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手術中暫停呼吸快速肺萎陷技術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4-03-25 09:31賀增舉李晶孔明健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4年4期
關鍵詞:單肺血氧呼氣

賀增舉 李晶 孔明健

胸腔鏡手術已經成為許多肺部手術的常規選擇,其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迅速以及更美觀的外科切口等優勢。在胸腔鏡手術中, 單肺通氣技術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 能夠給醫療人員提供良好的可視化和手術操作條件[1-3]。早期良好的肺萎陷可以提供良好手術視野, 解剖清晰, 操作空間大, 還能減少手術并發癥[4]。早期肺萎陷分為快速肺萎陷階段和緩慢階段,一旦胸膜腔打開, 由于固有彈性反沖, 肺將快速部分萎陷, 隨著小氣道閉合, 快速萎陷停止, 隨后緩慢階段取決于吸收性肺不張和持續的肺擴散, 單肺通氣時, 健側肺的通氣會產生壓力傳遞到對面半胸, 導致手術側肺會有約135 ml 氣體的被動呼吸, 空氣進入非通氣側可以延遲肺萎陷[5-8]。暫停呼吸技術可加速肺萎陷, 本研究旨在對胸腔鏡手術中應用暫停呼吸快速肺萎陷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深入分析, 以進一步探討其在改善肺萎陷質量、縮短肺萎陷時間和提高手術安全性方面的潛力?,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3 年6 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胸腔鏡手術的64 例患者,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C 組和D 組, 每組32 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s, n)

注:兩組比較, P>0.05;BMI:體質量指數;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百分比;DLCO%:肺一氧化碳彌散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

組別 例數 年齡(歲) 性別(男/女) BMI(kg/m2) 血紅蛋白(g/L) FEV1%(%) DLCO%(%)C 組 32 55.02±16.52 13/19 24.02±5.02 128.52±11.82 97.52±19.62 92.22±13.22 D 組 32 58.22±13.02 12/20 23.02±4.42 127.92±18.92 96.62±10.62 94.02±14.02 t/χ2 0.801 0.066 0.846 0.152 0.228 0.528 P 0.393 0.798 0.401 0.880 0.820 0.599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18 歲及以上;確診需要進行胸腔鏡手術的患者;已接受術前評估,包括心血管功能、肺功能和手術適應性的評估;需要采用單肺通氣技術的患者;愿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血管疾病, 可能會影響手術安全性的患者[9];術前評估顯示不適合進行胸腔鏡手術的患者;患有嚴重呼吸功能障礙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10]。

1.3 方法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開放外周靜脈通路, 常規監測經皮血氧飽和度、心電圖、無創血壓, 局部麻醉(局麻)后建立動脈有創血壓監測, 建立中心靜脈通路, 靜脈誘導后采用左雙腔管肺隔離技術, 常規插入左雙腔管。進行通氣管理, 通常采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 雙肺通氣時使用小潮氣量 6~8 ml/kg(預測體重)、恰當呼氣終末正壓(PEEP)和肺復張手法, 在單肺通氣前給予100% 吸入氧濃度(FiO2), 單肺通氣時設置潮氣量4~6 ml/kg(預測體重)、PEEP 5~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 氣道峰壓不超過35 cm H2O, 氣道平臺壓不超過25 cm H2O, 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通常維持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 個別情況下可維持在 40~60 mm Hg[11,12]。側臥位后用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或可視雙腔定位, 位置正確, 通氣良好, 吸入 100%氧氣, 8 L/min, 行雙肺通氣, 根據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或PaCO2調節呼吸頻率為11~15 次/min。C 組采用傳統單側肺呼吸方式, 即切開皮膚后立即開始進行單肺通氣。D 組患者采用暫停呼吸快速肺萎陷技術, 即胸膜腔打開瞬間完全斷開呼吸機, 雙肺暫停通氣120 s, 再進行單肺通氣, 期間如果指脈氧降低, 行單側肺通氣。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平均動脈壓、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手術相關指標(單肺通氣時間、達到滿意萎陷時間、完全肺萎陷時間)以及術中不同時間(T0、T1、T2、T3、T4)肺萎陷質量。肺萎陷質量評估分為4 個等級:優(肺部完全萎陷, 手術視野完全清晰)、良(肺部基本萎陷,略有氣體殘留, 手術視野較清晰)、差(肺部萎陷不充分, 可能需要醫生干預, 對手術有一定影響)、極差(肺部未萎陷, 嚴重影響手術治療)[13]。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D 組完全肺萎陷時間、達到滿意萎陷時間以及單肺通氣時間明顯短于C 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s, min)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s, min)

注:與C 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完全肺萎陷時間 達到滿意萎陷時間 單肺通氣時間C 組 32 21.84±0.97 14.28±2.77 102.17±11.01 D 組 32 13.75±0.93a 8.03±2.81a 94.17±11.05a t 34.056 8.960 2.901 P 0.000 0.000 0.005

2.2 兩組患者術中不同時間肺萎陷質量比較 D 組中T2、T3 和T4 時間段內的肺萎陷質量優良率明顯高于C 組, 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中不同時間肺萎陷質量比較[n(%)]

2.3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比較 D 組中, 與T0 比較, 平均動脈壓T1、T2、T3、T4 時趨于穩定(P>0.05), 心率T2、T3 和T4 時升高(P<0.05), 經皮血氧飽和度T1、T2、T3、T4 時趨于穩定(P>0.05),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T1、T2、T3、T4 時升高(P<0.05);C 組中, 與T0 比較,平均動脈壓和心率T1、T2、T3、T4 時趨于穩定(P>0.05),經皮血氧飽和度T1、T2、T3、T4 時降低(P<0.05),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T1、T2、T3、T4 時趨于穩定(P>0.05)。與C 組比較, D 組T1、T2、T3、T4 時平均動脈壓趨于穩定(P>0.05), 心率T1、T2、T3、T4 時升高(P<0.05),經皮血氧飽和度T2、T3、T4 時升高(P<0.05),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T1、T2、T3、T4 時升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比較( ±s)

表4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比較( ±s)

注:與T0 比較, aP<0.05;與C 組比較, bP<0.05

指標 組別 例數 T0 T1 T2 T3 T4平均動脈壓(mm Hg) C 組 32 74.18±11.04 72.90±7.43 73.56±7.69 72.67±9.26 72.46±6.99 D 組 32 76.03±10.94 73.75±11.33 72.43±6.12 74.21±10.24 71.33±7.74心率(次/min) C 組 32 67±11 65±5 64±6 70±7 69±7 D 組 32 65±11 68±5b 76±6ab 76±7ab 73±7ab經皮血氧飽和度(%) C 組 32 99±1 98±2a 96±2a 95±3a 96±2a D 組 32 99±2 98±2 99±1b 99±1b 98±3b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mm Hg) C 組 32 33±4 34±5 34±4 34±5 34±3 D 組 32 32±4 42±4ab 40±5ab 39±4ab 36±4ab

3 討論

胸腔鏡手術已經成為胸外科手術領域的主要治療方式之一, 為患者提供了更少的創傷、更短的住院時間和更快的康復過程。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單肺通氣技術的發展。單肺通氣技術在胸腔鏡手術中具有突出的優勢, 其通過將氣管插管置于一側肺部, 使其完全塌陷, 從而提供了清晰的手術操作視野, 減少了干擾和阻礙, 提高了外科醫生的操作精確性[14,15]。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 胸腔鏡手術的患者術后疼痛更輕、住院時間更短, 術后恢復更快。然而,單肺通氣技術的成功應用也離不開快速肺萎陷技術的支持, 快速肺萎陷技術的主要目標是迅速、有效使手術側肺部塌陷, 以便為胸腔鏡手術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間和可視化, 這項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胸外科手術, 例如肺癌切除、食管癌切除和胸膜腫瘤切除[16,17]。相關研究表明[18], 使用快速肺萎陷技術可以顯著縮短手術時間,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并提高術后康復的質量, 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預后也可能受益。

單肺通氣技術和快速肺萎陷技術的聯合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胸腔鏡手術的水平, 這種聯合應用不僅可以改善手術的安全性, 還可以提高手術的可行性和效率[19];同時, 還減少了手術過程中的創傷, 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復。無論是在肺部手術還是食管手術等不同類型的胸腔鏡手術中, 這兩項技術的聯合應用都能夠為醫療團隊提供更多選擇和更好的操作體驗[20]。在本次研究中評估了快速肺萎陷技術在胸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特別是對肺萎陷時間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快速肺萎陷技術可以改善肺萎陷質量, 縮短肺萎陷時間, 從而提高了手術視野的清晰度??焖俜挝菁夹g可以更迅速實現完全肺萎陷, 有助于提供清晰的手術視野, 減少了手術的操作難度??焖俜挝菁夹g還能夠保持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較為理想, 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快速肺萎陷技術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另外,雖然快速肺萎陷技術對血流動力學無明顯的影響, 但仍需要在臨床實踐中慎重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 特別是對于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潛在風險因素的患者。

綜上所述, 胸腔鏡手術患者采用暫停呼吸快速肺萎陷技術, 特別是在切開胸膜時中斷雙肺通氣120 s,可以顯著減少單肺通氣期間的肺萎陷時間(14.5 min),改善肺萎陷質量, 這一方法被證實為安全有效, 鼓勵在臨床實踐中廣泛采用, 但還需要在實際臨床中進一步優化和調整這一技術的應用, 以最大程度發揮其潛力。

猜你喜歡
單肺血氧呼氣
智能口罩可直接檢測呼氣中的病毒
不同單肺通氣模式對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呼吸力學及氧化應激的影響
呼吸病學、結核病學
智能血氧飽和度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檢測儀的研制
如何掌握歌唱訓練中吸氣與呼氣之技巧
老年單肺通氣患者中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臨床應用研究
基于血氧模擬前端AFE4490的無創血氧測量模塊設計
13碳-呼氣試驗質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
呼氣末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