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深度融入思政元素的英語課堂

2024-04-02 15:19任靜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單詞思政英語

任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如何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方位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使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展,構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時代義務教育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英語學科對學生了解多元文化,在比較文化異同中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思政元素融入課堂也是對英語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提出的重大挑戰。

我們教師團隊在充分挖掘每節課蘊含的思政元素的基礎上,集思廣益、突破瓶頸,形成特色。借助學生感興趣的信息技術手段,有的放矢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運用自如適切的方式精準地實施教學,擺脫英語學科教學“語言至上”的思想桎梏,讓英語課堂從單一的語言技能傳授上升為全方位培養人的“育人課堂”。

一、“思語堂APP”,破解學習難點的好幫手

“思語堂APP”以App Inventor這一可視化、可拖拽的編程工具搭建環境,利用基于Web的圖形化的用戶屏幕生成器,設計出可在Android平臺上運行的移動應用,通過按鈕、文本語音轉換器、文件管理器等組件,實現了不同主題隨機單詞的生成,隱藏(顯示)單詞或釋義,念讀單詞或釋義等功能。該課件的操作環境有趣且交互性強,下載安裝后便可在安卓手機上運行,每個主題界面都配備了與主題相關的英語諺語,使學生在學習單詞的同時能學習諺語,擴大了英語的知識面。

“思語堂APP”充分利用信息化學習方式及特點,把握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讓英語詞匯教學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凸顯英語詞匯學習的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APP軟件中詞匯的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關聯,通過整合教材詞匯、歸納話題類型、重組熱點詞匯、優化詞匯資源,初中學段按照Job、Animal、Travel、Sport、Music、Food、Shopping、Holiday、Movie、Body、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內容設計,高中學段則根據必修和選修內容進行設置。

“思語堂APP”操作簡單,可對所學單詞進行測驗,遵循遺忘規律,讓重點詞匯反復呈現,不斷鞏固落實。學生在學習和使用中既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同類單詞集中學習的目的,提升了英語單詞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歡樂中輕松記憶單詞。特別是“思語堂APP”的研發團隊由不同學科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通過跨學科融合的方式有效地化解許多設計難題,學生的豐富建議對后期能夠廣泛地使用和推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年暑假期間,全校各年級共有1600余人體驗使用“思語堂APP”進行單詞學習。學生每日利用碎片時間,通過使用“思語堂APP”,主動靈活地進行單詞背誦。開學伊始,學校開展了百詞競賽活動反饋學習效果,各年級成績優異的同學獲得表彰?!八颊Z堂APP”借助學生熱衷電子產品的特點,因勢利導他們的關注重心,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思語堂微課程”,突破教學重點的新嘗試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是在提升語言技能的同時也實現育人目標,是新時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課程思政要培根鑄魂,啟智增慧。培“根”就是要打好中國底色,鑄“魂”就是要植入紅色基因。在有機融入思政元素的英語課堂中,學生對具有思政內涵的英語課更加感興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學英語課堂實現立德樹人的落腳點。

結合英語學科特色,依據外研社教材內容,我們創立“從‘小主題到‘大思政初中英語課程思政微課程”,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英語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

微課程里的每節小微課簡短精煉,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按照愛護動物、保護環境、傳統節日、光盤行動、經典傳奇、人生百態、文明禮儀、我愛家鄉、我愛音樂等10個主題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挖掘教材中豐富的思政內涵,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跨文化意識、批判性思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培養其語言知識綜合應用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的有機統一。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Module 5 Lao She Teahouse時,微課程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回顧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課上學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中國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抗爭的歷史,培養學生以史為鑒,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從而樹立承擔歷史使命的責任,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仡櫤屠仙嵬瑫r代的文學家和老舍同時代的仁人志士的微課程內容可以引導學生緬懷先烈,感謝這些仁人志士對祖國作出的貢獻。作為青少年,應勇于擔當作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我們還節選語文課所學的《駱駝祥子》,讓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小組合作,制作英語配音動畫,演繹傳統經典文學。這既傳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又增強了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進而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學習社會知識、拓展國際視野并增強文化自信。

另外,在外研社八年級上冊M8 Accidents Unit 1 While the lights were changing to red, a car suddenly appeared.的課程設計中,通過微課程我們設計了真實情景思考題:“Should we help the old when he/she falls down on the street? Why or why not?”引導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的經歷,提出自己的見解?!白鹄蠍塾资侵腥A傳統美德”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契機。但社會中“碰瓷”這一不良現象導致一部分學生認為不應該幫助摔倒的老年人,教師啟發學生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利益。該環節在為學生提供知識輸出機會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踐行樂于助人、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樹立學生法治觀念,教會學生逐漸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切身利益。

在課堂教學通過微課程素材展示中國元素,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了解外國文化、認識世界的同時,能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在課堂活動設計中,教師還結合學生關注的時事熱點,圍繞單元主題,從課內知識點的梳理到課外話題的延伸,借助分角色朗讀、小品表演、視頻配音、觀點表述等多種形式豐富微課程內容,進而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觀點和看法。通過真切地學習和思考,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理解個人、社會、國家的依存關系,明確個人之“小我”與國家之“大我”密不可分,從而找到未來奮斗的方向,激昂奮斗青春,樹立成為“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钡膰医ㄔO者和接班人的長遠發展目標。

微課程圍繞在“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明確英語學科思政教學目標,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于教學計劃、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等主要教學環節,經過整合、歸納、提升,形成可推廣乃至可復制的課堂教學設計。成功探索了英語課堂教學信息化“深度融入”思政元素的授課范式,從課程價值觀和教學模式等方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力爭做到精準的英語課程思政。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需要更好地洞察自己習以為常的課堂教學,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利用好課堂這個教學主陣地,尋求解決發展瓶頸的小妙招,積極發揮學科優勢和課堂的育人功能,助力課程思政建設,在教育路上勤耕不輟,始終向前。

(徐德明)

猜你喜歡
單詞思政英語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單詞連一連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看圖填單詞
看完這些單詞的翻譯,整個人都不好了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單詞拾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