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家要以自己的確定性去應對世界的不確定

2024-04-05 23:46王永昌
浙江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對外部主業奮斗者

文/ 王永昌

面對世界變化的不確定性,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以自身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經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一條就是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確定性與不確定”是一個哲學命題,帶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因為世界總是不斷變化的,也就是外部世界是不確定的。盡管我們每個人自己也在變化之中,但相對來說,作為有自覺意識和自控力的人來說,自我的變化是可以更多地自我內控的,而外部世界的變化則有更多的難控性。那么,面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或者說世界變化的不確定性,我們該怎么辦呢?從哲學角度講,我們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以我們自身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因為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個人似乎很難或無法去改變。比較現實的做法是,讓自己先強大起來,然后用自己能把握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從而使自己走得更遠,創造更好的未來。

作為企業家,我們又該如何來提高自己的確定性,而且是要以高水平的確定性,去應對外部世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呢?下面我從十個視角談些想法。

明白一個理:你也許無法改變大世界,但卻可以改變自己這個小世界

我們必須明白人與世界關系的一個基本大道理:這個大世界你改變不了它,而只能自己改變自己。我們經營企業,千萬要注意,通常情況下你的決策、你的行為是你自己可以作主、能夠控制的。當你能夠控制某件事的時候,意味著你對未來的行為和未來的行為后果,是比較容易看清的,你對它有更大主導性。反之,越是你不能控制的、依賴別人或外界環境條件而作的決策,你就越沒有把握。外部世界很精彩,外部世界不斷地在變化,但是外部世界的精彩不等于你的精彩、外部世界的機遇不等于你的機遇。

那么,怎樣把一部分世界的精彩、世界的機遇轉化為你的呢?答案只有改變自己并去主動適應世界。順著事物發展趨勢而為,才有成功的可能。逆勢而行,看起來很偉大、很有勇氣,但往往會以失敗而告終。有些人動輒氣吞山河、異想天開,以為天生就是來改變世界的,要世界適應他,而不是他適應世界。盡管客觀上的確也存在“環境改變人,人也改變環境”的真理,但首先是我們人類適應環境,而且這個“人”是整體的人。作為個體的人更多的是適應你生活、工作的環境。我們一定要把事物發展的這個大道理想明白,要樹立“抬頭看清世界,埋頭完善自己”的世界觀,把眼光看得遠一點,眼睛睜得大一點,看清世界何其大、世界何其繁。我們要把重心放在“自身該怎么辦”上來,不要老埋怨世界、責怪世界。此外,還要懂得“亂世出英雄”的道理,不確定的風云世界,正是你方顯英雄本色的時候。多變的不確定世界對誰都一樣,不同的是每個人自己的功課做得如何??傊?,我們要把立足點放在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上,才是根本之道。

看清人生路:“苦海無邊,回頭翻船”

我們都想自己有一個光彩的人生,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有體面的生活、體面的工作,有事業的成功,有精彩的一生。這就要拼搏、多付出;要比常人更努力,更辛苦;要有堅強毅力,勇往直前。企業家更是如此。我擔任浙商發展研究院院長十多年,跟企業家朋友們接觸也比較多,發現企業家人生中有一個普遍規律性的現象:企業越往前走,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也會越大,企業家的苦也會更多。企業做得越大,企業的知名度越高,企業家表面上好像顯得很風光,但是他背后承受的痛苦和壓力要比小企業家大多了。企業家和企業的成長之路,就是一條痛苦之路、磨難之路。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家人生之路也是一條“修行”之路。任正非有一句名言,“我除了痛苦,就沒有不痛苦?!边B任正非都這樣,何況一般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呢?

企業家的事業很崇高,企業辦好了也會有成就感。但選擇辦企業,實際上也是一條痛苦的磨難之路,甚至你做的事業越大,你的痛苦也會越多。我送給企業家們一句話,叫“苦海無邊,回頭翻船”。事實上,辦企業或人生并不是佛教里說的“回頭是岸”,企業家如“回頭”的話是要“翻船”的。辦企業或者說我們的人生,是沒有“回頭路”的。你可以放慢一點,但不能“回頭”。在風浪、大海中“回頭”,就要“翻船”。順風、逆風都要讓船往前開。如果一個企業家不想帶領企業向前走了、停下來了,甚至掉頭了,這個企業掉頭就意味著翻船。你們選擇辦企業,決定你們要走痛苦的路。對此,大家要有思想準備,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走回頭路,不要動搖。一旦動搖掉頭,便會失敗,這就叫“無路可退”。

練強身子骨:打鐵還要自身硬,遠行更要有好腳勁

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你想帶領企業適應外部世界,首先要有一個好身體。企業家身體不好,身軟軟、病怏怏的,今天上班吃不消,明天熬夜受不了,身體不好做什么也不行。經常躺在醫院里當然無法干大事業,也無法把企業帶好。所以,企業家要注意把自己身體鍛煉好,用身體強壯的確定性,去應對世界和未來的不確定性。身體是事業的基礎,也是應對風險的大資本。

心大載萬物:你的太陽就是你自己的智慧和心力

人有體力,更有心力。在強壯身體的基礎上,最關鍵的還要心智強大。我們自己的心,就是自己的太陽,因為“心”就是我們的智慧、意志、品德、風骨,這是“心力”。要像王陽明那樣勵志,要成為圣賢之人,把自己的心調好、調大,調得充滿陽光。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也就是“心即理”。在他看來,心以外沒有其他事物了。當然,要正確理解他所說的“心”和“天理”。他認為,每個人的心都有天理,去發現自己心的天性、心的天理、心的良知,并努力去行善去惡、知行合一,這樣就可以成為一個圣人。他認為,達到良知良行的“心”,就是一顆強大的心,并由此去看待外部世界,心和外部世界便是一體的了,心也就通萬物、載萬體了。這個“心”,當然是一種信念之心、一種知善知惡之心、一種意志之心、一種智慧之心、一種敬畏之心、一種道德良心、一種堅強拼搏之心。

人的體力是有限的,但人的心力是可以近似無限放大的。企業家如果心不強大,就做不了大企業家。要做大事業,心態就要好,心理也要強,要以自己強大的心去照耀自己和外部世界,去感化外部世界,去引領你的企業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陽光的大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心的強大可以克服很多外部的壓力和外部的不確定性。我們要有一個穩定強大的內心去對付應對外部世界的風險,不要簡單地被外部世界的風浪所左右,不要被這樣那樣的風險和挫折動搖你的意志。浙商精神,有些確實是其他省的企業家學不了的,浙商的拼搏、吃苦、奮斗、意志、情懷,都非常難能可貴。浙商從來都是在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的!

培育奮斗者:吹響集結號,打造敢死隊

一個企業要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只靠企業家一個人是遠遠不行的,還要培養好員工,形成一支素養較高的員工隊伍。用這支隊伍的穩定性和堅強性,也就是這支隊伍的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去對付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那么,這支隊伍應該是什么樣的隊伍呢?以華為公司為例,就是培養華為人的奮斗者文化。怎樣讓華為人成為有為的奮斗者?任正非是很有見地的。任正非作為企業家的最大本領、最大發明、最大貢獻,就是企業造就奮斗者的文化。他主張,華為公司第一步是把社會的人才轉化為華為的人,然后不斷向員工灌輸華為的理念、華為的價值、華為的文化;第二步當員工干出成績后,再把華為的人轉化為華為的“人才”。華為就是要把員工培養成華為的奮斗者。如果員工都能培養成企業的奮斗者,每個員工都成為奮斗的“小太陽”,最后共同聚合發出的能量就會很大很大。

企業家要想辦法把員工培養成朝氣蓬勃的奮斗者。當然,也可以分層次培養幾類骨干,不同層次有不同的要求,當然也要有不同的報酬和進步,不能讓奮斗者吃虧。企業的奮斗者實際上就是企業的“敢死隊”。這支隊伍要忠誠、專業、拼搏、奉獻、智慧,高素質高水平,有戰斗力,能突圍沖殺,能攻堅克難,一旦吹響集結號,馬上就能沖鋒陷陣,就能占領陣地,取得戰果。經營企業本質上是“經營人”,要培養企業骨干和員工隊伍。

鎖定主航道:沖向城墻口,少看路旁花

這也是華為公司幾十年來的一條重要經驗。企業經營的主業就是企業的主航道。企業一旦確定了發展戰略方向,確定了發展主業后,就不能輕易改變,否則就會喪失發展的方向。當然,有主業不一定完全排斥非主業,但要注意處理好主業和多元的關系。選好主業就要咬緊主業,把它作為企業運航的主航道,并堅定不移地向前航行。華為公司近40年,按任正非的說法,就是在主航道上不動搖,咬定主航道奮力向前沖。華為不動搖到什么程度呢?任正非曾一度為堅持主航道而患了憂郁癥,壓力大到幾次想自殺,但是他堅持挺過來了,堅定沿著主航道往前走,全然不看主航道的“兩邊花”?!皟蛇吇ā贝硎裁??就是代表很賺錢但與主業沒關系的一些產業,比如房地產等,華為全然沒有去涉足。

可以說,企業到底行還是不行,到底是百年企業還是短暫的企業,就看主業能不能夠做深、做精、做透。有了這樣的主業,企業才有立身之基。同時,圍著主業搞一些邊際產業產品,反而能拓展主業的產業鏈,有利于主副共進、相得益彰。但另開爐灶的“副業”或者說游離主業的“副業”“新業”,則要慎之又慎。一棋不慎,可能全盤皆輸。這方面教訓很多。

造就核優勢:以不變應萬變,專到深處即絕活

對企業家和企業來說,以自己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最核心、最關鍵的一招是什么呢?就是一定要培育和造就你的核心優勢,或者說核心競爭力。你比別的企業強、有競爭力,實際上就是其他企業沒有辦法同你簡單競爭的那個優勢,而你的企業就可以用這個確定的優勢競爭力去對付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你的殺手锏、你的真本領。企業有了核心優勢就可以穩坐釣魚臺,可以從容應對市場的激烈競爭。

當然,這個核心競爭力每個企業都是不一樣的,但核心競爭優勢通常是圍繞主業來鍛造的。圍繞這個主業,你可以在科技研發、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合作伙伴等方面來培育競爭優勢。就總體來說,拼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更多的是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優勢。

不做黑寡婦:灰度是藝術,環境不可少

“黑寡婦”是非洲等熱帶及溫帶地區的一種毒性極強的蜘蛛,而且交配后往往把雄性吃掉,最后變成孤家寡人。做任何事業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搞企業也要營造一個好的內外環境。任正非說,企業越大越需要寬容、妥協和灰度?!盎叶取笔鞘裁??就是要把握好“中性”狀態,很多人、很多事不要認為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要把人一棍子打死,要寬宏大量,要容人,“宰相肚子好撐船”?!盎叶取笔且环N心境,是一種領導藝術,是識人寬人用人的方法。要形成一種合作共事、調動各方力量辦好企業的社會生態環境。任正非曾風趣地說,他最敬佩中國兩個人:一個是中國古代大將軍韓信,韓將軍能忍胯下之辱;還有一個就是阿慶嫂,她有“來的都是客”的本領,能處理好方方面面關系。任正非說,我活了50多歲才搞清楚,過去做事常常不順風順水,就是因為沒有好好學阿慶嫂,不太會處理人際社會關系。阿慶嫂能八面玲瓏,各種關系都處理得很好,企業也需要營造好的社會環境。

企業家們要學韓信“忍”的智慧,也要學阿慶嫂“客”的藝術,要花些精力去處理好外部環境。人生活在人群里,企業也只能在社會環境中生存和發展。要有一定比較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去應對外部世界的多種不確定性。有些企業家誤以為在西方國家,不存在那么復雜的人際關系。這和各國歷史文化有關。但西方國家的企業家同樣也要處理好自己的發展環境,只是形式、特點、內容有所不同罷了。

夏天備棉襖:唯惶者生存,唯強者自省

要應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夏天就要準備好過冬的棉襖,要有憂患意識,要有“備胎”計劃。華為之所以沒有被美國一下子打垮,就是因為任正非早就有憂患意識,他相信華為的“冬天”總有一天要到來,“繁榮的背后是蕭條”。他也早預料,華為總有一天會與美國同行“部隊”在珠穆朗瑪峰發生遭遇戰。因此,華為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做準備,“備胎計劃”也一直穩步推進,迭代更新,不存幻想。在華為“冬天”還沒來之前,就早已把棉襖準備好了。

企業要有風險意識,要隨時做好最壞的準備。華為還特別重視自我批判,以問題為導向,在不斷唯惶、反省和批判中前行。預則立,有備才能無患。很多企業倒下去了,就是因為缺乏憂患意識,沒有“夏天準備棉襖”。尤其在經濟形勢好、企業發展順的時候,盲目樂觀、忘乎所以、自以為是、不留有余地,沒有后備隊和援軍,一到冬天便會凍僵凍死。

培養好后代:天下悠悠無始終,人生短短不留憾

除了企業家自身以外,還要培養好后代,培養好接班人。送給大家一句話,“天下悠悠無始終,子孫后代是火種”。世界無窮無盡、無始無終,時空無限,但我們的人生卻很短暫。短暫的人生要盡可能不留遺憾,除了自己干好事業外,還要培養好子孫后代。一般地說,不留遺憾的人生主要意味著:一是事業不要倒下去;二是自己身子不要倒下去;三是家人親友不要有意外;四是把子孫后代培養好。

我們的血脈、我們的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的情懷、我們的精神,最后都要靠子孫后代去傳承。你追求或你實現的確定性成就(人生),是要通過子孫后代才能延續下去的。只要你的人生意義、你的生命價值在延伸拓展,意味著你的生命的確定性也在延伸。我們不相信靈魂不死,但是你的血脈、你的事業是可以通過你的子孫后代去延續下去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可以是不死的。所以,我們既要完善自己,也要培養好后代。

總而言之,作為企業家,要用自己高水平高素質的確定性去對付外部世界、外部事態的不確定性,并以此來激勵自己把事業做得更好,使自己的人生釋放出更加多彩的光芒。

猜你喜歡
對外部主業奮斗者
“奮斗者”
奮斗者
中小學生寫信致敬“最美奮斗者”
保利發展:深耕主業,穩健增長
積極應對外部沖擊疊加內部調整帶來的挑戰
奮斗者的答卷
鋼鐵主業關停后剩余物料處置方式的探討
我國糧食供給對外部市場依賴性分析
委內瑞拉經濟緊急狀態再次延長
回歸主業定準位 聚焦中心擔好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