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2024 年九省區高考語文適應性測試述評

2024-04-01 02:13朱永濤張悅群
中學語文 2024年7期
關鍵詞:乙卷選擇題適應性

朱永濤 張悅群

由教育部考試院命題的九省區“2024 年普通高考語文適應性測試”已于元月結束,但研究這套試卷,對于把握2024 年6 月新高考語文的命題思路、考查形式、試卷結構與出題重點等,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一、一個大趨勢

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四層”考查內容中,核心價值指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起到方向引領作用;學科素養承接核心價值的方向,統攝關鍵能力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與必備知識分別支撐和體現學科素養。學科素養上承核心價值,下攝關鍵能力與必備知識,因此2024 年高考語文適應性語文測試,充分體現了新高考改革四年來考查語文學科素養這一大趨勢。

就四種文本閱讀的最后一道主觀題而言,無論是信息文閱讀第5 題“哪些因素對歐亞大陸游牧業的產生起了重要作用”,還是小說欣賞第9題“小說從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有怎樣的藝術效果”,抑或是文言解讀第14 題“李靖在與突厥的戰爭中不顧唐儉安全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宋詞欣賞第16 題“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無一沒有體現語文學科素養的考查。即使看起來像是考查簡單材料內容的第5 題,其信息認知與信息加工也不是僅憑識字解詞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相關語文必備知識及其關鍵能力作支撐??忌绻痪邆湎鄳恼Z文學科素養,不整體把握群文關系,沒找到“氣候波動”“農牧交錯帶的環境敏感性”“馬的馴化與馬具的發明”等因素,是無法答題的。所以,這次適應性測試充分體現了考查語文學科素養這個命題大趨勢。

二、一個大變化

這次考試的客觀題(選擇題),從2023 年新高考Ⅰ、Ⅱ卷的9 題27 分增加到12 題36 分,無疑是一個大變化,因為幾年來新高考選擇題都在逐步減少。而增加的三道單項選擇題并不是都在語言文字運用部分。其中,信息文閱讀有一題。

4.根據材料二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這幅圖表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A.文化I 存續期內大部分時間里氣溫偏暖。

B.文化I 存續期內傳統的旱作農業系統尚未完成。

C.文化II 存續期內存在著勞動力的分化。

D.文化II 存續期內人們主要利用草原環境維持生計。

綜合圖表與文字可知,文化Ⅱ存續期內人們維持生計的方式應該是農牧兼有,選項D 所說“主要利用草原環境維持生計”錯了,所以答案為“D”。

另外增加的兩道單項選擇題是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的第19 題(“下列句子中的‘給’與文中加點的‘給’,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和(第20 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兩句古詩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增加選擇題勢必減少主觀題(簡述題),意在節省答題時間,以便考生有相對較多的時間完成簡述題與作文題,體現了命題的人文關懷。

三、兩類情境化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規定以考查載體——情境來承載考查內容。怎樣設計情境能使考題情境化呢?根據《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劃分的生活實踐問題情境與學習探索問題情境,可分為學習探索問題情境化與生活實踐問題情境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化方便些,高考語文試題比比皆是。生活實踐問題情境化比較難辦,因為選擇考生所熟悉的生活事實以轉化相對抽象的語文知識,再物化成激活考生大腦中語文經驗模塊的表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次適應性試卷做得不錯,如三道作文題都設計了較好的生活實踐問題情境。無論是報考大學“想選擇哪個專業”,還是給人贈送禮物直接送“買禮物的錢”是否可行,或者“向讀者介紹一項文化遺產”,都設計了激發考生主動探究生活實踐問題的情境。更值得一提的是默寫題第17 題的最后一小題。

(3)在學習交流會上,楊書記引用古人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闡述了要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遏制驕奢淫逸風氣的道理。

其中,“學習交流會”與“楊書記引用古人的名句”等表現出滿滿的生活氣息,把以前默寫題的學習探索問題情境化轉變成了生活實踐問題情境化。

四、三種取意法

文言文閱讀部分的第11 題全面反饋教材內容,A、B、C、D 四個選項依次考到《陳情表》《孔雀東南飛》《蜀道難》《逍遙游》等高中課文。這種取意于教材的命題方式能起到促使學生踏踏實實學好課文的導向作用,如《陳情表》這一課沒學好,或者根本就沒有學,就難以理解A 項中“保卒余年”的“?!笔恰氨H钡囊馑?。

這次命題還注重取意于課程標準與全國甲、乙卷。2019 年底教育部頒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取消了考試大綱,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并不是高考指要,而新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卻可以起到相對具體的指導作用。所以這次測試的第1、2、3、4、11、12 等選擇題,直接體現了課標中“比較、概括多個文本的信息,發現其內容、觀點、情感、材料組織與使用等方面的異同”等高考命題要求,第8、9 兩題則分別體現了課標中“能對作品的表現手法作出自己的評論”等高考命題意旨。

取意于全國甲、乙卷的原因較多,其中有一點不容忽視,參加聯考的九省區曾多年參加甲、乙卷考試。這次測試的第4 題就是2022 年甲、乙卷第4 題圖表理解選擇的立意繼承;第19 題“給”字意義和用法也是2023 年乙卷第17 題“能”字意義和用法的立意模仿;而第22 題“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則是2021 年乙卷21 題“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的原題照用。

五、四項新知識

面對第9 題“小說從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有怎樣的藝術效果”,不少考生甚至語文教師也無從下手,主要原因在于考到一項新知識——人物有限視角,其特點是作為講述者的某一人物只能講述自己所感知所認識理解的一切,會受到這一人物主客觀條件(如氣質、性格、生活經驗、時空范圍等)的限制。有限視角與全知視角截然相反:有限視角使讀者更易體會人物心理,更易產生好奇與想象,更易獲得波瀾、懸念等藝術享受;全知視角使讀者更易體會作者的傾向,更易掌控人物與情節,更易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據此,第9 題的答案可為“從盲人曾明的角度講述故事,使讀者更容易體會曾明的心理狀態,感同身受;讓劉主任的行為和言語顯得有些奇怪,引發讀者好奇和想象;使得劉主任是盲人這一重要事實直到結尾才被揭示,有出人意料之效”。

此外,第4 題將文本材料與圖表及其文字進行多重綜合的知識、第13 題第(2)小題句子翻譯中“灼無疑”的“灼”的意思(“明白”)與第19 題“給”的詞性意義和用法,都是新知識。不掌握這些新知識,是難以答題的。這也啟發我們,高考語文復習應當充分關注高考語文必備知識,尤其是一些尚未考過卻又非常必要的語文知識。

六、五道延續題

這次適應性測試中的延續題,首先是在新高考中出現最早的第3 題——論據支撐觀點。2020 年海南卷的第4 題與2021、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第3題都是論據支撐觀點題。因其考查信度、效度與區分度都比較高,連續四年都為新高考卷青睞,所以這次適應性測試延續使用了這道相對較新的考題。

第10 題“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這種多項選擇斷句題于2023 年才出現,但在當年四套全國卷都出現了這道新題,都要求考生選出“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的“答案標號”。以前此題為單項選項題,不少題目只需考生通過簡單比較即可找到答案,甚至考生沒有讀懂原句也能選出答案。改為多項選擇題后,則便于真正考查考生的斷句能力,所以這次適應性測試也延續使用這道新題。延續使用的較新的考題還有第4 題(圖表理解選擇)、第17 題的第(2)小題(生活實踐情境問題默寫)、第18題(成語填空)。這五道延續題由于品質較高,都很有可能為2024 年新高考命題繼續使用。

七、十五尊“不倒翁”

穩中有變、以穩為主是命題常態,所以多數品質高的題型多年不變,僅改變其中內容。比如,補寫題“根據所給材料的內容,在下面畫線處補寫恰當的句子”從2012 年新課標卷第16 題就開始考了,連續12 年都沒有中斷過,也是近幾年全國甲、乙卷與新高考Ⅰ、Ⅱ卷一直采用的“不倒翁”。這次測試中的第21 題“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依然沿用這尊“不倒翁”。

這類“不倒翁”在這次適應性測試中還有十四尊:信息文閱讀部分第1、2、3 題單項選擇,第5 題簡述;文學作品閱讀部分第6、7 題單項選擇,第8、9 題簡述;古詩文閱讀部分第11、12、15 題單項選擇,第13、16、17 題依次為翻譯、簡述與默寫。知曉這十五道??碱}(作文題例外),認識其命題規律(包括內容變化閾限),掌握其涵蓋的語文必備知識及其關鍵能力,無疑是有助于我們的高三復習教學的。

猜你喜歡
乙卷選擇題適應性
從2023年全國乙卷看物理電學實驗的備考方向
谷子引種適應性鑒定與篩選初報
2022年全國乙卷化學模擬試卷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試題(乙卷)評析
單項選擇題狂練
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乙卷)
數列選擇題精選精練
健全現代金融體系的適應性之“點論”
大型飛機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適應性研究
十種妙招握在手 破解選擇題無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