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建設衛生強省”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2024-04-05 23:46郭占恒
浙江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衛生新冠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行醫療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探索推進衛生強省建設和健康浙江行動的新路子

“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防疫大堤’”,這是2003年12月19日,習近平在浙江省衛生廳和杭州小營巷調研基層衛生工作時講話中的金句,收錄其著《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一書中。2006年10月12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科學發展首先要安全發展》中說,“任何以犧牲人的生命和健康為代價的所謂‘發展’,都是不健康、不道德、不和諧的,也都不是真正的發展?!边@些話今天讀來,依然醍醐灌頂,大有裨益,極富針對性和指導性。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維護人民健康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習近平歷來高度重視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在浙江工作期間,領導抗擊非典斗爭,提出“沒有人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的先進理念,部署“建設衛生強省”的目標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領導全黨全國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議程,科學抗擊新冠疫情,加快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使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和預期壽命不斷提高。

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防疫大堤”

2003年春季,習近平到浙江工作不久,一場來勢兇猛的非典型肺炎席卷而來。在黨中央領導下,習近平馬上帶領全省人民投入抗擊非典的偉大斗爭,包括及時劃定非典隔離區并及時到隔離點察看疫情,及時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告,及時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決定,及時召開“抗非典促發展”電視電話會,及時開展集中收治,等等。這一系列舉措,及時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擴散,打贏了防治非典的攻堅戰。

把防治非典作為推動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一個重要契機。2003年9月25日,在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暨全省衛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作了題為《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建設 加快推進衛生現代化進程》的講話。他深刻指出,防治非典工作的艱苦斗爭,使我們經受了洗禮和考驗,也使我們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還不夠協調,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職能需進一步加強,突發事件預警和應急機制還不健全,特別是公共衛生事業發展中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村衛生工作仍然比較薄弱,衛生監督執法和行風建設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認真加以解決,使這次防治非典的斗爭成為我們推動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一個重要契機。習近平以防治非典為重要契機,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聽取方方面面意見,形成了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思想和一系列戰略部署,為浙江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防疫大堤”和“防控結合”的大健康體系,樹立了“四梁八柱”并提供了基本遵循。

提出“沒有人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的先進理念。習近平心中始終裝著人民,人民利益和身心健康高于一切。2003 年 9 月25日,他在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暨全省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沒有衛生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眱蓚€多月后的2003年12月19日,習近平到杭州小營巷調研,進而明確提出“沒有人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的先進理念。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一直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優先發展地位的初心和使命。

把衛生強省建設納入“八八戰略”的總體部署。習近平一到浙江工作,就把人民全面健康和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程。2003年1月16日,習近平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5年,浙江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加強對各類地方病、傳染病的防治,不斷提高城鄉的醫療服務質量和公共衛生水平。2003年7月10日,習近平在部署“八八戰略”中提出,要加快建設衛生強省。2005年7月,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決定》,其中對建設衛生強省的重大意義、發展目標、指導原則和主要任務等做了專門部署。

組織實施衛生強省建設“六大工程”。衛生強省如何建?怎么建?需要精心謀劃和統一部署。習近平在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提出衛生強省建設要“實施六大工程”: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建設衛生強省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以縣為主,縣、鄉鎮、行政村分級負責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和服務網絡,政府在每個鄉鎮至少應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衛生院;實施公共衛生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信息預警監測報告五大體系;實施社會健康促進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實施科教興衛工程,構建醫藥衛生創新體系,加強衛生隊伍和醫德醫風建設;實施“強院”工程,做精做強一批現代醫療機構;實施中醫藥攀登工程,扶持傳統中醫藥,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推進中醫藥現代化。這“六大工程”成為浙江全面推進衛生強省建設、落實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抓手,成為浙江省2003-2007年這5年實施的“五大百億”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制定實施《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急辦法》。習近平非常重視公共衛生體制機制建設。非典之后,習近平領導制定了《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急辦法》,并于2003年12月1日頒布實施。其中強調,“防治突發事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加強合作、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建立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群防群控的突發事件防治機制?!薄叭魏螁挝缓蛡€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006年6月又頒布實施《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各級政府及其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隱患,也有權向上級政府部門舉報不履行或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職責的部門、單位和個人?!睆亩纬闪藨獙ν话l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機制和“吹哨人”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了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目標的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略。2016年8月,黨中央召開高規格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對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等。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辈π聲r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部署。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毙】挡恍】?,關鍵看老鄉,根本看健康。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健康是一個很重的砝碼。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行動綱領。同時,習近平還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公共衛生、食品藥品安全、體育健身、作息習慣等對健康的影響,樹立“大健康”理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21年3月,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把“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專設一章,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比嗣裰辽鲜俏覀凕h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健康是國家發展的基石。2013年8月20日,習近平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時強調,中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5月22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回顧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偉大斗爭時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020年6月2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進一步強調,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前所未有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從出生不久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都不放棄,確?;颊卟灰蛸M用問題影響就醫。

“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泵鎸Π倌暌挥龅男鹿诜窝滓咔?,習近平在多個場合強調要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2020年2月14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接著,他提出要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要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的要求。2020年6月2日,習近平在主持召開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進一步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遍L治久安靠法治。2020年3月1日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文章。文章把對新冠疫情的防控上升到完善法治保障、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的高度。文章指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切實推進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

“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020年開年不久,我國及全球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面臨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正如2020年9月8日,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表示,“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隨后,面對世紀疫情反反復復、一波三折,習近平領導全國人民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并順利迎來疫情防控的平穩轉段。

浙江推進衛生強省建設,實行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的探索實踐

自2003年習近平領導浙江戰勝非典疫情、實施衛生強省戰略以來,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推行醫療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不斷探索推進衛生強省建設和健康浙江行動的新路子,在防控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彰顯了浙江的“硬核”力量。

持續推進衛生強省建設和健康浙江行動。2003年非典之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時啟動衛生強省建設的“六大工程”,在全國率先出臺《浙江省衛生現代化建設綱要(2001-2020年)》。2016年11月,召開浙江省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要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明確健康浙江建設的戰略定位,實施《健康浙江2030行動綱要》,落實“大健康”理念,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管理,推進全民健身,積極培育健康新業態,促進健康產業大發展。2019年12月,省政府制定下發《關于推進健康浙江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健康促進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顯著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到2030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于高收入國家先進行列。

創造性實施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鑒于過去長期形成的醫療衛生資源發展不均衡、結構不合理、城鄉差距大、整體水平低等問題,2012年底浙江啟動實施“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其內涵是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很快,2013年9月,位于省城的邵逸夫醫院,與金華武義縣第一人民醫院結對,成立邵逸夫醫院武義分院,邵逸夫總院通過全面托管幫扶、帶資金下沉項目、建立專家工作站、派駐業務主任、潛力醫師培養等形式,將“邵醫模式”植入醫院。在邵逸夫總院的幫扶下,醫院的管理服務水平、??平ㄔO、醫療質量與技術水平、信息化建設等均取得了顯著提升,造福了武義縣及周邊的老百姓。目前,浙江已實現“雙下沉、兩提升”在全省90個縣(市、區)全覆蓋,每家縣級醫院每天平均有至少10名來自市三甲醫院的高級職稱以上醫務人員坐診。2015年9月,省政府制定下發《關于推進“雙下沉、兩提升”長效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按照“群眾得實惠、醫院添活力、醫改有突破”的要求,以“雙下沉、兩提升”為突破口,著力解決城鄉、區域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層人才短缺等瓶頸問題,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構建分級診療體系,為率先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省衛生健康部門啟動實施“醫學高峰”計劃,力爭三年內10-15家醫院進入全國百強、3-5個學科進入全國前三。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彰顯“硬核”力量。浙江作為人口流動大省,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面前,表現十分搶眼,彰顯了“硬核”力量。大年除夕前一天,即2020年1月23日上午,省政府緊急召開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根據《浙江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在全國率先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接著,全省上下群策群力、眾志成城。2020年1月25日的大年初一下午,浙江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醫療隊141人出發馳援武漢;各行、各業、各部門迅速行動,組織隔離、排查、消毒和社會保障;企業和海外華僑在踴躍捐款的同時,把商品銷售渠道變成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裝備的采購渠道,為防疫一線的白衣戰士提供防護裝備;2020年2月11日“杭州健康碼”上線,一時間“綠碼”成為全省方便實用的檢疫通行證;2020年2月15日后,杭州、寧波、金華等地陸續復工復產,政府施救、企業自救、各界援手相結合,數字經濟、在線消費逆勢上揚,一切應對得當,一切有條不紊。

明確“十四五”衛生強省建設的總體目標任務。到2025年,基本建成健康浙江,建立健全區域協調、城鄉一體、醫防協同、中西并重、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形成發展均衡、服務優質、創新引領、整體智治的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綜合連續、經濟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公共衛生應急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群眾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人群主要健康指標全面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部分指標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前列。到2035年,高質量建成健康浙江,建立起與浙江省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安全體系,衛生健康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率先實現衛生健康現代化。重點是實現六個打造、六個走在前列:打造健康中國省域示范區,居民健康水平走在前列,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以上;打造公共衛生最安全省份之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走在前列,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準;打造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新標桿,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走在前列,縣域就診率鞏固在90%以上,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占比達到95%;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領跑者”,衛生健康數字化改革走在前列,初步形成全流程智慧化衛生健康管理閉環;打造全國綜合醫改示范省,衛生健康治理現代化走在前列,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控制在26%以下;打造衛生健康科創高地,衛生健康核心競爭力走在前列,成為全國衛生健康重要科技中心和創新策源地之一。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衛生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寧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衛生與健康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衛生歌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