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行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對其胃腸功能及康復情況的影響*

2024-03-25 09:15劉向向張媛媛王海燕
罕少疾病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營養狀況胃腸功能先天性

劉向向 張媛媛 王海燕

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華中阜外醫院鄭州大學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中心重癥監護室 (河南 鄭州 450000)

先天性心臟病是指新生兒出生時伴隨的心臟功能不全,主要包括心臟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1-2]。該疾病是兒科常見心臟疾病之一,其對兒童后天發育有重要影響[3]。該疾病兒童的主要治療手段為體外循環術[4-5]。但在該手術后可能引起腸道功能障礙的發生,對患兒預后有不良影響[6]。因此,對于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腸道功能失常的預防和治療尤為關鍵。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可在早期實施腸內外營養支持,及時調整腸道屏障功能,防止腸道黏膜細胞壞死,避免術后腸道不良事件的發生[7]。因此,本文著重探究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行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對其胃腸功能及康復情況的影響,為該疾病術后護理提供新方案。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22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92例行先天性心臟病術的兒童進行研究。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2組均46例。觀察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39個月,平均(18.65±4.58)個月。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4-37個月,平均(18.42±4.65)個月。2組基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符合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標準[8];初次心臟手術;配合研究。排除標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失常;循環系統紊亂;合并惡性腫瘤。

1.2 方法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患兒實施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及其他消化道反應的日常監測,遵醫囑喂養。

觀察組:常規+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常規護理方法同對照組。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護理開始時間:于患兒術后第一天實施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1)腸內營養支持及護理。腸內營養主要以胃管營養液為患兒提供營養。護理人員在喂食患兒腸內營養液前吸痰,清除其呼吸道異物。營養液溫度在約40°C喂食,防止營養液過冷/過熱引起不良事件?;純喊肱P,硅膠胃管管喂,保持胃管通暢。開始管喂前,開放胃管10 min抽吸判斷胃排空情況,喂食單次注入量保持在50mL以內,間歇2~4h。注入營養液后需用溫開水對管道進行沖洗,防止管道被堵塞。喂食過程中發生嘔吐情況時及時進行口腔嘔吐物吸引。并檢查胃腸脹氣情況,出現胃腸脹氣、嘔吐后及時干預后,患兒癥狀緩解后恢復喂食。記錄患兒嘔吐物、胃液、大便情況,根據患兒狀況進行適當的喂養量調整。根據患兒術后恢復情況逐漸增加牛奶、米湯喂食,6個月以內的患兒術后可母乳喂養。(2)腸外營養支持及護理。靜脈營養TPN提供腸外營養,靜脈輸注。干預過程中,嚴格進行無菌操作。采用微量泵控制,均勻輸注,關注液體是否存在走空情況。監測血糖、血脂、電解質及肝腎功能相關指標的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每日2~4次清理患兒口腔,保持口腔清潔,以防感染。注意觀察穿刺點是否存在滲液、紅腫現象,防止局部感染。

1.3 觀察指標①記錄兩組患兒呼吸機輔助時間、監護室留院時長。②胃腸功能。記錄患兒術后6h、24h、48h的胃腸功能障礙例數。③營養狀況。測定2組患兒干預前后的血清前白蛋白(PreALBA)、視黃醛結合蛋白(RBP)、C反應蛋白(CRP)含量。

1.4 統計學方法以SPSS 26.00分析數據,康復指標、營養狀況指標等計量數據以(±s)描述,t檢驗,胃腸功能障礙的分類變量以[n(%)]描述,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康復狀況觀察組呼吸機輔助時間及監護室留院時長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2.966,P=0.004,t=4.807,P=0.000)。見表1。

表1 呼吸機輔助時間及監護室留院時長

2.2 胃腸功能兩組患兒術后6h胃腸功能障礙發生率比較差異不顯著(χ2=0.103,P=0.748),術后24h、48h胃腸功能障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χ2=4.434,P=0.035,χ2=7.885,P=0.005)。見表2。

表2 胃腸功能[n(%)]

2.3 營養狀況與對照組干預前PreALBA、RBP、CRP水平相比,觀察組同時間點無顯著變化(P>0.05),干預后的兩組PreALBA、R B P、C R P 水平均增加,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營養狀況

3 討 論

先天性心臟病具有高死亡率,手術治療后仍需要實施有效的護理,以改善患兒預后,促進康復[8-9]。既往有研究顯示,患兒在實施心臟手術后體重增長較慢,這主要是由于在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未及時進行營養支持,這也導致患兒的營養狀況較差[10]。因此,需在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給予一定的早期營養支持護理,以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促進患兒術后康復[11]。

早期營養支持護理在多種疾病術后廣泛應用,且干預情況良好[12]。既往有研究顯示,在胃癌術后實施早期營養支持護理,可改善患者術后營養狀況,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13]。楊健等人研究顯示,早期腸內營養護理能夠改善顱腦外傷患者術后的免疫功能及營養狀況,促進康復[14]。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行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后,患兒的呼吸機輔助時間、監護室留院時長均明顯縮短,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營養狀況相關指標也顯著提升。分析原因為:由于手術創傷以及術前禁食的影響,對患兒腸粘膜屏障有一定影響,可能會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從而加重營養不良,出現免疫抑制,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康復較慢。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的應用通過給予患兒早期的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支持,從而為患兒提供足量的營養支持,從而促進患兒免疫功能的增強,促進康復,縮短治療時間。足量的蛋白質、礦物質以及能量能夠促進患者術后的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組織的生長,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降低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在術后1天即實施護理,能夠提供及時營養支持的同時,有效預防胃腸功能障礙,促進患兒術后恢復。范嚴君等人認為,早期營養支持護理的應用對于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有積極意義[15]。黃燁麗等人研究也顯示,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在結直腸癌術后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夠顯著提升患者術后的營養水平,加快康復[16]。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行早期腸內外營養護理能夠改善患兒營養狀況,降低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促進患兒康復。

猜你喜歡
營養狀況胃腸功能先天性
四磨湯口服液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結腸中的研究進展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術前營養狀況對膽道閉鎖Kasai術后自體肝生存的影響
重視先天性心臟病再次開胸手術
北京市房山區532名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調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校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與營養狀況
357例惡性腫瘤患兒營養狀況調查
護理干預對腹膜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作用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腸旋轉不良長期誤診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