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樂在中學課堂中的運用研究

2024-04-02 15:19張鵬
天津教育·上 2024年1期
關鍵詞:流行音樂音樂課堂教學

張鵬

音樂教學在最初的教學整體結構中處于邊緣地位。近年來,隨著教育的轉型,音樂教學得到了重視。然而,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生受到網絡文化的熏陶,聆聽的音樂大多是一些網絡流行歌曲,對課本中的音樂歌曲沒有興趣。教師按照教材進行音樂教學時,學生不僅不配合教學,甚至還會對音樂課程產生抗拒。因此,教師必須要思考將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課程相結合的方法。

一、將流行音樂與初中音樂教學相結合的意義

首先,教師使用流行音樂進行教學,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當今的社會文化氛圍偏向于包容開放,加之我國的教學理念也在朝著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方向發展,因而當前的學生普遍個性鮮明。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如果教師仍然照本宣科地講解陳舊的音樂理論,使用教條的方法教授學生音樂知識,那么,學生必然無法形成對音樂了解與探索的興趣,甚至還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初中音樂教師要注意轉換自身的教學思路,將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在興趣與傳統教學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沿著一定的方向,以興趣作為學習動力,使其能夠更加主動、深入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生偏愛流行音樂,教師也不應當對流行音樂抱有偏見,要以包容的眼光,挖掘流行音樂的深層價值,尋找其與傳統音樂課堂之間的聯結點,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實現教學目標。

其次,流行音樂可以進一步擴寬教師的教學范圍,使音樂教學與時代接軌。我們都知道,教材的編訂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如今卻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因此,教材在進行音樂選擇時力圖傳遞出來的價值理念并不一定全部適合于當下。如果教師依然將教材作為唯一標準而忽視時代的真實需求,那么,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接受到的精神熏陶就會含有謬誤的部分,最終妨礙學生的自我發展。音樂教材中的曲目數量是有限的,憑借這些曲目教學,教師難以在教學中真正實現對學生的精神引導。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看到流行音樂的潛力,并在設計課程時,積極將流行音樂納入教學內容當中,做到與時俱進,選取一些符合當代價值觀念的正能量歌曲,引導學生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精神內涵,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還應當充分擴寬教學內容,將流行音樂真正作為教學的一部分,帶領學生對其進行鑒賞,使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與鑒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將流行音樂運用到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策略

(一)對流行音樂進行正確選擇

在進行流行音樂的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對音樂有所選取,從外部的節拍旋律與內部的思想情感這兩個角度出發,對流行音樂做出全面的考量。而要求教師篩選流行音樂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們雖然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知識,但與此同時,更多負面的內容也充斥在我們周遭,而音樂面臨的境況也是相似的。當代的流行音樂中有很多昂揚向上、感動人心的優秀樂曲,但也有很多毫無意義,甚至根本不成曲調的內容。教師在運用流行音樂豐富課堂時,就必須要對這些良莠不齊的音樂加以甄別,剔除那些缺乏意義的內容,選擇一些有深度、歌詞優美、旋律動人的音樂作為教學曲目。

首先,在對音樂的節拍旋律進行選取時,教師要選擇整體聽起來比較輕松愉快的歌曲,對于那些音調起伏較大或者節奏較為激烈的音樂則要慎重。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水平通常難以支撐其感受此類音樂中所迸發出來的思想。在聆聽此類樂曲時,學生只會覺得音樂的聲音很大,歌手在唱歌時情感非常飽滿,而這顯然不符合音樂教學的整體目標。所以,教師在對流行音樂的旋律進行篩選時,要注意選擇一些舒緩或者活潑歡快的曲調,以便使學生能夠輕松完成對音樂的鑒賞。其次,在初中開設音樂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借助音樂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審美水平與精神素養的熏陶。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教師要選擇充滿正能量的歌曲。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確保所選擇的流行音樂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能夠在學生聆聽時啟發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立足于這兩點,教師就可以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歌曲入手,譬如動漫的插曲、電視劇的片頭片尾曲以及短視頻中的背景音樂等,從中選擇比較有價值的內容,并將其所表達的核心主題抽離出來進行分析整合。在講述與這一主題相關的音樂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這些流行音樂插入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二)帶領學生進行音樂的價值鑒賞

沒有學生天生就能對音樂形成感受能力,審美能力實際上是后天教育的結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在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與生活經歷對音樂形成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同時,還需要將一些基礎的樂理知識教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立足于理論,對流行音樂進行更為專業的鑒賞。而在以往的音樂課程中,在授課時,教師通常不會將學生的想法與感受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進行音樂理論教學時,有些教師只會將教材中枯燥的樂理內容為學生讀一遍,然后,讓學生勾畫出書中的重點內容,最后,讓學生將這些知識背誦下來。而在進行音樂鑒賞的教學時,有些教師也只會將樂曲為學生播放幾遍,并讓學生按照教師規定的套路完成賞析。顯然,這種死板的音樂教學模式很難真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而想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審美與感受能力,教師就必須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由表現的時間與空間,并從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入手,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探索音樂的熱情。例如:班級中的學生都很喜歡陳奕迅,那么,教師就可以專門開設一堂關于陳奕迅的音樂鑒賞課,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的熱情。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不必直接將所要鑒賞的歌曲放給學生們聽,而是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陳奕迅,對他的音樂有哪些理解。有的學生說因為他的歌詞淺顯易懂,不但很好理解,而且還能與自己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有的學生喜歡他歌曲的旋律,認為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還有的學生認為他的音色比較特別,在唱歌時感情特別飽滿。在這近似于聊天的課堂環節中,學生結合自身的感受,完成了對音樂的初步鑒賞,但這些想法因為沒有理論支撐,顯得比較散亂。那么,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將陳奕迅歌曲中的一些經典曲目播放給學生聽,并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找到能夠進行深度鑒賞的著眼點。有些教師認為,音樂鑒賞必須依靠艱深晦澀的理論,實際上并非如此。一來,這些理論比較枯燥,學生聽不進去;二來,以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他們即使記住了理論也做不到有效應用。因此,在帶領學生通過鑒賞流行音樂提升個人核心素養時,教師可以直接從學生的感受出發,從而形成對樂曲的審美。

(三)利用音樂活動豐富課堂教學

通過音樂的選擇與審美的引導使學生初步具備音樂審美鑒賞能力之后,接下來,教師要做的就是為學生組織音樂活動,轉變學生的身份,使學生從音樂的聆聽者變成音樂的創造者,讓學生從創造的角度出發,形成對于音樂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受。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舉辦一個歌唱比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并在課下自主練習。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音樂能力,對歌曲進行相應地改動,使其更加符合個人的審美。此外,教師還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或者將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結合起來。一方面,活動的開展使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能夠有效使學生受到優質音樂的熏陶。

綜上所述,音樂教師在對音樂課程進行重新規劃時,應當積極主動地將流行音樂納入教學體系中,以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其學習音樂的熱情,最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獲得提升。

(吳? 瑩)

猜你喜歡
流行音樂音樂課堂教學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創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多棱鏡中的流行音樂——兩岸四地“流行音樂文化高層論壇”述略
音樂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和流行音樂有個約會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