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落地

2024-03-24 10:53胡偉
農機質量與監督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文博覽園農耕

□ 胡偉

2023年中國國際農機展期間,筆者有幸客串了一場研討會主持人,借此之便,生拉硬拽地夾帶了一點“私貨”進去,臨場發揮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地點:武漢,時間:2023年10月26日下午。媒體對此有報道:2023 農機營銷傳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辦。

就是在此次研討會上,天津市發布了“天津建設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的新聞。據介紹,建設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旨在弘揚中國農機化歷史文化,打造中國規模最大、農機種類最全的綜合性示范博覽基地;圍繞“農民、農業、農村”三農融合,“創新、創業、創投”三創耦合,“文博、文創、文旅”三文疊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互動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動農商文旅體科教融合發展。

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座落在天津市靜海區徐良路,占地3000 畝。建成后,將集中系統展示農耕文明與當代農機工業文明場景,成為農機化新技術、新產品試驗示范推廣培訓的科普基地,讓中國農機化成果的金字招牌得到展示;成為青少年研學基地,提供游學一體科普教育;成為體現農機元素的農文旅融合科技園,領略中國農耕機械化文明,呈現“永不落幕的田園農博盛宴、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典范”的美好愿景。

進一步說,建成后的博覽園將展現農耕文明和現代工業發展歷程,典藏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農業機械,包括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以及犁鏵等農機具;展示農業工具以及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遷??蔀橹行W提供教研服務,觀摩農機化使用場景,教孩子操作體驗農機,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學、寓教于樂的目的。據了解,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還將建設高標準的國家級生態農場、農機化博覽示范園、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集聚打造農業機械展覽、農產品生產展示、生態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多業態融合的綜合性博覽園,譜寫中國農業、農機現代化新篇章。

說到農機博覽園,這里順便回顧一下相關新聞資料。在浙江寧波有一座中國農機博物館,屬于寧波市農機推廣站下屬事業單位;在洛陽,依托中國一拖建有東方紅農耕博物館。以上兩者農業機械是展示主體。在黑龍江,北大荒現代農業博覽園則展出很多歷史性農機經典機型和高端進口機型。在江蘇鎮江,江蘇大學也有一個農機化歷史展示中心。在其他一些地區,也有一些農機農具展示館(室),包括村史館也收納了很多傳統農具,畢竟歷經幾千年實物形式的農業遺物基本都是農具。

胡偉:天津農機人士,從事農機化管理與研究,工作之中喜舞文弄墨,對許多農機化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在各類媒體上發表大量文字,亦是多家農機行業媒體專欄作者。

就事論事,如果單純是一個農機博物館,即使各種農機具足夠琳瑯滿目,但畢竟還是一個專業化的小眾博物館,在市場運營角度方面,觀眾覆蓋面很小,靠參觀客流或政府一定補助,也難以養活自己,長期更難以為繼。所以,必須從農文旅融合運營出發,才能保持農機博覽園的可持續發展。

說到這里算是都“交代”完了。其實,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就是一個以農機為主題、具備農機元素的農文旅融合的示范園區。最后再請“一號辯手”把其功能總結陳述如下:全方位展現農耕文明與現代農機工業融合的場景;成為農機化技術推廣培訓的科普教學觀摩體驗基地,讓“農機從娃娃抓起”看得見摸得著;具備農機元素的農耕文旅相融合的博覽園,把農村休閑旅游有機融合在一起。

中國天津農機博覽園,期待吧!

猜你喜歡
農文博覽園農耕
農耕初體驗
農耕舊事十二韻
產學研離距離推動“農文旅”三產融合
——來自蜜梨之鄉的科技小院
淺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設計問題及解決策略
淺談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立足農耕 特色強校
國內首座古民居博覽園已初具規模
中方向越南移交“紅通”毒梟
廣西·田東建成中國杧果文化博覽園
明代《松江府志》所見農文的整理與考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