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鎮域推動未來鄉村低碳場景實踐
——以低碳鄉鎮試點臨安區太湖源鎮為例

2024-04-05 23:46湯淇皓
浙江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天目農房太湖

文/ 湯淇皓

圍繞“生產降碳、生態固碳、生活低碳”三大領域,推動“林業固碳、數智雷筍、農房建設、污水處理、生態旅游”五大低碳場景實踐,全力推進低碳示范小鎮建設

臨安區是浙江省第一批低碳試點縣創建單位,太湖源鎮是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批低碳鄉鎮試點,該鎮地處天目山麓、太湖水系源頭,全鎮面積240.4平方公里、轄20個村,擁有較大的生態優勢和林業資源,是浙西天然的生態屏障。近年來,該鎮圍繞“生產降碳、生態固碳、生活低碳”三大領域,結合當地實際,聚焦“穩碳庫、降碳排、優碳減、增碳匯、低碳源”五大方向,在全鎮域范圍內推動“林業固碳、生態旅游、農房建設、數智雷筍、污水處理”五大低碳場景實踐。

全鎮域未來鄉村低碳場景規劃目標

依托86.2%的森林覆蓋率,太湖源鎮分區域、分類別、分特色,全域推進低碳鄉鎮建設。在北部山區重點打好綠色生態牌,以太湖源頭生態稟賦,打造零碳康養區。在中部區塊重點打好智慧農業牌,以數智賦能天目雷筍、天目稻米等農產業,打造低碳農業區。在南部區塊重點打好低碳工業牌,以低效高耗企業整治,打造低碳工業區,確立了“全鎮碳排放水平逐年降低”“農林增匯能力顯著增強”“全民生態意識持續提高”的發展目標。2021年創建以來,制定了“碳排放強度下降幅度年均4.2%以上,處于全省先進行列。2025年完成浙江省低碳小鎮試點建設任務。2030年實現單位GDP碳排放較2005年下降75%”的規劃目標,爭取建成全國性低碳示范小鎮。

推動全鎮域五大低碳場景實踐

聚焦“穩碳庫”,推動林業固碳場景實踐。聯合浙江農林大學,在太湖源鎮橫徐村,率先建設“太湖源鎮雷竹林通量觀測塔”,用于觀測雷竹二氧化碳通量等,精準計算雷竹林的固碳能力。在指南村,通過開發鄉村碳匯林產品、探索林業碳匯交易,將村里2000多畝的竹林建設成碳匯林,預計每年可固碳1000噸左右。根據有關測算,太湖源鎮森林每年可以凈吸收二氧化碳約14.5萬噸。

聚焦“增碳匯”,推動數智雷筍場景實踐。依托省級現代農業園,在太湖源鎮畈龍村等村,建設臨安天目水果筍低碳數字化基地項目,入選2023年度“杭州市十大低碳應用場景”。通過創新應用低碳測土配方施肥、光伏大棚增溫等技術,減少雷竹筍用藥量、用肥量30%,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改善土壤質量,實現“天目水果筍”增產20%。通過應用聚碳技術,提高竹林固碳能力,增加土壤碳庫中的有機碳儲量,增加生態固碳量,每畝“天目水果筍”每年可固碳237.97 公斤,認證全國首張數字化農產品碳標簽——水果筍碳標簽。目前,太湖源鎮共種有“天目水果筍”3000余畝,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約713.91噸。

聚焦“優碳減”,推動農房建設場景實踐。落實新型綠色建造行動,在太湖源鎮青云村等村,大力推廣綠色建筑輕鋼農房。根據《臨安區農村住房建設風貌管控導則》對農民建房實施風貌管控,通過農房“浙建事”數字化服務系統,選用當地易于獲取的青瓦、竹、木、磚、石等建材,通過“留、降、改、建、用”,推行“微改造、精提升”,確保農房建設規模適度、建設風貌規范、建設材料綠色。2023年6月,太湖源鎮成為全國農房建設管理工作現場會考察點。

聚焦“低碳源”,推動污水處理場景實踐。與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緊密合作,將農村污水處理與生態農場建設相結合,在指南村等村,建立“水循環、碳循環、產業循環”的生態化處理模式,是目前全國農污處理生態化微循環的標桿。以“綠色、循環、低碳”水肥一體生態化微循環模式處理公廁污水,采用發酵強化新工藝,實現“治污、灌溉、施肥”一體。閉環利用全村固體廢棄物,經處理后,用于450畝生態農場農田灌溉和土壤培肥,每年回用節水約15萬噸,等同于回收8噸優質有機氮磷肥,減少碳排放200余噸。

聚焦“降碳排”,推動生態旅游場景實踐。推動構建太湖源鎮生態旅游片區化一體化聯合發展,打造生態旅游低碳區。在太湖源鎮白沙村等村,開發“浙宿好禮”農產品伴手禮,結合建設更多“金宿”“銀宿”,將臨安本地農產品與文創結合。圍繞太湖源景區以及“中國有機茶第一村”東坑村等,聯動鄰村網紅景點“紅葉指南”,迎合騎行市場、攝影愛好者需求,豐富生態旅游低碳路線及體驗業態。

進一步拓展全鎮域未來鄉村低碳場景應用

深入推進綠色能源新項目。以綠色能源新項目促進鄉村振興。加快推動鄉鎮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貫徹落實促進新能源汽車下鄉行動,完善鎮域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新建直流充電樁,推動車— 樁—網跨界融合發展。率先建設鄉鎮“零碳機關”,對鄉鎮內公共機構、企業進行分布式光伏改造,實現部分能源自給,持續開展鄉鎮高耗低效企業整治工作。加快推進省新型儲能示范應用落地建設,推動實現電源清潔化、電網智能化和社會電氣化“三個轉型”。強化低碳項目謀劃和生成力度,探索適宜生態旅游體驗的新項目,不斷擴展生態旅游的場景實踐。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探索綠色能源項目引入,因地制宜圍繞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依托茶山、農田、山塘,大力推動如茶光互補、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水力發電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

深入推進生態農業新模式。以生態農業新模式帶動鄉村共富。探索更多生態種養經營模式,推廣荷鴨共生、稻鴨共生、生態低碳茶園等生態農業模式,加強綠色農田建設,推進宜機化改造。大力推廣天目水果筍低碳數字化基地項目的成功經驗,以數智賦能農業,實施精準農業、精確用肥,打造更多低碳標桿。開展技能培訓,加快低碳創新技術普及應用。統籌好綠色轉化專項政策、共富鄉村試點等政策機制,深化美麗城鎮、共富工坊等重要載體,結合低碳鄉鎮試點建設一體謀劃、同步推進。深化林長制建設,加強松材線蟲病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不斷提升林業固碳能力。深入推進“以竹代塑”新合作,深化與農業和林業國際組織、科研院所的合作,依托竹資源豐富、竹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加強竹產業項目招引、培育和示范。

深入推進低碳理念新風尚。以低碳理念新風尚引領鄉村風貌。錨定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營造鄉鎮低碳發展氛圍,加快推進省能源局新型儲能示范應用建設。用好“兩山”轉化財政專項激勵政策,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利用。重點建立健全低碳鄉鎮評價體系,著力構建低碳發展工作體系,項目化、清單化協同推進、合力建設。利用鄉鎮公共空間進行低碳公園建設,圍繞“世界地球日”“全國生態日”等活動,強化低碳理念、培育綠色生活方式,積極推廣跨區域排污權交易、碳匯交易、碳排放統計核算以及碳積分、碳普惠等低碳知識。推動鄉鎮農房建設低碳化綠色化,鼓勵就地取材,推進利用低碳建材、綠色建筑,讓低碳理念深入鄉鎮治理的全過程、全場景和全要素,打造更多低碳鄉鎮示范的浙江樣板。

猜你喜歡
天目農房太湖
徐 喬藝術作品欣賞
3D SLAM在農房不動產測繪中的應用研究
山西全省農房抗震改造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
陳磊作品
ILFE智意掃地機 天目X660
太湖思變2017
太湖攬春
天目湖水生態環境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研究
太湖
綠色農房建設過程中的問題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