6”政策,鼓勵教師創業。北理工雷達所順勢而為,成立了北京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也是中關村首家實行教師股權激勵機制的公司。

那年,毛二可75歲。

時間滾滾向前,北理工雷達所迎來第三代雷達人。如今,該雷達所也正式更名為雷達技術研究院。

“如果說第一代人是創業,第二代人是追趕和奔跑,第三代人則是要努力實現領跑?!弊鳛榈谌走_人,北理工雷達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胡程這樣解讀“三代雷達人”的師承。

發展至今,這里的師生為獲取實測數據,依舊堅持奔赴艱苦地區的試驗場,連夜處理觀測結果。冬季的北方、夏季的南國,顛簸的機艙里、風浪中的海船上,都鐫刻下他們的青春烙印。

2020年,北理工將該校人才培養最高榮譽“懋恂終身成就獎”授予毛二可,以表彰其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如今,毛二可與雷達的故事,仍在續寫……

(摘自《楚天都市報》)

猜你喜歡
雷達
2022/2023年度雷達未來之星發布
有雷達
DLD-100C型雷達測試方法和應用
雷達欺騙干擾的現狀與困惑
雷達
基于小波和Hu 矩的颮線雷達回波識別
班上的“小雷達”
基于空時二維隨機輻射場的彈載雷達前視成像
基于AA的多通道雷達自適應抗干擾方法
現代“千里眼”——雷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