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當代寫照

2024-04-05 13:02朱玉麒
江蘇地方志 2024年1期
關鍵詞:援疆對口江蘇

朱玉麒

家鄉出版界的老同學倪培翔打電話給我,說到江蘇省地方志辦公室新近出版了《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建設志》(以下簡稱《江蘇援疆志》),左健偉主任希望我為這部書寫點讀后感。

左主任的信任是有原因的。1985年我大學畢業,即從江蘇出發,到新疆工作了25年。四分之一世紀的青春歲月里,我在新疆成長起來,并且至今仍以西域文史研究作為自己的學術主業。是新疆塑造了我今天和未來的人生。

在新疆的歲月里,雖然也會偶遇來自家鄉、操著鄉音的各行各業建設者,但在新疆這個樂于接納外來人口、多民族聚居的廣袤天地里,仍然感到是空谷足音。翻過《江蘇援疆志》,卻發現在我之前之后,在中央援疆建設的號召下,一批批江蘇人遠赴西北,參與到了不同時期的新疆建設行列之中。尤其是2010年以來,在北疆天山河谷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和南疆帕米爾高原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江蘇援疆工作持續展開,具有江蘇特色的援疆工程特別是援疆人才隊伍,已經形成了宏大的規模效應。

上千幅隨文刊印的彩色圖照,時而是大美新疆的壯麗山水,時而是江蘇各縣市的援疆健兒在橫幅標語下慷慨遠行,讓我不知自己究竟置身在江蘇還是新疆。從1997年到2020年,23年的風雨歷程,江蘇和新疆共同攜手,難分你我,成就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當代奇跡!

中國的東西部之間,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在遠古時代串聯起世界的貿易交往時,也開拓出了人類文化的交融時代。這條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通道,從太湖之濱穿行到羅布荒漠、蔥嶺之巔,走向世界,奠定了江南、西域之間的聯系。至今,在新疆的博物館中,還珍藏著丹陽郡的吳客在南朝宋元嘉二十六年(449)題寫的佛經,珍藏著在8世紀的唐代被輸送到西州的溧陽麻布被單。它們共同見證了遙遠的過去,東南沿海的江蘇與內陸新疆之間有機的聯系。而江蘇與新疆在相隔萬里之遙的路途中建立起的對口關系,似乎也淵源有自。兩千年前的漢武帝時代,就曾有江都王的女兒細君公主遠嫁烏孫王的記載。烏孫所在,正是今天的伊犁河谷。

然而,這樣的聯系比起《江蘇援疆志》展現的當代江蘇和新疆的兩地情誼,顯得微乎其微。

方志作為中國特色的地方文獻,是區域文化的百科全書。隨著人類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而多元的發展,方志的主題和類別也在不斷擴展和更新。近年出版的《江蘇省對口支援西藏建設志》,從事件的記錄到圖書的形式,均堪稱新時代主題志鑒的典范之作。即將面世的《江蘇援疆志》,更是將這一主題志鑒的編纂提高到了更為完美的境界。

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在1997、2010兩個時間段的中央援疆部署中,江蘇省均勇擔重任。從1997年開始,江蘇在發展自身建設的時光隧道中,和遙遠的新疆結成對口支援的命運共同體,而2010年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以來,江蘇更是成為全國援疆唯一設有兩個前方指揮部的省份?!督K援疆志》正是這樣一部記錄江蘇對口援疆建設的當代實錄。

《江蘇援疆志》以主體的篇幅,在“組織領導”章節中,展現了根據中央決策精神,逐步建立起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全方位對口援疆機制的歷程;在“民生援建”“產業援建”“智力援助”各章中,記錄了落實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優先位置,著力幫助各族群眾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問題,支持新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懊裆ā钡母鞴?,從道路橋梁、公用設施、水利工程、住房及配套改造工程、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體設施到村和社區一級的公共服務與社會福利及其他設施,都逐一進行了圖文并茂、數據翔實的記錄;“產業援建”也分為農牧業、工業、商貿流通業、文旅產業、招商引資等各個方面,做出了清晰明了的敘述;“智力援助”則通過分批的干部人才支援、培養,教育、醫療衛生、規劃編制與科技援助,文化援助與交流等各專題,展現出援疆機制在物質支持之外的人才輸出。

《江蘇援疆志》還以較大的篇幅記錄了“市縣對口支援”這一江蘇援疆的重要組織形式,以“民生援建”“產業援建”“智力援助”“脫貧攻堅”“交往交流交融”的類別專題,記載了從南京到昆山等17個市縣等對口支援新疆的豐富內容。

以上章節,展現了江蘇穩定長效的援疆機制建設和豐富的援疆實踐成效,書寫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新篇章。

《江蘇援疆志》繼承傳統地方志的體例,如綜述、大事記等體裁,以及記事、記人并重的特點。綜述和大事記從宏觀的角度,在空間和時間軸上定位援疆工作的全方位、長時段描述;第一章到第五章的敘事和第六章“援疆人物”的人物事跡、人才名錄,屬于人、事并重的記錄方式,體現了江蘇援疆最核心的內容。

在這種常規的體例外,《江蘇援疆志》的創新至少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用增補的方式盡量展現援疆工作的最新動態。本書的記載時間范圍以1997年到2019年為上下限,卻通過“綜述”將時間線延伸至2020年,通過“援疆紀事簡述”延伸到2023年4月,通過“援疆人物”的記錄延伸到出版前的2023年6月“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名錄”。這種時間線的拓展體現了當代地方志記錄最大程度向下延伸、避免志書滯后和追求同步記錄的時效性特點。二是開發出全媒體志書的全新編纂理念。全書突破傳統方志的重要形式,設置了70張隨文附表、1316余幅隨文彩色圖照、221個媒體報道和50個視頻二維碼,擴展了紙質圖書圖文并茂的特色和聲色俱備的信息,體現出新型方志的文獻價值。

總之,《江蘇援疆志》利用新媒體手段盡可能擴充方志信息量的新穎編纂體式,使援疆建設工作在平面的書本中展現了立體而多維的面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起來的命運共同體概念。對口支援的政府號召,也并不是今天的創新,如清代經營新疆,制定“協餉制度”,財政支出均由內地富庶省份予以支援,但是其中見物不見人,沒有看到全面的人才和智力參與。新時代的對口支援,在《江蘇援疆志》中體現了更加豐富的場景,其制度、規模、效益,都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時代,它書寫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在中國東西部之間的具體實踐,書寫了“真情援疆、科學援疆、持續援疆”的感人篇章。

《江蘇援疆志》的成功編纂,不僅是對過去的總結,在“組織領導”“民生援建”“產業援建”“智力援助”和“市縣對口支援”等多個方面的記錄中,也為援建單位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成功范例,為江蘇援疆建設提供了走向未來的先行經驗和寶貴思路。

在新疆生活得久了,在《江蘇援疆志》的閱讀過程中,我總會產生一些奇妙的聯想。

我曾經到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塔城邊境考察,在那里聽說過孫龍珍烈士有孕在身、為保衛國家利益而壯烈犧牲的事跡;我也在新疆工作期間,學習過吳登云在帕米爾高原40年如一日巡回醫療的事跡。當時雖感動,卻忽略了他們是江蘇人的事實。這次通過《江蘇援疆志》對江蘇赴邊人才的追溯,才知道他們在我還沒有出生的1959、1963年,就從江蘇赴邊,義無反顧地將青春乃至生命奉獻給了祖國邊疆的壯麗事業。孫龍珍赴邊的地點,是新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吳登云感動中國的事跡,發生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烏恰縣。2010年以來,江蘇支援新疆建設的天山南北對口地區,竟然如此巧合地落實在這兩個自治州所在地!

漫漫援疆路,在江蘇、新疆兩省區對口支援的歷程中,互相塑造著東西部共同發展、共向未來的命運。支援新疆建設的江蘇人才隊伍,也在這樣的經歷中形塑著自身的未來?!督K援疆志》中的援疆人才隊伍,還在延續。他們在孫龍珍、吳登云的后面,排成了長隊,走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交響曲中,成為沒有地域界限的邊疆建設者。

猜你喜歡
援疆對口江蘇
數讀江蘇
數獨江蘇
數讀江蘇
江蘇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對口幫扶這一年
從對口幫扶到合作共建
援疆動態
援疆動態
對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