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設計探究

2024-03-28 08:57李正天
關鍵詞:文化公園大運河公園

李正天

蘇州基業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 蘇州 215004

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地處蘇州歷史文化悠久,在保護和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的同時,讓其成為現代市民文化休閑的公共空間。我們提出打造“一帶一環八景點”的設計目標,重點圍繞保護寶帶橋、突出大運河文化,在豐富人們休閑活動的同時,新增寶帶橋“寶帶串月”夜景照明,完善不同年齡段的休閑功能,增加四季植栽,以文化性、參與性、生態性為設計原則,讓公園全面提檔升級滿足人民日夜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1 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提升的必要性

1.1 寶帶橋·澹臺湖的價值

寶帶橋又稱長橋,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相傳蘇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寶帶助資始建,因此橋以“寶帶”命名。橋全部石建,全長316.8米,橋面寬4米,橋下有53個孔,都是半圓形的券式拱[1]。寶帶橋南北橫臥于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的玳玳河口與古運河平行,與趙州橋、盧溝橋等合稱為我國十大名橋,也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是我國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代連拱石橋[2]。

寶帶橋歷來有“寶帶串月”的奇觀。每逢中秋之夜明月當空,53個橋孔出現53個月影連接成串妙趣橫生,成為吳中一大名勝。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寶帶橋是其中的重要遺產點之一。

澹臺湖的命名與澹臺滅明歷史人物有關,澹臺滅明是春秋時魯國人,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后來到吳國在澹臺湖的地方結廬修學。由于地理的變遷,澹臺滅明當初結廬的地方陷落成了一個湖泊,故名“澹臺湖”[3]。

1.2 現狀公園提升的必要性

現狀公園整體環境雜亂且比較荒涼,地域文化體現不足,寶帶橋作為運河風光帶的核心文化景點沒有被突出體現,公園內缺少人行動線,游客參觀寶帶橋困難,夜間寶帶橋缺少燈光照明?,F狀公園整體環境觀賞性不佳、標識系統雜亂、配套設施不足、燈光照明效果差等,公園內部空間聯系較弱、觀賞性差、游客及市民的體驗性不足。伴隨著城市發展市民對公園的要求越來越高,現狀公園滿足不了現代人們休閑生活的需求,公園迫切需要提檔升級。

2 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設計的背景

2.1 場地區位

基地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中心地帶,它是大運河蘇州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場地周邊交通便利,東鄰吳東快速路,北鄰太湖東路,吳文化博物館緊鄰場地南端,西側與白云街、商城大街、下田路相接。地鐵 2 號線寶帶橋南站距場地步行不足十分鐘(圖1)。

圖1 基地分析圖(基業園林設計院提供)

在公園石湖東路北側有一處在建居住區,基地南側是新建的吳文化博物館,北側沿岸地區已建成商業服務片區?;貙ν饨煌ㄒ呀涄呌谕晟?,東側為吳東快速路向北直達姑蘇區,南部入口處緊靠寶帶橋南地鐵站,基地已成為該區域核心地段。

2.2 公園與周邊關系

現狀公園周邊有地鐵站、快速路、停車場等,北面是商業服務片區、南面是生活片區及未來商業街,西面是現狀住宅區。本公園是周邊市民及游客休閑活動的重要場所,大運河航線與京杭古運河在這里交匯,游客從水陸路交通方便到達,公園地理位置重要且人流量大,同時寶帶橋也是蘇州市民傳統的賞月點,在中秋節賞月季節人流大。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被定位為“吳中城市綠肺、生態人文核心”(圖2)。

圖2 總平面圖(基業園林設計院提供)

2.3 環境提升需求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們休閑生活需求,需完善公園配套、智慧管理、文化內涵等,設計要充分增重現狀實際情況。如研究現狀綠化以保留為主、對現狀的配套設施排查,增加人們體驗的休閑文化場景。需要突出公園主次入口,主入口與現有吳文化博物館周邊環境結合,在現有入口廣場增加大運河文化方面的展示?,F狀公園植栽以落葉樹為主缺少季節性觀賞性,設計要結合新增的景點及現有的動線,適當考慮四季植栽品種豐富人們四季觀賞需求。完善主要觀賞動線、增加觀賞寶帶橋的視線通廊,通過公園提升讓人們更加便捷,完善公園導視系統,對寶帶橋周邊環境提升,讓周邊環境與寶帶橋融合,在寶帶橋邊考慮游客最佳觀賞點。為方便游客從水路到達公園,在公園內新增碼頭滿足未來大運河水上游船到達停泊的需求。提升后的公園在文化、休閑、生態等方便完美融合,更好地滿足游客及周邊市民休閑生活需求。

3 設計原則

首先是文化性原則,因地制宜地利用現狀資源重塑大運河文化公園的記憶,把文脈系統串聯、提煉優勢資源,提取基地自然及人文資源的優勢[4],突出寶帶橋、大運河、漕運歷史文化,同時重點圍繞寶帶橋世界遺產,提升觀賞寶帶橋的視線通廊,串聯陸上及水上游線,打造最佳觀賞點。

其次是參與性原則,注重公眾參與體驗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綠色休閑空間。置入互動體驗、提升水岸活力。由于使用人群需求的轉變,公園從原有的生態郊野公園提升為城市文化公園,需完善集散接待空間、兒童活動空間及濱水觀景空間等,并增設配套設施。

再次是生態性原則,尊重場地以保護為主、建設為輔、打造宜人的環境。生態環境營造需尊重現狀、保護原有生態環境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強調河湖共生的特性,整體打造運河沿線風光,營造濱河風光帶,公園內部景區注重節點生態環境的提升。

3.1 城市界面

公園主入口是吳文化博物館,從博物館二樓可以遠眺寶帶橋,博物館周邊環境與公園入口緊密聯系,游客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可以觀賞寶帶橋世界遺產的風采,同時公園環境也給來博物館參觀的人提供室外休閑空間。因為博物館建筑玻璃立面為主,博物館室內外環境的融合很重要。公園東面吳東快速路車流量大,在斜港大橋上可以俯瞰公園全景,可以看到運河與公園水系連通,運河上的貨運船只川流不息。夜晚的寶帶橋缺少照明,從橋上看不到寶帶橋,為了突出寶帶橋世界文化遺產的夜間觀賞性,在設計時考慮寶帶橋與斜港大橋照明協同互動,讓兩座橋的燈光效果遙相呼應形成整體的照明效果。

大運河沿岸的景觀環境需提升,基地是運河交匯處,沿河岸線有航標燈塔,原來的燈塔是現代元素航標燈塔,為了增加文化性,設計要結合寶帶橋文化內涵對燈塔進行文化提升,讓燈塔與寶帶橋元素融合。對大運河沿岸的綠化需豐富四季視覺效果,局部打開視線通廊。在公園與大運河沿線新增游船碼頭,滿足乘坐游船到達公園的游客需求。

3.2 公園步行系統

公園內已有的步行系統單一,游客要繞一圈才能到達寶帶橋,為方便游客觀賞寶帶橋,在公園內部設計大小兩個環線,完善小環線,目標是方便游客觀賞寶帶橋世界遺產。游客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走不同的環線,在環線上有新增的文化點,把公園內部主要景點通過步行系統串聯,方便游客打卡體驗。

來公園休閑的有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有兒童、周邊小區老人、年輕人等,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設計在梳理現有休閑空間的同時新增景點,如新增王仲舒廣場讓游客了解王仲舒捐建寶帶橋的歷史傳說,新增室外籃球場滿足青年人體育運動的需求,完善兒童游樂場增加新設備,讓兒童可以更好地參與體驗運動的樂趣。為吸引游客在景點駐足停留,在現有的澹臺廣場增加親水平臺及大運河文化浮雕,目的是豐富公園每一個景點,讓游客感受到公園的活力及文化。

3.3 視線通廊

寶帶橋是公園的重點,現狀公園內游客看不到寶帶橋,可以觀賞到寶帶橋的只有少數幾個點,需要梳理公園內的視線通廊,讓游客從公園的不同角度可以觀賞寶帶橋,并有動線把游客帶到寶帶橋觀賞。如主入口要清理現狀水系的蘆葦、增加親水平臺讓游客可以駐足遠觀寶帶橋,在人行次入口八字橋上看寶帶橋需要移除局部的喬木打開視線,在玳玳河上新增醉月堤,新增觀賞寶帶橋全貌的最佳觀賞點,對公園視線通廊的梳理是提升的重點,可以豐富游客觀賞寶帶橋、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4 燈光照明提升

燈光照明設計遵從以光塑景、以彩釋景、以水映景的原則。采用明暗對比、色彩變化、燈景融合等手法,展現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魅力。本次燈光照明設計結合寶帶橋及大運河的文化特點,以游人的視覺感知為出發點,梳理橋梁、駁岸、 綠化、雕塑、小品和構筑物等載體,有重點分層次整體提升公園夜景。通過現代燈光表現手段,選擇特殊燈具進行精準投光與控光,燈光線面有序組合,動態與靜態結合,以合理的光色、亮度和手法,實現“寶帶串月”效果。通過合理的燈光布局、減少光污染,將景觀節點和人文歷史串聯、藝術融合,形成遙相輝映、層次豐富、立體飽滿的燈光照明,構建“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的意境,使游客睹景思情對話歷史長空,融情江南文化, 充分展現寶帶橋節點的獨特魅力和歷史文化內涵, 建立視覺上統一豐富的燈光空間秩序,體現生態與人文之美。

燈光照明設計不只是滿足功能,更應該突出基地文化,本次提升照明設計重點突出寶帶橋“寶帶串月”,通過現代燈光照明手法、設備實現效果,在不破壞寶帶橋世界遺產本體的情況下,從現狀長堤通過精準投影射燈把寶帶橋53個孔打亮,并在橋身用投影燈展示運河文化的視頻,讓游客感受夜晚不一樣的寶帶橋,豐富人們中秋節寶帶橋賞月的體驗。

5 植栽設計

設計采用保留、梳理、添彩的策略。保留現狀長勢良好的樹木,植栽以保護為主充分尊重現狀綠化資源,保留現狀成片林地、組團群落、背景林、梳理草地等。 梳理現狀雜亂高大的水生植物、樹形欠佳的喬灌木、及遮擋視線的植物,留出通向寶帶橋、大運河、湖面的視線。豎向視線打開重要的視線通廊,對現狀茂密的植被進行梳理,保障遠景一覽無余。林下視線通透,對現狀多重綠化進行中下層梳理、移除灌木球、整形灌木籬等,種植耐陰草本、打通現狀綠化屏障,保障林下視線通透,加強景觀空間內外的聯系。

6 標識系統及文化小品

6.1 標識系統

現狀公園內標識種類繁多且雜亂,標識設計需要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標識風格統一。同時按照精神堡壘、記名類標識、引導類標識、解說類標識、美化類標識分類布置點位。結合公園內車行、人行線路、地鐵站、主次入口區域等,設置引導標識、車行導視、精神堡壘等,方便游客觀賞、體驗公園。

6.2 文化小品點綴

文化方面重點突出寶帶橋、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新增澹臺廣場、仲舒廣場、醉月長堤、密符平臺、宋韻燈塔等文化點,并與吳中博物館有機融合,建設“人文寶帶”。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結合澹臺廣場現有斜坡地形,新增大運河蘇州段“運河十景”文化地雕。

為延續寶帶橋歷史文化,在寶帶橋南側增加仲舒廣場,新增王仲舒人物雕塑,重溫王仲舒捐寶帶建橋典故,彰顯為官者一心向民的政治精神。在玳玳河上新建醉月堤、三座橋連接南北兩側交通,串聯公園游覽環線,與寶帶橋景點遙相呼應,未來這里是“寶帶串月”最佳觀賞點。挖掘公園原址寺廟佛文化,在長島西側端頭新增觀渡塔,使其成為運河上的新地標。同時對寶帶橋旁的兩處航標燈塔外觀進行改造,在保證其功能前提下,使其風格與寶帶橋整體風貌相協調統一。

設計提取漕運秘符扇的元素,新增秘符碼頭,展現漕運文化古人的智慧,同時作為蘇州運河游線的游船接駁點。在密符平臺處還原大運河漕運文化雕塑,展現古時大運河漕運碼頭的繁華。

7 結語

在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的背景下,對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提升是必要的,保護寶帶橋世界遺產、提升公園文化內涵、滿足游客市民休閑生活需求。通過綜合提升,既解決項目本身需要的功能和使用需求,也是對于城市空間公共性、城市生活趣味性以及場地獨特文化延續性的深究與探索,將公園打造成以文化為引導,以自然風光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閑觀光、生態體驗和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于一體的公園,同時回應了“擦亮運河文化名片”這個新時代的命題。通過提升將寶帶橋為核心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生動地呈現在市民面前,多角度挖掘展示寶帶橋、大運河文化內涵,助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精彩蘇州段。相信未來的寶帶橋·澹臺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必將浸染今古、舳艫千里、再續運河華章。

猜你喜歡
文化公園大運河公園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積極推動江蘇國家文化公園立法
秀美大運河 千年韻古今
臨沂市銀雀山兵學文化公園開園
在公園里玩
大運河:最后的絕唱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 就“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專題調研
密洛陀文化公園游記
放歌大運河
一見如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