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界面設計研究

2024-03-28 14:19況文杰張輝
藝術科技 2024年5期
關鍵詞:界面設計陜西

況文杰 張輝

摘要:目的:陜西紅色革命文物在保護及活化利用方面面臨部分革命文物的保護力度不足、展示宣傳方式不夠豐富等問題,引發紅色革命文化碎片化、教育功能發揮不充分等現象。運用信息可視化相關理論展開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界面交互設計,對陜西紅色革命文物進行數字化傳播,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更加直觀的交互式信息獲取方式。應整合陜西省碎片化的紅色革命文物資源,加大陜西紅色革命文物宣傳力度,讓其在新時期更好地發揮育人作用。方法:全方位收集陜西紅色革命文物相關信息,通過分析陜西紅色革命文物的概況、價值及其在數字時代的保護與利用現狀,對比、分析市面上的紅色文化APP、小程序的界面設計,總結出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界面設計策略,從而完成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界面設計。結果:得到陜西紅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設計方案。結論:通過信息可視化的方式整合陜西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有利于數字化傳播和宣傳,能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關鍵詞: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設計;界面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5-00-03

0 引言

紅色革命文物見證了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反映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保護利用革命文物,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1]。紅軍進入陜西,開展了農村改革,傳播了共產主義思想,為抗日戰爭做好準備,對陜西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怎樣保護利用好紅色革命文物、弘揚好革命精神、傳承好革命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概況與價值

1.1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概況

革命文物是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偉大復興而奮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光輝歷程的重要實物見證[2]。陜西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革命文物資源。2022年11月公布的《陜西省革命文物名錄》顯示,陜西擁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0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561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1 226件(套)[3]。

1.2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資源價值

1.2.1 歷史價值

在革命文物的所有價值中,歷史價值最為明顯[4]。這些文物不僅彰顯了黨在百年歲月中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歷久彌新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國民主革命各個歷史階段和重要事件的實物見證。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革命文物為研究黨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材料。

1.2.2 藝術文化價值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種類豐富,包含紅色標語、生活用具、武器裝備等,它們是革命年代各種文化的縮影,其材質、表現方式和造型風格都能展現革命時代特定的藝術水平。例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革命標語,它們可以被書寫在紙上、石頭上、門板上,是中國革命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革命文物資源[5]。

1.2.3 社會教育價值

紅色革命文物是中國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互滲透、融合的縮影,更是人們學習和研究的對象,豐富了教育資源。通過紅色革命文物可以了解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和社會背景,深入理解國家的歷史發展進程,教育和鼓舞青少年,幫助他們理解國家歷史、社會制度的演變,培養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從而增強社會向心力和凝聚力。

2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現狀

2.1 部分紅色革命文物的保護力度不足

在二十八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歲月中,陜西有十三年都是中國革命的大本營[6],留下了眾多紅色文化遺產。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有較高的保護水平和很好的展陳效果,但部分市縣級革命舊址和尚未核定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對文物的保護利用情況不盡如人意。它們大多規模不大、分布零散且資金投入不足,致使在實踐過程中,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不易開展??疾煺{研陜西黃河流域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發現,部分文物存在修繕不及時的情況。這些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大多位置偏僻,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外觀陳舊,周圍墻體殘缺嚴重,有些地方已經腐朽,紅色屬性的教育意義逐漸減弱。

2.2 紅色革命文物整體利用率不高

陜西地域遼闊,紅色革命文物和遺跡分布廣泛,包括長征路線、紅軍據點、革命博物館、紅色革命領袖舊址等,但這也意味著資源分散。紅色革命文物缺乏統一部署和整體性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導致相關資源的整體開發利用率不高。部分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雖然被列入紅色旅游景點,但知名度遠遠低于西安事變舊址、延安革命舊址,長期處于閑置狀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3 紅色革命文物展示宣傳方式不夠豐富

級別較低的革命遺址雖然擁有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料,但是展示形式與表現手法單一,缺乏交互體驗,特色不突出?!?023年上半年度紅色旅游消費報告》顯示,中青年成為紅色旅游消費主力。而大部分革命遺址的宣傳方式較為單一,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缺少互動項目,導致紅色革命文物資源的形象單一固化,對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強,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很難使人產生強烈的代入感。

2.4 紅色遺址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層次低

保護和利用紅色革命文物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發展紅色旅游,而紅色文化旅游產品是助推紅色旅游的重要載體,被賦予了紅色文化的內涵,可以讓更多人了解紅色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筆者走訪陜西的紀念館、遺址、博物館等,綜合研究分析發現,大多數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層次較低,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產品開發水平不高、文創產品設計大同小異、資源利用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陜西紅色革命文化元素數以千計,但市場規模偏小,且基于革命文物開發的紅色文創產品創新度不高。

3 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數字傳播

整合紅色革命文物資源有利于數字傳播,有利于傳承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引導人們更好地理解歷史。在設計開發陜西紅色革命文物APP的過程中,摸清陜西紅色文化“家底”,將陜西紅色革命文物信息數據化、網絡化,以更容易引起用戶興趣的多媒體形式進行呈現,如圖片、視頻、音頻等,能讓革命文物信息趣味化、動態化,實現交互式傳播,展示紅色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媒體時代,快速發展的數字化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體驗認知,只有深入挖掘紅色革命文物的文化與精神內涵,整合碎片化的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實現信息的直觀傳達、生動轉譯,加快紅色革命文物的數字化保護與開發,提高人們對革命文物的認知度,才能縮短人們與革命文物之間的距離,讓大眾在開放性的移動端信息平臺隨時隨地了解陜西紅色文化,進而更好地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堂和日常生活中。

3.2 有利于文旅融合發展

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可以優化游客體驗,推動數字旅游發展,發揮教育和宣傳作用,促進文旅融合發展。隨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文化歷史保護與傳承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家更愿意參觀文化遺址、博物館,以了解歷史和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通過圖表、地圖、APP界面、網站平臺等來傳達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游客在參觀紅色革命遺址或紀念館時,可視化信息有助于其了解背景,優化其文化體驗。例如,渡江戰役紀念館APP精選文物頁面,使用增強現實技術豐富紅色革命文物的展示形式,使游客更親切、直觀地感受歷史。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可用于開發數字旅游應用程序,如虛擬地圖、交互地圖等,在使游客易于理解的同時,帶來更富有吸引力的旅游體驗,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4 信息可視化在陜西紅色革命文物APP界面中的設計實踐

4.1 構建APP信息可視化模型

信息結構模型是表達數據和信息之間關系的工具[7]。要在科學嚴謹的理性思維的指導下運用信息結構模型進行信息的關系表達,完成處理信息和建立信息組織結構關系的工作。筆者通過對陜西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專項調查中革命文物全方位信息的整理歸納,搭建信息結構模型,見圖1。

在界面中需要確定信息的組織結構與層級關系,因此底部標簽欄分為首頁、紅色地圖、聚焦文物、我的四大層級,利用模塊化的方式讓用戶迅速找到相匹配的單元,更好地獲取和理解信息,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4.2 APP界面設計中的信息表達

4.2.1 版式

在紅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設計中,信息可視化的版式設計至關重要,它可以用于信息的布局、組織和呈現,以傳達紅色革命文物的內容和故事。信息結構模型可以使APP的頁面布局具有易用性和規范性,使APP的組織結構與層級關系更加清晰。在紅色革命文物APP的版式設計中,要巧妙設計視覺移動的順序,同時迎合用戶的閱讀瀏覽習慣,給人簡潔的視覺感受。

4.2.2 色彩

色彩是引起用戶注意的最直觀的設計元素,具有傳達個性、烘托氣氛的作用。色彩能夠表情達意,在創作過程中,運用色彩的基本特性并合理搭配與布局,不僅能夠賦予界面美感,還能幫助界面劃分信息層級。陜西紅色革命文物APP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征色彩,也是紅色文化的代表色。在信息表達中,需要通過色彩引導用戶,以區分不同層級。筆者將從紅色革命精神、陜西地域文化、革命文物中提取的色彩作為APP的主色調、輔色調和點睛色。

4.2.3 圖形

圖形是信息可視化的基本構成元素,可以加深用戶對數據信息的理解。在陜西紅色革命文物APP設計過程中,可以對革命文物進行圖形轉譯,運用豐富的圖形設計來減少文字信息。從本能層來看,圖形設計能夠更好地吸引用戶注意,讓枯燥乏味的信息獲取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使用戶更有耐心了解革命文物蘊含的信息。由于存在大量圖形元素,紅色革命文物APP界面設計要遵循完整性、統一性原則,避免出現混亂、不協調的效果。

5 結語

紅色革命文物不僅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重要時刻,還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的不懈奮斗。它們不僅是增強民族自信的實物教材,更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生動載體。目前國內對紅色革命文物信息可視化設計的研究較少,希望將來更多人加入這一行列,使我國紅色革命文物的傳播方式更加多元,使紅色文化遺產煥發出更強大的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 國家文物局關于印發《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的通知[EB/OL].國家文物局,(2021-12-31)[2023-10-15]. http://www.ncha.gov.cn/art/2021/12/31/art_722_172561.html.

[2] 唐前.革命文物的保護與利用研究:以延安棗園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8(9):195-196.

[3] 李一璠.陜西省革命文物“家底”公布 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141處[EB/OL].中國新聞網,(2022-11-18)[2023-10-2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798

204748337203&wfr=spider&for=pc.

[4] 胡發英,黃萬利.江西省吉安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3):107-109.

[5] 譚志紅.廣東:讓紅色標語不褪色[N].中國文化報,2023-06-10(003).

[6] 萬生更.陜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1.

[7] 潘夢琪.基于信息可視化的健康APP設計研究[J].設計,2023,36(11):142-146.

作者簡介:況文杰(1998—),女,江蘇無錫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影像藝術與信息設計。

張輝(1970—),男,陜西西安人,碩士,教授,研究方

向:影像藝術與信息設計。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陜西省黃河流域不可移動紅色革命文物的信息可視化系統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J004

猜你喜歡
界面設計陜西
《京燕兒》APP界面設計
A different kind of pet
中醫養生APP界面設計
“共享員工”平臺界面設計
中國傳統元素在界面設計中的應用
陜西自貿區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面向智能手機的UI界面設計
手機UI界面設計中視覺藝術元素的構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