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4-03-28 13:46張君陶
藝術科技 2024年5期
關鍵詞:三全育人藝術設計課程思政

摘要:目的:盡管近年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開展了課程思政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未完全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標?;诖?,文章從“三全育人”視角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旨在更好地促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和發展。方法:文章主要采用調查法,通過問卷、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和“三全育人”現狀進行系統調查。針對教師、管理人員、學生等群體分別制訂相應的調查方案,從而確保調查的準確性、客觀性。結果:調查發現,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存在重視程度不足、機制體系不健全、“三全育人”理念貫徹不力、師資素養有待提高、規劃不系統、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對此,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要求,可考慮從科學規劃、教學內容與方式、師資建設、機制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結論: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可以增強課程思政的實效性。只有各方協同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從而培養出更多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優秀藝術設計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 “三全育人”;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5-0-03

當前,構建“三全育人”格局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三全育人”的理念、要求與舉措,這也為大眾準確理解與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依據。為構建“三全育人”的格局,近些年,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越發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規劃不系統、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尚未實現“三全育人”的要求。因此,如何促進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創新,更好地實現“三全育人”目標,仍是當下值得探討的話題。

1 “三全育人”與課程思政的關系闡釋

“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順應了高校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提升育人實效性的探索。二者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課程思政是構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必要環節

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需要統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各個環節,課程思政應與思政理論課以及育人的其他環節一道,共同構筑起育人大格局。專業課在學生的學業中處于重要地位,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教育,自然地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相連,能夠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因此,課程思政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受重視。

1.2 “三全育人”視域下的課程思政能夠提升育人實效

傳統的課程思政僅僅是在課堂上隨機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因融入內容、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并不能達到較好的育人效果?;凇叭恕崩砟畹恼n程思政改革,能夠進一步拓展課程思政的深度、廣度,使課程思政形式更加多樣化,將課堂與課外有機結合,強化專業課教師與其他人員的協同配合,形成多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增強課程思政的實效性。

2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

調查分析發現,一些困擾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實效的問題依然存在,現存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1 重視程度不足,機制體系不健全

調查問卷12題,“您會在課堂上穿插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嗎?”35%的被調查者選擇“偶爾會,但很少”選項。仍然有少數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專業課教學中沒有將教書和育人很好地結合起來,仍然存在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象。67%的被調查者所在學校沒有硬性要求在教案中體現課程思政知識點或教學目標。19%的被調查者所在學校幾乎沒有課程思政考核評價體系。由此可見,一些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針對課程思政的要求仍停留在表面,沒有形成健全的管理、踐行、監督體系。

2.2 “三全育人”理念貫徹不力

調查中,44%的被調查者沒有正確回答“三全育人”的內容。18%的專業教師很少參與課程之外的活動。一些專業課教師對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了解不夠深入、貫徹不到位,課余時間除了作業答疑之外,較少參與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一些學生被調查者也認為,部分教師上完課就走,其他情況很少過問。

調查問卷31題,“關于學生的成長情況,您是否與學生家長或輔導員進行溝通?”只有8%的被調查者選擇“經常進行溝通”,這說明全過程育人存在脫節問題,沒有形成合力。

2.3 專業課教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調查發現,一些專業課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流于形式,忽視了對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通過訪談了解到,個別專業教師由于自身素養和認識的不足,因此不能較好地樹立為人師表的優秀榜樣,甚至會發表不恰當言論,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2.4 課程思政規劃不系統,教學效果不佳

目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存在不系統、隨機化、碎片化、融入生硬等問題,教學效果“蜻蜓點水”,效果不佳。

調查顯示,71%的被調查者僅僅是隨機融入一些課程思政元素,沒有進行系統規劃。55%的被調查者所在教研組從未進行過課程思政的專題規劃或研討。很少有專業課教師能夠在上課前結合專業課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來制訂思政教育計劃。35%的學生被調查者認為,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枯燥、單一;29%的學生被調查者認為課程思政不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由此可見,一些專業課教師不能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沒有注重引導學生將理論與設計實踐相結合。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來看,一些課程思政的融入方式無法達到思政教育目的,很難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難以對思政內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學習意愿不強。

3 “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的改革路徑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要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可考慮從以下方面開展。

3.1 構建系統的課程思政規劃,統籌課程思政建設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需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構建起系統的課程思政規劃。突出重點,避免碎片化、隨機化。

首先可以從宏觀上規劃課程的思政教育目標和內容。不同課程的思政教育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其次,教師應立足具體的專業課程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案,認真分析每一個知識點和教學環節的思政教育價值和特征,設置與之相對應的思政教育內容[1]。在教案中,要體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并在課堂上呈現出來。此外,還要做好思政教育方法及時間的詳細規劃,保證整個思政教育工作在不影響專業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潤物細無聲地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養。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多組織教研活動,開展集中專題討論,保證課程思政達到最佳效果。

3.2 創新教學內容和方式,踐行“三全育人”理念

傳統的思政教學方式單一枯燥,效果不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思政教育應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2],將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課有效融合,應合理把握思政內容及其融入的時機、方式,做到流暢自然、潤物細無聲。

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很多教學資源和案例都蘊含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這些優秀的資源和案例通常是藝術與思想的完美結合,相較于圍繞知識點講理論的方式,更容易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因此,教師應突破教材的局限,注重平時的收集和積累,充分挖掘優秀案例并將其自然地融入教學中。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在課程思政中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4]。對此,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老辦法,同時也應不斷改進。要創新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案例研討法、任務驅動法、項目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將被動接收轉為主動探究。此外,還應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辦法,根據時代發展不斷創新。

根據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特點,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將知識傳授與實踐活動緊密聯系起來,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使雙方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梢哉归_獨立的實踐活動,也可以將實踐作為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或作業,項目實踐帶來的“實戰感”、榮譽感和成就感,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創作熱情??梢詮V泛開展形式多樣、格調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教師積極參與策劃,并鼓勵學生參與,通過藝術設計服務于文明校園創建;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鼓勵學生將理論轉換為實踐,用設計實踐為社會多作貢獻;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主題和形式的藝術設計專業競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以賽促學”。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提供指導,又要在政治導向、思想內涵、價值觀念、學術道德、法律法規等方面作出嚴格的要求。參賽作品既要具有專業性和藝術性,還要具備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深刻內涵。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攻堅克難的精神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因此,設計實踐活動一方面是對專業理論知識的運用,另一方面也是對思想政治知識的運用,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必然會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以各種實踐活動為抓手,能夠促進課堂與課外的有機融合,進而促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實現。

3.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全員育人責任

教師是思政教育的關鍵一環,要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抓手,夯實思政教育基礎。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改變長期以來藝術類專業重專業輕思想教育的問題,強化藝術設計專業課教師育人的思想自覺意識。廣大教師應切實理解“三全育人”理念對于增強課程思政實效性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要提升專業課教師育人的綜合能力。學??梢酝ㄟ^開展思政理論培訓、課程思政教學經驗教研會、課程思政教學技能競賽及現場教學觀摩等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此外,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提升專業能力的過程中,也應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創作觀和審美觀。專業課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儀容儀表,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綜合修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4 完善機制體制,健全“三全育人”體系

為了更好地推動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應該加快完善改革機制。藝術設計專業可以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選用等方面加入適當的思政教育要求;在教案評閱、日常聽課、教學質量考核、教學競賽等各個環節,加入思政教育考核評價標準。此外,還應建立保障機制,制定合理的獎勵機制。定期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素養;定期舉辦課程思政教學技能競賽、課程思政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對課程思政優秀教案、優秀案例、優秀教師進行獎勵并宣傳;鼓勵專業課教師申報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實現科研、育人與教學的完美結合,不斷激發專業課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構建“三全育人”格局,需要各部門統籌協調,協同好專業課教師與輔導員、學校、家長、社會等各主體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形成多位一體、全員育人的長效機制。將課程思政的內容由課內向課外延展,拓展課程思政的深度和廣度,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還要適當參與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各個方面,如評獎評優、學生資助、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等。

4 結語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思政教育貫穿于每一門課程之中,關鍵在于如何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有機融合,如何將“三全育人”理念貫穿其中。為驗證本文論述的合理性,筆者將上述理論運用于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思政實踐中,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實現了預期教學目標。

作為專業教師,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想認識,提升自身修養,完善課程計劃,創新教學方法,深度參與“三全育人”的各個環節。在學校層面,應建立完善的機制體系,促使課程思政提質提效,協同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為“三全育人”格局的構建做好保障工作。

只有各方面協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進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推動“三全育人”格局形成,才能培養出更多能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任秉春.高校舞蹈專業“思政進課堂”教學方式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21(10):17-18.

[2] 張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3] 王淑芳,劉偉,門森.課程思政進課堂,教師學生共成長[J].教育現代化,2019(10):319-320.

[4] 孟慶瑜,陰冬勝.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有的放矢)[N].人民日報,2021-06-08(013).

作者簡介:張君陶(1989—),男,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鄭州市社會科學調研課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474

猜你喜歡
三全育人藝術設計課程思政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構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