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啟海沙地淵源及文化特質

2024-04-05 16:02袁志沖
江蘇地方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橫河沙洲崇明

袁志沖

萬里長江奔騰而下,像一柄利劍,將大海一劈為二,南為東海,北為黃海。就在這三水交匯處,大自然的造化,孕育了崇明、海門、啟東三塊風水寶地。作為江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崇啟海沙地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相對獨立的發展軌跡。

一、崇啟海的歷史變遷

奔騰不息的長江從上游攜帶的大量泥沙,在入??谝蚪孀儗?、水流減緩而逐漸沉積,形成了數十上百個大大小小沙洲。這些沙洲,潮漲沒入水中而呈一片汪洋,潮落則不時露出水面而呈一片片淤泥。水沖沙,洲擋水,沙洲漲坍不定。在數百上千年的運動變化中,加上人們登沙種青(蘆葦)促淤、筑堤圍墾,有一部分沙洲相對穩定連成一片。唐高祖武德年間,長江口漲露東、西兩沙。隨著時間推移,東、西兩沙面積漸大,地形漸高,前來定居開墾者日益增多,打魚曬鹽、耕稼力田,生生不息。五代楊吳在西沙(顧俊沙)設崇明鎮。同一時期,在東、西沙的北方,東洲、布洲不斷擴大,并于10世紀中期相連,稱為東布洲。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后周軍隊攻占東布洲,在這一帶的沙洲上建立古海門縣。東布洲和崇明鎮所在地西沙于宋初合稱海門島。

長江口的這些沙洲并不穩定,從北宋到明朝,崇明先后又有姚劉沙、三沙、平洋沙、長沙等主要沙洲漲出。大小沙洲此漲彼坍、時漲時坍、活動頻繁,經歷了從南宋置“場”,元朝升“州”,明朝降“縣”的行政區劃變更歷程。自崇明縣城遷入長沙、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開始筑北洋沙堤后,崇明進入沙島穩定和擴大時期,明末已形成一個很大的蛋形本島。

宋元以來,古海門縣沿江地帶多次發生水災,縣城屢遭江潮巨濤沖擊而多次被迫遷移。通州東部的利和、余中等鹽場也被江潮侵蝕殆盡,金沙鎮以東到呂四,呈一東西長、南北狹的半島,凸入海中,蓼角嘴北移到了呂四以東。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裁縣為鄉,并入通州。

清代,通州東南、崇明島以北的長江北支水道中,出現了數十個沙洲,這片水域原為古海門縣范圍。新沙出水,通州、崇明兩地以及江南的農民紛紛登陸,進行圍墾。新沙變良田,吸引了大批墾民登沙圍墾。由墾民爭地而引起的糾紛不斷,于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江蘇巡撫報請清廷割通州19沙、崇明11個沙及新漲10個沙在裙帶沙建置海門直隸廳,隸于江蘇布政使司,以平息爭沙糾紛。雍正至光緒初年(1723—1875),海門廳東南、長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楊家沙、永豐沙等13個沙洲陸續形成并連成一片,因臨近崇明,多由崇明人移民開墾,歸崇明縣管轄,稱崇明外沙。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崇明外沙逐漸同大陸相連。1928年,在崇明外沙設立啟東縣。

共同的歷史地理變遷軌跡,催生了共同的方言與文化。崇啟海人都自稱為沙地人、沙上(浪)人,把自己的方言稱為沙地話、沙上(浪)話,把自己的文化稱為沙地文化、沙上(浪)文化。

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沙地圩田

滾滾長江,浩浩蕩蕩,從上游帶來了大量泥沙,到了喇叭形的寬闊江口沉積下來,逐漸形成了一塊又一塊沙洲。年復一年,沙洲與沙洲、沙洲和大陸相連,大陸不斷向外延伸,形成了廣袤肥沃的沙地。沙地的先民登沙開發,進行圍海造田、套圩墾荒。套圩墾荒是沙地人戰天斗地生產生活歷史的一種沉淀,是沙地人面江向海、墾沙拓疆的一部史詩。

套圩墾荒一般有四個步驟,民間稱為“四部曲”。

第一步是筑堤套圩。組織成千上萬個男性勞動力,硬是用肩挑、杠抬、車推的方式,在測量后的海灘構筑堤岸,以阻擋江、海潮水的侵蝕。筑堤一般在春夏之交舉行,因為這個時候風暴少、潮位低。在構筑正式岸堤之前,先得在堤岸外邊幾十米遠的地方壘起一條小岸,叫“小襻”,作用在于避免漲潮時海水對堤岸的直接侵襲。堤岸的取土,三分之二在堤外,三分之一在堤內。堤外的,必須從堤岸底部向外二三十丈遠的地方“開格子”挖取,有潮汛的時候,便從堤岸的內側挖取。堤岸筑成,象征著圩也套成。套成后的圩,除了幾條港道之外,可以說是一望平川、晴雨兩茫茫(晴天白茫茫是鹽堿地上曬出“鹽鋒”,雨后白茫茫是澇災)。

第二步是開橫河分埭。統一在圩內南北相距500米的地方開挖若干條東西向的橫河,在兩條橫河之間的這個500米長度地帶,謂之埭。每個圩內有幾個這樣的500米,就有幾個埭。也可以這樣說,埭與埭之間是由東西向的橫河作為分界線的。橫河開挖成,埭也就劃分完畢。埭的布局根據圩的南北距離而定,南北距離長的,設計為7埭、9埭,最短的,不少于2埭,稱為小圩。有的地方,埭有大小、長短之分,民間的稱呼也就有長埭、短埭、大埭、小埭之別。

第三步為開民溝分“”。幾乎與分埭同時進行且同時完成。其做法是在整個埭的地段上,統一以50米為距離,以溝中心為界,再開挖若干條南北向的溝,叫作民溝。這個南北以橫河為界、東西以民溝為界的狹長地段謂之窕。沙地農戶分別在每一個“”的前半部分,即離南橫河一二百米的地方,統一規定為砌房的緯度線。這樣的格局使東西南北劃平豎直,甚為整齊。

溝、河、埭、“”成型,農戶進駐墾區,接著就是種青、引淡、去堿、退鹽的第四步了。這一步,都由農戶獨立承擔,先在“”里再開若干條南北向和東西向的排水溝(叫作華洞和臨溝),用于蓄淡去鹽去堿,同時種植蘆葦、草頭(苜蓿)等耐堿作物用于“拔淡”。

經過這“四部曲”,沙地形成規整的井田式圩田和井字形水網,華洞通民溝,民溝通橫河,橫河通大河,大河連港(閘),港(閘)通江或海,形成縱橫交錯的網格式水利系統。俯瞰廣袤的沙地,農田水網縱橫交錯,成排民居相間,猶如一超大型的棋盤。2021年11月,啟東沙地圩田農業系統項目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

三、沙地獨特的方言

沙地方言幽默、詼諧,而且詞匯特別豐富,有些話只能放到沙地生活的實際語境中才能正確表達和真正理解。

沙地方言有一個帶有標志性的口語詞匯,叫作“哈”“哈么(事)”。不管你在何時何地,只要一聽到哈、哈么事、做哈,就知道對方一定是沙地老鄉,不是啟東人,就是崇明或者海門人。

沙地方言具有獨特的魅力,在于它敘事狀物,惟妙惟肖。許多詞語有的直白傳神,有的既隱晦卻又不失幽默。例如戳眼(難看)、入眼(讓人滿意,表示舒服)、響口(說話聲音洪亮)、打相打(打架)、話便話(無原則立場的話,順著別人說話)、口碎(嘮叨)、上火(點燈)、發寒熱(忽冷忽熱)、剃頭(理發)、透氣(呼吸)、相鼻頭(正面相撞)、做人家(節約)、消地光(賴在地上耍潑)、板面孔(放臉)、惹鬧騷(故意惹是生非,尋開心)、舞拉癡(故意打鬧,調皮)、勿爽氣(吞吞吐吐)、吃夾檔(兩頭受氣)、輕骨頭(輕?。?、打疙楞(突然停頓下來)、死促掐(暗里刻薄人,陷害人)、和樂癡(隨和,易與人打成一片)、叫快活(幸災樂禍,叫笑)、大圖樣(大概輪廓)、湊好起(可能)、初光生(初步完成)等等。

沙地方言在吳越方言基礎上,融入江海元素,創造了許多新的詞匯。如“吃港”,是享受美味佳肴,吃得開心的意思?!案邸痹趺纯梢猿阅??原來,沙地人的先輩當年登沙拓荒時,沙與沙之間還留存鴻溝,形成港梢。潮來潮往,出海的漁船隨著潮水進港卸貨,方圓十里、八里的人們趕來港口買新鮮魚貨,而在港口碼頭也會搭起美食小店,活魚活蝦現殺現烹。到了港口碼頭就會有新鮮海鮮美味享用?!俺愿邸逼鋵嵕褪浅院ur,由此進而轉意為凡是有吃、有好吃的就說成是“吃港”。

再如“顛鮮”。沙地先民靠海吃海,漁民將捕到的魚攤在地上賣,海風一吹,魚的表面風干了,看上去不那么新鮮了,聰明的漁民將魚翻個身,又在上面灑了些水,魚頓時水靈靈的,就又有了新鮮的模樣,待一會又風干了,再翻個身。顛,即翻身的意思。將魚翻個身,只是有個新鮮的感覺,魚還是那個魚。于是,新的詞匯產生了,那種翻新花樣而不改變實質的行為和做法就叫作“顛鮮”。

沙地方言有忌口。忌“四”,沙地方言中,“四”與“死”同音,因而凡四,都說兩雙、兩對。兄弟姐妹多,排行四,不說老四,而說老五(即跳開四)。忌“終”,終就是結束,送終就是送死者上路,因此沙地送人禮物一般不送鐘,如需送鐘,必定同時送一本書,隱喻為有始(書)有終(鐘)。忌“蝕”,蝕是做生意虧本了,賠本了。沙地方言中舌與蝕同音,因此不說豬舌頭,而是說豬賺頭?!扒瘛迸c沙地“孬”同音,因此邱老師說成好老師。忌“燒”,沙地方言中,燒與騷同音,因此燒換一種說法,稱為旺,燒飯說成旺飯,燒開水說成旺開水。

四、沙地特有的民俗

沙地的先民從全國各地帶來了傳統習俗,再與沙地的生產生活相融,形成了一些沙地人特有習俗。

牽粉蒸糕 舊時,進入臘月后,人們便忙著蒸糕,蒸糕意味著過年即將進入高潮階段。這時候,家家忙著舂高粱、黃稷,浸白玉米(俗稱韌大米籽)、糯米,宅上的磨子一天到晚轉個不停,牽(磨)粉蒸糕。

廿三送灶并“吃廿四夜飯” 民間傳說,灶家菩薩每年臘月廿三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匯報他所在那戶人家的善惡。舊時,農家灶上煙道前面都有灶王殿,殿里供著灶家菩薩的神像。臘月廿三送灶那天,一般人家晚飯煮赤豆米飯、炒菜頭(諧音“彩頭”),有紅燒魚、紅燒肉,還要做一碗“團圓”。晚飯前先祭灶,送灶家菩薩上天。送灶儀式結束,一家人坐下來“吃廿四夜飯”。

燒過年經 燒過年經又叫燒過年羹飯。通常都在臘月廿八到三十中午。舊時祭祖羹飯一般為豆腐、茶干、百葉、魚、肉等湊滿4個、6個或8個菜即可作饗。年三十夜,前頭屋里有祖宗遺像或牌位的,要在遺像或牌位前放糕餅等供品。不少人家年三十下午要上墳祭祖,供品通常是一碗圓子、一碗糕、一碟蘋果或橘子、一碟麻餅或糖塊糕點之類。墳前擺上供品后,燃放爆仗。

正月半捉老太婆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俗稱“正月半”?!罢率褰幽镉H,接到家中吃餛飩”,故此日又稱“老太婆生日”。沙地人不以面粉為主食,一般來說只有至親好友來家做客,才以餛飩相待,據說這樣待客,有時比酒菜相敬更富有人情味。而包裹餛飩,還象征著團圓兜財。正月十五從早晨起,沙地的大道小路上就已是車水馬龍了。不管是新女婿、老女婿,都趕往妻子的娘家去,把丈母娘接到自己家中過正月半。據說誰先搶到丈母娘,誰就先發財,為此幾個女兒之間為搶丈母娘“鬧得氣團氣膨(鬧得不開心)”的情形也并不鮮見。一般來說,女兒女婿在正月半有請,丈母娘一定會欣然赴約,絕無不去之理,這是規矩。但是,有些人家出嫁的女兒多,丈母娘分身勿開,有的女婿難免要虛此一行。鑒于這種情況,有些精明的女婿干脆提前一二天,甚至三五天就把丈母娘接到家里,以防別的連襟搶先接走,所以,有許多人把正月半接娘親,頗為幽默地稱為“捉老太婆”。

立夏稱人 沙地人對立夏這個時節比較重視,每逢立夏,家家戶戶都會吃煮雞蛋、鴨蛋,做草頭(苜蓿)燒餅吃,認為可以免除“疰夏”。這天不坐門檻、不睡午覺。午后一般都要稱一稱體重,稱時秤星由內向外移動,表示年年成長。

車宅溝 民宅后有溝,稱宅溝。平時逢時過節,燒經作饗,只是用攉罾、趟網之類去宅溝里捕魚。到了年末,多數人家用水車(現在用水泵),將宅溝里的水抽干捕魚,叫“車宅溝”。宅溝車干后,將大的家魚以及野生的鯽魚、扁絲鰷之類捉出來,自己過年要用的留下,其余的拿到鎮上去賣;小家魚等則用網箱或網籃放到民溝里,等宅溝里放水后重新放回再養。宅溝里有淤泥的,要組織人力掘生泥,攉溝沿,此時往往還有“外快”—在爛泥里捉到黑魚、甲魚、螃蟹之類。

趕早市 沙地人只趕早市。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人們就提著籃、擔著筐、推著車往鎮上(集市)趕,或買或賣,又急急地往回趕開早工。

做生泥 沙地有一句諺語:“臘月里做生泥,青草長成果?!闭f的便是做生泥的重要性。做生泥是將民溝里的污泥挖出來挑入田里以補地力。在秋冬農閑的時候,河水較少或干涸了以后,人們把河溝里的污泥挖出來鋪到田里,凡鋪了生泥的田塊,來年莊稼一定會長得更發更好。

五、沙地人的“拓荒”精神及文化特質

崇啟海的先民來自江南及全國各地,在不斷向江海拓展生存空間過程中,形成了沙地文化特質,其內核就是“拓荒”精神,體現在沙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豁達開放、包容匯通

沙地人因為自己是移民,所以從不自閉和自大,胸襟豁達,相容性比較好。有眷土戀鄉之情,但老鄉觀念不重,不搞小團體,主張五湖四海。在家不排外,外出善于溝通,學人所長,容人所短,很能與人相處。

沙地人主張和合,凡事有度,留有余地,不做絕,給人一條出路,給自己留條后路。這些理念體現在處世處事的態度上,如“篤悠悠,二石九,急悠悠,三石缺一斗”“心慌吃勿得熱食”“進三出二”“床歪歪被湊湊”“不勝不過”等。體現在地名上,如啟東的“和合鎮”“合興鎮”“共和鎮”“合豐鎮”“合作鎮”“惠和鎮”等。體現在人名上,沙地人叫“和平”“和國”“和珍”“和芳”“和香”“和麗”“和玉”等的特別多。

(二)吃苦耐勞、勤勞儉樸

沙地的先民大多是因貧困、迫于生計而攜家帶小結群前來另謀生存空間。那些大大小小的沙洲漲坍不定,潮來一片汪洋,潮落一片淤泥,水是咸的,淤泥是咸的,海風也是咸的。正是這樣的客觀環境,造就了沙地人吃苦耐勞和勤勞儉樸的品質。

沙地人集鎮上真正的茶館很少。舊時的一些所謂的“茶館店”,也只是當時地方上民間自治說情話理、處理一些鄉情和矛盾糾紛的場所,而非真正意義上喝茶品茶的休閑場所。

開早工也是沙地人所特有的。天不亮借著星光就下地干活,干了兩個鐘頭才回家吃早飯,吃了早飯又上工,才算是一天的勞動正式開始。所以,沙地人的早市真是早,大多店鋪都是點著燈開門的,而太陽不到竹竿高,就散市了,集市上空空蕩蕩,幾乎沒什么人了。

沙地人把吃中飯叫吃點心。沙地的先民當年登沙墾荒,條件艱苦,出門到較遠的地方干活,中途常常還要淌過一些溝、泓,由于受潮汛限制,一般都是早晨出去,一直到天黑才返回。因此,早晨這頓飯一定要吃飽,叫“吃飯”。中午就只帶些干糧或烙餅,充充饑將就一下,因此,把吃中飯叫吃點心。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啟海沙地人在新疆做建筑工程,其吃苦耐勞精神是出了名的,當地人戲謔說“沙地人干活(拉車)頭低到地,吃西瓜啃到皮,就像只小毛驢”。

(三)精耕細作,做事有根有底

當年,啟海的沙地先民們,一根扁擔,一把鐵鍬,登沙種青促淤,筑堤圍墾,將鹽堿地改造成萬頃良田。在向大海要地的同時,或造船下海捕魚捉蝦,或利用海水煮(曬)鹽,或挖塘養殖。在長期的拓荒、墾牧實踐中,不僅摸索出了一套向大海要地、向土地要糧的經驗,還形成了精耕細作的理念。

沙地的男人“一根蘆葦做到頭”,他們就地取材,用蘆葦編織成各種各樣的生產、生活用具用品,編織成反映生產生活、寓意風土人情等文化元素的工藝品。沙地的女人,則“一朵棉花做到頭”,種、培、管、拾、軋、彈、干、紡、漿、經、勻、織、裁、縫……“十八般工藝”樣樣精。

沙地人挖溝開塘,挖出的泥塊方方正正,溝坡干凈利落,溝底平坦畢奣(空達無遮擋)。水利工程結束驗收時,如發現岸堤溝坡上有一小攤散落的泥塊,也會及時清除,決不“拉糊拉帶”(不干凈利索)。沙地人種“花地”(莊稼),埭頭筆直,株距勻稱,整整齊齊,四平飽滿。沙地的漁民,每每出海歸來,必定將網具及時清理晾曬。沙地人工地上干活收工時必定將勞動工具收拾起來,放得整整齊齊。沙地人做飯做菜講究色香味,精心搭配,同樣的菜料可以做出幾種甚至幾十種的菜肴,而不是一鍋煮、一盆端。沙地人睡的床,被褥總是干干凈凈,鋪得整整齊齊。沙地人堆的柴垛,方方正正,四邊像刀切過的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沙地人農耕制式上的“套種”可以說是一個特色。全國不少地方實行的是輪作休田,沙地人在實踐中發明了“套種”,一茬莊稼還未收割,新一茬的種子已播種下去,或者,高稈和低稈作物夾雜著種,比如玉米紅薯、玉米黃豆、玉米蠶豆、玉米棉花等等,“高矮結合,共生共榮”。沙地人的這種“套種”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產出率,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猜你喜歡
橫河沙洲崇明
《橫河紅沙嶺》
綠色厚植,生態崇明
瑞金有咯沙洲壩
淺談橫河ESC系統的應用
心海浪花
月暖沙洲
當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中央紅軍留在沙洲村的“紅軍書”
崇明模式 夢想照進現實
橫河香菇發展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