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尚書臺到丞相府
——蜀漢前期最高軍政機構的演變

2024-03-29 22:00
南都學壇 2024年1期
關鍵詞:建興相府蜀漢

宋 杰

(首都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089)

劉備與諸葛亮統治的蜀漢前期(221—234),只有13年時間,而這個政權的最高軍政統治機構卻經歷了從尚書臺到丞相府的變動,它們各自的內容、性質、特點與演變原因如何?學界尚未有專門的論述,這便是筆者本篇探討的目的,望能得到同行師友的指正。

一、劉備稱帝前后的尚書臺

劉備占領四川前后曾長期使用朝廷授予他的“左將軍”稱號,其最高軍政中樞機構亦名為“左將軍府”,平時的庶務由諸葛亮與助手董和代為署理?!?劉)備領益州牧,以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益州太守南郡董和為掌軍中郎將,并署左將軍府事?!焙∽?“署府事者,總錄軍府事也?!盵1]2128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劉備表請立為漢中王,其左將軍府改稱為大司馬府,并在兩年后他稱帝時予以撤銷。劉備的大司馬府與以前的左將軍府相比,其情況發生了以下變化。其一,由先主自己主持治事,不再委托別人。在此前的五年內,劉備有很長時間不在成都,他先在建安二十年(215)領兵東下,與孫權爭奪荊州的江南三郡,后又坐鎮江州指揮張飛等反擊入侵巴西的張郃所部。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劉備率諸將北赴漢中作戰,至二十四年(219)七月戰役勝利結束。在他領兵外出期間,成都的左將軍府由諸葛亮代理署事,全權處置,包括州郡重要職務的任免,例如使楊洪取代法正的蜀郡太守[2]1013。而劉備稱漢中王后,“于是還治成都”[2]887。表明此后的大司馬府是由諸葛亮、董和等辦理日常庶務,而軍國要事則由劉備自己處治,直到在他稱帝后撤銷該府之時。其二,建立尚書臺,分割了大司馬府的部分權力,并最終將其取代。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劉備的左將軍府改稱大司馬府之后,又成立了尚書臺,任用法正為長官?!跋戎髁闈h中王,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明年卒,時年四十五?!盵2]961法正擔任此職僅僅一年,隨即由謀士劉巴繼任。東漢中央政府的尚書臺設置于宮內,收納公卿百官的章奏,轉交皇帝批復后下發給各部門執行,其地位與作用非常重要。如李固所稱:“尚書出納王命,賦政四海,權尊勢重,責之所歸?!盵3]2076這個部門總理全國事務,以尚書令為主官,副職為尚書仆射,下設五曹。如安作璋、熊鐵基所言:“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府到民間,從國內到國外(從內地到邊境)所有的事都管到了,可見其職權范圍是很廣的?!盵4]262劉備在成都仿效漢朝制度,建立這樣的機構,勢必會將大司馬府,即原來的左將軍府的許多業務與職能轉移到尚書臺。劉備為什么要在大司馬府之外建立尚書機構呢?筆者分析應有以下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要為蜀漢建國、正式稱帝預做準備。當時曹操已經自稱魏王,在鄴城設立公卿百官,其篡奪漢朝的野心路人皆知,獻帝被廢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這樣的政治形勢下,胸懷大志的劉備亦步亦趨,也企圖在不遠的將來建立王朝,登極稱尊。封建國家機器是一個龐大繁雜的組織,尚書臺是它運轉所必需的中樞機構,它和公卿百官的建立和運作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劉備需要抓緊時間籌建若干政府機構,以免臨時倉促,尚書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門。此外,劉備還建立了許多官僚組織。例如任許靖為太傅,“用荊楚宿士零陵賴恭為太常,南陽黃柱為光祿勛,(王)謀為少府”[2]1082。這些都是劉備在大司馬府之外另設的公卿官員。由此可見,劉備稱漢中王,建立公卿百官機構和尚書臺,是從軍府這種臨時性地方政權轉型為封建國家的必要步驟。后來劉備稱帝,基本上沿用漢中王時期設立起來的官僚系統進行統治。

其次,另建一個脫離公卿等外朝官員的中樞機構。東漢自開國皇帝劉秀始,設在宮內的尚書臺就成為君主削奪三公九卿權力,實行獨裁統治的御用工具。仲長統曾說:“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強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崩钯t注:“臺閣謂尚書也?!盵3]1657-1658尚書臺控制著公卿百官的章奏上傳與皇帝詔書誥命下達的渠道,不僅了解國家機密,而且還能利用接近皇帝的便利條件發表意見,參與并影響天子的裁決。如陳忠所言:“今之三公,雖當其名而無其實,選舉誅賞,一由尚書,尚書見任重于三公。陵遲以來,其漸久矣?!盵3]1565

劉備在稱漢中王后建立的尚書臺,其長官尚書令由法正擔任,他在劉備奪取四川的戰爭中屢獻計謀,立有大功,故深受信任。后來他又策劃并參與指揮進攻漢中、上庸獲得成功,致使劉備對其言聽計從,這方面連諸葛亮都自嘆不如。繼任法正為尚書令的劉巴(字子初),也是蜀漢少有的智謀之士。諸葛亮曾說:“運籌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枹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耳?!盵2]982尚書臺的官員還有楊儀,他原來是關羽府內功曹,“遣奉使西詣先主。先主與語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大悅之,因辟為左將軍兵曹掾。及先主為漢中王,拔儀為尚書”[2]1004。再如任尚書郎的蔣琬,諸葛亮稱他為“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2]1057。綜上所述,劉備選用的尚書臺官員都是極為精明強干之人,由此可見這一機構的重要性。

那么,劉備建立尚書臺的目的是否也和光武帝一樣,是為了削奪公卿的權力呢?答案應是肯定的。曹丕篡漢稱帝之后,劉備也在群臣勸進下登極?!罢挛湓晗乃脑?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盵2]890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蜀漢雖然建立了公卿百官,但是與漢朝制度有所不同。西漢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5]724。府內屬下有長史、司直與諸曹吏員共三百余人(1)參見《漢書》卷83《翟方進傳》議曹李尋曰:“闔府三百余人,唯君侯擇其中,與盡節轉兇?!鳖亷煿抛?“三百余人,謂丞相之官屬也?!钡?421-3422頁。。東漢不設丞相,立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亦有公府,各設長史一人,掾史屬與令史及御屬數十人(2)參見《后漢書·百官志一》,第3558-3562頁。。而蜀漢建國后的諸葛亮雖出任丞相,卻沒有開府治事,手下并無掾吏幕僚。這一情況引起了史家的關注,單敏捷即指出:“劉備時期諸葛亮一直沒有自己的屬官,無論是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還是丞相,我們都看不到有關軍師僚屬或是丞相掾屬的記載?!盵6]據歷史記載,諸葛亮是在擔任丞相的第三年,即劉禪繼位當年(223)才有了自己的相府?!敖ㄅd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盵2]918劉備稱帝之前,諸葛亮先后以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署大司馬府事,劉備稱帝后大司馬府撤銷,“(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2]917。即在尚書臺與尚書令劉巴共同處理政務。由此可見,劉備立尚書臺的最終目的是取代原來的左將軍府與大司馬府,并且把處理軍政要務的中樞機構遷至宮內,設在自己身邊以便操縱。就某種程度來說,他在加強君主集權方面超過了東漢的諸位皇帝,因為自光武帝以來雖然“事歸臺閣”,但東漢三公還有自己辦公的府署。劉備卻只設立丞相、司徒二公,且不建公府,諸葛亮必須到尚書臺去辦公,可見劉備削奪丞相及外朝權力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諸葛亮雖是劉備的股肱之臣,但從劉備占領成都到后來東征孫權的活動來看,他與諸葛亮的關系有疏遠的傾向,而且懷有某種程度上的戒心。諸葛亮剛入先主幕下時,兩人非常親近,劉備自稱:“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盵2]913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云入川后,他外出用兵時留諸葛亮鎮守成都,主持后勤供給與根據地之安全保障,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體現出他作為股肱之臣的地位與信任。但是另一方面,劉備又對諸葛亮有所疑慮,很少讓他參與軍事與外交方面的決策事務,致使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未能完全發揮。王夫之因此批評劉備“且信武侯而終無能用也”[7]259。何茲全曾指出:“后來的兩次大戰,爭漢中和爭荊州,劉備都是自己負責,沒有帶諸葛亮做參謀,更足以說明諸葛亮的地位。爭漢中,是劉備和曹操之間的一次大戰,劉備沒有帶諸葛亮,去的是法正。關羽死后,劉備傾全力去和孫權爭荊州,這是劉備生死存亡的大關,也是劉備獨往,沒有帶諸葛亮?!庇纱苏J為,“在劉備生前,諸葛亮只是受命而行的行政能臣,并不是協助劉備決策的人;特別在軍事方面,還不是贊助劉備決策的人”[8]159。法正死后,劉備執意東征孫吳為關羽復仇,拒絕了群臣的苦諫,諸葛亮卻對此未加勸阻。后來兵敗猇亭的消息傳到成都,諸葛亮感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盵2]962胡三省評論道:“觀孔明此言,不以漢主伐吳為可,然而不諫者,以漢主怒盛而不可阻?!盵1]2205這也表明他們的關系已不像起初那樣如魚得水。

劉備對諸葛亮的擔心,集中體現在他臨終前的囑托里?!熬攀恫茇?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盵2]918后人對此解釋不一,如陳壽認為是相得之言,“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2]892??滴趸实壅f是“猜疑語”,孫盛則斥為“備之命亮,亂孰甚焉!”指出這是權術中的“詭偽之辭”[2]918,很容易產生誤解和動亂。王夫之則認為這不是孤立的事件,聯系此前有關種種情況,說明劉備盡管對諸葛亮委以重任,但確實有防范之意,又不理解他一貫主張的聯吳抗曹方針,因而限制了諸葛亮才干的發揮?!跋戎髦盼浜钜?不如其信(關)羽,明矣。諸葛子瑜奉使而不敢盡兄弟之私,臨崩而有‘君自取之’之言,是有武侯而不能用?!盵7]260由此看來,劉備稱漢中王后立尚書臺,稱帝后撤銷大司馬府,致使諸葛亮名為丞相,卻連自己的公府和僚屬都不能擁有。由此可見,蜀漢尚書臺的建立,具有削奪公卿(主要是諸葛亮)權力的作用。不過這種限制,只是在劉備駐蹕成都時才會發生作用。由于蜀漢人才匱乏,找不到能與諸葛亮比肩的俊杰,一旦劉備領兵外出征戰,尚書臺只能派出少數人跟隨前往,即建立隨軍的“行臺”。鎮守益州與主持成都尚書臺的工作,還是要交給諸葛亮來負責,使其成為劉備在后方的全權代理人。

章武二年(222)閏六月,先主在猇亭兵敗后退守永安(今重慶市奉節縣),并未撤回成都。他在當地大建宮城,調兵遣將加強峽口的防務,還想伺機收復荊州的失地。洪武雄認為“劉備初似有長駐永安之意”[9]110,可以信從。另外,劉備又將尚書令劉巴召至永安。譚良嘯據此指出:“劉備駐白帝城后既建行宮,同時將尚書臺移來,作為自己身邊處理朝政事務的機構?!盵10]也就是說,設在永安的已經不是過去臨時性質的隨軍行(尚書)臺,而是正式的尚書機構。后來劉巴去世,劉備又召李嚴來繼任此職?!罢挛涠?先主征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盵2]999羅開玉對此評論道:“劉備是要在身邊重新建立一個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尚書’機構,這機構就由李嚴總負責。諸葛亮在成都對軍政事務的處理意見,要通過李嚴的機構后才能到達劉備那里;劉備的旨意要先通過李嚴的機構才能到達諸葛亮的機構里!這對諸葛亮及其在成都的‘尚書’班子都是重大威脅!劉備的這一舉動,不僅含有要培植李嚴力量,要他與諸葛亮分權之味,也是當時蜀漢朝廷中重大人事變動的信號……東漢尚書令取代丞相之事,方離去不遠,完全可能在蜀漢重演?!盵11]如果說劉備出征時讓諸葛亮在后方主持尚書臺工作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這樣做;那么先主回國后即調尚書令到永安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將最高軍政中樞機構留在自己身邊,以便就近控制,不受他人操縱,而諸葛亮“錄尚書事”的職權遭到了削弱。

但是,劉備回到永安后不久便病情加重,至章武三年(223)四月病逝。他在臨終托孤于諸葛亮,任命其為首輔大臣。而劉禪繼位后,諸葛亮獨攬大權,蜀漢全國的軍政要務均由丞相府處置,尚書臺隨即成為有名無實的機構,由此改變了此前的政體結構與劉備削奪外朝官員權力的初衷。

二、蜀漢丞相府的建立

章武三年(223)四月先主病逝,他在臨終前將國事托付給諸葛亮。劉備戎馬一生,先后與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等梟雄合作或交手,具有豐富的政治經驗,對于身后的蜀漢政權人事安排做了煞費苦心的考慮,其內容如下。

第一,以諸葛亮為首輔大臣?!跋戎饔谟腊膊『V,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盵2]918當時隨同劉備起兵的舊部大多死喪凋零,從才能、資歷和功績等方面來看,諸葛亮是擔任輔國重臣的唯一選擇,蜀漢無人能出其右。先主死后,即由諸葛亮護送靈柩與皇帝印璽返回成都,監護劉禪繼位。

第二,讓劉禪、劉永兄弟與諸葛亮共參國事。漢末以來權臣盜持國柄、架空天子的現象屢見不鮮,劉備早年參加過討伐董卓的戰爭,又與董承等受獻帝謀誅曹操的衣帶密詔,故對此了然于胸,所以他在托孤的安排上并非讓諸葛亮專制獨斷,而是希望劉禪兄弟也能積極地參與理政,與諸葛亮進行協作。如他對后主詔敕:“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盵2]918這是要他跟隨諸葛亮學習處理國務。先主還對魯王劉永說:“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盵2]891反映出劉備的意愿是在諸葛亮主政的前提下,讓自己的子息參政議事,盡快熟悉與掌握治國之術,避免成為任人擺布的傀儡。

第三,讓李嚴輔佐并牽制諸葛亮。劉備逝世前“托孤于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2]891。也就是說他托孤的對象是兩位大臣,以諸葛亮為主,李嚴作為他的副手,而且委以兵權?!耙試罏橹卸甲o,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2]999。劉備之所以作出諸葛亮理政,李嚴統軍的安排,一方面考慮到二人各有所長,諸葛亮善于治理民政,但畢竟在此之前沒有單獨領兵作戰的經歷,故陳壽說他“理民之干,優于將略”[2]930。而李嚴任犍為太守時,曾率郡兵五千平定馬秦、高勝等數萬人的叛亂,表現出具有用兵才干,讓他負責軍事正是發揮其長處,與諸葛亮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李嚴兼任尚書令,主持蜀漢最高軍政機構的日常工作,委任他作顧命大臣,可以在處理國務上給予諸葛亮一定的制衡,防止其獨斷專行。李嚴自知責任重大,因此在給孟達的信中說:“吾與孔明俱受寄托,憂深責重,思得良伴?!盵2]999

但是就諸葛亮事后的作為來看,他顯然對劉備的上述安排很不滿意,以致在五月返回成都之后,馬上利用“相父”的身份迫使劉禪將蜀漢的軍國要務全部移交給他處置,后主則被排除到決策領域之外。如《魏略》所言:“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即寡人?!烈嘁远U未閑于政,遂總內外?!盵2]893-894從歷史記載來看,諸葛亮建立丞相府并總攬全國軍政大權的過程經歷了以下三個步驟。

(一)創建相府

劉禪在即位改元之后,隨即批準諸葛亮建立了丞相府,并開始處理國務?!敖ㄅd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盵2]918羅開玉對此評論道:“諸葛亮正式開府處理全國大小事務,這是蜀漢官制的一個轉折點,劉備時期實際上存在的‘尚書臺’班子,被相府機構取代?!盵11]劉禪身邊雖然還有尚書臺,但因政務全部移交給了丞相府,它只是個有名無實的機構。后主即位后,“封(李嚴)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2]999。東漢光祿勛即西漢前期之郎中令,主管皇宮內部警備事務。封李嚴做光祿勛,這在表面上是遵照先主讓他“統內外軍事”的遺囑,率領宮內的禁軍,實際上李嚴坐鎮永安,不在都城成都,他擔任的尚書令和光祿勛這兩個職務都無法履行職責,成了并無實際權力的空頭職銜。后來,諸葛亮又委派陳震接替了李嚴的尚書令職務,“建興三年,入拜尚書,遷尚書令”[2]984。使李嚴與尚書臺徹底斷絕了聯系。從后來的情況來看,李嚴也對開府治事非??释?但始終未能實現。建興八年(230)諸葛亮調李嚴來漢中督辦后方事務,李嚴(已改名李平)卻提出要仿效曹魏大臣那樣開府治事,遭到諸葛亮的拒絕。諸葛亮在次年給后主的上奏中提到:“去年臣欲西征,欲令(李)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逼臣取利?!盵2]1000這是因為李嚴一旦開府治事,統管軍政,就是在國內又形成了一座與諸葛亮丞相府分庭抗禮的軍府,相當于一個獨立的小型地方政權,這是諸葛亮絕對不能允許的。

(二)領益州牧

諸葛亮建立丞相府之后,“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2]918。按照漢朝制度,丞相為朝廷百官之長,“掌丞天子助理萬機”[5]724。相府屬于三公的公府,管理的是中央政府的各種事務。諸葛亮身兼益州牧以后,則成為該州也就是蜀漢全國郡縣的直接長官,丞相府兼有公府與州府的雙重職能,有權處治地方政府的政務與人事安排,諸葛亮通過郡縣官員的任免活動,逐步控制了各地的基層行政組織。劉備統治蜀漢時期,重用跟隨他入川的荊楚人士與劉璋手下的東州集團成員,而益州土著人士則往往不受擢用。諸葛亮主政期間改變了這一政策,他大力提拔益州士人出任郡縣長官。洪武雄對此做過詳細統計和比較,指出“此期郡守百分之八十以上由益州人士出任,宦達之途為之一寬,無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9]205。這一舉措明顯緩和了益州土著勢力與蜀漢政權的矛盾,“建興五年(227)至十二年(234),諸葛亮遠離成都,北駐漢中,無需憂慮國內反側,諸葛亮的用人方針實得其效”[9]205。

其次,諸葛亮還利用州牧職務之便,將相府工作稱職的官吏派往各郡去做太守,借以安定地方。如董恢,“辟為丞相府屬,遷巴郡太守”[2]987;馬齊,“建興中,從事丞相掾,遷廣漢太守”[2]1087。

再次,諸葛亮出任益州牧,可以調動任免李嚴在江州等轄區的郡縣長官,致使李嚴在當地只有軍權而不能掌控地方的行政權,他的職責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對此李嚴也是很不甘心。建興八年(230),諸葛亮要調江州的二萬部隊前往漢中,李嚴趁機提出要將附近的五郡另組成巴州,由自己擔任刺史。亦見諸葛亮給后主表奏:“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盵2]1000諸葛亮識破其圖謀,使其愿望仍舊未能得逞。

(三)出征南中

“南中”是漢晉時期四川盆地西南部與云貴高原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劉備去世前后,南中諸郡發生叛亂,諸葛亮認為易世之際未便出兵。在與東吳和好,解除峽口方面的外患,并做好充分的物資儲備之后,諸葛亮在建興三年(225)三月領兵南征平叛,獲勝并安定各地后,于歲終回到成都。

關于這次作戰,當時的丞相長史王連表示反對,認為諸葛亮沒有必要親征?!皶r南方諸郡不賓,諸葛亮將自征之,(王)連諫以為‘此不毛之地,疫癘之鄉,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亮慮諸將才不及己,意欲必往?!盵2]1009現代史學界也多有人對諸葛亮率師平定南中的部署提出質疑,如羅開玉說:“在其后整個南征大戰中,看不到李嚴活動的蹤影。本來,李嚴與諸葛亮既同為托孤大臣,按理說諸葛亮外出南征時,便應把后方政事交李嚴。但諸葛亮根本沒這樣做?!盵11]李殿元指出:“諸葛亮南征南中,北伐曹魏,在這些理應由‘統內外軍事’的李嚴負責的軍事行動中,李嚴要么是沒有參與,要么是下降為一個負責糧草的二等角色,這與他領受的‘托孤’之命是完全不相符的?!盵12]孫鵬輝則認為諸葛亮親自南征是為了從李嚴手中奪取兵權?!按藭r的南征與其說是對其他將領才能的不信任,不如說是直接掌控軍隊、插手軍事的初始。而以國事為依托更彰顯其殫精竭慮,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也毫無可以阻止的理由,諸葛亮成功地實現了掌控軍權的第一步?!盵13]對此筆者也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諸葛亮在開府治事以后,已經掌控了蜀漢的軍國大權,如洪飴孫《三國職官表》所言:“軍國事無大小皆聽裁決?!盵14]1265他可以調動與新編各地的部隊,任免將領。如果說他通過南征才掌握軍權,恐怕是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

其次,諸葛亮是否通過南征調走了李嚴麾下的部分軍隊,奪走了他的兵權?歷史對此并沒有明確記載,而諸葛亮南征軍隊的規模與來源也無證可尋,但是可以看一看李嚴所轄軍隊的數量在諸葛亮南征以后有沒有明顯地減少。李嚴在永安統率的是劉備遺留下來的部隊,先主在夷陵戰役中損失慘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2]1347。他帶回永安的軍隊不多,且經歷慘敗后身心俱疲,士氣低落,故急需補充兵力,以確保夔門不失。據史籍所載,前來永安的蜀漢援軍主要有兩支。其一是鎮守江州的趙云所部,劉備率眾東征時,“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歸,云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2]950。其二是巴西太守閻芝派來的兵馬,“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2]1048。學術界有關研究認為,劉備所剩敗兵大約有1.5萬左右,趙云援軍可能有2萬人,加上閻芝派來的五千人,這樣當時永安的駐軍將有4萬左右[15],先主死后由李嚴指揮。后來吳蜀重新和好,邊境局勢緩和,李嚴將所部主力后撤至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3)《三國志》卷33《蜀書·后主傳》:“(建興)四年春,都護李嚴自永安還住江州,筑大城?!钡?94頁。,任命陳到為永安都督(4)《三國志》卷45《蜀書·楊戲傳》附《季漢輔臣贊》載陳到:“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云,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钡?084頁。,他麾下兵馬的具體數量,史籍缺乏明確的記載,據劉華、胡劍估算約有1.5萬人左右[15],仍接受李嚴的指揮(5)洪武雄:“歷來研究者屢言蜀有四大都督區,視永安與江州為兩個獨立的都督區。但當駐永安的陳到統屬于督江州的李嚴時,其關系當如關中都督、黃金圍督隸屬漢中的統帥節制一樣,是上下乃非平行關系?!薄妒駶h政治制度史考論》,第117頁。。李嚴在江州統領的軍隊數量不詳,建興八年(230),由于對魏前線局勢緊張,諸葛亮從江州一次就調兵兩萬增援?!耙圆苷嬗老驖h川,亮命(李)嚴將二萬人赴漢中?!盵2]999這兩萬人應是江州都督部下的機動作戰部隊,他們調走后,當地還需留有駐防巴郡和準備增援永安的一些兵馬。由此判斷,江州原有軍隊至少在4萬以上,這也與李嚴最初在永安接手的兵力數目大致相當。由此看來,李嚴所部的軍隊數量并沒有因為諸葛亮南征以及后來北赴漢中而被抽調削弱,比起先主駐蹕永安期間的情況,李嚴在江州和永安陳到的部隊合起來還增加了一些(4萬:5.5萬)。諸葛亮南征的軍隊規模不詳,他后來在漢中的北伐大軍約有十萬左右,街亭之役后諸葛亮處決馬謖,“于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2]984。此后他又在前線實行編制十分之二的兵員輪流“更休”,“十二更下,在者八萬”[2]926。其中除了原來魏延駐扎漢中的少數守軍,大多數人應是平時駐成都附近的“中軍”和新組建的隊伍,看來并沒有從李嚴部下調走多少部隊,諸葛亮與李嚴的關系也還算融洽。直到建興八年(230)漢中形勢嚴峻,諸葛亮要求李嚴帶二萬兵北上,雙方的矛盾才開始激化起來。

諸葛亮親自南征的原因,筆者認為較為復雜,并非僅僅是為了掌控兵權。他不能委派別人領兵南征,其主要緣故應如前述,即“慮諸將才不及己”。這是由于此次戰爭并非單純的軍事行動,還要處理復雜的民族問題,使當地大姓豪族畏威懷德,不復反叛。完成這項任務不僅需要作戰才略,還得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在擊敗敵人后安撫民心,緩和多年積累的民族矛盾,因而諸葛亮勢必親征。若委派一介武夫率師前往,單憑武力鎮壓反叛勢力,恐怕難以保證南中地區的長期穩定。從諸葛亮南征的處置手段與結果來看,應該是相當滿意的;他采納了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2]984。

另外,諸葛亮的丞相府剛剛成立,隨即又領益州牧,由于統兵南征,他的相府兼有公府、州府及軍府結合起來的三重性質。諸葛亮此前沒有直接指揮過大規模戰役行動,他的丞相府在處理軍務方面是比較陌生、薄弱的,無論在部門設置還是人員調配上都還有許多不足。諸葛亮在南征出發時與馬謖作了深談,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瘪R謖對曰:“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盵2]983隨即提出了“攻心為上”的建議。這場談話反映的問題之一,即諸葛亮已決定要全力攻打曹魏,“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南征是為將來的北伐穩定后方。反映的問題之二,是先南征、后北伐的戰略構想在建興二年(224)就已經確定,諸葛亮與馬謖等親信商議了很久,“共謀之歷年”。此番南征雖然也是大戰,但南中各地土豪大姓的勢力分散,相對較弱,蜀漢方面可以通過這次軍事行動來鍛煉提高隊伍的戰斗能力,以及檢驗與完善相府指揮機構(詳情見下文),以便盡快適應將來對抗強敵曹魏的作戰要求。

三、諸葛亮南征前后相府人事、官職的重要變化

諸葛亮在建興二年(224)末段準備南征,次年三月出行,獲勝后,“十二月,亮還成都”[2]894。大軍休整一年多后,又于建興五年(227)春北赴漢中,次年即開始了兵出祁山的作戰。在此期間,他的丞相府進行了若干重要的人事與官職調整,以保證蜀漢的最高軍政機構在前線與后方的正常運轉。

蜀丞相府建立之初,繼承漢朝制度設置長史一職。西漢自文帝以后,“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5]724-725。哀帝時更丞相名為大司徒,東漢仍稱司徒,設“長史一人,千石”[3]3561?!笆贰奔础袄簟?長史“蓋眾史之長也,職無不監”[16]543,是相府的總管,協助丞相署理日常軍政事務。諸葛亮開府后設長史一人,即蜀人王連。其人性情執拗,如前所述,曾堅決反對諸葛亮出征南中,諸葛亮拗他不過,只得暫停出兵,由此可見長史地位之重要?!岸?王)連言輒懇至,故停留者久之?!盵2]1009王連的阻撓使南征至少推遲了數月。筆者按:諸葛亮的相府也屬于軍府,他領兵出征時,相府一分為二,部分官員隨丞相出征,在前線軍營,亦稱作“府營”[2]896,即隨軍相府;另有一些官吏留守成都,稱為“留府”,即留守相府。早年劉備出征時,成都的左將軍府由諸葛亮與董和共“署府事”,一正一副,主持軍府的留守工作。此時諸葛亮外出征戰,也是要把唯一的長史留在成都,與一名“署府事”的參軍協作,共同署理后方的軍政庶務,并為前線補充兵員和給養。當時相府“署府事”的參軍為張裔,張裔原是益州郡太守,被當地叛亂首領雍闿俘獲送至東吳。諸葛亮深知此人才堪重用,因而在派遣鄧芝出使吳國時囑托他向孫權請求歸還張裔。由于諸葛亮對張裔有救命之恩,所以他任職后盡力報答。鑒于長史王連反對諸葛亮親征南中,諸葛亮也就不能強行領兵南下,因為要把留守成都的重任交給與自己政見不一的王連,大軍的后勤供應或許會難以保障,有可能得不到后方的全力支援,諸葛亮不敢冒這樣的風險,所以被迫暫停了南征的軍事行動。直到建興三年(225)初王連去世(死因不詳),諸葛亮任命向朗接任領丞相長史,仍由“署府事”參軍張裔輔佐,沒有了后顧之憂,這才得以發兵?!柏┫嗔聊险?(向)朗留統后事?!盵2]1010

蜀漢丞相府建立后增設了參軍一職,即高級幕僚,與諸葛亮參謀議論軍國要務,例如諸葛亮“以(馬)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2]983。相府的參軍有好幾名,例如后來諸葛亮奏請罷免李嚴的公文上,署名就有“行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臣胡濟、行參軍建義將軍臣閻晏、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臣盛勃”[2]1000等多人。諸葛亮利用兼任益州牧的職務之便,將地方官員中的精英調至丞相府出任參軍。洪武雄曾考證云:“參軍地位猶高于郡太守,如張裔、楊儀、馬謖、廖化、李邈、馬忠、姚伷、馬齊等人在任參軍前皆曾任郡守?!盵9]152漢末三國的參軍有時會臨時擔任某支軍隊的主將,例如,“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曹)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槁劥肆?亦委事于休”[2]279。另如街亭之役中的馬謖等擔任先鋒,“統大眾在前”[2]984。蜀漢相府參軍中地位最高的是掛“署府事”職銜者,大軍出征時通常在前線與后方各設一人。如諸葛亮南征時,留守成都有“署府事”參軍張裔,隨軍相府則任命弘農太守楊儀擔任此職?!敖ㄅd三年,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將南行?!盵2]1004即代行隨軍相府長史的職責,負責分派軍隊各部駐地、補充糧草器械等庶務。楊儀為人精明強干,調度有方?!傲翑党鲕?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于儀?!盵2]1005洪武雄曰:“參軍而署府事,所任較一般參軍為重,有如副長史,故長史缺,常由參軍署府事者升任,如張裔、楊儀、蔣琬皆是也?!盵9]156

南征結束后,諸葛亮在北伐之前調整了相府的官員與機構,為了加強隨軍相府的管理而增設一名長史。他在建興五年(227)北赴漢中時,讓長史向朗與參軍“署府事”楊儀隨行,提拔蜀人“(張)裔以射聲校尉領留府長史”[2]1012。張裔工作相當稱職,《華陽國志》稱:“丞相北征,居府統事,足食足兵?!盵17]731洪武雄評論道:“丞相留府長史一職,‘處要職,典后事’,頗有丞相以下一人的重要性。亮以益州人士擔任,其轉變先主用人方向的用心相當明顯?!盵9]204同時,諸葛亮又任命參軍“(蔣)琬與長史張裔統留府事”[2]1057。蔣琬早年即引起了諸葛亮的重視,他對劉備說:“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盵2]1057他作為留府長史張裔的副手,工作亦相當稱職。

建興六年(228)馬謖在街亭兵敗后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舉,(諸葛)亮恨之,免官還成都”[2]1010。隨軍相府長史一職空缺,兩年后由“署府事”參軍楊儀轉為正職,并加將軍號以便領兵?!?建興)八年,遷長史,加綏軍將軍?!盵2]1004-1005當年留守成都的長史張裔病故,也是由其副手“署府事”參軍蔣琬接替他的職務,亦加將軍號(6)《三國志》卷44《蜀書·蔣琬傳》:“(建興)八年,代(張)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钡?057頁。,完成任務也很出色?!?諸葛)亮數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盵2]1057因而頗受諸葛亮的好評,并向后主推薦他為自己的接班人?!俺既舨恍?后事宜以付琬?!盵2]1058建興九年(231),諸葛亮調李嚴之子江州都督李豐到成都,“以(行事)中郎參軍居(相)府”[2]1001,作為蔣琬的副手,并叮囑他“與公琰推心從事”[2]1001。

如前所述,諸葛亮北伐的大軍在十萬左右,兵員器械糧草諸事的料理繁忙緊急,因此,隨軍相府長史的工作要比留府長史勞累得多。諸葛亮去世后,由長史楊儀統領諸軍回到四川,但后主遵從諸葛亮遺教,任命蔣琬為尚書令、益州刺史,總統國務。楊儀和蔣琬原來都是長史,但前者認為自己隨軍辛勞,且資歷才能優先,卻淪為下級,因而憤懣不平?!?楊)儀每從行,當其勞劇,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憤形于聲色,嘆咤之音發于五內?!盵2]1005綜上所述,隨軍與留府的兩位長史為蜀漢丞相府內最重要的吏員,平時署理前線或后方的日常事務,其地位明顯要高于其他僚屬。

建興八年至九年(230—231),由于漢中前線局勢緊張與諸葛亮要西征隴右,致使蜀漢的政局與相府設置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魏國發兵入侵漢中。曹真、司馬懿、張郃數道伐蜀,“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絕,(曹)真等皆還”[2]896。另一方面,諸葛亮乘隴右敵軍虛弱,命令魏延、吳懿出兵試探,準備向該地大舉進攻。如果蜀軍主力西征祁山,漢中兵力空虛,則難以抵抗魏軍的侵略,因此需要一位重臣領兵北上支援。此外,諸葛亮率軍遠赴隴右,距離漢中數百里,其糧草、兵員、器械的補給必須有得力干將調配運輸,以保證大軍的后勤供應。為此諸葛亮決定將江州都督李嚴調到漢中相府來主持這項工作?!傲烈悦髂戤敵鲕?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盵2]999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發兵赴祁山后,丞相府分為三處,即隴右前線的隨軍相府,漢中、成都的兩處留守相府?!度A陽國志》卷7曰:“丞相亮以當西征,因留(李)嚴漢中,署留府事?!眲⒘兆⒃?“自漢中征涼州為西征,‘北’字衍,[留府]指留在漢中的丞相府(同時成都亦設留府)?!盵17]557-558

李平(即李嚴)對于領兵北上的任務很不情愿,向諸葛亮反復提出做巴州刺史和仿效司馬懿等開府治事等要求,最終使自己升任中都護,其子李豐繼任江州都督。諸葛亮在出征之前,將相府留守事務與漢中軍政大權統統交給了李平(嚴),曾引起部下的非議?!捌街林?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盵2]1000但李平還是辜負了諸葛亮的厚望,未能及時向隴右前線供應糧草,事后又向后主謊報軍情以推卸責任,被諸葛亮上奏解職為民。后來諸葛亮兵出五丈原,漢中是否設立留守相府未見記載。

四、丞相府的其他僚屬

蜀漢丞相府成立于建興元年(223),當年五月后主即位,隨即下令由諸葛亮開府治事。建興六年(228)諸葛亮因街亭兵敗上表請求自貶三級,“于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2]922。但丞相府依舊存在。次年諸葛亮遣陳式攻占武都、陰平二郡,后主下詔褒獎并恢復諸葛亮原職,“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2]924。建興十二年(234)八月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楊)儀率諸軍還成都。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2]897。丞相府隨即撤銷,歷時共11年。在此期間相府除了長史和參軍以外,還設有以下僚屬:

(一)軍師

胡三省云:“蜀置中軍師、前軍師、后軍師?!盵1]2296筆者按:諸葛亮任丞相時,劉琰曾任衛尉中軍師后將軍, “然不豫國政,但領兵千余,隨丞相亮諷議而已”[2]1001??梢姶寺殑詹o明確具體的職責,只是議論軍政事務。后來諸葛亮病逝,長史楊儀率兵回國,“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2]1005。情況與劉琰相同。建興八年(230),魏延在陽溪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2]1002。不過,他的前軍師只是加銜,能夠參與相府軍謀的討論,平時仍在自己統領部隊的營內,并不在相府值勤,例如諸葛亮死后費祎曾到前軍去探望魏延。魏延死后,蜀漢“以(楊)儀為中軍師,司馬費祎為后軍師,征西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鄧芝前軍師、領兗州刺史,張翼前領軍,并典軍政”[17]564。洪飴孫《三國職官表》對此評論道:“案此時丞相亮已卒,此官蓋踵前制不變?!盵14]1269表明雖然諸葛亮死后丞相府被撤銷,前、中、后軍師等官職仍然得到延續。洪武雄考證云:“楊儀、鄧芝、費祎之后,蜀制不復見軍師職?!盵9]224反映出上述官職的沿用僅僅是一種短暫的過渡,很快就消失了,其數量很少,作用也不大。

(二)軍祭酒

蜀漢丞相府設置軍祭酒,任職者有來敏,“后主踐阼,為虎賁中郎將。丞相亮住漢中,請為軍祭酒、輔軍將軍,坐事去職”[2]1025-1026。還有尹默,“后主踐阼,拜諫議大夫。丞相亮住漢中,請為軍祭酒。亮卒,還成都,拜太中大夫,卒”[2]1026。有射援,劉備本傳《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中有“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注引《三輔決錄注》曰:“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賢其才而以女妻之,丞相諸葛亮以援為祭酒,遷從事中郎,卒官?!盵2]886筆者按:祭酒一職應為丞相府幕僚中之尊長者。司馬遷曰:“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彼抉R貞《索隱》注:“禮食必祭先,飲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當祭耳,后因以為官名,故吳王濞為劉氏祭酒是也?!盵18]2348-2349軍祭酒簡稱祭酒,源于東漢初年。光武帝命鄧禹分兵入關,“令自選偏裨以下可與俱者。于是以韓歆為軍師,李文、李春、程慮為祭酒……”[3]601孔衍《漢魏春秋》引獻帝詔曰:“昔在中興,鄧禹入關,承制拜軍祭酒李文為河東太守……”[2]46可證“軍祭酒”亦可簡稱為“祭酒”。

(三)司馬

司馬屬于軍職,本來是軍府即將軍府內的官員,如前述左將軍府有司馬龐羲、留營司馬趙云。諸葛亮的相府起初只是公府和州府的統一體,因此沒有司馬職務。自南征時起,蜀漢丞相府開始具有軍府的成分。其北赴漢中以后,后方的民政基本上由成都留府官員處置,位處前線的相府實際上含有更多的軍事色彩,因而出現了司馬官職,由勇將魏延擔任?!?建興)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盵2]1002建興八年(230),魏延率軍在陽溪大破敵兵,晉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其司馬職務由費祎接任。后者在“建興八年,轉為中護軍,后又為司馬”[2]1061。費祎不直接帶兵,沒有將軍頭銜,只是在相府參贊軍務,調解糾紛?!爸弟妿熚貉优c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并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祎常入其坐間,諫喻分別?!盵2]1061諸葛亮病危時,“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度”[2]1003。他任職到諸葛亮去世后,升為后軍師。

(四)從事中郎

原來左將軍府中有糜竺、孫乾、簡雍等數人任從事中郎,蜀漢丞相府只是在前線與后方各設一人為從事中郎,其地位高于軍祭酒。丞相府最初任從事中郎者為射援,“丞相諸葛亮以援為祭酒,遷從事中郎,卒官”[2]886。后由樊岐繼任,建興九年(231)諸葛亮在漢中上公文請求解除李平(即李嚴)職務,文中列有“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2]1000。李平罷職后,諸葛亮又將其子李豐調往成都相府任從事中郎參軍(7)(晉)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卷7《劉后主志》建興九年:“亮怒,表廢平為民,徙梓潼;奪平子豐兵,以為從事中郎,與長史蔣琬共知居府事?!钡?60頁。,并與教曰:“君以中郎參軍居府,方之氣類,猶為上家?!盵2]1001可見其職務較為重要,不是過去左將軍府內從事中郎的閑職。

(五)主簿

西漢丞相府與東漢公府皆有主簿(按:相府內事務繁多,如兵將吏員的獎懲增損,錢谷器械牲畜的使用出入,無不需要造冊登記,主管官員即為主簿)。在蜀漢丞相府先后擔任過主簿者,據洪飴孫考證,有董厥、胡濟、宗預、楊颙、楊戲五人[14]1276。主簿在相府諸吏中也具有較高的身份地位,如漢哀帝賜丞相王嘉自盡,王嘉不肯服毒,是由主簿代表諸吏出來勸服?!爸鞑驹?‘將相不對理陳冤,相踵以為故事,君侯宜引決?!盵5]3501-3502曹操擒獲呂布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嬖?‘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2]228于是處死了呂布。

(六)諸曹掾、屬、令史

漢代公卿與郡府中秩俸較高之掾吏有專門辦公的房屋,或稱為“曹”,官吏上班稱“坐曹”,按照分工職掌不同來劃分諸曹,如東漢公府中:“西曹主府史署用。東曹主二千石長吏遷除及軍吏。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奏曹主奏議事。辭曹主辭訟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貨幣、鹽、鐵事。倉曹主倉谷事?!盵3]3559諸曹辦公的“吏舍”位置亦有不同,例如西曹、東曹可能是在相府正堂庭院的東西兩側,而其他諸曹吏舍應如《史記·曹相國世家》所言,是在相府后院附近,“相舍后園近吏舍”[18]2030。相當于郡守官寺設于廷北之“后曹”(8)參見《后漢書·百官志五》注引《漢官解詁》載歲末縣吏詣郡上計,“負多尤為殿者,于后曹別責,以糾怠慢也?!钡?623頁。諸曹在府中的位置不同,應與各自職能的影響差異有所關聯。西曹、東曹管理的事務最為重要,前者負責相府掾吏的錄用,后者主二千石長吏遷除及軍吏,因此受到重視,距離閣前較近且奏事為便。秦漢以居西而東向為尊,故西曹地位又略高。如漢末毛玠任丞相府東曹掾,“請謁不行,時人憚之,咸欲省東曹。乃共白曰:‘舊西曹為上,東曹為次,宜省東曹’”[2]375。蜀漢的丞相府由于史料缺乏,諸曹的記載很少。關于西曹、東曹掾吏可以看到的有李邵,“先主定蜀后,為州書佐部從事。建興元年,丞相亮辟為西曹掾”[2]1086。蔣琬,“先主為漢中王,琬入為尚書郎。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琬為東曹掾”[2]1057。另外,姜維投蜀后,“(諸葛)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2]1063。未知屬于何曹的吏員有令史,如董厥,“丞相亮時為(丞相)府令史,亮稱之曰:‘董令史,良士也。吾每與之言,思慎宜適’”[2]933。掾、屬,有馬齊,“建興中,從事丞相掾,遷廣漢太守”[2]1087。姚伷,“建興元年,為廣漢太守。丞相亮北駐漢中,辟為掾”[2]1087。還有董恢,“(出使孫吳)還未滿三日,辟為丞相府屬,遷巴郡太守”[2]987。

(七)記室

記室相當于后代的秘書檔案部門,來往的公文、信件都要在那里存檔保留,東漢公府有“記室令史主上章表報書記”[3]3559。官渡之戰前,曹操部下多有和袁紹通信聯絡者,被他在戰后搜尋敵人的記室時發現?!疤姹本茉B,時遠近無不私遺箋記,通意于紹者。(趙)儼與領陽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儼為陳紹必敗意,通乃止。及紹破走,太祖使人搜閱紹記室,惟不見通書疏,陰知儼必為之計,乃曰:‘此必趙伯然也?!盵2]669另外,記室官員也負責公文、信件的起草工作?!疤娌⒁?陳)琳、(阮)瑀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琳、瑀所作也?!盵2]600蜀漢丞相府主官記室者有霍弋,“后主踐阼,除謁者。丞相諸葛亮北駐漢中,請為記室,使與子喬共周旋游處。亮卒,為黃門侍郎”[2]1007??梢娝谪┫喔浭胰温殨r間很長。

(八)門下督

門下督是相府的衛隊長,漢朝京師公卿與郡國守相均設有門下督一職,率領衛兵駐在官府門旁。曹操部下邢颙,“除行唐令,勸民農桑,風化大行。入為丞相門下督”[2]383。又有徐宣:“太祖辟為司空掾屬,除東緡、發干令,遷齊郡太守,入為門下督?!盵2]645胡三省注此事曰:“門下督,督將之居門下者?!盵1]2106由于此官職負有保障相府安危的重要責任,往往是由親信出任。像孫策俘獲太史慈,為了拉攏人心,“即署門下督,還吳授兵,拜折沖中郎將”[2]1188。蜀漢馬忠,曾受先主器重?!敖ㄅd元年,丞相(諸葛)亮開府,以(馬)忠為門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盵2]1048

五、蜀漢丞相府的“霸府”性質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特點,就是經常出現皇權衰微與權臣執政的現象,以及與其相適應的“霸府(霸朝)”政體形態。例如建安時期曹操架空漢獻帝與朝廷,獨攬國政的統治模式,史家袁宏稱之為“霸朝”[19]2393,胡三省稱其為“霸府”[1]2341。目前史學界對“霸府”的性質與含義的認識基本上趨于一致,即認為霸府是權臣建立的控制皇帝與朝廷,作為國家實際權力中心的府署機構。它可以是丞相府,也可以是大將軍府、大司馬府、太尉府、驃騎將軍府等各種非正式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霸府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宰相(或大將軍、大司馬等)和相府實際掌握最高權力,相權取代皇權。二是相府(或其他府署)的規模和組織系統相當龐大,有別于通常建制下的府署規模與組織系統,更像是個小朝廷(9)參見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頁;柳春新《曹操霸府述論》,載《史學月刊》2002年第8期;陶賢都《曹操霸府與曹丕代漢》,載《唐都學刊》2005年第6期。。魏晉南北朝的霸府通常以曹操的統治機構最為典型,從他在建安元年(196)遷漢獻帝于許都,建立司空府開始,到建安二十五年(220)他以魏王身份去世,歷時24年,可以根據其勢力發展與統治形式的變化劃分為三個階段(10)參見柳春新《曹操霸府述論》,載《史學月刊》2002年第8期;陶賢都《曹操霸府與曹丕代漢》,載《唐都學刊》2005年第6期。。(1)霸府發展時期,從公元196年到208年,曹操的司空府掌握實際權力,起初設在許都,與漢獻帝及朝廷同城,朝廷在名義上設有三公中的司徒,不設太尉;曹操后來消滅河北袁氏,將司空府遷到鄴城,與帝都分離。(2)霸府鞏固時期,從公元208年到213年,曹操自命為丞相,廢除舊有三公制度,并擴大了相府的規模,行使原來朝廷的職能。曹操不再返回許都,也不再朝見漢獻帝。(3)霸府成熟時期,公元213年到220年,曹操封魏公受九錫,成立魏國,并在鄴城修建社稷宗廟,置尚書、侍中、六卿及五曹,建立起中央政府機構,后又稱王,采用近似皇帝的禮儀制度,準備完全取代漢獻帝的朝廷。曹操開創了霸府政治的模式,為此后權臣篡奪政權提供了可以借鑒的范例。

蜀漢的丞相府共存在11年,其中前4年設在國都成都,諸葛亮南征時派遣長史向朗、參軍張裔留守,戰事結束后即領兵返回。此后7年,諸葛亮率師北伐,丞相府常設于漢中,或隨軍開赴前線,成都設留守相府,由長史、(署府事)參軍各一人主持。蜀漢丞相府的性質是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諸葛亮的相府掌握國家的最高軍事權力,又控制著中央和益州地方的行政權力,說它屬于軍府應該沒有什么疑問。但是蜀漢的丞相府是否也屬于“霸府”?學界尚未有人提出或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前述霸府往往是由奸臣創立并主持的,這與諸葛亮傳統的忠臣形象不相符合。但如果用霸府概念的含義來衡量,“霸府,也叫霸朝,是權臣建立的控制皇帝和朝廷、作為國家實際權力中心的府署機構”(11)陶賢都《魏晉南北朝霸府與霸府政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頁。。那么諸葛亮的丞相府在許多方面是基本吻合的(詳見下文)。另外,傳統意見認為諸葛亮是忠臣乃至“純臣”,而近年來學術界從他大權獨攬的地位出發,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諸葛亮是權臣(12)參見朱子彥《諸葛亮忠于蜀漢說再認識》,載《文史哲》2004年第5期;把夢陽《“白帝托孤”與諸葛亮權臣之路》,載《許昌學院學報》2017年第3期;陳小赤《諸葛亮與蜀漢政權的關系及其忠臣與權臣的思考》,載《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3期。江建忠《中國古代的權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筆者認為,諸葛亮的形象在后代受到人為的拔高,對他的評價多有溢美之詞。從當時的有關記載來看,諸葛亮無論在成都還是北駐漢中期間,都牢固地掌控著蜀漢政權,其身份地位高于普通的丞相,并對后主劉禪實行嚴密的監視與限制,因此稱他為權臣并不過分。另外,權臣也有忠臣,像周公、霍光,說諸葛亮是權臣并不意味著他是奸臣。以下進行詳述:

(一)獨持國柄,代行君事

諸葛亮在成都時,以“相父”之尊處理朝政,“事無巨細,亮皆專之”[2]930,與周公攝政相仿佛。鄧芝出使吳國時,也曾對孫權說:“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杰也?!盵2]1071-1072是把這兩個人作為國家首腦來相提并論。諸葛亮擔任丞相、開府治事后曾經自稱為“孤”,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如譙周身高八尺,被人戲稱為“長兒”[2]1078?!妒裼洝吩?“(譙)周初見(諸葛)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2]1027古代諸侯割據時自稱為“孤”,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一方的軍閥如曹操、劉備、孫權亦自稱為“孤”。如曹操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盵2]33孫權謂周瑜曰:“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盵2]1262劉備對龐統說:“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盵2]955諸葛亮此時對劉禪稱臣,對其他臣民卻自稱“孤”,可見他當時的身份已經不是普通大臣,而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了。

諸葛亮領兵北伐的那七年,主要在前線處置軍務,沒有回過成都,后方相府的日常政務由留府長史與參軍處理,但國內與國家間的重大事項,仍然是要稟報他來做決斷。設在成都的朝廷與留守相府通過驛傳和漢中的隨軍相府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來往溝通訊息,并能及時地傳達諸葛亮的指示。例如建興六年(228)街亭之役失敗后,諸葛亮秣馬厲兵,準備再戰,可是朝內官員對此頗有非議,不主張再次北伐。如諸葛亮所言:“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盵2]923那些大臣的反對意見傳到漢中后,諸葛亮專門給朝廷寫了《后出師表》來進行批駁,維持了以往的作戰方針,從而繼續進行他的北伐事業。建興七年(229)孫權稱帝,遣使告知蜀漢,成都朝廷的百官對此堅決反對,并提出要與東吳絕交,廢除盟約?!白h者咸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盵2]924由于朝內群情激奮,留府長史、參軍對此不好處理,只得傳報漢中丞相府。諸葛亮又做了詳細的指示,說明與吳國結盟抗魏的好處?!叭艟推洳粍佣烙谖?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孫)權僭之罪,未宜明也?!盵2]925他決定派遣衛尉陳震赴東吳祝賀,并重新訂立對曹魏的作戰盟約?!皩O權與(陳)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并、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盵2]985由此可見諸葛亮雖然身處邊陲,但仍與后方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并能夠有力地貫徹自己的政治意圖,使朝廷與百官服從。

三國時曹操在擔任丞相之后曾進爵魏公,受“九錫”?!抖Y含文嘉》曰:“九錫謂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士百人,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盵3]387這是位極人臣,比擬周公的禮器。孫權詐降曹魏后,曹丕“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2]78。如劉曄所言,受九錫、稱王,在禮儀服飾上距離天子也就是一步之遙了?!胺蛲跷?去天子一階耳,其禮秩服御相亂也?!盵2]447自王莽代漢以來,權臣篡奪帝位,改朝換代,往往是從受九錫、封王開始,然后循序漸進,再登上皇帝的寶座。而諸葛亮駐扎漢中以后,李嚴曾給他去信:“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盵2]999可見諸葛亮當時的權勢之盛。李嚴是蜀漢的托孤重臣,應該忠心輔佐后主劉禪,為什么要勸諸葛亮進九錫、稱王呢?朱子彥認為他在試探諸葛亮是否將走王莽、曹操的道路,準備取代劉氏而奪取帝位?!鞍蠢韥碚f,作為托孤重臣的諸葛亮對此應該表示極大的憤慨,除嚴厲斥責李嚴外,也應鄭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漢室的心跡?!盵21]但諸葛亮沒有那樣做,他雖然拒絕了李嚴的建議,但解釋其原因說是由于功業未立,如果消滅了曹魏,進據中原,那么就是“十錫”也可以接受?!敖裼戀\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并升,雖十命可受,況于九邪!”[2]999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志向甚至不止于稱王受九錫,只不過他認為尚未具備必要的條件,時機不到而已。

(二)任命親信,監控后主

諸葛亮遠赴漢中前,對后方的事務做了妥善安排,其重點一是“府中”,即處理國內庶務的留守相府;二是“宮中”,即劉禪居住的皇宮,對后主進行保護與監控。如前所述,成都的留守相府由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署理,宮中事務則委派董允等數位官員負責。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對劉禪進行了詳盡的告誡,若有事情要辦,無論大小都要先向那幾位監護者咨詢,獲得同意后方可去做?!笆讨?、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盵2]919主持宮中事務和保衛工作的官員是董允,諸葛亮臨行前給他下了命令,若不盡職就要被定為死罪?!叭魺o興德之言,則戮允等以彰其慢?!盵2]985-986因此董允對宮內事務的管理非常嚴格,絲毫不敢放縱劉禪,就連擴充后宮嬪妃采女之事也予以否決,使劉禪心懷忌憚,不敢妄為?!霸侍幨聻榉乐?甚盡匡救之理。后主常欲采擇以充后宮,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后主益嚴憚之?!盵2]986

成都地區的軍隊由向寵負責,他是隨軍相府長史向朗的侄子,“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后為中部督,典宿衛兵”[2]1011。諸葛亮臨行時囑托劉禪,京師的軍務都要找向寵咨詢?!坝抟詾闋I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盵2]919-920此外,還有取代李嚴出任尚書令的陳震,負責傳遞讓劉禪閱覽和簽署的文書,地位也很重要。諸葛亮提醒劉禪要特別親近與信從董允、陳震、張裔、蔣琬這四個人,“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2]920。以上情況反映,諸葛亮盡管遠離后方,但是在留守相府與皇宮內外安排了多位可靠的代理人,依賴他們來處置國內的軍政事務,并對劉禪的各種活動做了周密安排與嚴格限制,使他既不能夠插手政務,也無法恣意享樂,揮霍無度,借以保障后方局勢的穩定。

曹操將司空府和丞相府設在鄴城后,在許都亦設有相府的留守官員,由丞相長史領兵監控皇帝與百官?!拔和醪偈关┫嚅L史王必典兵督許中事?!焙∽?“魏王操猶領漢丞相而居鄴,故以必為長史典兵督許?!盵1]2154和曹操霸府不同的是,蜀漢成都留守相府仍主管國內政務,監控后主的任務主要由侍中董允等人負責。而曹操則在鄴城相府處置天下軍政事務,許都的相府官員不理政務,像“典兵督許中”的丞相長史王必平時住在軍營里(13)參見《三國志》卷1《魏書·武帝紀》:“(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钡?0頁。。

(三)擁兵在外,不肯朝見皇帝

諸葛亮在建興五年(227)春率領大軍北赴漢中,軍隊總數約有八萬到十萬之間(前文已述),占據蜀漢全國兵力大半。從此時到他在建興十二年(234)病逝五丈原,其間整整七年都沒有回到成都去朝見后主。如果說是因為戰事繁忙的話,那么建興九年(231)他從祁山回師后,到建興十二年(234)兵出斜谷,有三年時間沒有作戰,在此期間諸葛亮也沒有回過蜀中。就連諸葛亮去世時也留下遺囑,把尸體埋在定軍山,不愿歸葬成都?!傲吝z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盵2]927這就令人感覺很反常了。據陳壽所言,“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2]930。說明當時他的志向是久駐漢中,伺機伐魏,并未想回到成都去安度晚年。他的這種做法,并不合乎傳統的封建禮制,因而后來受到某些蜀漢大臣的責難。如諸葛亮死后,李邈上書曰:“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盵2]1086筆者按:“五大不在邊”,典出《左傳·昭公十一年》,孔穎達疏引賈逵云:“五大謂大(太)子,母弟、貴寵公子、公孫、累世正卿也?!盵22]2061是說這幾種人權勢過盛,長期居邊則容易反叛朝廷,因此李邈說他常常為此替朝廷擔心。諸葛亮領兵在外、久不朝見,這一點也與曹操類似。曹操在建安九年(204)攻占冀州后,就把他的司空府、即后來的丞相府設置在鄴城,此后直到他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去世,再也沒有回到許都去朝見漢獻帝。建安二年(197)初,曹操曾經面見獻帝,留下了緊張恐懼的印象,結果是他從此不再入宮見君?!芭f制,三公領兵入見,皆交戟叉頸而前。初,公將討張繡,入覲天子,時始復此制。公自此不復朝見?!盵2]15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與獻帝及朝廷百官的矛盾很深,隨時會爆發尖銳的沖突。如果曹操住在許都或是前去朝見,很可能遭到獻帝及其黨羽的暗殺或逮捕,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曹操平時住在他的封國都城鄴城中,不與傀儡獻帝會面。

劉禪對諸葛亮雖然言聽計從,但兩人的關系并非是君臣和睦、親密無間。例如諸葛亮死后各地請求為其立廟祭祀,按照他對蜀漢國家的貢獻與聲望影響,以及劉禪曾受先主“父事丞相”的遺囑,本來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此事出人意料地遭到朝廷拒絕?!鞍傩账煲驎r節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于成都者,后主不從?!盵2]928后來屢經大臣們的請求,才勉強答應在漢中為他立廟?!熬耙甏?詔為亮立廟于沔陽?!盵2]928此時距離諸葛亮逝世已有29年之遙了。學界認為此事表明劉禪對諸葛亮具有猜忌和怨恨,是借立廟之事來發泄不滿(14)參見朱子彥《諸葛亮忠于蜀漢說再認識》,載《文史哲》2004年第5期;羅開玉、謝暉《三國蜀后主劉禪新論》,載《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柳玉東《從朝議立廟看諸葛亮與后主劉禪的君臣關系及其成因》,載《南都學壇》2015年第5期。。諸葛亮死后,劉禪廢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蔣琬為尚書令、大將軍,后又任命費祎為尚書令、大將軍,蔣琬為大司馬?!扮?禪乃自攝國事?!盵2]898柳玉東評論:“這表明在劉禪心目中,絕不允許再出現第二個諸葛亮,以免再次出現大權旁落的危機?!盵23]由此可見,諸葛亮在漢中多年不回朝面君,是有一定原因和理由的。

(四)子息隨軍,不留在成都

三國時期,為了防止前線將士叛逃,他們的家屬往往被扣押在后方做人質,稱作“質任”。而諸葛亮似乎對劉禪有所防備,為了避免后方發生政變,親屬被扣押做人質,諸葛亮把子息帶到了漢中,留在自己身邊。諸葛亮入川后在成都置有家產,他曾向后主上表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盵2]927但是諸葛亮在建興五年(227)北赴漢中,養子諸葛喬也隨軍前往。其本傳曰:“初,(諸葛)亮未有子,求喬為嗣,(諸葛)瑾啟孫權遣喬來西,亮以喬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為駙馬都尉,隨亮至漢中?!盵2]931他唯一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很晚,“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兄瑾書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盵2]932古人虛歲,諸葛瞻應是生于建興五年(227),按照常理應是留在成都家中。但是諸葛亮自建興五年離家再未返回四川,如果諸葛瞻在成都,諸葛亮走后就終身不得相見,其發育情況只能是聽別人稱贊才能得知,那么他給諸葛瑾的信中就會寫到是聽某某言傳諸葛瞻如何聰慧,就像劉備臨終前稱贊劉禪那樣說,“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2]891但諸葛亮不是那樣講,而是直接說幼子“聰慧可愛”,按此判斷應是親眼得見,表明小兒在其身旁近側。另外,諸葛亮死后,魏延不愿撤兵,他對費祎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盵2]1003句中提到的“府親官屬”可以理解為丞相府內的家小親戚與相府官吏,所以筆者推測,諸葛瞻很可能也是在漢中相府之內,或隨同諸葛亮的大軍在前線,而不是在成都家中。按照李邈的說法,諸葛亮擁兵久居邊境,很可能遭到朝廷的猜疑而禍及宗族,只是由于他的夭亡才避免了悲劇發生?!敖窳翚寶{,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盵17]1086所以諸葛亮讓直系親屬隨軍在外恐怕是有深刻原因的,他一生謹慎,自然會為兒子的安全考慮周詳,而不冒任何風險。

諸葛亮的上述做法也與曹操有類似之處。曹操在早年作戰時,幾個兒子都帶在身邊,教以騎射之術,并沒有留在許都。其目的也是怕后方局勢不穩而發生叛亂,子嗣被敵人殺害,或是被捕獲當作人質,會被用來要挾自己。如曹丕《典論·自敘》所言:“余時年五歲,上以世方撫亂,教余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余騎馬,八歲而能騎射矣。以時之多故,每征,余常從。建安初,上南征荊州,至宛,張繡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時余年十歲,乘馬得脫?!盵2]89直到曹操占據冀州,有了可靠的根據地之后,才讓家小留在鄴城。

上述種種跡象表明,蜀漢丞相府與曹操霸府的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某些特點有許多類似之處,例如相府不設在都城,都城只設置留守相府;丞相對國君稱臣,對其他人稱“孤”,不到都城去朝見國君,利用遙控的手段操縱朝廷,控制皇帝,國家的實際權力中心不在都城而在外地的丞相府,因此稱其為“霸府”應該是合理的。但是前者又保留了某些自己的特點,例如留守相府處置國內庶務,另有官員負責監控皇帝,其專權的程度亦不及曹操相府。

劉禪是個十足的傀儡,蜀漢由諸葛亮總攬大權,事無巨細都要由相府處理。諸葛亮架空劉禪,包攬國政,稱他是權臣應當是合理的。不過諸葛亮仍屬于周公、霍光之類專權的忠臣,他對蜀漢政權尚無明顯的篡逆之心,基本上恪守臣道,對劉禪以禮相待,與虐待獻帝、殘殺董妃、伏皇后及其二子的曹操有根本的區別?!对印氛f他“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2]934。即稱諸葛亮是執行國君的使命,并且獨斷專行,但沒有篡位的野心。從史書記載來看,當時蜀漢與鄰國都沒有人懷疑他要謀逆。蜀漢批評諸葛亮最嚴厲的李邈,上奏“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2]1086。也只是講他對劉禪的統治構成威脅與隱患,并未說他企圖篡國稱帝;就連這些話,后主也認為李邈說得太過分,將其下獄處死。

六、結語

三國割據政權的建立發展途徑最初是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曹魏的建國模式,曹操的霸府與漢獻帝朝廷并存二十余年,他的霸府經歷了發展、鞏固、成熟三個階段,然后取代漢室。第二種是孫吳、蜀漢的建國模式,它們由地方軍府(包含州府)擴張領土后逐漸演變為割據政權。但是蜀漢政治形態在劉備病逝、諸葛亮開府后發生變化,丞相府成為最高軍政中心,它與徒具虛名的皇帝、朝廷形成了所謂“二元權力架構”,丞相府相當于霸府,并演變到它的第一階段(發展時期)與第二階段(鞏固時期)之間,具備了它們的某些特點。諸葛亮的相府之所以沒能進入霸府的第三個階段(成熟時期),即受九錫、稱王建國,是由于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例如諸葛亮未能長壽,其戰功與威望、權勢遠不及曹操,兒子諸葛瞻年齡太小,劉禪在朝內還有一定的支持勢力等等,所以沒有按照前述曹魏的建國模式發展下去。隨著諸葛亮的病逝,丞相府在霸府演變過程中半途夭折。諸葛亮死后,劉禪廢除了丞相制度,不再設立丞相府,先后任命蔣琬、費祎二人前后擔任尚書令、大將軍,國家的最高軍政中心又回到了受制于皇帝的尚書臺,即劉備稱帝后的那種政治體制。

猜你喜歡
建興相府蜀漢
“政府”概念的創制與清末政治改革
歷史文化旅游景區環境景觀研究
旅游搭臺 文化唱戲 2019年山西省“免費送戲進景區”省級啟動儀式在皇城相府成功舉辦
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們力保蜀漢江山30年
蜀漢“大赦”初探
濟公傳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for a labyrinth passage in a pressure valve*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塊嚴格a-對角占優矩陣的等價表征及其應用
鼠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