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真正有“儀式感”的儀式

2024-04-05 16:04王福強
教師博覽·中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儀式感儀式學校

王福強

前些年,我調到一所中學工作,發現學校的升旗儀式過于呆板。大概因為這是常規活動,負責的領導產生了應付心理,程序能簡則簡,把本來神圣、莊重的儀式演變成“隨意行為”,流程無非就是升旗、學生代表國旗下演講、德育主任訓話,每周的套路不變,成了“走過場”,學生參與度很低。于是,我進行了改革:每次加入了優秀學生做升旗手的環節,主持人要對升旗手進行介紹;每次加入了“每周一星”優秀學生頒獎儀式;升旗儀式由各班級輪流策劃、組織,要進行班級文化的簡短展示,而全體師生都有投票權;固定不變的德育主任講話也變為校長、老師、學生、家長站到臺前……情況馬上有了改觀,學生參與升旗過程的積極性和認真度提高了,儀式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儀式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載體,入學儀式、開學典禮、升旗儀式、入團儀式、成人儀式、畢業典禮、校慶典禮、頒獎儀式等是學校常規性儀式教育活動。這些儀式相當于一個“按鈕”,當儀式開始,身處其間的人就在暗示自己:我要開始進入另一種狀態了。因此,儀式是一種經歷和體驗,是一種行為的約束,承載和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育人價值。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做過一個調查,參與調查的有1621人,結果顯示,74.3%的人感覺國人的儀式感越來越淡漠了。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河表示:“儀式感的消失,會讓整個群體的精神世界徹底地無法安頓,道德沒有寄托,最終造就的是一大批沒有終極關懷的物質主義者?!?/p>

對承擔著文化傳承任務的學校而言,重新建構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禮儀和儀式,讓生活有一點莊重和高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但是,就像我在文章開頭案例中寫到的,很多學校不斷舉行各類儀式,看起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但仔細品味,又覺得差了些什么。參加一個儀式和擁有儀式感是一回事嗎?如果一個人只是機械地參加了某個儀式的全部流程,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但并沒有產生真正的內心體驗、意義認知、價值共鳴,那么,他會獲得儀式感并產生長久的影響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就像我們最常見到的開學典禮,校長熱情洋溢的講話,其實并不一定能夠真正觸動學生。說現實點,也許大部分學生只是無奈地待在那里,“熬過”那一兩個小時,他們甚至可能連校長講話的內容都絲毫沒有聽進去,更談不上什么參與感和“與我有關”的體驗。他們不過是看客而已。

總結起來,當下學校儀式的常見問題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把“儀式”搞成“形式”——對于儀式,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儀式的來龍去脈,也不明白自己參加儀式的目的。二是把“儀式”搞成“模式”——清明節就是去烈士陵園掃墓,婦女節就是給女老師獻花,方式陳舊、套路化,毫無新意。三是把“儀式”搞成“把式”——儀式“花樣百出”,只為奪人眼球,讓人身心疲憊而無實際意義。

這些都是學校儀式中常見的問題,這充分說明,一些學校管理者由于對學校儀式文化缺乏完整的認識,把儀式文化和儀式完全等同起來,或雖已意識到儀式和儀式文化之間的差異,但難以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致使實踐中的學校儀式文化建設仍然停留在儀式建設層面。事實上,學校儀式是由學校中的各種活動所形成的系統,而儀式文化更注重的是儀式所蘊藏的價值觀念,體現的是學校特有的管理理念和人文精神。實踐表明,不同學校的儀式在形式上可能相似,但達到的效果可能大相徑庭,關鍵就在于核心內涵的差異。

只有精細謀劃,創造出真正具有“儀式感”的儀式,才能讓我們的儀式帶有教育的意味,也才能讓儀式產生文化的力量。

產生“儀式感”的關鍵是“與我有關”。即這個儀式“是我的,而不是別人的”,強調的就是“每一個都不能少”。沒有學生真正參與的儀式,不會有情感的體驗、共鳴,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成長。所有把學生當作“看客”的教育行為都是低效的。而我們大部分學校的活動,都強調優秀學生的展示,這似乎是一個天經地義的工作模式。這樣的模式就注定了學生的“低參與率”,對大部分學生而言,也就失去了體驗儀式感的機會。

一個小學班主任跟我講過她的一段經歷。她教過幾屆畢業班,每一次舉行畢業典禮,大體與會議模式差不多,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的那個孩子是很激動的,在臺前獲得表彰的孩子也很幸福,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只是站在那里,沒覺得這一刻有什么特別。其中有一屆學生,他們在臨畢業前接到了課間操迎檢的任務,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在他們的畢業典禮上,學校不再只是讓五年級的孩子形式性地和大哥哥、大姐姐們說再見了,而是讓五年級的孩子們站在六年級孩子表演的位置上,讓他們認真地向代表學校完成演出的優秀的學長學姐們致敬。那天,畢業生們站在領導觀摩的位置,熱淚盈眶地看著學弟學妹們。他們記住了自己在小學生活的最后一天,記住了用努力為自己的小學生活畫上的這圓滿而有意義的一筆。這個故事也說明,為了學生的成長而幫助他們走進自己的儀式,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儀式感,讓每一個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沈祖蕓老師在《儀式不等于儀式感》一文中指出,要“與我有關”,首先需要切換思維模式,即從“展示模式”切換為“生長模式”。通常學校在設計儀式時大多遵循這樣的邏輯:向他人展示最完美、零瑕疵的成果,然后以領導和與會者的肯定作為成果鑒定。這種邏輯下啟動的程序必然是挑選最優秀的學生來表演,通過一次次排練以確保每個人都完美無缺;在演出時,又要求全校師生安靜落座、整齊鼓掌;最后迎來領導講話,以表示對學校這場儀式活動的肯定。這樣的儀式再隆重,也是給別人看的,“與我無關”,因此難以達到對“每一個”都產生教育意義的效果。

這給我們帶來了兩點啟示。

第一,“生長模式”要求我們在設計儀式時,能夠像“滾雪球”一樣,從儀式策劃開始,到儀式完成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把越來越多的“無關者”裹挾進來,讓越來越多的人與儀式本身產生關聯。那么,最終的儀式就成為眾人一起孵化而生的成果,人人都會因“與我有關”而積極參與其中,成為意義的傳播者。譬如,我之前所在的學校每年都要舉行“十佳少年”的評選,從最早的各班推薦候選人、組織宣傳活動、展牌展示、十佳競選演講、全員投票,直至最后的評選結果頒獎典禮,全校師生是全部參與的。這些候選人的事跡得到最大程度的宣傳,最后的頒獎典禮就因整個過程的全員參與而激動人心。

第二,“生長模式”要求我們在設計儀式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度,由更多的大型集體儀式向分班級的小型儀式轉變,避免因人數過多、實際參與感偏低的問題,讓更多學生找到存在感。比如學生獲獎,班上為他們舉行一次隆重的頒獎儀式;學生過生日,班上舉行集體送祝福的小活動;等等。這些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設計自己想要的活動,可以喚醒學生心靈深處潛藏的一些東西——認真的態度、積極的行為、熱烈的情感,從而讓學生真正獲得成長。

猜你喜歡
儀式感儀式學校
十歲成長儀式
儀式感重要嗎?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個荒原
論互聯網時代廣告實踐教學中的儀式感營造
安托南·阿爾托對后現代戲劇的影響探微
少年成長的儀式
學校推介
Talking strategies
開營儀式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