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慢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4-03-31 13:35李功華劉欣邱瑤
高校輔導員 2024年1期
關鍵詞:調研分析慢就業

李功華 劉欣 邱瑤

摘 要:目前大學生就業呈現出靈活性和“慢就業”趨勢。近年來,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市場形勢造成較大沖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放棄即時就業,成為值得關注的“慢就業族”。政府、高校針對大學生“慢就業”現象進行數據收集和調查,分析大學生“慢就業”現狀、原因及社會影響,將大學生“慢就業”現象歸類研究,探索導致大學生“慢就業”的主要原因,針對現狀和問題,從高校、社會、家庭、學生等層面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多元就業;慢就業;就業趨勢;調研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618(2024)01-0075-0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理論研究課題“新時代多元就業背景下大學生‘慢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SK210649)、2022年山東省人力資源保障課題“疫情防控形勢下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K220529)階段性成果。

目前,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使各行業形成精細化分工,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催生了新的就業崗位,為高校畢業生拓寬了就業領域,但同時也增加了他們探索職業規劃和生涯發展的時間成本。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用人要求不斷提高,加之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偏高,能滿足自己的崗位有限,于是他們在家庭生活支撐有力、就業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形成就業意愿不強的心態,進而選擇“慢就業”?!奥蜆I”是指大學生離開正規教育后,在3-24個月的時間內沒有得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也沒有計劃深造,沒有獲得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當前,我國“慢就業”中消極就業的學生不僅會影響個人成長發展,出現與社會脫節、難以適應環境等問題,還會直接導致社會失業率上升。因此,研究解決“慢就業”問題是當前國家、社會、高校關注的重要議題。

一、大學生“慢就業”現狀

當前,中國“慢就業”大學生群體主要呈現出畢業后既不打算就業又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游學、支教、待業或者創業考察等,慢慢考慮人生道路的群體性現象。有學者“對歐洲各地‘慢就業人群進行調查以探究其異質性,分析歐洲各地‘慢就業人群面臨的就業障礙,尋求其跨國差異原因?!盵1]還有學者“以意大利的省份為樣本,構建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兩個指標,深入研究了‘慢就業現象的成因?!盵2]另有學者“對俄羅斯3 000余名青年進行調查,歸納‘慢就業人群的共性,探究‘慢就業現象的個體差異?!盵3]國內外各類研究大學生“慢就業”現象及原因的數據表明,“慢就業”現象在國內外普遍存在。近年來,中國的“慢就業”現象在“95后”“00后”一代人群中較為常見。

(一) “慢就業”大學生數量分析

“隨著每年進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就業壓力進一步累積,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帶來挑戰?!盵4]本研究通過設計發布“關于大學生慢就業現象的調查”問卷,針對山東省高校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總計回收有效問卷4 972份。被調查大學生中,在讀4 754人,畢業已就業88人,處于“慢就業”狀態130人。其中,在讀學生中畢業后預計選擇“慢就業”2 133人,占44.87%。研究數據顯示,45.5%的被調查大學生反饋自己周圍中有1-3人選擇“慢就業”,僅有33.72%的被調查大學生周圍全部大學生選擇就業,身邊有3-6人和7人以上選擇“慢就業”的分別占10.06%和10.72%??梢钥闯霎斍按髮W生就業緩慢的現象較為顯著。

(二) 大學生就業認知分析

本研究所調查大學生中,一半以上學生能接受最長1-6個月的最長找工作時間,31.02%的大學生能接受1個月以內的最長找工作時間。如表1所示。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復雜,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加,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等因素對大學生就業和時限認知產生了較大影響。根據調查,在被調查大學生中,86.51%的選擇從事本專業或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13.49%的選擇從事與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55.82%的為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而感到迷茫。

(三) 大學生“慢就業”態度分析

被調查大學生對于“慢就業”的認識態度各異。22.3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慢就業”會導致自己拖著不找工作,容易造成“啃老”現象;35.73%的認為“慢就業”是一種暫時逃避社會的行為;29.74%的認為不及時就業可以有更多機會與時間深入觀察就業環境,更好地明確個人定位;11.42%的認為“慢就業”可以很好地夯實專業基礎,找到更好的就業方向。后面兩種觀點可視為對“慢就業”的正面評價,約占41.16%。從大學生對“慢就業”的觀點態度來看,負面評價所占比例多于正面。

(四) 大學生“慢就業”方向分析

通過對大學生就業方向調查發現,報考公務員或其他資格考試、創業、游學、支教、在家里陪父母等都屬于“慢就業”現象,直接找工作和繼續深造則可歸為“非慢就業”現象。

所統計就業方向中,選擇直接找工作的被調查大學生為30.07%,占比最多。選擇繼續深造的占25.88%;準備公考或其他資格證書考試的占17.49%,其較為穩定的工作性質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備受大學生青睞。

二、“慢就業”大學生調研分析

(一) “慢就業”大學生類型

本研究將“慢就業”大學生分為“等待型”“優越型”“追夢型”“歇業型”四種類型。其中“等待型”大學生選擇邊做直播、代購等自由職業邊考慮就業方向;“優越型”大學生具有優越的家庭條件不著急就業,在游學、實踐中觀望或尋找就業目標;“追夢型”大學生選擇背起行囊走出家門,在旅游闖蕩中追求個人理想的就業發展;“歇業型”大學生畢業后完全脫產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

統計表明,“追夢型”(36.92%)和“等待型”(26.92%),是“慢就業”大學生的主要類型?!靶獦I型”和“優越型”則各占22.31%和13.85%。調查顯示,“慢就業”現象并不是每一個“慢就業”大學生的主動選擇,也有迫于無奈的情況。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慢就業”,都是大學生基于不同動機的選擇,在這些選擇中有的學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有的則是沉浸在眼前的狀態之中,而忽視了未來規劃。

(二) “慢就業”大學生考慮因素

調查顯示,“慢就業”大學生最看重的職業選擇要素是所從事職業的薪資(65.38%)、工作環境(49.23%)以及個人興趣(48.46%)。職業的社會貢獻(23.08%)和個人施展才華(26.92%)不是重要考慮因素??梢钥闯觥奥蜆I”大學生更注重個人的當下生存與長遠生活,部分學生在服務社會的意識和精神方面有所欠缺。如圖1所示。

(三) “慢就業”大學生現狀選擇

“慢就業”大學生的選擇主要包括支教、考公和事業單位、旅游、考察市場為將來創業做準備、在家陪父母、考研等。其中,考察市場為將來創業做準備(23.08%)、考公和事業單位(15.38%)是大部分“慢就業”大學生的首要選擇。如圖2所示。

(四) “慢就業”大學生家長態度

調查發現,僅有19.23%被調查大學生的父母明確反對“慢就業”,而47.69%的父母支持學生“慢就業”,33.08%的家長表示無所謂,這一數據與當前全社會大學生“慢就業”趨勢相呼應,表明大學生的就業選擇在較大程度上會受到家庭的影響。部分父母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職業意向,根據自己的工作條件為孩子做決定。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部分大學生認為只有在黨政機關、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就業才是最好的選擇,對私企、民企等就業單位并不認同。此外,部分大學生父母借助自身社會關系幫助子女就業,干涉子女自主擇業,雖使大學生有了更多就業選擇資源,但同時也導致大學生缺乏對就業的正確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慢就業”現象形成。

三、“慢就業”現象的成因及影響

“慢就業”現象的產生有家庭、社會、學生等多方面原因?!按髮W生就業觀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大學生就業觀的更新與‘慢就業的出現密不可分?!盵5]“新時期高校畢業生在就業觀念、能力、服務和環境等方面與就業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存在一定矛盾沖突”,[6]“‘慢就業這一現象是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7]“高學歷不就業不僅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任其發展還會對社會風氣、青少年成才,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是政府、高校、社會和家庭不可忽視的現象和難題?!盵8]就其心理機制而言,“慢就業”現象可視為特殊群體形成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過程。本研究基于對大學生“慢就業”的成因分析,歸納“慢就業”的影響因素,可以助力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尋找到規律和解決方法。

(一) 大學生“慢就業”成因分析

選擇“慢就業”的大學生表示,個人選擇的主要原因包括:就業競爭激烈、有自己創業的想法、家庭原因、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慢慢地考慮人生道路等。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就業競爭激烈”,這體現出大學生對于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感到較大壓力,如圖3所示。研究顯示,從“95后”到“00后”,新時代大學生擇業標準更為理智務實也更趨于保守,大學生整體對收入的關注和期望較高,在就業單位的選擇上更傾向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單位,也更傾向于選擇大城市就業。

1.個人因素

調查顯示,部分大學生在校期間忽視了創新意識與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習實踐等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不足,導致就業準備與就業市場情況和市場需求不匹配。同時,大學生對自身性格、心理特點、職業能力素養的認知不明確,對自身就業定位較為模糊、對未來職業生涯規劃沒有清晰的目標,從而對就業產生焦慮、畏懼的心態。許多本科生認為本科學歷難以就業,因此考研學生和考研“二戰”學生數量逐年上升,這成了大學生“慢就業”的主要選擇之一,并形成了一定趨勢。

2.家庭因素

由于國家經濟水平與教育水平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高,對于子女教育有了更大的經濟投入與關注。家長從學業發展、職業發展等方面給予孩子充分的資金支持,旨在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當學生做出游學、調研就業市場后再創業、二次考研等選擇時,許多家長較為支持,甚至部分學生選擇考研“二戰”本身就是父母的意愿。不少家庭對大學生“慢就業”選擇包容,也反映了家長對國家就業政策了解不夠充分、對就業形勢的研判不夠全面等問題。

3.高校因素

當前,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機制不夠完善,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尚未形成較為與時俱進的系統教育培養體系。部分大學生經過大學的學習,依然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需求,具體體現為高校對大學生正確就業觀的培養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業意識、就業素質等方面還有待提升。此外,高校對于大學生“慢就業”群體的政策引導和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不足,未能大力促進學生及家長對就業市場和就業信息的充分了解,未能深入在學生入學、學年中、畢業前各階段,向學生全面解讀“慢就業”的弊端。

4.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社會就業崗位對于專業人才需求逐漸增加,受市場經濟等因素影響,就業崗位供求未達到平衡,很多大學生因地域、經濟、專業等不匹配而無法獲得合適的就業機會。除人崗匹配不充分以外,還有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帶來傳統行業的式微和新興行業的興起。但由于對不同行業發展前景的認知程度不高,越來越多大學生受限于傳統思維,集中選擇傳統就業行業和崗位,對于發展前景較好的新興行業認可度較低,導致某些領域的單位競爭激烈,而部分行業的單位無人問津。

(二) 大學生“慢就業”影響因素分析

調研中,所有被調查者對于影響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各因素進行打分(影響程度由低到高為1-5分),影響值分布在3.13-3.5之間。個人因素的影響值為3.36,該因素主要包括大學生對就業信息了解不及時、對職業規劃不明確、對就業形勢判斷不準、因游學不急于就業等。家庭因素的影響值為3.13,主要源于家長不催促落實就業,43.76%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該因素對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影響值為3,這說明家庭因素對大學生“慢就業”的影響不可忽視。

社會因素的影響值為3.50,主要是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激烈以及國家就業政策和企事業單位的要求變化,超過25%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值為5。這說明相對于其他因素,疫情導致的就業環境惡化對大學生選擇“慢就業”的影響程度更大。高校因素的影響值為3.44,主要源于高校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尚未形成較為系統的教育培養體系,大學生還沒有形成較為成熟的就業觀念。

調查結果顯示,這四類因素對大學生選擇“慢就業”形成了相似程度的影響。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促成大學生“慢就業”的現象是受到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大學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影響而形成的,“慢就業”現象的形成與經濟發展形勢和各類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有著密切關聯。

(三) 大學生“慢就業”負面影響分析

關于“慢就業”消極意義的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慢就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大。從個人層面看,“慢就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劇,個人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增加,對就業產生消極看法,形成不積極的就業觀。在社會層面,大學生“慢就業”現象造成了就業市場崗位人才缺失,就業崗位人崗不匹配,高新技術發展緩慢,市場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家庭層面,部分“慢就業”大學生家庭在一定程度上生成了家庭內部矛盾,累積了家庭經濟壓力,降低了家庭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本研究對大學生選擇“慢就業”后的“個人優勢”“積極意義”“個人劣勢”“消極影響”等影響程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差異較小,說明“慢就業”對個人及社會的消極影響普遍存在。因此,“慢就業”造成的多層面負面影響較大,降低其消極影響應作為當下的重要任務。

四、解決大學生“慢就業”問題策略

(一) 完善高校就業育人體系,推動數字化就業工作升級

高校應當通過各類數字化平臺和信息化手段面向中學開展高考報考專業就業發展和職業前景教育,前置職業教育環節,為學生進入大學培養完善的就業觀和職涯發展規劃能力奠定良好的生源基礎。學生進入大學階段后,高校應進一步優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模式。一是要提高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素養能力,吸引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專業背景和行業就業經驗豐富的教師加入就業指導團隊,開設相關的職業指導課程,培養專業化就業指導人才,提供精準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服務。二是高校應通過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手段開展廣泛的就業指導需求調研,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育人目標開展職業生涯咨詢和信息精準推送,在促進學生發現自身的專業優勢和興趣特長的同時,針對大學生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進一步完善育人質量監控機制,進一步完善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三是要在整合校內外創新創業資源的基礎上,深化產教研協同育人,開發校內外創新創業育人基地,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新就業形態,勇于創新創業,實現學校就業指導體系、人才培養體系與產業鏈、創新鏈一體化銜接,進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職業匹配度、社會滿意度,實現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

(二) 拓展搭建多元就業渠道,優化畢業生就業保障體系

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在各層面構建多種就業渠道,推進就業崗位供給側改革升級,是解決“慢就業”問題的關鍵環節。政府應在推動基層就業進程中適度擴大計劃規模,為更多高校畢業生提供基層鍛煉、實現抱負的機會。一方面,構建聯動機制,為用人單位和高校的深入合作牽線搭橋,推動各大招聘類平臺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廣泛匯聚市場化社會化就業資源,借助科技手段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市場動態、崗位與人才需求等就業信息的精準推送、智慧推送。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渠道的拓寬和保障升級應從全方位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市場化崗位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就業總量,讓崗位信息流動起來,提高畢業生與招聘方之間的匹配機會和匹配效率,進而完善畢業生就業保障升級?!胺€就業”“保居民就業”是“六穩”“六?!惫ぷ髦?,政府部門應該在財政、稅收、社保等方面,加大對經營困難企業的指導扶持力度,保障其崗位供給能力,要協同強化財政、稅收、人社、金融等部門職能優勢發揮,以稅費優惠組合拳等方式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同時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環境,激發創新活力。隨著新經濟形態、新職業的發展和靈活就業、自由職業等就業形式的蓬勃發展,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推進就業保障機制升級,健全相應政策制度,維護好社會平臺、用人單位、從業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的合法權益和切身利益。

(三) 家校協同更新就業觀念,順應新型大學生就業導向

為實現大學生充分高質量就業目標,高校、政府與家庭等主體應協同合作,響應政府有關政策,深入研究新時代新型就業生態系統,鼓勵家長與學生共同深入了解線上信息平臺與線下產教融合實習實踐資訊,引導學生拓寬行業理解和實習實踐領域,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育人思路,促進學生在數字經濟時代借助數字化平臺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靈活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就業形式,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學習專業技能、積累項目經驗,鍛煉個人綜合素養,提高大學生面向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轉變就業觀念,順應新型零適應期、零距離就業導向。家庭職業教育對于大學生就業觀影響至關重要。家校應結合自身從業經驗和國家政策、高校導向來引領學生樹立艱苦奮斗觀念和積極求職心態,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與抗挫折能力。家校應在中學階段前置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精準的自身定位,從而促進高校、政府、家庭多方協同推動引導畢業生就業觀念轉變。

(四) 優化社會人力資源分配,完善新時代人才選用機制

主流媒體要充分發揮全媒體時代網絡輿論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宣傳用人單位的規范化人才聘用理念和正確的用人導向,杜絕招聘潛規則,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全社會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吸引大學生積極就業。全社會凝聚共識鼓勵用人單位以解決核心崗位人才緊缺問題為目標,建立有預見性、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使人才資源戰略規劃貫穿員工招聘、就職、離職、退休全流程。構建線上線下多渠道平臺,為大學生傳遞友好積極的信號,主動及時了解大學生訴求,建立溝通反饋機制,破除其入職障礙;制定合適的人才儲備策略,儲備匹配的人力資源,留住專業人才,減少具有時限性的短期招聘,避免更多失業再就業現象出現;完善薪酬激勵與績效考核方式,并針對大學生的反饋意見進行優化,提升員工素質和企業歸屬感,降低職工流動性和離職率。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多樣化就業背景下,大學生“慢就業”已成為一種日漸普遍的現象,這一現象受大學生自身和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要消除這種現象,社會各職能部門就要持續協同聯動,多方參與,共同合作,讓大學畢業生摒棄傳統的就業觀念,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提升就業能力與就業素質,形成正確的就業理念。政府要推動高校、社會、家庭、學生四個層面相互作用,積極改善各種就業影響因素,充分做好就業準備工作,努力實現大學生充分高質量就業。

參考文獻:

[1]Marie-LuiseAssmann and Sven Broschinski. Mapping Young NEETs Across Europe:Exploring the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s Promoting Youth Disengagement from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J].Journal of Applied Youth Studies,2021:1-23.

[2]Ripamonti Enrico and Barberis Stefano.The association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capital with the NEET rate:differential geographical and temporal patterns[J]. Journal for Labour Market Research, 2021,55,(1):95-117.

[3]Anna Zudina.What Makes Youth Become NEET?The Evidence from Russian LF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7:636-649.

[4]時筱淞.芻議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成因與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19):46-51.

[5]楊茜婷.大學生“慢就業”中的問題調查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6]朱銳,黃磊,楊冀寧.供需關系視角下典型能源類高?;鶎泳蜆I工作體系建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20): 59-64.

[7]王雅芳,陳運普.當代大學生“慢就業”指導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18):135-137.

[8]陳家姝.對高學歷不就業群體幫扶方案的構思設計[J].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06):107-108.

(責任編輯:神彥飛)

猜你喜歡
調研分析慢就業
“慢就業”,待富不光榮
關于女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調研分析
你想試試“慢就業”
江西省贛州衛生學校2012—2014屆藥學畢業生就業狀況調研分析
“慢就業”并非一曲田園牧歌
“慢就業”開始在中國流行
警惕“慢就業”變身“懶就業”
2014賽季與2015賽季廣州富力隊中超聯賽調研分析
高職學生個性特征及職業能力調查與分析
大數據時代下“被直播”問題現狀調研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