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時代紅色基因傳承的“守正創新”

2024-04-05 14:02
大連干部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守正創新中國共產黨紅色

王 倩

( 安徽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學習和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堅持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1]。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標識,紅色基因是保障偉大建黨精神富有生命力、創造力的內在支撐,是歷史自信及歷史自覺的深厚底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盵2]紅色基因是支撐我們黨走過百年風雨,仍風華正茂的文化密碼和精神動力,鞭策著新時代的建設者繼續揚帆前進。站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科學認識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對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及譜寫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價值,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一、紅色基因的內涵與特征

(一)紅色基因的內涵

傳承紅色基因,首先要明確其概念。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種意識能量,它孕育并形成于革命戰爭時期,在建設和改革時期又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思想內容,“是由多種元素搭配而成的,其政治屬性是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性質,其思想來源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其精神秉性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其信念堅守是共產主義的理想。這些基本元素組合構造的紅色基因,使中國共產黨不同于其他任何政黨或任何政治組織,并決定著它的所有言行舉止”[3]。目前,理論界、學術界對如何定義紅色基因還未形成統一而權威的概念界定。劉建平等學者認為:“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懈奮斗中所形成的一種先進的觀念意識形態,是對中華民族先進本質、偉大精神、崇高思想、優良傳統等的高度凝練和升華?!盵4]也有學者認為:“紅色基因就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精神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傳承發展的精神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最本真、最深層、最核心的‘專屬指紋’和本質特征?!盵5]

綜上,紅色基因指的是我們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紅色思想、紅色信仰、紅色作風和優良傳統的集中凝結,是使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并在實踐中代代相傳的美好品格,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的紅色信仰、紅色紀律、紅色作風及紅色情懷,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血液中,成為一切行動的價值遵循和行動指南。

(二)紅色基因的顯著特征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多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在謀求民族獨立、民族振興、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孕育了獨具身份標識、價值認同的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標識,紅色基因具有穩定和普遍認可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們準確理解和把握紅色基因的重要內容。

一是富有人民性。以人民為中心是紅色基因最突出的理論品質和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踐行初心使命的艱苦奮斗中淬煉了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盵6]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將這個初心和使命深深刻入骨髓里,將其作為自己終身的奮斗目標和行動準則,是我們黨克服重重困難的精神支撐和思想能量,鼓勵著共產黨人勇往直前,突出重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廣大人民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帶領中國人民 “打江山”,帶領人民擺脫壓迫,做自己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帶領廣大人民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建江山”,帶領人民利用勤勞的雙手建設家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成為重要任務,黨領導人民以奮斗為民的忘我精神,不斷為人民 “富江山”,創造富裕生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領導人民以不懈奮斗的向上精神為人民 “美江山”,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家園,不斷創造美好生活??梢?紅色基因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彰顯著黨和人民的精神風貌、思想品質和價值取向,是黨性和人民性高度統一的獨特精神標識。

二是充滿斗爭性。我們黨是在內憂外患、民族危難的復雜局面中誕生的,一經成立就對 “舊中國”充滿著斗爭性,在夾縫中謀生存,在反壓迫中謀進步,在斗爭中謀勝利??梢哉f,黨的百年發展史就是一部團結帶領人民自立自強的偉大斗爭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各種反侵略的偉大斗爭,實現了國家統一、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突破外交孤立、經濟封鎖等重重發展障礙,以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的昂揚姿態使新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帶領全國人民持續奮斗,致力于消滅貧窮實現共同富裕的同時,不斷抵御各種思潮帶來的沖擊,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以提升核心競爭力,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內外局勢復雜多變,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風險挑戰,黨帶領全國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妥善應對疫情沖擊等,取得了積極的斗爭成果。建黨一百多年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而向著鐮刀鐵錘的方向奮進,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斗爭精神克服種種困難,譜寫了一曲曲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壯麗凱歌。

三是具有科學性。紅色基因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將科學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而產生的政黨文化結晶。一方面,紅色基因的科學性源于它所產生的理論基礎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是紅色基因形成與發展的指導思想,也是紅色基因價值立場的基本遵循。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帶領人民在偉大實踐、偉大斗爭的進程中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新中國百年奮斗征程相結合的精神凝練,馬克思主義是其鮮明的政治底色和科學靈魂。在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精神動力理論的指引下,無數革命先輩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在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不斷實現自身文化建設和理論創新,充分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深深融入了中國特色的紅色基因。另一方面,紅色基因的科學性體現在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過程中。紅色基因是被實踐證明的正確的、科學的文化和思想理論。在百年奮斗史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實事求是,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確保理論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動態,最終使經得起檢驗的理論為具體實踐服務。紅色基因正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過程中的價值凝聚與精神凝結,熔鑄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原則、政黨標識和優良作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價值立場、精神狀態和理想信念。

四是蘊含發展性。中國特色的紅色基因是不斷發展的先進意識形態,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紅色基因是時代的產物,并隨著時代、實踐和理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一方面,紅色基因具有時代性。在百年征程中,紅色基因始終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指導黨和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吸收新的文明成果來充實和發展自己,在指導社會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紅船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紅色精神,在與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并不斷形成新的紅色精神要素,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發展態勢,鮮明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理論品格。另一方面,紅色基因具有創新性?!拔﹦撔抡哌M,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7]59,創新是紅色基因的鮮明特征。在百年奮斗史中,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品質,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和借鑒國內外優秀成果以增強紅色基因的科學性和發展性,并在“守正”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不斷推進理論的時代性、有效性。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的“工農武裝割據”“支部建在連上”“論持久戰”等思想,還是改革開放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發展觀”都體現了紅色基因的創新性。進入新時代,全黨上下不斷提高創新本領和貫徹創新發展理念,不斷開創發展新格局,以全新的姿態應對世界大變局及新挑戰。在改革開放中堅持守正創新,形成了許多具有創新性、國際化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體現了我們黨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紅色基因的內涵與特征也不斷被豐富和發展。

二、新時代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內在機理

把握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內在機理是新時代紅色基因延續發展的現實要求,重點在于正確厘清并處理好紅色基因“守正”與 “創新”的關系。 “守正”與“創新”是新時代紅色基因發展的兩個基點,正確處理二者關系的關鍵就是要堅持“繼承和發展、鞏固和提升”相結合的原則,以守正為基、創新為要,既要在新時代保持紅色基因的“底色”,又要不斷賦予紅色基因以 “新色”,確保紅色基因永葆紅色基調和煥發生機活力。

(一)以“守正”為傳承根本

馬克思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8]這就啟示我們,創新發展必須以“守正”為前提。中國特色的紅色基因不同于其他基因,它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濃厚的人民情懷,做好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做到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保持一心為民的濃厚氛圍,讓紅色基因成為一種又專又紅的先進意識形態。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站在一起的,堅持全心全意為民,為廣大群眾謀福利,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紅色基因的創新發展必須牢記初心使命,守好一心為民的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樹立并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處處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論品質,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一切工作的衡量標準。二是堅定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 “站起來” “強起來”“富起來”的奮斗過程中形成的先進意識形態,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凝結和價值體現,彰顯了黨的性質宗旨,體現了黨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面貌。同時,紅色基因又連接著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夢想和偉大事業,紅色基因的賡續發展需要黨政軍民學的共同推動,其中黨和人民是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既要發揮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又要尊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積極性,二者有機統一才能不斷推動紅色基因的傳承發展。

(二)以“創新”為發展動力

紅色基因的賡續發展必須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一方面,紅色基因的基本內容要與時俱進,凸顯時代性和先進性。紅色基因誕生在革命戰爭年代,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中得到發展,其發展過程具有階段性、連續性和開放性。新時代,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國情,圍繞建設目標和發展任務的時代要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在新時代條件下形成的女排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都為紅色基因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進一步深化了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在保持精神底氣和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吸收新的精神要素、文化因素來充實紅色基因的基本內容,既能彰顯紅色基因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紅色基因凝神聚氣作用,為時代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另一方面,以“創新”助力紅色基因發展。毛澤東同志指出:“要使新的革命任務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適合于新的情況的變化?!盵9]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便捷高效的信息傳播媒介不斷涌現,紅色基因的創新發展必須借助新媒介技術優勢,及時更新傳播載體,實現方式方法的創新發展。采用先進信息技術,讓紅色故事更生動形象,讓紅色基因傳承更“接地氣”,以此推動紅色基因的快速發展和影響力的增強。

(三)堅持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

紅色基因的創新發展必須是守正與創新相統一的協調發展,是發展性與繼承性辯證運動的動態過程。一方面,紅色基因的文化根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記憶,具有較強的民族性,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其紅色內容根植于中華大地。新時代的紅色基因發展必須“不忘本來”,堅守民族特色,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基本底蘊和發展根基,確保紅色基因能夠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凝聚民族力量和彰顯民族精神,增強全體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紅色基因的賡續發展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紅色基因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批判與借鑒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和博采眾長的產物。馬克思主義是其發展的理論根據,其所體現的黨性宗旨、理想信念等也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與發展。紅色基因所體現的精神追求與國際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具有一致性,中國特色的紅色基因是從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先進意識形態。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我們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為世界文化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三、新時代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實現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盵1]紅色基因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深層次的價值追求和最獨特的精神標識,為推進民族復興大任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動力。站在新的起點,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工作只有保持政治底色,彰顯時代價值,構建育人格局及拓展新形態,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求。

(一)堅守基本原則,永葆政治底色

一方面,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要舉旗定向,把握政治導向。首先,增強黨對紅色基因的精神引領,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黨對紅色基因的領導是做好紅色基因守正創新工作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黨在思想政治建設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實戰經驗。在文化多元化和各種意識形態相互碰撞的時代背景下,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意識形態、政治導向的領導者,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安全的主導權。在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就要求黨組織要加強對紅色文化的政治引導,確保紅色文化沿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努力,增強中國共產黨在紅色文化建設中的話語權和領導權,加強馬克思主義對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理論指導,發揮先進理論對紅色基因的精神塑造和價值引領作用。其次,在守正創新工作中突出紅色基因的政治底色。紅色基因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意識、思想共識和精神能量,是中國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紅色基因作為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文化積淀和精神價值已經深深融入黨的基因血脈,成為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獨特優勢。因此,在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工作中要增強黨風廉政文化建設,通過革命傳統教育、革命文化宣傳等形式提高全黨上下的思想覺悟、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紅色傳人。

另一方面,固本培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盵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奉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優良傳統。在風雨苦難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擺脫被奴役的悲慘命運,成為自己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又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共同富裕。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改善民生和生存環境,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以實際行動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工作必須突出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和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增強紅色基因在人民群眾中的認可度和影響力,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信賴,從而更好地發揮其凝神聚氣和強基固本的積極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和人民力量。

(二)用好紅色資源,彰顯時代價值

切實提升革命文物保護水平,在完善制度中做好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工作。革命文物作為革命精神和革命記憶的物質見證,承載著黨和人民艱苦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著感人的紅色故事和歷史進程,是宣傳紅色文化,傳播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生動教材。革命文物作為紅色基因原初的物質體現和表現形態,在守正創新工作中必須得到強有力保護。首先,加強頂層設計與基層管理,落實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責任。政府在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中發揮著統領全局和引導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必須建立黨和政府領導體制,將紅色資源保護納入考核項目,在分工負責中增強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的責任感。物質保障是保護和傳承紅色資源的基礎條件,政府要聯合多方力量加大資金投入,通過積極建立紅色基地,設立專項保護資金,組建社會公益團體等形式加大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作的紅色資源保護格局。其次,要完善革命文物保護法和相關政策法規。完善革命文物保護法是利用紅色資源的前提條件,也是做好紅色資源保護的最后防護線和強有力后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等上位法,制定符合本地區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相關條例和管理辦法,確保法律與法規的有效銜接,依法管理與保護紅色資源,嚴厲處置破壞紅色資源的惡劣行為,確保紅色資源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方向發展。

挖掘利用紅色資源時代元素,在創新中充實紅色基因內容?!安煌緛聿拍荛_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盵7]164紅色基因要有持續發展的活力和向上的生命力,就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狀態,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元素,以形式多樣的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基因的內容,增強紅色基因的時代性、趣味性和說服力。首先,挖掘紅色資源和豐富紅色基因的發展內容。歷經百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我們黨紅色資源內容豐富、分布廣泛,每個區域都有獨具特色的紅色資源,各級部門要著力做好紅色資源的挖掘整合工作,全面開展紅色資源調查,準確把握紅色資源現狀,大力發掘具有時代價值的紅色載體,圍繞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革命精神等重點開發革命老區、戰爭遺址、紀念館、博物館等,增強紅色基因的情景性、生動性。其次,發展“紅色產業”,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凹t色產業”具有弘揚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的政治作用和重要的經濟作用、社會功能,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以繁榮紅色文化,進一步增強紅色基因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輻射力。以政府為主導統籌相關部門,組建“紅色產業”開發機構,搭建發展平臺,為紅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企業發現和總結新的紅色資源,探索發展 “紅色產業”的新形式及新模式,激發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更好地推動紅色資源融入產業發展,促進“紅色產業”升級,打造紅色文化品牌,不斷提升 “紅色產業”的影響力、輻射力。

(三)加強紅色教育,構建育人大格局

深化“四史”學習教育,正本溯源。 “四史”是紅色歷史的載體,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一葉紅船到巍巍巨輪,紅色是不變的主題色,記錄著黨領導人民奔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過程,“四史”教育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形式。因而,必須“深化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10],推進 “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以黨史學習為重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展,融入 “四史”教育全過程,學好總結好歷史經驗,傳承好紅色傳統。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一個民族是不能拋棄自己的歷史文化的,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凝聚民眾力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深化“四史”學習教育中正視和尊重歷史的客觀性,在堅決批判、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中喚醒紅色記憶和英雄情懷,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優化紅色基因教育環境,統籌構建社會、學校和家庭有效銜接的紅色基因教育機制,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紅色基因育人大格局。首先,優化紅色基因教育環境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聯合多方社會力量以實現紅色基因對社會發展的價值引領作用。在社會上積極發揮公益組織的帶動作用,積極開展以主題教育、社團文化、黨性教育基地等為載體的紅色教育活動,拓展紅色教育的覆蓋面,深化紅色資源共建共享,發動更多的人參與到紅色教育中,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與互動感,確保紅色基因根植于心,獲得更多人的支持。在學校優化教學環境,積極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紅色基因教育機制,做好學校立德樹人的鮮亮底色。師資力量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要把紅色基因教育培訓納入教師培養方案,增強教師的紅色文化素養,打造一批政治覺悟高、歷史素養好、紅色情懷深的人民教師。其次,將紅色基因融入校園環境,搶占校園輿論陣地。大中小學可以以紅色基因引領為龍頭,堅持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社會主流文化和價值觀,“結合地域紅色文化開設紅色基因專題課程、專題黨團活動,開展紅色演講或紅色文化征文活動,豐富紅色實踐活動,使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基因的熏陶”[11]13,逐漸認可紅色文化和了解紅色精神,自覺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用紅色基因哺育家風,將弘揚紅色基因中的優良傳統和美好品質融入家庭家風家教,讓紅色家風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這就要求父母應當時刻規范自身的言行,以革命先烈的言行為標桿,向子女講好紅色故事、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以紅色家風涵養青少年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紅色基因的傳承融入青少年成長成才的全過程,增強其對紅色基因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更好地發展紅色基因。

(四)融合時代內涵,拓展紅色基因形態

創新紅色基因的傳播方式,拓展傳播陣地?;ヂ摼W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新的文化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網絡傳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傳播方式,紅色基因的傳播發展必須適應現代科技和媒體傳播方式的深刻改革,推動傳播載體創新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善于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快紅色基因傳播的數字化、網絡化、移動步伐,積極構建和發展現代化的傳播體系,實現對紅色基因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的現代化改造,以便滿足傳播環境和受眾審美的發展需要,擴大紅色基因在人民群眾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針對不同受眾的思想水平、行為習慣,對受眾群體進行精準定位和把握傳播規律,不斷調整傳播方式和講究傳播藝術,利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播紅色基因,增強紅色基因的傳播效果。積極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創新傳播方式,促進紅色基因教育融入互聯網,搶占傳播制高點。在尊重歷史和事實的前提下,運用融媒體技術將紅色故事以更加立體、直觀、形象的形式呈現在受眾眼前,讓紅色故事更加生動感人、紅色精神更加鮮亮,以此增強紅色基因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緊扣時代實踐主題,豐富紅色基因內容。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實踐主題也在不斷更替。首先,紅色基因作為代代相傳的實踐精神,其內容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斷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敖ǔ缮鐣髁x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新時代的發展任務,這也為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盎厮輾v史,紅色基因作為一種歷史實踐的傳承,體現的是一種實踐賡續,堅定的是一種時代理想,反映的是一種時代追求,代表的是一種時代擔當?!盵11]71黨和人民在 “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號召下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在“不畏強手、英勇頑強”的拼搏中,打出了女排精神;在“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奉獻中,形成了感人的抗疫精神等。這些與時代和民族共進的 “紅色行動” “紅色精神”緊跟時代主題和發展任務,在不斷鑄就紅色精神標識中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紅色基因庫。其次,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內容導向。紅色基因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只有被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接受,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才能在人民群眾的認可中發揮革命動員作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紅色基因的永恒主題和核心內容,紅色基因的守正創新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群眾,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用群眾話語、民族文化、群眾理論豐富紅色基因,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紅色基因守正創新的根本標準,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和發展紅色基因,確保國不變色、黨不變質、軍不變心,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守正創新中國共產黨紅色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紅色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紅色在哪里?
新時代國內廣播劇發展路徑
改革壓茬推進廣播事業守正創新、全面拓展
追憶紅色浪漫
溫儒敏:在課程改革中“守正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