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全球戰略傳播中“啞嗓子”問題及其對策

2024-03-28 08:36趙可金
當代中國與世界 2024年1期

【內容提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進入了動蕩變革期。置身于大變局的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地帶,但在國際輿論斗爭中存在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啞嗓子”問題。新時代我國的全球戰略傳播應聚焦解決“啞嗓子”問題,著眼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動的大視野,堅持守正創新的指導方針,從戰略上明確積極爭取中間地帶對我國支持的重點, 立足打贏輿論斗爭的持久戰,把握不同時期國際輿論斗爭的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明確總體目標和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不斷加強能力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完善體制機制,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贏得良好的輿論環境,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更有利國際環境、提供更堅實戰略支撐和輿論保障。

【關鍵詞】動蕩變革期;戰略傳播;“啞嗓子”;輿論斗爭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本質上是處于民族復興“青春期”的中國碰上處于霸權衰落“更年期”的美國。作為老牌的霸權國家,美國對“青春期”中國的成長表現出了壓制的行為,聲稱開啟了“第二次冷戰”,從各個方面打壓中國,竭力維護美國主導下的霸權秩序。中國日益走近國際輿論的“風暴眼”,不僅面臨著高科技領域的“卡脖子”問題,也面臨著在國際輿論環境中的“啞嗓子”問題。尤其是2017 年底以來,美國將中國明確界定為戰略對手,向外釋放戰略對抗的信號,在國際范圍內聚焦多個議題發起了輿論戰,我國際輿論環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總體來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互交織、彼此激蕩,中國已被推到國際輿論的的風口浪尖,長期以來中國堅持的韜光養晦的戰略模糊方針已經越來越空間有限,要求中國逐步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制定奮發有為的全球傳播戰略,增強定力,守正創新,引領潮流,引導民意,維護和鞏固中國和平發展的勢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尤其是面對國際輿論風云激蕩的新形勢,中國如何適應國際輿論環境的根本性變化,制定正確的國際輿論斗爭策略,牢牢把握國際傳播戰略主動權,更好地維護中國國家核心利益和正當權益,樹立自信自立、胸懷天下、開放包容的大國形象, 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大變局下中國所處的國際輿論環境特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步入動蕩變革期,所有國家都面臨著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兩面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新現實。尤其是新冠疫情影響深遠,烏克蘭危機曠日持久,巴以沖突引發中東地區形勢動蕩,世界各地均面臨著復雜的局勢。作為當今世界少有的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安定有序的國家,中國已經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快速上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失語挨罵的嚴峻挑戰。隨著中美關系競爭烈度的日益升溫,國際社會對于中國的關注度急劇攀升,對中國的批評、指責甚至謾罵也在增多,中國已經成為國際輿論場的風向標和風暴眼。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一)中國成為國際輿論中心的風暴眼

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 世界各主要媒體新聞報道的中國元素成倍增加,構建國際傳播和國際話語體系的任務十分緊迫。從主流媒體來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其他國家的主流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幾乎天天都有,而且大都是放在顯著的位置。從新媒體來看,中國的熱度更高。根據國內機構2021 年調研發現,“中國”連續三年居于海外用戶群體量最大的社交媒體“臉書” (Facebook)熱詞榜首位,連續兩年居于海外最主流視頻網站“優兔”(YouTube)熱詞榜首位。中國媒體在海外平臺開設的賬號的關注度也逐漸增高,2018 年中國國際電視臺在“優兔”(YouTube)平臺上的粉絲量進入前三名。a 新冠疫情暴發后,中國在國際輿論中的曝光度急劇攀升,世界各地的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都高度關注中國的聲音。

在關注度不斷飆升的同時,中國也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尤其是2018 年中美貿易沖突之后,這一關注度不斷升溫,而且在態度上呈現為兩極分化的態勢。很多主流媒體站在歐美發達國家立場上,用他們的價值觀、制度觀來評價中國,對中國持有的負面輿論反應比較多。皮尤中心等機構近年來發表的報告比較明顯地印證了這一點,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仍然存在不理解、誤解和偏見的問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甚至被意識形態化、政治化和安全化了, 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發展的重大障礙。

(二)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國際傳播能力和話語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表現為國際上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從國際輿論格局的力量對比來看,西方主導國際輿論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國在國際輿論中仍然面臨失語挨罵的問題。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國際輿論環境更加復雜, 以歐美發達國家政府和媒體為主力,在涉華事務和涉華報道上污名化、標簽化和意識形態化, 標志著對華輿論戰出現升級趨勢。相比之下,中國在輿論戰上總體上還處于被動防守的地位,有理講不出、講了傳不開的局面沒有本質性突破。

(三)輿論環境壓力明顯不平衡

中國面臨的輿論壓力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存在著顯著差異。根據《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分析報告(2019)》的調查數據,2013— 2019 年中國國家形象整體得分走勢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有明顯不同。在發展中國家中的形象得分走勢呈穩步上升趨勢,在發達國家中的形象得分則從2016 年開始逐年走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具體領域的認同度上,發展中國家受訪者的對華印象也普遍好于發達國家受訪者。b 在廣大發展中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一系列合作項目的推進,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眾認識到中國發展經驗的重要性,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興趣在迅速上升, 學習中國經驗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潮流。

同時,中國面臨的輿論壓力在不同領域也存在著不平衡。根據國內機構2020 年在海外民意調查的結果,海外受訪者對于中國最認可的三個領域分別是科技(66%)、經濟(63%) 和文化(57%)??萍碱I域中,高鐵、超級計算機、載人航天是海外認知度最高的三項;經濟方面,海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將會持續發展,中國對外經貿合作會為世界帶來正面影響;文化方面,中餐、中醫、武術仍是海外認知度最高的中國文化名片,對當代中國文化則認知度較低。c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鋰電池等新技術產品的走俏,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中國在新發展領域取得的成就, 但也出現了抵制中國制造的消極聲音。

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是不可逆轉的。對中國而言,問題的本質在于如何因勢利導,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在維護和鞏固中國和平發展勢頭的前提下,妥善化解對中國的輿論壓力,通過推進全球戰略傳播,不斷營造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境。

二、新時代我國全球戰略傳播的總體評估

意識形態是事關國家政治安全的核心,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耙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眃 冷戰結束以來,某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西化、分化圖謀一直沒有停止,尤其重視從意識形態領域突破,搞亂人心,然后達到渾水摸魚、亂中取勝的目的,希望達到改旗易幟、顏色革命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拔覀儾粌H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e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壯大,中美戰略競爭日益激烈,引發了對是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激烈爭論。f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面對更多來自美國的外部環境壓力,必須做好防范化解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國際傳播和輿論斗爭在中國戰略全局中居于日益突出的地位。概括起來,新時代我國國際傳播戰線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官強民弱的輿論戰線

從輿論戰的參戰主體來看,中國輿論戰存在著明顯的官強民弱問題,即官方機構和個人在輿論戰中占據了主體地位,民間力量的參與不足。在輿論斗爭中,外交系統和外宣系統承擔了最為主要的任務,不僅與美國和西方在涉華議題上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還主動將輿論戰場推進到X(原推特)等境外社交媒體,圍繞一些重大敏感問題與美國和西方短兵相接、唇槍舌劍。

相比之下,民間力量在輿論戰中顯得非常薄弱,只有部分偶發亮點,如網絡畫手“烏合麒麟”用畫作批判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的暴行,引發國外輿論關注乃至時任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親自回應??偟膩砜?,大多數中方民間媒體和個人,更多是在做面向國內民眾的輿論工作,發聲方向和受眾都限于國內,而非與美西方進行交鋒。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X、Instagram、YouTube、Telegram 等社交媒體平臺發揮作用嚴重不足,導致在這些國際受眾云集的知名社交平臺上嚴重缺乏中國聲音。國內主流的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社交平臺,國內用戶占了絕大多數,國外用戶極少, 造成國內的輿論場自成體系,與國際無法觸通。但是,中國同美國與西方輿論戰的主戰場主要集中于國際輿論場上,造成了輿論戰中中方一側民間力量明顯不足。

(二)內重外輕的輿論格局

中國擁有14 億多人口,輿論資源和總體實力并不遜色于美國。然而,中國的輿論場主要集中于中文世界,在國際社交媒體平臺開設賬號進行傳播者、熟練使用外語同國外進行辯論者、能夠內知國情外知世界者仍然比較少。即便是在國內輿論場上,能夠長期聚焦熱點問題發表意見且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學者比較少,能夠理性發聲、舉止有度者更少。相比在輿論風險較高、容易引發爭議的境外媒體平臺發聲,以及接受境外媒體采訪,中國學者更多選擇通過論壇、會議等專業、公開度低的形式與海外精英進行交流。輿論戰中中國學者聲音的稀少,使得中國一側的聲音少了很多智力支持,也造成美國和西方學者聲音在國際輿論上形成一邊倒的聲勢,急需提升中國學者在輿論戰中的參與度。

同時,目前中國對美輿論戰的明顯問題是網紅多,學者少。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知名度的中國發聲者基本以網紅為主。研究表明,2020 年境外網絡平臺中國主題網紅傳播力前十中的中國籍網紅分別為李子柒、滇西小哥、美食作家王剛、宇哥講電影,其傳播內容主要為手工、美食、旅行等文化體驗內容,以視頻為主要傳播形式,依靠畫面表達來降低語言壁壘。外國籍的中國主題網紅中,除了上述內容的主題外,還有部分網紅傳播內容以涉華國際事務、中國社會熱點、青年文化現象等主題為主,這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中國籍網紅因語言等限制而涉及不足的中外對話、觀念探討等領域,對于提升國外受眾對中國文化通識和現代化形象認知有所貢獻。在疫情期間,部分外國網紅為外界知悉中國抗疫舉措與成果打開了窗口,對破除部分國外媒體和政客對華抹黑發揮了積極作用。g

(三)美攻我守的輿論態勢

從輿論戰的內容上來看,美攻中守是基本態勢。在議題設置方面,美國在多數時候占據了議題設置的主導權,中國處于被動應對的情況居多。以近年來美國攻擊中國的輿論議題為例,所謂新疆“種族滅絕”“強迫勞動”,新冠病毒“實驗室泄露”“人工合成”等都為美國編造創設并煽動傳播的針對中國的輿論攻擊議題,中國面對美方的污蔑和攻擊,不得不進行防御和“自證清白”。憑借自己在國際媒體資源上的優勢,美方在輿論戰中拋出的眾多虛假內容,往往能夠在國際輿論中攪動局勢、混淆視聽、栽贓嫁禍,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并且掀起輿論巨浪向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不得不進行應對,這是目前中國在輿論戰中的劣勢所在。

(四)言多行少的互動短板

言論和行動是輿論戰的兩個維度,且兩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目前,國際互聯網平臺上來自中國的聲音中,展示中國和解釋中國的內容居于主導地位,而與國外受眾交流探討的內容則缺少。有研究發現,海外社交媒體上的涉華內容基本以名人、文化、新聞、趣事等內容為主,內容性質多是單向介紹、說明、展示中國,缺乏中外融通的互動和交流,海外社交媒體上中國媒體賬號點贊量較高,分享量和評論量則表現平平,大大限制了影響力和競爭力。在輿論戰中,言辭上的立場陳述固然重要,圍繞某一焦點話題口誅筆伐、短兵相接更加重要。對于一些在第一線開展輿論戰的指戰員來講,戰略設計和原則立場是必要的,但一定不能過多限制,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臨機處置權,否則就會造成戴著鐐銬跳舞,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戰斗力。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領導人基于對世界大勢的準確把握而貢獻的中國方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世界夢不可分割,需要建立富有生命力的中國特色話語體系,爭取世界各國人民對我國發展道路的理解和認可。在戰略主動階段,我國的主要目標是,構建并推廣為世界所普遍接受的話語體系和思想體系,實現對美輿論戰全面戰略主動。在過往輿論戰積累的經驗和專業傳播人才基礎上,結合我國治國理政的有效發展經驗,科學設計、創新構建、積極推廣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中國道路、中國方案的了解和認同,在中美輿論戰中爭取實現全面優勢地位。

在新時代,更需注重技術發展和行業新業態,利用數字網絡、新興媒介等渠道進一步創新傳播的模式,用創新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和傳統輿論工作形成相互呼應、多方聯動的格局,為輿論斗爭準備更趁手的“工具箱”?;诰C合國力和創新手段的提升,我國將能夠全面地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的治理經驗、歷史智慧、中國方案,向世界提出區別于西方的知識體系、思想體系和學術體系,發展形成具備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新理論體系,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結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進入了動蕩變革期。置身于大變局的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地帶,整個世界長期處于中美兩種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長期共存、持續競爭的態勢,新時代的國際輿論斗爭也將具有長期性,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外交斗爭,是當今世界“一體兩翼”和“一球兩制”之間內在張力的釋放產物。

面對中國國際輿論斗爭存在的有理說不出、說了傳播不開的“啞嗓子”問題,新時代我國全球戰略傳播應堅持守正創新的指導方針,從戰略上明確積極爭取中間地帶對我國支持的重點,立足打贏輿論斗爭的持久戰,把握不同時期國際輿論斗爭的力量對比和戰略態勢,明確總體目標和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不斷加強能力建設、創新工作方法、完善體制機制,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贏得良好的輿論環境。尤其是在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進入一個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新時代我國全球戰略傳播應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穩中求進、守正創新,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斷開辟新領域、新途徑、新境界,積極塑造我國和世界關系新格局,把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到新高度,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更有利國際環境、提供更堅實戰略支撐和輿論保障。

【注釋】

a 高偉、姜飛:《全球傳播生態藍皮書:全球傳播生態發展報告(202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1 年, 第213 頁。

b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課題組,于運全、王丹、孫敬鑫: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分析報告(2019)》,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 年第20 期,第90—95 頁。

c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課題組,于運全、王丹、孫敬鑫: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分析報告(2019)》,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 年第20 期,第90—95 頁。

d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年,第465 頁。

e《 習近平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論述摘編》(二),人民網, 2018 年8 月15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 0815/c419481-30229193.html,訪問時間:2024 年1 月 25 日。

f 倪世雄:《未來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挑戰與前景》,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 年第6 期,第50—55 頁; 陳永:《反思“修昔底德陷阱”:權力轉移進程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載《國際論壇》,2015 年第6 期,第8—13 頁;徐堅:《美國對華政策調整與中美關系的三大風險》, 載《國際問題研究》,2018 年第4 期,第1—18 頁。

g 李思明:《以中國為主題的“網紅”國際傳播現狀與態勢分析》,載《對外傳播》,2021 年第2 期,第48—51 頁。

h 趙可金:《“軟戰”及其根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下中美關系相處之道》,載《美國研究》,2020 年第3 期, 第9—34 頁。

i 原玥:《美國對華輿論戰及我國的應對策略》,載《國際關系研究》,2021 年第2 期,第134—154 頁。

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華社,2021 年3 月12 日。

(截稿:2024 年3 月 責編:黃 蕙)

作者簡介 趙可金,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