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紅色經典,根植紅色精神

2024-04-02 15:19關瑩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革命紅色課文

關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識的灌輸,又加強情感的教育,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币约t色經典課文為載體,對學生進行革命文化教育,是時代的呼喚,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

一、巧用背景材料,激發愛國情懷

教材中的紅色經典,由于年代久遠,難免會讓學生產生認知鴻溝。時空的距離,認知的隔閡,大大影響學生對文本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因此,要選擇合適的背景材料,將圖文、影像于一體的多媒體引進課堂,幫助學生了解革命時代背景,從而拉近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突破時空的壁壘。

(一)圖文結合,拉近情感距離

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理解“中華不振”這個詞語時,對于生在和平年代的學生來說的確存在困難。針對這一情況,出示八國聯軍屠殺義和團民、列強瓜分中國、圓明園的原樣以及被毀后的圖片,讓學生回到周恩來小時候生活的那個年代,看到當時中國社會的悲慘現狀,從而明白正是因為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外國列強才敢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任意妄為。他們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強行掠奪屬于中國人的土地管理權。中國人民流離失所,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借助圖片資料,帶領學生走進了那段滄桑的歷史,感受到“中華不振”所帶來的屈辱和不堪,再回到課文中品讀“中華不振”這一語句,學生的理解得以升華,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影視鋪墊,拉近時空距離

教材中很多經典革命題材的課文都被拍成了電影。教師適時利用課程資源,將優秀的影片引進課堂,為解決因時空跨度大帶來的教學困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影視的鋪墊不僅再現了文中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而且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教學《七律?長征》一文時,教師借助影視作品,讓學生重溫革命歲月。尤其在理解“暖”與“寒”二字時,從字面上似乎不難理解,但真正從內心形成深切感受卻有難度。因此,教師引入《金沙江畔》和《飛奪瀘定橋》兩部電影,選取重點片段引導學生體會紅軍長征途中歷經的艱難險阻,感悟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教學《軍神》一文時,為了凸顯劉伯承為革命不惜忍受痛苦的堅定與鎮定,選取電影《青年劉伯承》中,劉伯承在手術前拒絕麻藥,堅持做完眼部手術的這一片段。影片中沃克大夫把劉伯承眼睛里爛肉剪下來的手術情節深深震撼了學生們。

他們對“軍神”劉伯承元帥為了革命事業的那份堅忍佩服得五體投地。借助革命影視資源學習革命題材的課文,不僅能讓學生直觀具體地感受到手術的驚心動魄,而且能夠深入刻畫劉伯承的光輝形象,拓展學生學習革命文本的深度和廣度。

(三)鏈接生活,拉近認知距離

紅色經典課文所講述的革命故事與現今學生的生活過于遙遠。革命先輩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所做出的一切是學生難以想象的。教學中,教師找準過去與現在的共通點,為學生搭設情感橋梁,激發學生的共情體驗。

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時,學生從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壯舉中感受到他們視死如歸、壯烈豪邁的英雄氣概。這一壯舉讓學生既感到震撼,又存在疑問。明知跳下去會死,為什么還要做呢?五壯士的行為顯然與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知發生了沖突。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詮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教師例舉生活中的實例,如白衣天使、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他們舍“小我”為“大家”。學生通過真實的生活實例認識到,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是五壯士與身邊默默奉獻的“英雄”都具有自我犧牲精神。從過去鏈接現實,從現今回望過去,學生們走近英雄,立志爭做新時代英雄。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拉近認知距離,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二、根植語言文字,浸潤革命教育

紅色經典課文因其具有的特殊性,教學時往往會忽視對文本語言文字的品味與賞析,使得教學變成空洞地說教。因此,要用好紅色教材,努力探究課文在語言文字與教學取向之間的契合點和著力點,以“語文”所特有的方式開啟革命傳統文化,滲透人文思想,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聚焦言行,讀中悟

紅色經典課文往往通過具體的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展現人物品格精神。教學時,著眼文本特色,根植語言文字,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教學《黃繼光》一文時,首先,抓住三處描寫“爬”的語句進行品析,從“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到“冒著濃煙,冒著烈火,匍匐前進”,再到“用盡全身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把黃繼光在受傷虛弱的情況下,憑借頑強毅力完成黨交給的任務表現出來;其次,抓住三處描寫“站”的語句進行品析,將黃繼光在惡劣的環境下毅然站起來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英雄形象刻畫出來;最后,抓住“張開、猛撲、堵住”這幾個動作詞,將黃繼光在戰斗到了危急關頭,勇于堵槍眼的那種視死如歸、不惜犧牲自我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教學中,聚焦語文要素,引導學生在言行品讀中走進英雄內心,感受精神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的革命情懷。

(二)巧抓留白,讀中寫

教材中的紅色經典課文會留下一些空間讓讀者揣摩想象。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利用這些“留白”,為課文補白。例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面對備受凌辱、貧窮、落后的祖國,周恩來“若有所思,略加思索”。此刻,他在想什么?文中的留白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點,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一寫此刻周恩來的內心獨白。通過想象,學生們認識到只有國家富強,才不會被欺凌,人民才能過上當家作主的好日子?!吧倌陱妱t國強”,這也是少年周恩來立志讀書的原因。又如:《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當毛主席得知自己的愛子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噩耗后,一整天沒說話,也沒吃一口飯,此時,他心里會想什么?引導學生結合文本說出毛岸英奔赴朝鮮戰場前,毛主席因工作繁忙而未能與兒子見面的愧疚,為兒子犧牲在朝鮮戰場上而不能看上一眼的痛徹心扉;引導學生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毛主席對岸英媽媽的自責,對美國侵略者的痛恨……學生采用心理獨白的方式,將毛主席的心理活動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積極的表達中進一步感受到一代偉人毛主席的不平凡。

(三)角色體驗,讀中演

紅色經典課文具有年代感,在情感上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敖巧w驗”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充分把握課文精髓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有效引領學生理解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

在教學《小英雄雨來》一文時,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表演敵人威脅、利誘雨來的那一段,再現小雨來不屈服于敵人的軟硬兼施,憑借頑強的意志、堅強的信念,經受住了考驗。角色的體驗讓學生感悟小英雄雨來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李大叔,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那種不畏強敵的精神品質。學生在體驗活動中融入情景。這樣,原本生硬、枯燥的學習變得有情有趣。學生體會到雨來機智、勇敢的力量來自于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總之,在語文課堂中,積極探索紅色經典課文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深入文本,鏈接背景資料,拉近學生與文本和人物的距離,從中挖掘價值取向,深刻體驗其思想精髓,讓學生在體驗中加深對文本的深刻感受,讓紅色精神浸潤心靈,啟迪思想,讓“紅色經典”的“紅”成為學生的精神底色,根植于學生的心田。

(吳? 瑩)

猜你喜歡
革命紅色課文
紅色是什么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紅色在哪里?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追憶紅色浪漫
背課文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關于初中課文知識拓展教學的若干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