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的若干舉措

2024-04-05 23:46張善坤
浙江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寧波港口浙江

文/ 張善坤

加快海洋強省國際強港建設,實現浙江海洋經濟高質量倍增發展,需要在增強軟實力、做大龍頭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推進科技創新等方面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

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省,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擘畫的“八八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造世界一流強港”也是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近年來,浙江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大力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海洋經濟取得長足發展。2022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跨越1萬億元“關口”,位居全國第四位,較2021年上升1位;2022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14年居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三。據統計,世界上70%的人口、70%的工業資本和75%的大城市都集中在距海岸線100公里的沿海地區,世界上70%的生產總值在沿海地區創造,世界上70%以上的國際貿易通過海上運輸完成。新階段,加快海洋強省國際強港建設,實現浙江海洋經濟高質量倍增發展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

增強軟實力,著力發揮寧波舟山港的“硬核”驅動作用

縱觀全球沿海港口,寧波舟山港的硬實力已位居全球前列,“寧波舟山”也躋身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前十強,但軟實力尚有“弱項”,“打造世界一流強港”還任重道遠。下一步,除繼續推進千萬標箱級港區和億噸級大宗散貨泊位群建設、不斷強化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外,需要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以充分發揮寧波舟山港“硬核”驅動和引擎作用。

加快培育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據統計資料,全球20%的船級管理機構常駐倫敦,世界50%的油輪租賃業務、40%的散貨船業務、18%的船舶融資業務、20%的航運保險都集中在倫敦。發達的航運服務業對助推港口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浙江要以寧波東部新城和舟山新區新城為核心,加快建設國際航運服務基地和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大力推動航運經紀、海事法律、航運金融、航運保險、公估理賠、融資租賃、航運電商、船舶交易、燃油加注、海員培訓等航運服務業發展。支持寧波航運交易所做大做強,擴大海上絲路指數國際影響力。

加快提升港口多式聯運能力。高效便捷的多式聯運是現代化港口的重要標志。美國大部分港口集裝箱實現海鐵聯運無縫銜接,紐約—新澤西港有15%的集裝箱通過海鐵聯運完成,有5%的集裝箱通過??章撨\完成。目前,寧波舟山港只有5%左右的集裝箱是通過海鐵聯運完成的。下一步,浙江在海鐵聯運上,重點要推進進港鐵路支線建設,提升“最后一公里”能力,加快金甬鐵路雙層高箱集裝箱線路建設投運,持續拓展內陸省份海鐵聯運布點;在海河聯運上,加快推進浙北集裝箱主通道建設,早日實現通行三層集裝箱船舶條件,盡快明確杭甬運河寧波段三期建設方案,爭取早日開工;在江海聯運上,重點發展江海直達運輸,打造一支自主可控的江海直達船隊,提升海進江、江出海運輸能力。

打造全球一流港口運營商。積極發揮省海港集團在海洋資源開發特別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投融資主平臺作用,統籌推進投融資、港口運營、開發建設、航運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建設發展;充分發揮寧波舟山港集團港口產業一體化、規?;?、集約化運營優勢,打造全球一流港口運營商。優化寧波舟山港與省內沿海港口、內河港口的分工與協作,持續促進全省港口一體化、協同化發展;加強寧波舟山港與沿長江經濟帶內河港口的合作,擴大寧波舟山港腹地貨源;加強寧波舟山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港口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做大龍頭產業,著力發揮重點產業鏈的強力拉動作用

浙江臨港產業基礎較好,優勢明顯,下一步要充分發揮重點產業鏈的龍頭拉動作用。

打造以綠色石化為支撐的油氣全產業鏈。做大做強以煉化一體、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綠色石化產業為核心,以油氣進口、儲運、貿易、服務為延伸的油氣全產業鏈,帶動關聯產業發展。結合LNG登陸中心建設,打造世界級油氣資源配置中心。推進寧波、舟山綠色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謀劃綠色石化沿海拓展項目,推進臺州榮盛石化新材料基地建設,支持洞頭大小門島綠色石化產業發展。努力將浙江綠色石化建設成為比肩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龍頭產業。

大力推進臨港先進裝備制造業集群發展。以高品質、高附加值為目標,優化產業布局和鏈式項目招商,加快發展高端船舶、海洋工程、郵輪配套、新能源汽車制造、風力發電、核電關聯、航空航天配套等高端裝備產業,打造我國沿海億萬級的臨港先進裝備制造基地,使臨港先進制造業成為浙江沿海地區的支柱性產業。建議在寧波、舟山、臺州、溫州、杭州、嘉興等臨港區塊,布局建設一批海工裝備等高端船舶基地,一批石化裝備、航空裝備、先進發電裝備、交通裝備、工業機器人特種裝備等基地。

培育新興產業,著力發揮海洋新興產業的持續支撐作用

海洋新興產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又是極具增長潛力的產業,需要大力扶持培育。

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聚力魚油提煉、海藻生物萃取、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等核心技術研發和運用,加快海洋生物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研發與生產,依托杭、紹、甬、舟、臺等一批生物產業園區,扶持發展一批海洋生物醫藥制品龍頭企業。

促進海洋新材料產業發展。聚焦海洋工程材料、海洋生物材料等重點領域,大力發展海洋重防腐材料、海洋密封材料、醫用再生修復材料、海洋生物化妝品材料等。

推動現代港航物流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港航物流與大宗商品貿易,做大做強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國際糧油集散中心,打造東北亞鐵礦分銷中心,在沿海產業園區布局建設一批與產業鏈、供應鏈相匹配的物流園區。

注重統籌發展,著力發揮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協同作用

沿海地區是港口、產業、城市的集聚發展地帶,妥善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十分重要。

推進港產城空間規劃對接協同。加強港口規劃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規劃的統籌銜接,建立由上級部門或市政府牽頭的規劃協調機制,合理確定各功能區的空間布局。優先保障港口發展空間,合理布局腹地產業平臺和重大產業項目,加強城市功能建設,增強城市對港口和產業平臺的服務保障作用。

加快推進一批沿海特色產業基地建設。2015年,由浙江省海經辦擬定、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822”行動計劃》,即圍繞扶持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與高端船舶制造業、臨港先進制造業、港航物流服務業、濱海旅游業、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業、海洋醫藥和生物制品業、海洋清潔能源產業、現代海洋漁業等8大現代海洋產業,重點培育建設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并有較好發展前景和成長空間的20個左右海洋特色產業基地(實際經論證確定了25個并分別印發實施方案),每年滾動實施200個左右海洋經濟重大建設項目?!?22”行動計劃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載體和抓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浙江宜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海洋強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部署,合理確定沿海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使之成為浙江沿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建議在杭州錢塘,嘉興濱海,寧波前灣、北侖、梅山,舟山北部新城,臨海頭門,樂清灣,溫州甌江口等區域,建設一批港產城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

推進科技創新,著力發揮海洋科技的引領助推作用

海洋科技創新是未來推動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其投入大、見效慢,需要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共同發力。

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在省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置海洋科研攻關項目,重點圍繞深海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環境感知、海洋生物資源、海洋“藍碳”等領域攻關創新。構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協同應用場景和體系,支持海洋科技成果在網上技術市場發布交易。

布局一批高能級海洋科創戰略平臺。高水平推進省海洋科學院建設,統籌涉海優勢科研力量建設省級海洋重點實驗室(東海實驗室)。支持浙江大學、西湖大學、浙江海洋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爭創國家級創新基地。積極培育海洋科技型企業,創建一批省級海洋科創孵化器。深化海洋科技領域國際合作,提升國際協同創新能力。注重高端海洋人才培養,在海洋工程與技術領域優先培育和引進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

加強生態保護,著力發揮海洋生態文明的助力保障作用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風雨的故鄉”。海洋生態保護是綠色浙江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態文明是沿海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推動力量和保障因素。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落實海洋主體功能區制度,加強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加強海域環境保護,建立陸海聯動的海洋環境保護治理機制,扎實推進杭州灣、三門灣、臺州灣、樂清灣等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

明確海島功能定位,實施海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科學有序推進海島開發利用和無居民海島的保護。

實施自然岸線保有率目標控制,加強近岸海域和濕地灘涂保護,加強海洋(島)公園和“美麗海灣”建設,打造黃金海岸旅游線。建議在平湖、海鹽、象山、寧海、嵊泗、岱山、普陀、大小門島、溫嶺、洞頭、蒼南等沿海與海島地區,建設一批海洋公園、濱海露營基地和自駕游黃金岸線。

猜你喜歡
寧波港口浙江
聚焦港口國際化
中國港口,屹立東方
掃一掃閱覽浙江“助企八條”
一圖讀懂寧波
港口上的笑臉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寧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惠東港口
浙江“雙下沉、兩提升”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