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價值、問題與進路
——以上海民辦本科高校為例

2024-04-05 18:37向東平
教育觀察 2024年1期
關鍵詞:師資隊伍民辦思政課

向東平

(上海立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1609 )

一、引言

2021年,習近平首次提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的重要論斷。[1]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總體要求、改革創新主渠道教學、善用社會大課堂、搭建大資源平臺、構建大師資體系、拓展大工作格局、加強組織領導七個方面,為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2]民辦高校推進“大思政課”建設,關鍵在于抓好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本文以上海市民辦本科高校為例,探索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價值、問題和進路。

二、意義

“大思政課”作為新時代引領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必將引發思政課教學主體、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重大變化?!按笏颊n”建設的關鍵是構建大師資體系。思政課大師資體系具有構成多元、合力聯動和協同育人的優勢。民辦高校推進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對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促進學校立德樹人有重要意義。

(一)大師資構成多元,有助于優化民辦高校思政課師資隊伍結構

根據《方案》要求,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應包括專職教師、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和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四支隊伍,隊伍結構具有多元化特點。思政課專職教師是講授思政課的主力軍。特聘教授由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系)黨政負責人、教學名師、專業課骨干教師、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和優秀地方黨政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社科理論界專家、名師大家、科學家、各行各業先進模范等組成,經選聘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兼職教師既可以涵蓋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大國工匠、道德模范等各行各業先進代表,也可以包括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講解員和志愿者,以臨時性講座、報告等形式參與思政課教學。特聘教授和兼職教師是思政課教學的生力軍。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是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專家型人才隊伍。

民辦高校推進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需要通過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立健全特聘教授隊伍、建立健全兼職教師隊伍、培育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等舉措,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多元、素質過硬、協同發展的大師資隊伍,能夠有效緩解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困境,促進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與良性發展。[2]

(二)大師資合力聯動,有助于促進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發展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3]思政課教學內容豐富,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等方面,既涵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理論成果,還涉及中國近現代歷史和人生理想信念等。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能夠充分發揮不同專業和不同行業的師資聯動優勢。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大師資隊伍視野開闊,能夠將深奧的理論與國內外鮮活的案例緊密關聯起來,實現政治性與學理性的有機統一。在教法的運用上,大師資隊伍靈活度更高,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目標,選擇適合不同教學對象的方式方法,善用社會實踐的大課堂和網絡時代的新課堂為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實現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的有機融合。

民辦高校通過加強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建設,充分發揮各行各業師資聯動的合力優勢,既能夠推進思政課主渠道教學的改革創新,又能夠促進教學方式載體的不斷革新,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助于促進思政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三)大師資協同育人,有助于提升民辦高校立德樹人成效

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加強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有助于充分發揮全員合力協同育人的功能。思政課專職教師要理直氣壯地上好思政課,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價值觀引領育人。特聘教授能力突出、構成多元,其中地方黨政領導和企事業單位管理專家能夠運用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經驗開展教學,提升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社科理論界專家和名師大家能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講出理論的深度,激發出思政課的理論魅力;先進模范代表是各行各業的典型,能夠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講授思政課,提升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高校內黨委書記校長和各部門各專業骨干力量加入思政課教師隊伍,能夠整合校內教學資源,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專業教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頻共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兼職教師可以在重大節假日和特殊時間節點、紀念日等場合走進學校,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實踐基地,達到實踐育人。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可以利用自身的理論優勢,及時向青年學生宣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民辦高校立身之本就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不僅要強化學校作為思政課主陣地的作用,努力構建全校教職工的全員育人體系,而且要充分用好社會大課堂,調動全社會資源和力量組建校外思政課教師隊伍,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協同育人。因此,民辦高校構建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無疑能充分調動各個隊伍的育人優勢,實現協同一體全員育人,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強化師生理想信念培育和價值引領,進而提升民辦高校立德樹人成效。

三、問題

2023年3至6月,筆者圍繞“民辦高校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這一主題,對上海市8所民辦本科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進行了走訪調研。調研發現,近年來,上海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提升較為明顯,但從構建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維度來看,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師資隊伍結構單一,質量急需提升

一方面,師資隊伍結構較為單一,專職教師數量不足。筆者調研發現,上?,F有的8所民辦本科高校的在校生總數約7.5萬,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專職教師崗位,應配備教師214名左右,但截至2023年6月,實際只有約130名教師。特聘教授與兼職教師隊伍也尚未建立。個別民辦本科高校嘗試組建特聘教授隊伍,如XD學院聘請了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成立名師工作室,指導青年教師;TH學院聘請了上海市委黨校教授擔任教學督導。個別民辦本科高校也在探索如何利用勞動模范和紅色基地講解員等組建兼職教師隊伍,如JQ學院邀請上海市勞動模范和中國航海博物館研究員到學校開講座。此外,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還處于探索階段。

另一方面,師資隊伍質量不高。根據筆者的調研數據,當前,上海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以講師為主,教授大多為退休返聘教師,占比約為10%。學歷結構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近兩年新招聘不少博士研究生,約45人,占比在40%左右。但是,博士的流動性較大,不少博士工作1—2年就會辭職。年齡結構表現為“兩頭大、中間小”,即青年教師和老年教師數量偏多,中年骨干教師稀缺,女性教師占大多數。

(二)科研水平整體偏弱,教師職稱晉升難

首先,高水平課題申請難。調研顯示,2020—2022年,上海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師承擔的國家級課題僅有1項,主持的上海市級課題只有5項。不過,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相對容易申請上海市政府扶持項目,如“民師計劃”“民智計劃”“民創項目”“民辦高校黨建與思政專項”等。

其次,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難。近年來,上海民辦本科高校加大了引進高級職稱和博士人才的力度,思政課教師隊伍中退休返聘教授和博士數量明顯增加,但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并沒有顯著提升。2020—2022年,中國知網上上海8所民辦本科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只有12篇。

最后,職稱晉升較難。高質量課題申請難,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少,科研任務不能完成,導致思政課專職教師職稱晉升困難。近五年來,上海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專職教師中晉升為教授的僅有2人,晉升為副教授也少于10人。

(三)培訓體系存在短板,綜合能力提升慢

首先,三級培訓體系不夠完善。第一,國家級培訓名額有限,參與機會少。近三年,教育部舉辦的“高校思政課教師骨干研修班”和“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骨干研修班”,上海民辦本科高校只有1人次參與。第二,上海市級培訓參與機會多,但還存在一些短板,在職研修(學)、學術交流、掛職鍛煉上更傾向于公辦高校。為此,上海市特別開辟了單獨培訓渠道,如民辦高校強師工程培訓、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培訓等,但仍有待完善。第三,上海市民辦本科高校對校級培訓重視不夠,崗前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一些民辦本科高校新入職青年教師沒有接受崗前培訓就直接走上講臺,思政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

其次,在職研修(學)和學術交流機會少。在職研修(學)主要包括參加1—6個月脫產或半脫產進修、半年以上脫產或半脫產進修、國內訪學或國外訪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等。2020—2022年,上海民辦本科高校思政課教師無人進行脫產或半脫產的國內外訪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僅有4人次。此外,國內學術交流、實踐研修參與較少,國外實踐考察基本沒有。

最后,掛職鍛煉、蹲點調研機會匱乏?!斗桨浮诽岢?各地各高校建立專門制度,常態化支持思政課骨干教師到各級宣傳、教育等黨政機關或基層掛職鍛煉、蹲點調研。[2]但在現有體制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很難有這樣的鍛煉機會。

四、優化措施

全面推進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需要政府和民辦高校站在建設教育強國的高度協同努力、聯合發力,不斷強化規范引導、健全保障機制和完善培訓體系。

(一)強化規范引導,筑牢法治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4]這既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題中之義,又是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推進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的構建要做到有規范可循,嚴格執行監督規范。

首先,健全的規范是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有效保障。2017年,上海探索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兩類民辦學校的分類管理,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上海民辦教育促進條例(草案)》《上海市營利性民辦高校辦學結余分配管理辦法(試行)》《上海市促進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新時代上海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法規與配套文件。上述法規與配套文件為上海民辦高校的規范發展和分類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也為督促師資隊伍建設、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遵循,對推進上海民辦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起到了較大作用。

其次,思政課教師隊伍發展規范是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不斷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各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如《普通高校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培養規劃(2013—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項工作總體方案》《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等,這些規范性文件為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隊伍構建指明了基本方向。2022年,上海市貫徹《方案》要求,出臺了《上海市“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和《上海市“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建設任務》,對“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進行了整體規劃,并遴選了首批“大思政課”建設整體試驗區、重點試驗區(高校)15所。

最后,嚴格監督執行規范是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關鍵環節。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要依據各類規范文件,嚴格檢查民辦高校在師資配備與隊伍建設、學院與學科建設、生均經費執行、政府專項經費使用、工資待遇及保障等措施的執行情況,對執行不力或拒不執行的民辦高校,特別是營利性民辦高校,要給予批評、警告、減少招生計劃等處罰。

(二)健全各類機制,夯實體制保障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民辦高校作為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肩負著建設教育強國和培養時代新人的光榮使命。民辦高校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認識思政課大師資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真落實《方案》構建大師資體系要求,發揮體制的靈活性,不斷優化選聘人才、強化組織保障、完善待遇提升,助力思政課大師資隊伍的穩定成長。

首先,優化選聘機制,組建多元化隊伍。第一,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民辦高校要嚴格以不低于1∶350的教育部要求配齊思政課專職教師崗位,既要保證數量,又要確保質量。民辦高校要嚴格對照“六要”標準實施思政課教師的準入制度,優先招聘專業對口優秀博士生,再考慮年齡和性別等因素,不斷吸納高水平人才加入思政課大師資隊伍,優化大師資結構,提升大師資質量。第二,要建立健全特聘教授隊伍。民辦高校要根據學校實際,確立特聘教授的選聘標準、方式、數量,授課形式、授課內容等標準,從校內外選聘適合擔任思政課教師的人才組成特聘教授隊伍。第三,要合理配置兼職教師隊伍。除了從先進代表和實踐基地中選拔,還要全面考察選聘對象的學科背景、學歷層次、職稱等級、年齡、性別等要素。第四,要探索如何培育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

其次,夯實組織保障機制,建強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下簡稱馬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簡稱馬學科)。馬院和馬學科建設是思政課大師資隊伍成長的主要平臺。民辦高校要在夯實馬院基本組織保障的基礎上,對照馬院建設標準,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推進馬院走強變優,形成特色。同時,要探索適合民辦高校實際的學科建設,推動案例、教案、課件、視頻等優質資源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校級“金課”、市級精品課程等。

最后,健全待遇保障機制,完善激勵上升途徑。民辦高校要穩步提高思政課教師的待遇和地位,完善評獎評優、評定職稱、干部選聘等優先激勵機制,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思政課大師資隊伍。針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高校,上海市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分類管理,制定相關法規和配套政策文件,規范民辦高校財務管理,為監督民辦高校提高師資待遇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培訓體系,優化能力保障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5]要把思政課的道理講深、講透、講好,思政課教師就要具備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根據思政課教師的成長規律,制訂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不斷完善學校、地方、國家三級培訓體系,這是推進民辦高校思政課大師資隊伍綜合能力提升的必要舉措。

首先,健全校級培訓,突出崗前培訓,夯實新入職教師培養的基礎。新入職2年內青年教師處于職業適應期,雖有教學熱情,但對教學內容、方法、技巧、學生特點等都不夠了解。針對新入職青年教師的特點,民辦高??梢酝ㄟ^崗前培訓培養青年教師的基本素養,打牢基礎。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馬院基本情況、學院規章制度、思想政治素養、道德素養、教學方法與技巧、學生特點分析等。同時,可以邀請馬院負責人、教育教學專家、教學名師等多方參與,采取課堂授課、專題講座、觀摩公開課、新老教師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培訓,使青年教師盡快轉換身份、提升職業能力,適應思政課教學特點,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強化地方培訓,抓好全員培訓,守好青年教師培養的過程。入職2—5年的青年教師逐漸走向職業成熟期。作為入職培養的接續發展,民辦高校校本全員培訓還不健全,需要地方政府培訓支撐。針對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短板,地方培訓機構要開拓在職進修與脫產研修(學)渠道,拓展在職教師攻讀博士學位與國內外訪學機會;創造基層掛職鍛煉和蹲點考察機會,努力覆蓋所有民辦高校每位教師;優化公辦幫扶民辦措施,切實通過相互幫扶與交流提升民辦高校思政課的教科研水平;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保證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有機會了解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法;進一步發揮好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研修(學)基地的作用,切實保障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能夠利用寒暑假研修;依托數字化技術建立教師培養電子檔案,記錄培訓軌跡,增強培養針對性和有效性,保證每一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都能完成全過程培訓。此外,上海市相關部門也要積極發揮財政、人才等優勢,在扎實做好“強師工程”等培訓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擴大培訓覆蓋面,補齊短板。

最后,優化國家培訓,凸顯重點培訓,做好骨干教師培養的提升。在積累了5年以上的經驗之后,青年教師由成熟向骨干教師轉型。培育思政課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國家需要在培訓上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培訓項目、課題申報、學術交流、教學比賽、論文發表等方面給予民辦高校適當的政策傾斜,扶持骨干教師的成長。同時,民辦高校也要及時選派優秀骨干思政課教師參加國家級培訓、觀摩名師公開課、參與學術交流會、申報國家級課題項目等,并為骨干教師國內外訪學和脫產進修提供減免工作量和經費支持,通過各種資源的整合利用,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使其成為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五、結語

“大思政課”新理念戰略定位高遠,旨在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關鍵在于構建大師資體系。民辦高校要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目標,胸懷立德樹人的“大格局”,嚴格按照“大思政課”建設要求,努力構建一支專兼結合、構成多元的思政課“大師資”,培養和造就一批教書育人的“大先生”,在為黨育人和為國育才的新征程中做出更大貢獻。

猜你喜歡
師資隊伍民辦思政課
民辦本科院校開展文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
新時代加強民辦中小學黨建工作的必要性
關于加強鐵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基于學科競賽的民辦本科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
翻譯碩士師資隊伍建設的反思
民辦少兒英文圖書館工作初探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