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草原生態保護困境與對策研究

2024-04-05 00:33張耘碩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24年1期
關鍵詞:牧民青海省牧草

張耘碩

(西寧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 青海 西寧 810000)

引言

2021 年12 月,青海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青海省“十四五”林業和草原保護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 年,青海省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物多樣性得到全面保護,其中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將達到58.5%。在草原生態環境保護中,青海省需要實施全面保護“中華水塔”戰略,重點關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確保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策略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布局合理、措施可行、保障有力。

1 青海省草原的基本情況

青海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3000m 以上,如三江源地區,該地區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為3500~4800m。根據第二次草地資源調查可知,青海草原類型復雜多樣,有9 個類、10 個亞類、93 個型。青?,F有天然草地4213 萬h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0.5%,占全國草地總面積的10.72%。然而,在20 世紀80年代以后,大部分草原出現了退化,草原的承載力大幅度下降,畜牧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甚至直接危害國家的生態安全屏障。對于三江源地區來說,其土壤風蝕、水蝕、凍融情況比較嚴重,草原蓋度的下降速度較快,可利用的草原面積持續減少,草地的生產力正在不斷下降[1]。

2 實施草原生態保護的價值

2.1 維持生物多樣性

草原上動植物眾多,整個生態系統中包含了植物、遷徙的野生動物、人類飼養的牲畜,一旦草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草地退化,就會使眾多生物失去家園,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草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生態屏障,一旦草原受到破壞,將會對下游的生態系統安全造成威脅,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通過實施草原生態保護策略,可令以往草原退化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生物多樣性也能得以提升。

2.2 保護牧民的利益

青海省是畜牧業大省,其畜牧業發展以傳統粗放式為主,對資源的利用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升。近些年來,該省的牲畜數量不斷增加,草原的承載力有所下降,很多地區的草原不堪重負,草地退化的現象非常嚴重[2]。在這種情況下,實施草原生態保護有利于緩解草地退化,保障牧民利益。當前,青海省的部分地區出現了過度放牧、不均勻放牧等問題。為此,在推進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會合理規劃放牧區,對草原進行保護,對牧民的放牧問題進行協調,維護牧民的利益。

3 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措施取得的成效

2021 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措施》,重點提出要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預期到2025 年全省草原總體退化趨勢基本遏制,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8.5%。在具體措施方面,提出要健全完善制度的措施,科學編制相關規劃,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加強草原用途管制,強化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該措施自2021 年9 月9 日起施行。近些年來,青海省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加大力度開展草原生態環境修復,先后推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20 年,青海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了57.4%,比2015 年提高了3.82%,這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在改善草原生態環境上的決心,體現了相關措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青海省在草原生態保護工程上已經培育了350 多支隊伍,每年吸納的牧民群眾高達2 萬余名,草原生態修復隊伍正在不斷壯大。

4 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面臨的困境

4.1 草原生態保護機制不完善

青海地區在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缺乏成效鞏固機制,很多項目前期投入的資金較多,草原保護效果比較明顯,但后期缺乏管護,無法維持項目的開展成果。在實踐中,很多地區出現了鼠害反彈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草原生態環境[3]。目前,青海地區中度以上退化草原的治理率依然較低,草原生態環境的恢復還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草原持續退化的情況沒有得到全面遏制,這些均體現出草原生態保護機制的缺陷。

4.2 草原生態工程建設內容單一

對于青海省而言,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涵蓋了牧草基地改善、畜種改善、草地生態環境監測、“黑土灘”治理等多個方面。在草原生態工程建設過程中,很多地區出現了濫建圍欄的問題,工程的建設內容相對單一,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除此之外,一些草原生態工程分屬于不同單位、不同部門,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相互割裂的問題,不同單位、不同部門對工程項目的實施手段存在較大差異,造成工程建設缺乏協調性和統一性,這些都會影響草原生態工程的建設效果。

4.3 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較大

青海省的區域經濟發展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較大矛盾,禁牧減畜等措施無法真正落實。目前,青海省部分區域開展了草原生態移民工程,但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移民后片面關注牲畜的飼養設施、購進渠道等問題,忽略了對畜產品的市場調研;對牧民技能、牧民的多元化就業問題不夠重視,沒有完善的相關社會保障。此外,當前青海省的生態補償還沒有全面落實,很多地區的補償資金不到位。

4.4 生態型草種缺口較大

當前,青海省每年的牧草良種缺口非常大,無法滿足草原生態建設項目的需求,牧草品種魚龍混雜,在銷售和推廣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此外,有關部門對良種繁育的重視力度遠遠不夠,尚未建設完善的牧草種子生產發育體系。在種子的繁育中,多年生牧草種子田缺乏管理,牧草種子品質得不到保障,混雜程度較高,這會直接影響草原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的開展。

4.5 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青海省各級草原站在實踐工作中依然存在技術服務手段落后、技術儲備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技術型人才匱乏等問題,這會直接影響先進技術的應用成效,不利于草原生態保護項目的開展。目前,各州縣的草原站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現有工作人員很難解決草原生態保護中的技術性問題。

5 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的實踐策略

5.1 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優化生態治理體系

在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中,完善生態保護機制至關重要。只有完善生態保護機制,將前期的治理工作和后期的維護工作緊密融合起來,確保后期的資金、人力、技術,才能維護好草原生態項目的建設成果,充分發揮草原生態項目的建設價值。為此,有關單位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對草原生態保護機制進行完善,結合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休牧策略,以達到草畜平衡的效果,促進草原生態系統的恢復,給草原提供更多休養生息的時間。在實踐中,主管單位需要編制階段性的草原區域治理規劃,建立健全草原治理體系,合理劃分草原生態功能區,對不同區域的功能進行精準定位,推進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工作,筑牢草原生態安全屏障。此外,草原生態環境修復需要繼續推行生態建設項目,堅持以點帶面,融合創新型治理策略,扭轉當前草原持續退化的局面,提高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效果。

5.2 做好重點保護工程,提高措施的合理性

5.2.1 實施分區域管理

針對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工程而言,禁牧休牧措施需要和畜牧業的發展協調起來,確保草畜平衡。為達到這一目標,青海省需要嚴格履行空間管控要求,科學劃定禁牧區域以及草畜平衡區域,科學核定草原載畜量,為草原生態修復提供更多空間。在具體實施中,核心區域必須嚴格開展禁牧管理,一般控制區則需要靈活開展草畜平衡管理,發揮分區域管理的優勢。如,在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區,有關管理部門需要將工程治理和禁牧封育結合起來,讓草原生態保護措施適應三江源地區的實際情況。另外,在環湖地區,管理部門需要推行以草定畜的措施,將穩定草原生態作為主要目標,在穩步推動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上恢復草原生態。在柴達木地區,管理部門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沙化草地治理、草原綠洲保護方面,提高該地區的防風固沙能力。在祁連山地區,管理者必須嚴格落實草原禁牧,積極開展國家草原生態公園建設,通過這種方式提升草原的生態服務功能。在河湟地區,管理者要提高區域水土保持能力,嚴格落實禁牧育草計劃[4]。

5.2.2 提高工程建設的協調性

青海省的草原面積十分廣闊,草原生態環境的受破壞情況比較嚴重,相關治理措施比較復雜,有些工程項目會分配給不同部門進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各部門必須加強溝通和聯系,制定出系統化、統一化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對工程項目進行細化,確保不同項目之間的對接,防止出現各為其主、缺乏協調性的現象。為此,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生態工程建設情況的監督,確保草原生態項目的實施效果,掌握不同保護措施的開展情況、后期維護情況,進一步提高工程建設的協調性。

5.3 完善生態補償體系,營造生態保護氛圍

5.3.1 優化生態補償體系

針對青海牧區而言,畜牧業的發展和草原保護之間存在一定矛盾,為緩解二者的矛盾,需要從優化生態補償體系入手,深入分析當前補償體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不同區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要保護草原的生態環境,防止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另一方面還要降低草原生態保護工作對畜牧業發展的影響。當前,《青海省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已經出臺,該方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基本原則,對草原補獎政策進行了明確,有利于推行天然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引導農牧民合理配置載畜量,科學利用天然草原。在生態補償資金的發放中,需要嚴格遵循規范化流程,最終以“一卡通”的形式直補到戶。針對部分地區的草原生態移民工程,負責單位不但要關注移民工程的開展情況,還要從牧民的生活出發,解決牧民生計問題,協助牧民多元化就業,改善牧民生活狀況。

5.3.2 提高牧民的環保意識

在草原生態保護工程的推進過程中,宣傳部門需要積極開展普法宣傳和科普活動,營造出有利于草原保護和執法工作開展的輿論氛圍,倡導農牧民在承包草原的過程中進行種草復綠,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為更好地營造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氛圍,新聞媒體需要加大力度宣傳草原生態保護工程,從而讓廣大牧民了解草原的重要性,提高牧民的責任感,進而讓牧民更好地配合草原生態工程。

5.4 加大草種繁育力度,凈化牧草種子市場

在草原生態工程項目的開展中,草種質量非常重要。只有全面加強對優良牧草品種的保護,提高對牧草品種的監管力度,完善牧草種子生產法律體系,才能保證牧草品種的產量和品質。首先,科研單位需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全面開展優良牧草品種的生產和研發工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其次,區域內草種研發和草種生產的龍頭企業需要提高責任感,發揮自身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草種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和標準化水平,擴大優良牧草品種的生產規模。最后,有關部門還需要制定牧草種子質量認證體系,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督,對牧草種子進行清理、篩選、加工、檢驗,提高種子的純度、凈度、發芽率。為打擊市場當中以次充好的現象,青海省需要在草種經營方面實施“三證一照”,對無照經營的主體進行處罰,嚴格依法凈化牧草種子市場,推動牧草種子市場健康運行。

5.5 強化基礎人才建設,發揮現代科技價值

5.5.1 完善人才隊伍

為更好地應對人才流失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強化縣級林草部門機構的建設,確保牧區林草局的獨立性,設置草原管理科室,構建高素質的人員隊伍,提高技術人才的比例。人才培養是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的第一要務,為更好地提高服務能力,有關部門需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從人才選拔、人才培訓等方面入手,提高人才隊伍的草原管護能力。此外,管理部門還需要大力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建立和發展,發揮社會組織在草原生態保護中的作用,為草原協會等社會化組織提供支持,以此來彌補人才隊伍的不足。

5.5.2 加強科技投入

當前,我國草原科技貢獻率不足30%,而其他發達國家的草原科技貢獻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加強科技支撐非常重要。為此,青海省需要充分發揮現代科技在草原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利用衛星遙感和無人機等技術手段,構建天、地、空一體化草原監測網絡,加強對草原的動態監測,科學評估草原恢復情況。另外,青海省還需要建設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野外試驗站,同時建設綜合化的試驗基地,完善草原科技創新體系。在基礎設施方面,負責草原監測和草原生態治理的單位可以引入更多先進儀器設備,全面提高監測效率,發揮現代科技的作用。

結語

近些年來,青海地區的草原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比較嚴重,草地退化、“黑土灘”、土壤沙化等現象有較強的惡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需要全面加強對草原生態環境的治理,扭轉草場持續惡化的局面。當前,青海地區在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草原生態保護機制不夠完善,生態工程建設內容單一,優良草種缺口較大,高素質人才匱乏,這些問題都會影響草原生態工程的建設。為此,青海省的草原生態保護工作需要從問題入手,全面優化草原生態保護機制,推出科學的保護項目,在保證牧民經濟收益的前提下推行保護措施。

猜你喜歡
牧民青海省牧草
牧民新生活
養兔牧草品種咋選擇
牧民歌唱冬奧會
甘南牧民 趙云雁
商人買馬
國審牧草品種
——黔南扁穗雀麥
落實“四個扎扎實實”展現開行使命擔當——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運輸行業數據中心節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科協青海省自然科學優犁匆圈獨砰審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屆青海省質量獎的授獎決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