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馬湖大橋工程中貝雷梁鋼管柱和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應用研究

2024-03-28 08:57邵元龍邵佳雯
關鍵詞:貝雷梁立桿監測點

邵元龍 邵佳雯

1.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2.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貝雷梁又稱桁架,貝雷梁鋼管柱可以承受拉力或壓力,應用在橋梁工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材料強度,減輕結構重量,節約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結構剛度。貝雷梁鋼管柱和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自下而上由鋼管立柱、貝雷梁、底模、側模及支撐等組成。該支架體系搭設施工速度快、結構穩定,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經濟性?;R湖大橋工程對支架體系承載力、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等要求較高,利用貝雷梁鋼管柱和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良好的抗變形性能、穩定性以及承載力,可以解決該橋梁工程建設環節的關鍵問題。

1 工程概況

花馬湖大橋全長2 4 0 3.5 m,全橋共1 5 聯,橋梁孔跨布置為2×40+(42+60+42)+2×40+3×40+5×(4×40)+(55+5×80+55)+4×40+2×(3×40)+(42+60+42)+3×40m,橋梁整幅布置,左右幅對稱,總橋寬3 0 ~3 7.5 m。標段施工范圍為西段引橋(K0+617.25~K1+684),引橋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共計16聯箱梁需要現澆施工,分布范圍1~8聯(左右幅0-26#墩),孔跨布置形式為2×40+(42+60+42)+2×40+3×40+4×(4×40)m。

2 貝雷梁鋼管柱和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設計方案

2.1 組合支架體系設計

現澆梁均采用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施工,0~5#墩(1~2聯)位于陸地上,現澆梁支架搭設前進行地基換填及硬化處理;5~26#墩(3~8聯)位于水中。支架結構形式:①0~2#墩,梁跨形式為2×40m,位于陸地上,原地面進行地基處理后,搭設盤扣式支架;②2~5#墩,梁跨形式為(42+60+42)m,位于陸地上,受當地村道的影響,支架采用盤扣支架+梁柱式支架的形式,為當地村道留出過人門洞;③5~26#墩,梁跨形式均為40m等跨,位于水中,前期通過主棧橋、支棧橋及鉆孔平臺的方式完成下部結構施工后,拆除部分鉆孔平臺,然后在梁跨范圍內搭支架鋼平臺,然后在平臺上搭設盤扣支架,完成現澆梁施工。

0~2#墩的支架立桿橫向步距為:翼板處為120cm,左右幅翼板相接處為90cm,腹板處為60cm,箱室范圍90cm。0#臺、2#墩的立桿縱向步距為60cm,其它處均為90cm。根據設計要求,三種形式的支架步距分別為50cm、100cm、150cm,施工過程應按圖紙及時調整水平桿步距。模板支架搭設時根據立桿放置可調底座,搭設順序性先立桿后水平桿再斜桿,形成基本的架體單元(如圖1所示),并以此擴展搭設成整體支架體系。

圖1 盤扣支架拼裝示意圖

2.2 組合支架體系荷載設計

2.2.1 永久荷載

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永久荷載設計:支撐架的架體自重G1包括立桿、水平桿、斜桿、可調底座、可調托撐等構配件自重,根據支架估算情況,預應力混凝土T構箱梁荷載取4.5kN/m2;作用在支撐架上的荷載G2包括模板及小楞等構件自重,取1.5kN/m2;作用在支撐架上的梁體荷載G3包括鋼筋混凝土自重,主梁鋼筋混凝土重度取y=26.5kN/m3。

2.2.2 可變荷載

組合支架體系可變荷載主要包括三部分施工荷載、附近水平荷載以及風荷載。第一,施工荷載Q1包括作用在支架結構頂部模板面上的施工人員、施工設備、超過澆筑構件厚度的混凝土料堆放荷載,Q1=3.0kN/m2。第二,附加水平荷載Q2包括作用在支撐架結構頂部的泵送混凝土、傾倒混凝土等因素產生的水平荷載,取計算工況下的豎向永久荷載標準值的2%,并作用在支撐架上端最不利位置;附加水平荷載Q2產生的立柱軸向力計算可參照風荷載計算情況。第三,風荷載。

風荷載Q3風荷載標準值:Wk=μzμsWo

式中:Wk—風荷載標準值,單位kN/m2;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本處地面粗糙度按照B類,取值1.23;

μ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對盤扣支撐架,考慮施工時外掛密目安全網的遮擋作用,按照全封閉考慮,得μz=1.3φ=1.3×1.2An/Aw,其中為An擋風面積,Aw為迎風面積,且φ不宜小于0.8。計算得μz=1.04。

模板體形系數取值1.3;

w?!撅L壓值,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的規定采用,取重現期n=10對應的風壓值,且不得小于0.30kN/m2,本處取值0.30kN/m2;

綜上, 盤扣支架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如下:Wk=1.23×1.04×0.3=0.38kN/m2。模板風壓荷載標準值計算Wmk=1.23×1.3×0.3=0.48kN/m2。

3 組合支架體系應用

3.1 地基處理

引橋第1聯施工墩位0~2#墩,支架位于陸地上,支架搭設前應先處理好地基。根據地勘資料,原地面為粉質黏土,地基承載力100Kpa,無法滿足組合支架體系施工需要。換填處理地基,換填墊層采用砂夾石。在換填施工前先用挖機挖除、平整施工范圍內的土,再用裝載機、壓路機推平碾壓換填材料,碾壓后采用重型觸探設備檢測地基承載力,花馬湖大橋工程的地基承載力要求應達到150KPa。原地面換填完成并在表面鋪設20cm厚C20混凝土墊層,墊層布設寬度兩邊寬于支架范圍1m,混凝土澆筑應嚴格控制墊層頂面高程,并以中線向兩側設0.5%的橫坡,以利于排水。澆筑后應收面兩次,以確?;炷帘砻嫫秸?。為避免地基因積水而軟化,降低組合支架體系安全性,在支架地基周邊應科學設置排水溝,保證地基排水順暢。排水溝通常設在支架地基兩側,規格30×15cm,并設0.5%的排水縱坡,排水溝抹面采用自拌砂漿。排水方向:大里程為上坡方向,小里程為下坡方向,積水最終排至線路右側大港[1]。

3.2 鋼管柱安裝

澆筑基礎,在兩側墩身位置將承臺做為組合支架體系基礎。鋼管立柱采用鋼管,做好鋼筋預埋。鋼管柱吊裝應在頂端、中部和底端分別設3個吊點,鋼管柱頂部為主吊點;中部、底端吊點連接在起重機副鉤上,在起吊過程中發揮輔助作用。先將鋼管柱頂部用主鉤吊起,再將中下部用副鉤起吊,使其緩慢離開地面,吊起50cm后調整角度,使鋼管柱垂直,然后去掉底端副鉤。為滿足鋼管柱安裝要求,應嚴格控制安裝垂直度和施工精確度。相鄰鋼管之間連接采用 14# 槽鋼,通過底部封口鋼板進行連接。為提高組合支架體系的穩定性,橫向連接貝雷梁,縱向連接墩身,并與預埋鋼板進行焊接。

3.3 貝雷梁安裝

花馬湖大橋工程的縱向主梁采用貝雷梁。貝雷梁安裝前,提前檢查貝雷片,確保貝雷梁無傷損現象。首先根據設計要求,在橫梁上用油漆做出清晰標記,再將貝雷梁進行拼裝,使其符合設計長度要求。然后,兩榀進行橫向連接,形成1組。最后,吊車吊裝貝雷梁至設計位置進行安裝,貝雷梁和主橫梁采用鋼管限位[2]。

3.4 支架搭設

支架體系搭設前采用全站儀提前放出箱梁中心線,根據支架設計步距,用鋼尺放出底座十字線,并做好標記。首先,將可調底座準確放置在定位線上,調整旋轉螺絲使其頂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次,逐層安裝立桿、橫桿。底層立桿和橫桿從一端開始搭設,隨時檢查、調整立桿的垂直度和位置,安裝無誤后將插銷扣緊。水平桿扣接頭與連接盤的插銷應采用鐵錘擊緊,插入規定深度的刻度線。為保證支架立桿垂直度,在第一層所有立桿、橫桿安裝調整無誤后,方可繼續搭設,以免引起各層拼裝困難。然后,將可調底座絲桿插入立桿,插入長度≥150mm,絲桿外露長度≤300mm。掃地桿的最底層水平桿中心線距離可調底座的底板≤550mm。支撐架可調托撐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650mm,且絲桿外露長度≤400mm,可調托撐插入立桿長度≤150mm(如圖2所示)。

圖2 盤扣架頂托

支架應設置橫縱向的豎向斜桿,根據《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T231-2021)規定,本工程使用重型盤扣支架,斜桿布置根據立桿設計軸力及架體搭設高度來確定,根據計算書符合40

3.5 支架預壓

3.5.1 預壓監測點布置

支架的沉降監測點布置每個監測斷面應沿混凝土結構縱向間隔1/4跨徑布置;每個監測斷面上的監測點數量≥5個,并對稱布置;支架沉降監測點應分別布置在支架頂部、底部的對應位置上。40m等跨監測點布置圖如圖3所示。

圖3 預壓監測點縱斷面布置圖

3.5.2 分級堆載

花馬湖大橋工程支架預壓方法為分級堆載,3級加載依次為單元內預壓荷載值的60%、80%、100%??v向加載從混凝土結構跨中向支點處,對稱、分級布載;橫向加載從混凝土結構中心線向兩側,對稱、分級堆載。每級加載完成后,應先暫停加載,并間隔12h監測支架沉降量。當支架頂部12h沉降量平均值<2mm時,方可繼續下一級加載。

3.5.3 預壓監測

預壓監測內容主要包括加載前標高、每級加載后標高、加載至100%后間隔24h標高、卸載6h后標高、預壓沉降量、彈性變形量、非彈性變形量等。預壓結束間隔24h監測1次標高,并做好支架預壓監測相關數據的記錄工作。當支架預壓各監測點最初24h沉降量平均值<1mm且最初72h沉降量平均值<5mm時,即可卸載支架。卸載6h后監測各監測點標高,并計算支架各監測點的彈性變形量;提交預壓沉降檢測表、預壓報告、預壓支架驗收記錄表[4]。

3.6 拆除

3.6.1 貝雷梁、鋼管柱拆除

拆除起重設備采用80t 履帶吊,基礎鋼管樁拆除采用DZJ-135 型振動錘拔除鋼管樁。拆除步驟與架設步驟相反,先拆除橋面所有橋面板,再拆橋下部分。拆除方向由花馬湖中心向岸側逐跨拆除,棧橋部分拆除順序由上至下;棧橋、平臺橋面以下部分,拆除采用汽車吊邊拆除邊吊運的方法。首先,拆除橋面縱梁,貝雷片組成貝雷梁用鋼絲繩進行固定,然后由汽車吊吊著貝雷片進行逐段拆除。貝雷梁拆卸應縱向按跨徑斷開拆除,將貝雷梁分解成單片貝雷,再用平板車運走。

貝雷梁拆除完畢,再拆樁頂45工字鋼橫梁以及鋼管柱間的剪刀撐,鋼管樁拆除振動錘,拔除方法是利用振動錘振動鋼管樁,振動同時進行上拔,也可采用吊機移除。入土鋼管樁應整根拔除,以防剩余樁頭影響附近船舶通航。將振動錘安裝到鋼管樁頂,利用振動錘的液壓鉗夾緊鋼管樁,然后啟動振動錘。鋼管樁周邊土質在振動作用下逐漸液化,大大減少了鋼管樁上拔的摩阻力,再采用履帶吊緩慢上提振動錘和鋼管樁,將其整根拔除,并用平板車運至岸上。

3.6.2 盤扣支架拆除

盤扣支架拆除順序:頂托松動→次楞拆除→主楞拆除→梁、板模板拆除→頂絲拆除→橫桿拆除→立桿拆除→掃地桿拆除→場地清理。拆除方法先上后下、后裝先拆、先裝后拆、一步一清。先拆除每跨中間部分,再由中間向兩邊對稱拆除,使混凝土箱梁逐漸受力,注意防治箱梁突然受力引起裂紋等。盤扣式支架拆除應先拆掉工字鋼和頂托,再拆除支架。腳手架拆除需要機械作業時應安排專人負責指揮,由上而下逐層作業,注意避免上下同時作業,并防止敲擊、硬拉桿件或配件。拆除桿件、配件等應分類碼放,嚴禁拋擲[5]。

4 結語

花馬湖大橋外觀優美,達到預期設計效果。橋梁工程建設采用貝雷梁鋼管柱和盤扣式組合支架體系,可以充分發揮了貝雷梁、鋼管、盤扣式腳手架的材料作用和應用優勢,保證了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施工安全,不僅提高了橋梁工程整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還有利于提高同類項目建設的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貝雷梁立桿監測點
特大橋122 m提籃拱貝雷梁搭設施工技術★
貝雷梁在道路下穿鐵路站場工程中的應用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監測點位布設
滿堂碗扣支架間排距快速確定問題探討
撫河流域綜合治理監測布局優化
盤扣式鋼管獨立支撐塔架承載力研究
全站儀極坐標法監測點穩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多跨貝雷梁支架在現澆梁施工中的優化技術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試驗受力分析
超載下高支模碗扣式架體單元組裝方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