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miR-155、miR-23b 在特發性肉芽腫乳腺炎和乳腺癌中的差異性表達及意義

2024-04-01 12:03周瑜輝馬曉霞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外科陜西西安710061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免疫性標志物炎癥

何 姣,周瑜輝,馬曉霞,齊 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外科,陜西 西安 710061)

特發性肉芽腫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IGM)是一種罕見的慢性良性乳腺炎癥疾病,其病因不明,臨床和影像學表現與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相似[1-2]。關于IGM 的診斷和治療是臨床探討的熱點,其常通過病理組織活檢確診[2-3]。但是穿刺病理檢查在不同病程患者中難度不一,且創傷較大,費用昂貴,診斷周期長,因此,研究非侵入性的方法和分子進行早期診斷十分必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內源性的小而高度保守的單鏈非編碼RNA,存在與mRNA 互補的序列片段,其作用是減少mRNA 的表達[4-5]。循環miRNA 是一種穩定存在于多種體液中的分子,由于其具有高穩定性、可靠性和可反映腫瘤狀態的能力,可能成為癌癥生物標志物[6]。目前有研究探討了一些miRNAs 在BC 發病機制中的作用[6-8],如miRNAs 表達改變會影響癌癥進展,然而其是否會引起腫瘤抑制或致癌活性等仍存在爭議[9-10],且miRNA 在IGM 中的診斷價值也有待進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探討既往文獻報道的7 種BC 相關miRNAs(miR-155[6]、 miR-16-5p[7]、 miR-23b[8]、 miR-21-5p[9]、miR-210-3p[11]、miR-222-3p[12]和miR-29c-3p[13])作為血清標志物診斷IGM 和BC 的價值,以期為IGM 的診斷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IGM患者32例和BC 患者40例;另外納入33例具有相匹配的人口統計學特征的健康女性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年齡大于18歲的女性患者;微生物培養陰性;經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為IGM 或BC;首次診治,無BC 或IGM 史;既往未接受過化療或放療;具有完整臨床、實驗室、影像學相關資料。排除標準:有其他惡性腫瘤史、糖尿病、高血壓、腎或心血管疾??;處于妊娠或哺乳期;真菌、寄生蟲等感染,結節病,異物性肉芽腫,肉芽腫性多血管炎,巨細胞動脈炎及結節性多動脈炎;有肺結核或肺外結核、結核病感染者接觸史、硅膠乳房植入及近期破傷風疫苗接種。本研究由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8-00376),并根據《赫爾辛基宣言》進行,獲得所有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BMI,肝功能、腎功能等生化參數[血糖(glucose,Glu)、尿素(urea,Ure)、肌酐(creatinine,Cr)、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amino 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炎癥標志物[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細胞分析[白細胞計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類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CA15-3、CA125]。所有檢測均由對研究終點不知情的實驗室技術人員進行。

1.3 血清miRNAs水平檢測

禁食12 h 后,收集各組患者的靜脈血,3 000 r/min離心15 min。將血清轉移到無RNase/Dnase的ependorf管中,于-80 ℃保存。使用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提取總RNA,使用TaqMan miRNA 逆轉錄試劑盒試劑(美國Applied Biosystems)獲得cDNA。在StepOnePlus實時PCR 系統(美國Applied Biosystems)上使用TaqMan Universal Master Mix Ⅱ和UNG 試劑(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對每個樣本進行3 次定量PCR:95 ℃ 10 min;95 ℃ 15 s,60 ℃ 1 min,40 個循環。將定量數據歸一化為對照cel-miR-39,并采用2-ΔΔCt法計算。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首先對連續變量進行Kolmogorov-Smirnov正態性檢驗,正態分布的連續變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兩兩LSD-t檢驗。分類變量以率(%)表示,使用χ2檢驗。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法評估相關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血清miR-155、miR-23b 對IGM 和BC 的診斷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資料比較

3 組CRP、WBC、Hb、Hct、CA19-9、CA15-3、CA125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IGM 組血清Hb、Hct 水平低于對照組,同時CRP、WBC、CA19-9 和CA125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BC 組血清腫瘤標志物CA19-9、CA15-3、CA125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CRP、WBC低于IGM組(P<0.05),見表2。

表2 3組臨床資料比較()

表2 3組臨床資料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IGM組相比,P<0.05

?

2.2 血清miRNAs變化

實時熒光定量PCR 結果顯示,IGM 組患者血清miR-155、miR-16-5p、miR-21-5p、miR-210-3p、miR-222-3p、miR-29c-3p 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miR-23b 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BC組患者血清中以上miRNAs 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圖1。進一步比較BC 組和IGM 組發現,只有血清miR-155 和miR-23b 水平存在統計學差異,其中BC 組患者血清miR-155表達水平低于IGM 組(P<0.001),miR-23b 表達水平高于IGM 組(P<0.001),其余miRNAs 未見統計學差異(P>0.05),見圖1。

圖1 miRNAs相對表達

2.3 ROC曲線分析

血清miR-155和miR-23b水平鑒別診斷IGM 和BC的ROC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別為0.722(95%CI:0.601~0.843)、0.765(95%CI:0.657~0.874),敏感度分別為81.00%、77.50%,特異度分別為65.00%、59.40%。二者聯合鑒別診斷IGM 和BC 的AUC為0.869(95%CI:0.786~0.951),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4.10%和92.50%,見圖2。

2.4 相關性分析

IGM 組患者中血清miR-155 與WBC(r=0.529,P=0.002)、CRP(r=0.589,P<0.001)水平均呈正相關,而血清miR-23b 與WBC(r=-0.444,P=0.011)和CRP(r=-0.495,P=0.004)水平均呈負相關,與其他指標未見明顯相關性(P>0.05),見圖3。

圖3 IGM組血清miR-155、miR-23b與WBC、CRP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IGM是一種罕見的良性乳腺疾病,復發率高,治療較為棘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IGM 的臨床和影像學表現與BC 相似,需經組織病理學檢查才能鑒別,但是不同病程患者中穿刺病理檢查難度不一,且為有創檢查,費用高,診斷周期長,因此,臨床亟需一種可以快速且有效診斷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近年來,無創生物標志物和miRNA 芯片等技術不斷出現,有助于IGM 與BC 的鑒別診斷。本研究通過評估幾種BC 相關的血清miRNAs 表達水平,結果顯示,血清miR-155 和miR-23b 具備鑒別診斷IGM 和BC 的潛力。

miR-155 已被證明可調節BC 細胞凋亡、增殖、侵襲和轉移[14]。Anwar等[15]檢測了BC 患者和健康女性血清miR-155 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BC 患者血清miR-155 表達上調。Khalighfard 等[16]研究發現,BC 組患者miR-155表達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并與BC 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存在相關性。本研究中BC 組患者miR-155 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一致,提示miR-155 與BC 發生密切相關;而IGM 組患者miR-155表達高于BC 組,分析其原因,IGM 中miR-155 的進一步上調可能與IGM 免疫炎癥反應有關。miR-155 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關的miRNA 之一,可通過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TLR)配體、炎癥細胞因子和特異性抗原在多種免疫細胞譜系中上調[17]。miR-155介導的多種免疫相關靶點在哺乳動物免疫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包括參與B 細胞功能的調控,調節初始CD4+T 細胞向輔助性T 細胞(T helper cell,Th)1、Th2、Th17和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cell,Treg)分化等[18-19]。Zhang 等[20]也發現,miR-155 在小鼠乳腺炎中具有促炎作用,其表達水平升高伴隨著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 和TLR2 的產生,同時也可促進核因子活化B 細胞-κ 輕鏈增強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MAPK磷酸化。以上研究提示,miR-155可能通過調節免疫和炎癥反應介導IGM的發生。

miR-23b 是一種新的潛在自身免疫調節分子,參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包括腫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8,21-23]。有研究表明,BC 患者中miR-23b 升高,可能是通過促進腫瘤生長、增殖和轉移發揮癌基因的作用[8]。Papadaki 等[24]研究發現,轉移性BC 患者循環miR-23b 表達水平較高,且與預后不良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BC 組患者miR-23b 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miR-23b 與BC 的發生密切相關;而IGM 組患者中miR-23b表達顯著低于BC 組和對照組,這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炎癥反應引起。據報道,miR-23b 可能通過靶向轉化生長因子β 激活激酶1-結合蛋白2(TAK1-binding protein 2,TAB2)、TAB3 和NF-κB 抑制物激酶α,抑制NF-κB 信號通路,從而抑制關鍵促炎細胞因子IL-17、IL-1β 和TNF-α 的分泌,抑制自身免疫炎癥反應[21-22]。miR-23b 對NF-κB 信號通路的抑制作用在乳腺炎動物模型中也已得到證實[23]。以上研究提示,miR-23b 可能通過介導免疫性炎癥反應影響IGM 的發生。

除了血清miR-155、miR-23b外,本研究BC組和IGM組患者miR-16-5p、miR-21-5p、miR-210-3p、miR-222-3p、miR-29c-3p 表達水平均較對照組顯著升高,提示這些miRNAs 與BC 和IGM 的發生有關;但進一步比較BC組和IGM 組,這些miRNAs 均未見統計學差異,因而不能用于BC 和IGM 的鑒別診斷。我們推測上述miRNAs 在IGM 和BC 中的共同上調可能是由于IGM和BC 都與免疫異常、激素水平異常和炎癥反應有關。雖然IGM 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但其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的假說已經得到了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免疫抑制治療效果以及血清學和組織病理學等多方面的證據支持[25-26]。如Ling等[26]通過GO 和KEGG 富集分析表明,IGM的發生和發展可能與自身免疫性炎癥、代謝和致病微生物有關。此外,有研究發現,Th、Treg和相關細胞因子是介導IGM 發病的關鍵介質[27]。本研究中,IGM 組患者血清WBC和CR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和BC 組,提示IGM 與炎癥相關;且IGM 組中血清miR-155 表達與WBC、CRP 水平呈正相關,而miR-23b與WBC、CRP 水平呈負相關,推斷miR-155 和miR-23b作為重要的自身免疫調節分子可能在IGM 的發病機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也是其作為IGM 和BC 鑒別診斷標志物的理論基礎。本研究中ROC曲線分析顯示,miR-155 和miR-23b 聯合鑒別診斷IGM 和BC 的AUC、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高,提示除了組織病理學和影像學表現外,血清miR-155和miR-23b有望成為IGM和BC鑒別診斷的靶標。

綜上,血清miR-155 和miR-23b 有助于區分IGM和BC,有潛力成為IGM和BC早期鑒別診斷的靶標。

猜你喜歡
免疫性標志物炎癥
從扶正祛邪法探討免疫性復發性流產的防治
脯氨酰順反異構酶Pin 1和免疫炎癥
歡迎訂閱《感染、炎癥、修復》雜志
胸腺瘤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進展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歡迎訂閱《感染、炎癥、修復》雜志
冠狀動脈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
炎癥小體與腎臟炎癥研究進展
腫瘤標志物在消化系統腫瘤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