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陳毅抗戰詩詞看新四軍文化品格

2024-03-25 17:58李峻
世紀風采 2024年3期
關鍵詞:陳毅根據地新四軍

李峻

陳毅是新四軍的卓越組織者、領導者之一。他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路線,在敵偽頑夾擊下堅持抗戰,發展敵后游擊戰爭,輾轉大江南北,親歷了新四軍挺進敵后英勇奮戰、經受考驗成長壯大的艱難歲月,有力推動了華中抗日武裝和根據地的大發展。在此期間,于行軍作戰、緊張工作之余,陳毅心有所感、發為歌吟,通過寫作詩詞反映新四軍艱苦卓絕的征戰歷程。從陳毅的抗戰詩詞中,可以看出新四軍聽黨指揮、英勇頑強、艱苦奮斗、致力團結的鮮明文化品格。

一、聽黨指揮的文化內核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從沉淪中奮起,必須要有無數至誠為國、胸有大志的仁人志士為之進行艱苦卓絕的奮斗。新四軍全體將士懷抱心憂天下的情懷、救國救民的信仰,在民族危亡之際,用青春和熱血共赴國難,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戰斗。在發展壯大的歷程中,新四軍聽黨指揮,經受住無數次重大事件的考驗,在順境和勝利時不自滿、不驕傲,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氣餒、不動搖,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因黨而生、為黨而戰、向黨而強是新四軍文化品格的內核所在。

新四軍由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而成,繼承了紅軍聽黨指揮的優良傳統。在南方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斗爭中,部隊依托高山叢林與敵人戰斗、周旋,有的部隊只剩下二三百人,又長期與中央失去聯系,但他們對黨的信念、對黨的忠誠矢志不渝。在此期間,陳毅寫作了不朽的絕命名篇《梅嶺三章》,“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等詩句,充盈著危難時刻笑對生死的英雄之氣,深刻表達了對敵人的蔑視、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黨、對中國革命必將取得成功與勝利的堅定信念。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在槍林彈雨中,還是在根據地建設中,忠誠如鐵的信念都是指引新四軍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正如陳毅所指出的那樣:“黨在本軍的領導,就是本軍特質的表現?!痹凇堵劙寺奋娖叫完P大捷》一詩中,陳毅表達了聞令而動的飽滿激情:“南方豪杰風雷動,團結救亡下山來?!痹凇侗Pl郭村》中以白話的方式道出了勝利的真諦:“孤軍英勇,領導堅強,是戰斗勝利的核心?!蓖钅鲜伦兒?,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幸存的新四軍聽從黨的指揮,為了抗日大局,毅然開赴蘇北,繼續高舉抗日救國的大旗,避免了國共兩黨的進一步沖突??谷諔馉巹倮?,為爭取國共和平談判成功,中共中央作出重大讓步,決定將長江以南的新四軍部隊北撤。接到命令后,許多新四軍干部和戰士盡管深深依戀用鮮血換來的根據地,但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命令,在很短的時間內,7萬余名戰士勝利完成北撤任務,充分體現了講政治、顧大局的崇高精神。以黃克誠為師長的新四軍第3師堅決聽從黨的指揮,跋涉千里,奔赴東北戰場,搶占了戰略上的先機,為解放東北奠定了基礎。其余的部隊開赴山東戰場,為奪取淮海戰役的勝利作出貢獻。隨即大軍南下,跨過長江,繼續為解放全中國而奮斗??梢哉f,一部新四軍的歷史就是一部聽黨話、跟黨走,為黨舉旗、對黨忠誠的歷史。

陳毅從紅軍時代起跟隨黨中央毛主席轉戰南北,深切地感受到黨的偉大英明,他對黨中央、毛澤東發自肺腑的深情贊頌抒發了新四軍將士們的絕對忠誠。在《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一詩中,陳毅表達了即將去到黨中央、毛主席身邊的喜悅心聲:“眾星何燦爛,北斗住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944年春,陳毅初到延安,又賦五言詩《延安寶塔山》云:“高聳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塔尖喻領導,備具莊嚴相。猶如豎戰旗,敵軍膽氣喪。又如過險灘,舵手平風浪。又如指南針,航海必依傍?!边@首詩再次表現出新四軍官兵對黨的無限忠誠,以及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斗爭品格。

二、治軍理政的文化自信

新四軍不畏強敵,深入敵后,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創建使新四軍有了基本的陣地和可靠的后方,也讓敵后人民看到了希望。新四軍不同于國民黨“湊壯丁”“抓壯丁”,推行“募兵制”,動員青年學生、難民參軍;推行“三三制”,保護各階層利益;熟練掌握游擊戰,不斷勝利;發揚紅軍精神,與群眾魚水情深,深得民望。中國共產黨治軍理政成效顯著。

陳毅有不少詩作反映敵后根據地斗爭生活,如“舊歌不厭人含笑,抗戰新聲更展眉”,“唯有真民主,權利兩相忘”,“澄清局勢今可見,群彥相看笑囅然”,“碧血前驅流萬斛,新墳后繼起千堆,飄搖專制霸圖盡,茁壯新生民主來”,“五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漢旗”,“何處光明留凈土?還看敵后萬軍屯”,“九仞為山爭一簣,同仇敢與億民期”,等等。事實正如詩中所言,在偉大的抗戰中,新四軍依靠群眾,粉碎日偽“掃蕩”“清鄉”;軍民一體,構筑堅強堡壘;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各項文化事業,“創造光明幸福的新蘇北”,使根據地呈現出民主、進步、團結的新氣象,為整個民族振興的偉業帶來勝利的希望。對革命的文化自信,是我黨我軍重要的制勝力量。

三、英勇頑強的文化擔當

陳毅起草的《新四軍軍歌》初稿(原名《十年》)激情奔放、氣勢恢宏:“孤軍奮斗羅霄山上,繼承了先烈的殊勛。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千萬里轉戰,窮山野營。獲得豐富的戰爭經驗,鍛煉艱苦的犧牲精神……”由此折射出新四軍蕩氣回腸的歷史和艱苦奮戰的傳奇經歷?!缎滤能娷姼琛泛髞斫浖w修改定稿,由何士德譜成斗志昂揚的進行曲,隨著新四軍部隊在華中的戰略展開,傳遍吳頭楚尾、大江南北。

新四軍進入敵后戰場,就處于日偽頑夾擊的艱難復雜的環境之中。廣大指戰員不怕犧牲,英勇不屈,充分運用大規模游擊戰的經驗指揮戰斗,克服一切困難,對敵作戰2.46萬次,殲滅日偽軍47萬余人,對頑作戰3200余次,殲滅頑軍14.3萬余人,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書寫了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英雄史詩。1938年為執行中共中央開辟茅山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新四軍決定組建先遣支隊開赴江南敵后,于6月17日在鎮江城郊的韋崗設伏成功,殲滅日軍20余名,毀軍車4輛,繳獲大批戰利品,首戰告捷。陳毅聞訊后,大贊“江南處女戰打得好”,并欣然即興揮筆寫下了七言絕句《衛崗初戰》,“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驚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表現了新四軍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生動體現了新四軍的戰斗品格。韋崗戰斗是新四軍挺進蘇南后的第一戰,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和新四軍的勝利,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江南民眾抗日的熱情,贏得了人們對新四軍的信任和贊譽。

在陳毅所寫作的大量有關戰斗生活的詩詞中,這類作品有許多。1940年,新四軍不失戰機地渡江北上,消滅了大批江北敵偽部隊,又與南下的八路軍勝利會師,開辟了蘇中、蘇北根據地。在《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師,同志中有十年不見者》一詩中,陳毅寫道:“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边@是新四軍戰略行動贏得巨大成功之后,與八路軍兄弟部隊會師時勝利豪情的精彩釋放。

在皖南事變之后,陳毅被黨中央任命為新四軍代軍長。他寫下《皖南事變書憤》:“贏秦無道即今同,血債千重又萬重。倒海翻江人吶喊,立將莫邪斬蒼龍”,代表新四軍將士發布對國民黨頑固派的譴責和義憤,同時表達了與日本侵略者繼續奮戰的摧不垮的堅定決心。

1941年10月,陳毅親任“前指”總指揮,打響了程道口戰役。程道口位于泗陽縣三莊鄉,是淮海、淮北兩大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要道,也是淮南、淮北、淮海、鹽阜四大抗日民主根據地往來聯系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為韓德勤所屬的王光夏旅強行侵占。陳毅調兵遣將,20日下午5點開始總攻,至21日下午8點半,攻占了“固若金湯”的程道口。此次戰役共斃、傷、俘國民黨軍1400余人,粉碎了韓德勤扼殺抗日根據地的陰謀,實現了淮南、淮北、淮海、鹽阜四個根據地連成一片。它是自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取得的第一次反頑斗爭的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官兵的士氣,打擊了頑固派囂張氣焰。陳毅為之賦詩一首:“道口破重圍,曾經彈雨飛。戰場遺跡在,捷報迭來歸?!?/p>

要革命總會有犧牲,全民族抗戰八年,新四軍犧牲戰士8萬余人,團以上干部350余名。陳毅為不幸犧牲的英雄志士寫下許多感人至深的悼詩。在東進途中他寫有《記遺言》,贊美戰地服務團的英雄女兵李岷:“革命流血不流淚,生死尋常無怨尤。碧血長江流不盡,一言九鼎重千秋”;在敵后堅持的歲月,他獻詩挽著名的愛國士紳韓紫石:“堅持晚節昭千古,誓挽狂瀾勵后生”,“海陵勝地多人杰,信國南歸又見君”;1943年3月,為掩護黨政軍機關和群眾轉移,新四軍第3師7旅19團2營4連82名官兵在劉老莊與3000敵寇展開殊死搏斗,戰斗從早晨打到黃昏,打退敵人一次次沖鋒,陳毅譽之為“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壯舉”;反攻階段,他為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不幸犧牲寫下沉痛而壯烈的悼詩:“吾人事革命,生死本尋?!?,“新生千百萬,浩蕩慰忠魂”。I946年4月葉挺軍長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兩個月后又傳來羅炳輝副軍長病故的消息,陳毅寫了兩篇長詩,贊頌他們“矢志不轉移,雪里傲青松”,“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龍”。

以上這些詩,集中表現了新四軍將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是對新四軍英勇無畏文化擔當的深情贊頌。

四、團結一致的文化追求

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陳毅遵照黨中央指示,停止內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民黨談判。作為一個經過斗爭考驗的革命家,他清醒地看到了國民黨的兩面性,聯想到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的教訓,喚起了他深刻的警覺。在緊張繁重的工作中,他寫了題為《生查子·國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的詞:“十年爭戰后,國共合作又?;啬钆f時人,潸然淚沾袖??谷帐侵行?,民主能自救。堅定勉吾儕,莫作陳獨秀?!痹~的前半部總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發生十年爭戰的歷史教訓,后半部提出第二次合作必須民主,切不可重蹈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覆轍,敲響了時代轉折關頭的歷史警鐘,意義深遠。1939年,陳毅赴溧陽參加國民黨軍校閱兵典禮后作詩曰:“山河破碎思前事,抗日合作看精誠”,對國共合作抗日寄予了深切期待。

陳毅深刻領悟黨中央毛主席提出的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的戰略策略。華中敵后堅持戰斗期間,他寫了很多詩作,揭露日偽頑勾結起來對付新四軍的罪行,重點在于對頑固派發出仁至義盡的警告:“御侮力排朋黨論,同仇謀止鬩墻爭”,“胡馬窺江賊投敵,漢奸誤國我深憂”,“國中忍見兒皇立,朝內唯謀萁豆炊”,“痛心姬漢運,摩擦鬼凄涼”,“當今抗倭日,獨夫猶鬩墻。文恬而武嬉,甘心事虎狼”等等。他還寫了《讀史四首》,聯系古代歷史教訓,對現實生活中的國民黨專制統治進行批判:“乃知專制國,大位踞虎狼,唯有真民主,權利兩相忘……外舉不避仇,滅親見大義,今當抗敵日,何不識此意?”

新四軍善待善用知識分子青史留名。新四軍和各根據地初創時期,知識分子異常缺乏,文化隊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能滿足文化發展的需求。在這種形勢下,新四軍制定和執行了正確的知識分子政策,廣泛吸收知識分子參加抗日。對于知識分子,不管是從外地來的,還是本鄉本土的,新四軍都注意做到團結他們,尊重他們,支持他們的工作,對有突出貢獻的及時予以表彰。各根據地在物質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在生活上盡可能地給知識分子以照顧,不斷提高他們的生活待遇,同時組織知識分子進行政治學習和社會實踐。大批知識分子通過政治學習和社會實踐提高了政治覺悟,轉變了自己的立場,積極投身于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建設事業。在鹽城,陳毅倡議成立湖海藝文社,建立文化村,吸引了許多知名人士和知識分子,活躍了根據地的文化生活。在1942年11月撰寫的《湖海詩社開征引》中,陳毅較為詳細地述說了他對詩歌文藝時代作用的見解。他批評“一生營營者,個人利祿累。藝文官僚化,雕蟲盡可廢”,呼吁戰爭年代的詩人要“應知時勢變,新局啟圣智”,“斗爭在前茅,屈伸本正義”,為“萬古千秋業,天下為公器”的光輝理想奮斗。新四軍擁有一大批像任光、賴少其、阿英這樣的文化大家,還有許多作家、畫家、戲劇家、音樂家、新聞記者和醫生,這固然是由于地處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華中,知識分子較多而且多數有愛國抗日之心,但也與陳毅等同志的重視分不開。他們不畏艱險投身抗戰,在艱苦的環境下培育了大量的文藝之花,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團結人民,強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陳毅博學多才,雄辯健談,在開展統一戰線工作時,往往一席交談,就使對方引為知己,由欽佩陳司令員進而信任新四軍。他和民主人士的詩文交往,如《次韻答阜東龐、楊二先生》《答龐友蘭先生》《贈張云川先生四首》等,聲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的罪行,歌頌了共產黨堅決抗日的正確路線,肯定了正義風雷必定取得最后勝利。發表以后,廣為傳誦,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懷,促進了他們對共產黨、新四軍的信賴。在那時的蘇北,有影響的士紳形成了“一邊倒”的政治傾向。他們積極參加鹽阜區參議會和縣參議會的工作,為建設抗日根據地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文化是國家、民族、黨和軍隊的靈魂所在,“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從陳毅抗戰詩詞中,可以看出新四軍始終把塑造“黨軍”的文化特質與文化品格列在重要議程上,形成了既蘊含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又具有鮮明新四軍特色及獨特魅力的文化品格,使其成為“文化水平最高和最有力的部隊”及“最有效、最文明的軍事力量”。

(責任編輯:時攀)

猜你喜歡
陳毅根據地新四軍
閩北革命根據地從這里走來
中共根據地反纏足依據的演變(1928—1949)
憶陳毅給我印象最深的幾件事
徐向前重視川陜根據地有線電通信建設的回顧與思考
陳毅的參謀人員談陳毅
新四軍的兩個英雄團
《新四軍發展史》評介
《新四軍簡史》出版
陂孝禮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
陳毅論參謀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