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視域下的幼兒勞動教育

2024-04-01 20:14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實驗幼兒園鄭娜蘭
天津教育 2024年2期
關鍵詞:五育勞動幼兒園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實驗幼兒園 鄭娜蘭

“五育”融合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趨勢,將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也為現階段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導?;诖?,本文以“五育”融合為主要背景,從構建“五育”融通的勞動課程、建立統籌兼顧的勞動教育體系、協同多方力量共助幼兒成長三個方面著手研究,旨在實現更高質量的勞動教育,提升幼兒的勞動素養,助力幼兒全面發展。

一、構建“五育”融通的勞動課程

(一)以勞樹德:開展社會教育活動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睦碚?,指出兒童應該在寬松、自由、自主的環境中成長與發展,讓社會環境成為幼兒的有力支撐。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嘗試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借助社會性的勞動活動幫助幼兒樹立德行與操守,了解勞動的價值,提升自身的勞動感知能力,讓勞動教育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展開一系列的社會體驗活動。首先,讓幼兒回家與父母溝通,了解父母所屬職業的基本特征。其次,在幼兒園互相分享,將一一表述父母工作的具體過程,甚至可以通過模仿的方式展現出來。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情境模擬活動,分小組,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幼兒到幼兒園周邊觀察大街小巷各種職業人員工作的具體過程。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與種植園積極合作,讓幼兒參與種植的整個過程,豐富他們的勞動經驗。以這樣的方式,幼兒便能夠實現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有利于豐富幼兒的勞動感知,明白生活的進步是由各種各樣的勞動組成的,只有依靠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在這樣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幼兒能夠理解勞動的偉大,懂得尊重勞動人民,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充分體現勞動教育的價值。

(二)以勞增智,開展戶外實踐活動

在“五育”融合視角下,幼兒園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應該借助勞動增加幼兒的智慧,豐富幼兒的經驗??梢蚤_展戶外實踐活動,讓幼兒擁抱大自然,拓展相關主題項目活動,完成問題探究、建構拼搭、合作解決等一系列實踐,啟發幼兒心智、激活幼兒認知、豐富勞動教育課程。

例如,幼兒在喂養小雞和小鴨時發現它們總是在自己睡覺的地方排泄,導致睡覺的地方臭烘烘的,教師便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探究點,指引幼兒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這一難題。幼兒在交流與分享中提出給小雞、小鴨建一個“廁所”,這一提議獲得了一致認可,同時幼兒陷入了一個新的思考:“如何建立小雞小鴨的‘廁所’呢?”由此,教師便可以順勢進入建構拼搭環節。幼兒在課后尋求父母的幫助,查閱相關資料,就“建構小雞小鴨廁所”形成初步設想,而后幼兒再一次展開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設想,并在教師的指引下完成建構拼搭活動,從而在真實的勞動情境體驗中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強心智,提升了勞動教育的實效性。

(三)以勞健體,開展體育課程教學

在“五育”融合視角下,教師可以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活動,在勞動課程中融入體能、肢體協調等訓練點,讓勞動教育與體育相得益彰,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

比如,教師可以豐富勞動活動,促進幼兒身體各項機能的發展。一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精細化的勞動活動,如清洗蔬果、包糖果等,促使幼兒通過手眼協調的方式鍛煉自身的小肌肉,促進精細化動作的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全身運動類的勞動活動,如打掃活動室、種植收割等,使幼兒鍛煉大肌肉,促進大動作的發展。教師設計多元化的勞動活動,將會指引幼兒在積極愉悅的勞動狀態下進行各項體能訓練,鍛煉身體的各項機能,增強體質,實現身心協調發展。

(四)以勞美育,開展勞動藝術課程

將勞動教育納入幼兒教育的全過程,要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實施,使幼兒愉悅地完成一系列的勞動活動,激發他們對勞動的探索動機。所以教師要積極開展勞動藝術類課程,定位具體的藝術活動,幫助幼兒獲得對勞動知識的認知、定位與創新。在富有特色的藝術類勞動教育課程中完成多元化的實踐操作,充分發揮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優勢與價值。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抓住各種勞動活動中的審美契機對幼兒展開美育,引領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感受藝術的美,激發幼兒表現藝術美的欲望。比如,春分時節,幼兒在油菜花田賞花的時候,置身于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間,能夠加深與“美”相關的認知,那么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以多種藝術形式表現油菜花的美。有的幼兒通過寫生繪畫的方式展現,有的幼兒通過制作干花標本的方式展現,還有的幼兒直接以黃色顏料稀釋成油菜花的顏色完成潑墨畫來展現,這就是幼兒內心對這片油菜花田的審美認知。

(五)以勞創新,開展工藝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對現階段幼兒的啟蒙教育有著非凡的教育價值,能夠輔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勞動的特征,明白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借此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創新勞動品質,為他們今后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工藝勞動類的教育課程,借助一些富有特色的工業類勞動讓幼兒完成實踐操作,從中獲得創新的認知,明白勞動與創新之間的關系。

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陶藝制作類的勞動活動。德化是世界陶瓷之都,有著十分豐富的陶瓷資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對工藝勞動的感知。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陶藝制作類勞動活動的時候,可以邀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進入幼兒園參與助教活動,手把手教導幼兒,讓他們領悟“工匠精神”,深刻體會勞動的本質。

再如,教師可以與幼兒家長合作,利用周末的時間組織研學活動,帶領幼兒走進陶瓷博物館、陶瓷生產車間等,讓他們了解陶瓷生產流程與文化藝術價值,感受工匠精神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這種勞動活動將輔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我國傳承已久的陶藝,懂得我國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從小小的陶藝制作活動中體會工匠精神,初步了解各行各業的勞動制作除了需要精益求精,還要以創新的思維制作出契合時代背景的勞動作品,這樣才能將勞動精神及勞動文化發揚光大。

總的來說,教師在引領幼兒展開工藝勞動的時候,有必要引領幼兒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加以思考、拓展、延伸,豐富幼兒的認知與感悟,強化他們的感知思維,以此為基礎,科學地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助推幼兒全面發展。

二、建立統籌兼顧的勞動教育體系

教師基于“五育”融合視角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建立統籌兼顧的勞動教育體系,除了開展常態化的“五育”融通勞動課程之外,還要定期開展特色化的勞動教育活動,逐步形成常態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活動。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加以落實:

(一)整合各類資源實施教育

教師應該整合幼兒園的各項資源,使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勞動素養培育產生積極影響,輔助他們積累更豐富的勞動經驗。對此,教師一定要充分挖掘幼兒園內各項環境資源,科學合理地實施勞動教育。

教師可以在活動區粘貼相應的勞動活動標識,引導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在玩具區張貼收拾玩具的貼紙,提醒幼兒在使用完玩具之后及時放回收納區域,讓玩具區域保持整潔。另外,教師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各種綠植,賦予幼兒“小農夫”的稱號,讓幼兒輪流照顧這些植物,定期給它們澆水、拔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活動,還能夠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強化他們的觀察能力,使他們將勞動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于現實生活中。

(二)以傳統節日為實踐契機

教師可以抓住傳統節日這一契機,適時地開展勞動教育,將德育滲透于勞動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他們完成更高質量的勞動學習實踐。

例如,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做香囊、包粽子等活動,讓他們親身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既能夠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認知,又能夠讓幼兒將自己的勞動成果與同伴和家人分享,從而提升參與的積極性。隨后,幼兒能夠在后續的端午節活動中積極實踐,掌握制作節日特定美食的勞動技能。

再如,教師可以借助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帶領幼兒展開一系列的種植活動。春天帶領幼兒體驗除草、松土、播種等活動,秋天舉辦豐收節活動,帶領幼兒收割蔬果、制作美食、愛心義賣等,讓幼兒在一次次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主題勞動活動中深化自身認知,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強化感知思維,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提升勞動教育的影響效度。

(三)與游戲教育聯合在一起

游戲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師應該將勞動教育與游戲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積極參與勞動,收獲勞動的果實,豐富自身認知。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情境體驗類游戲,讓幼兒擔任消防員、外賣員等,參與接水、運水、放水、打包等勞動,體會特定職業的辛勞,初步形成職業規劃觀。

再如,教師可以引入“端午斗草”這一民俗游戲,讓幼兒分小組完成尋找活動,在有趣的游戲中體會民俗勞動的愉悅。

又如,教師可以引入“投壺”這一民俗游戲,先為幼兒介紹古人玩投壺游戲的背景知識,再讓幼兒以“應景”為目標,自主設計服飾、頭飾等,并裝飾教室,置身于古人聚會的情境中,然后開展投壺游戲,這樣既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又能夠激活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在豐富多元的游戲活動中展開勞動實踐,提升自身的勞動素養。

三、協同多方力量,共助幼兒成長

幼兒處于社會環境,他們在幼兒園內學習的各項活動都要應用于社會生活中。因此,教師應該協同多方力量,充分發揮家庭、幼兒園、社區的作用,協同共育,促進幼兒勞動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一)基礎作用——家庭

家庭在幼兒園勞動教育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家長對幼兒的影響是很大的,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將成為幼兒后續言行的標準,因此,家庭應該支持并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充當大人的小幫手,協同家長完成各種各樣的家務,借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勞動意識及勞動習慣。

同時,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幼兒園不能放手不管,要考慮到家長教育存在著“盲目性”和“不合理性”等問題。因此,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講座、家長學校、家訪、公眾號宣傳等多種措施,引導家長成為教育者,了解科學育兒知識,懂得幼兒勞動的意義所在,凝聚教育合力。家長得到幼兒園的科學引領,在對幼兒實施勞動教育的時候將更科學,能夠發現幼兒的進步以及存在的問題,后續會與幼兒園主動溝通,相信并支持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工作,以此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主導作用——幼兒園

幼兒園在勞動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要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利用家庭及社區的優質資源,采取更靈活的教育方式,開發適合幼兒的園本課程,科學合理地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積極協同各方力量開展各種各樣的特色勞動教育主題活動。這樣便能夠充分發揮環境對幼兒的引導作用,將陶行知先生的“社會即學?!边@一理論貫徹落實,提升勞動教育的實效性,促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

(三)支持作用——社會

社會層面應該發揮支持作用。社區應該支持家長和幼兒園,盡可能提供更豐富的勞動教育資源,協同幼兒園開展更高質量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助力幼兒全面發展。比如,社區可以開展種植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等,帶動引領幼兒參與社區活動,豐富幼兒的社會認知。這種方式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助力他們全方位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五育”融合的視角下,教師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著力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創新及優化,豐富幼兒的勞動體驗,讓他們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體會勞動的價值。因此,教師要結合“五育”融合的基本理念,從構建“五育”融通的勞動課程、建構統籌兼顧的勞動教育體系以及協同多方力量加以實踐等方面著手,豐富勞動教育活動內容,以科學、合理且豐富的勞育砥礪心智,以多元、高效且可行的實踐促進成長,讓勞動之花于幼兒園這片沃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培育出“手中有活、眼里有光、心中有愛”的新時代兒童!

猜你喜歡
五育勞動幼兒園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熱愛勞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