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苓白術散聯合阿泰寧對脾虛濕困型腸息肉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

2024-03-25 06:12張慧君劉劍鋒陳國雁尚精娟
中成藥 2024年3期
關鍵詞:參苓白術散脾虛

張慧君,劉劍鋒,陳國雁,尚精娟,周 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上海 200137)

腸息肉是指從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其中結直腸息約占80%,其單發或多發,男性多于女性,發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近年來隨著腸鏡檢查的普及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腸息肉檢出率逐年升高,本病切除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及腸息肉復發的預防成為目前相關研究重點[1]。

越來越多國內外研究表明,腸道微生態在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酪酸梭菌活菌膠囊(阿泰寧) 作為腸道微生態制劑,對于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具有較好的效果,并已得到臨床證實[2]。課題組前期于2020 年4 月至2021 年12 月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800 例腸息肉患者的中醫證候進行分析,發現脾虛濕困是最常見分型,占比36%,即為發病關鍵。國內研究表明,參苓白術散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微環境的作用[3],但尚無將該方與阿泰寧合用治療腸息肉術后功能恢復的報道,故本研究對其進行考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1 月收治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的120 例腸息肉術后患者,隨機分組法分為3 組。其中,A 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 年齡35~65 歲,平均年齡(50.21±4.03) 歲; 病程5 個月~12 年,平均病程(5.41±1.28) 年,B 組男性21例,女性19 例; 年齡35~65 歲,平均年齡(50.32±3.97)歲; 病程5 個月~12 年,平均病程(5.39±1.23) 年,而C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 年齡35 ~65 歲,平均年齡(50.44±3.99) 歲; 病程5 個月~12 年,平均病程(5.41±1.19) 年,3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2020-IRBQYYS-017)。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腸息肉) 參考文獻[4] 報道,具有腹脹、便血(非痔瘡)、大便習慣改變、間歇性腹痛、解黏液便癥狀中的任何1 種或兼有,即可確診。

1.2.2 中醫(脾虛濕困型) 參考文獻[5] 報道,主證腹部疼痛、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脘腹脹滿,次證神疲懶言、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舌胖,脈虛,滿足主癥3 項、次癥2 項以上者,即可確診。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1.2” 項下診斷標準; ②年齡35~65 歲; ③已行腸息肉術; ④患者及家屬了解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病理性質懷疑或確定有癌變傾向; ②備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③存在家族遺傳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綜合征; ④存在肝腎功能損害; ⑤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⑥存在嚴重精神心理障礙或其他精神類疾病。

1.5 治療手段

1.5.1 A 組 采用堿性低脂肪飲食、補充營養、抗感染、止血、修復黏膜等常規治療,療程為3 個月。

1.5.2 B 組 在A 組基礎上術后第1 天采用阿泰寧(青島東海藥業有限公司,420 mg×48 粒,國藥準字S20040084),每天2 次,每次3 粒,早晚各1 次,療程為3 個月。

1.5.3 C 組 在B 組基礎上加用參苓白術散,組方藥材黨參9 g、茯苓9 g、白術9 g、炙甘草3 g、炒扁豆12 g、山藥12 g、薏苡仁12 g、蓮肉9 g、陳皮6 g、砂仁3 g、桔梗3 g、烏梅10 g、大棗5 枚,均由醫院提供并代煎,每天1 劑(300 mL),于早晚飯后30 min 溫服,療程為3 個月。

1.6 指標檢測

1.6.1 中醫證候評分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包括腹部脹痛、大便稀溏、便血、食欲減退、精神匱乏等,無癥狀為0 分,輕度為2 分,中度為4 分,重度為6 分。

1.6.2 生活質量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 (SF-36) 量表[7],包括患者生理功能、身體疼痛、角色限制、總體健康、社會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總分100 分,分值與患者狀態呈正相關。

1.6.3 腸道菌群 患者晨起排便時取0.5 g,采用活菌計數法,加入5 mL 生理鹽水混合,10 倍稀釋至1.0×10-9,隨后取1 mL 進行菌種培養,計算每1 g 糞便濕重菌落形成單位的數值。

1.6.4 腸鏡指標 包括復發息肉數、息肉直徑。

1.6.5 不良反應發生率 治療期間,觀察B、C 組頭暈惡心、腹瀉、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計算其發生率。

1.7 療效評價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包括(1) 治愈,中醫證候評分改善程度≥90%,大便頻次和形狀正常,臨床體征消失; (2) 顯效,中醫證候評分改善程度70%以上、90%以下,大便頻次未明顯減少,趨于成形; (3) 有效,中醫證候評分改善程度35%以上、70%以下,大便頻次及形狀有所改善; 無效,中醫證候評分改善程度小于35%,臨床癥狀加重??傆行剩?[(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 ×100%。

1.8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2.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 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中醫證候評分 治療后,3 組中醫證候評分降低(P<0.05),以C 組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3 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s,n=40)

表1 3 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分,±s,n=40)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與A、B 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大便稀溏食欲減退腹部脹痛便血精神匱乏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 組3.02±0.52 2.24±0.48* 3.07±0.86 2.18±0.43* 3.02±0.55 2.01±0.41* 2.52±0.54 1.53±0.41* 2.57±0.62 1.31±0.41*B 組3.05±0.48 2.05±0.37* 3.05±0.82 1.75±0.37* 3.04±0.52 1.76±0.37* 2.49±0.56 1.35±0.31* 2.56±0.61 1.18±0.35*C 組3.08±0.46 1.57±0.35*# 3.06±0.84 1.27±0.28*# 3.05±0.53 1.24±0.34*# 2.50±0.55 1.09±0.22*# 2.55±0.63 1.03±0.25*#

2.2 SF-36 評分 治療后,3 組SF-36 評分升高 (P<0.05),以C 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3 組SF-36 評分比較(分,±s,n=40)

表2 3 組SF-36 評分比較(分,±s,n=40)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與A、B 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身體疼痛社會功能角色限制生理功能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 組65.65±12.02 83.06±10.05* 68.12±7.3180.63±8.54*73.41±6.2185.68±5.88*70.24±6.8282.63±5.41*B 組65.67±11.98 85.39±10.17* 68.14±7.3084.25±8.69*73.45±6.2088.69±6.01*70.27±6.7987.36±5.34*C 組65.62±12.03 90.03±8.42*#68.11±7.2990.04±8.87*# 73.42±6.2291.19±4.16*# 70.26±6.7891.24±5.38*#組別活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 組70.58±10.18 82.18±10.14* 70.09±5.8980.82±8.68*70.28±8.0181.38±5.01*73.09±7.8382.54±6.54*B 組70.60±10.16 84.98±10.21* 70.10±5.8884.18±8.71*70.30±7.9886.02±5.14*73.10±7.8086.78±6.64*C 組70.59±10.17 91.13±8.57*#70.08±6.0189.85±8.81*# 70.29±8.0290.12±5.21*# 70.11±7.7990.58±6.01*#

2.3 腸道菌群 治療后,3 組乳桿菌、雙歧桿菌數增加(P<0.05),腸桿菌、腸球菌、酵母菌數減少(P<0.05),以C 組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3 組腸道菌群比較(IgCFU/g,n=40)

2.4 腸鏡指標 C 組復發息肉數少于其他2 組(P<0.05),息肉直徑更?。≒<0.05),見表4。

表4 3 組腸鏡指標比較[例(%),n=40]

2.5 臨床療效 C 組總有效率高于其他2 組(P<0.05),見表5。

表5 3 組臨床療效比較[例(%),n=40]

2.6 不良反應發生率 3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3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n=40]

3 討論

腸息肉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好發于結直腸,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及飲食結構和習慣改變,本病發病率逐年升高[8],其病理類型多樣,不及時診治將有發生癌變的可能。目前,臨床治療常采用腸息肉內鏡下切除,但術后復發率較高,對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嚴重影響[9]。

中醫將腸息肉歸屬于“息肉痔” “腸覃” 范疇,認為“脾虛” 是本病病機,而濕熱、寒濕、濕濁、痰濁及由此而引起的瘀濁、瘀血是病因[10],患者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臟腑升降失機,日久則生痰濕,阻滯氣血運行,痰瘀互結而形成息肉,同時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節,聚濕生痰,均會引起瘀血內生,痰瘀互結而形成息肉。參苓白術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治療脾虛濕困的經典方劑,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藥;山藥、蓮子肉健脾益氣、止瀉,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健脾滲濕,烏梅“入場固澀” 防脾虛肝旺,均為臣藥;砂仁醒牌和胃,行氣化滯,為佐藥; 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 而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藥,諸藥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參苓白術散中炒神曲為酵母制品,能有效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11-12]; 黨參夠調控小腸上皮細胞的增殖,修復腸道黏膜[13-14]; 茯苓能調節菌群數量[15];白術、薏苡仁能加強健脾止瀉能力; 桔梗能增強抗炎、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本研究發現,治療后C 組乳桿菌、雙歧桿菌數多于A、B 組,腸桿菌、腸球菌、酵母菌數更少,其中桿菌和雙岐桿菌為有益菌,可發揮保護黏膜屏障的功能,從而進一步改善腸道代謝。

綜上所述,參苓白術散聯合阿泰寧可提高脾虛濕困型腸息肉術后患者臨床療效,改善腸道菌群微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預防腸息肉復發,可為相關中西醫結合治療和預防提供思路。

猜你喜歡
參苓白術散脾虛
參苓白術散對初治肺結核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與不良反應的影響
周素芳運用參苓固腸顆粒治療泄瀉經驗
瘦成一道閃電先過“脾虛”這關
為什么那么多人“脾虛”
推拿結合熱敏灸治療脾虛濕滯型假性近視的臨床療效觀察
七味白術散對菌群失調腹瀉小鼠腸絨毛和隱窩的影響
參苓白術散治療泄瀉40例
參苓白術散加味治療脂肪肝36例
脾虛證的辨證要點與臨床舉隅
參苓灌洗液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