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初中地理任務驅動下的深度學習教學策略探討

2024-04-06 17:34
學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驅動課堂教學課堂

朱 婭

(貴州省鳳岡縣教育科研所,貴州鳳岡 564200)

近年來,任務驅動教學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以任務作為連接課堂的紐帶。為此,初中地理教師要以任務驅動為依托,創新教學方式,設計新穎、開放的任務活動,帶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促進學生進入深度學習。

一、任務驅動法對初中地理教學的意義

(一)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任務驅動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任務驅動的課堂教學是通過師“導”生“演”來完成的,在問題動機的驅動下,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最終建立起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帶著任務在探索中學習。不同的任務具有不同的作用,教師針對地理教學難點,為地理概念、地理圖形、地理調查等配備相應的任務,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積極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法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具備高階思維,有助于深度學習的落地。

(二)優化師生關系,提升教學水平

在設計地理教學任務時,教師往往會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就使課前互動變得十分頻繁,為后續教學提供幫助,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都充滿知識和歡笑。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好每一個任務的介紹和指導,使學生全身心投入任務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認識,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保證地理學習質量穩步上升。另外,在每一個任務完成后,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談談學習心得,了解學生的心聲,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初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地理學科一直以來都被學生當成副科,平時不認真聽講,寄希望于考試之前的背誦,認為只要把知識點背誦下來就能考高分。但是,由于學生沒有掌握地理知識規律,考試的時候無從下手。另外,地理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過于單一,總是向學生灌輸教材內容,不進行拓展,也不關注學生是否聽得懂,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的好感度下降,更別提深度學習了。自2019 年《遵義市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镌圏c實施方案》試行以來,2021 屆初中畢業生的地理成績被正式列入中考總分之列,為了適應教學需要,也為了培養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地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初中地理任務驅動下的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圍繞目標明確任務

課堂是培養學生的主陣地,是學生形成學科素養的重要場所,在每次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都應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地理學科學習中。

1.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地理教師在備課時應該貫徹新課程理念,研究每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練習測試等,吸引學生持續關注,形成密切的互動關系,讓地理教學更有實效性。教師要從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從“教書”轉向“育人”,這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根本價值追求,也是落實深度學習任務的必然趨勢。教師備課時要細致、全面,抓好教學常規,對教學任務進行調整和修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現代化教學背景下,學校要推動集體備課,讓地理教研組的教師在一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心得,探究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現出地理知識的魅力,備出更多的精品課,創造更大的教學價值。同時,學校應認真開展好聽課評課活動,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積累寶貴的經驗,讓教師在聽課評課中掌握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尤其是對任務驅動教學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學習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獲得成長所需的各種能力。

2.學生做好課前準備。預習是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的重中之重,要想學好地理學科,必須要懂得預習,善于預習。學生要按照地理教師發放的導學案預習,分層次地了解地理知識重難點,并且完成導學案中的練習題。學生可以將不理解的知識內容記錄到導學案的反饋欄,以便教師收集整理,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同時,在網絡時代,學生要利用互聯網搜集地理知識,查找課堂所學的地理素材,拓寬視野,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以輕松應對地理教學任務。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任務驅動教學需要與情境相結合,在情境中展示任務,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去迎接任務,形成持續努力的信心和決心。教師可以創設豐富的課堂情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地理場景,感知更多有趣的地理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創設生活化的地理情境。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是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創設情境的時候要結合日常生活,在情境中融入針對性的任務,啟發學生的地理思維,讓學生覺得學習地理是一種享受,以達到拓展知識和能力的目標。比如,在教學《氣溫和降水》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大屏幕播放不同氣溫下大自然展現出的場景,引發學生對氣溫變化的探究,拉近地理與生活間的距離。接下來,教師布置情境任務,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室內測量不同位置的氣溫,并記錄在表格上,最后匯報統計結果。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氣溫的認知,教師為學生講解了一天中氣溫的變化情況,并設置驅動任務:我國所有的地方都是七月氣溫最高,一月氣溫最低嗎?學生在小組中展開積極討論,對氣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續學習降水、氣候等知識內容做好鋪墊。

2.創設游戲化的地理情境。初中生都喜歡做游戲,他們能夠在游戲中放松身心,鍛煉交際能力,營造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教師應注重游戲情境的創設,將任務與游戲融為一體,讓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完成任務,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想象力,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比如,在《中國的民族》教學中,學生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所以需要樹立團結友愛、互相尊重的觀念。教師因此設計游戲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網查找每個民族的大概人數,并繪制一張扇形統計圖,以此將教學推向高潮。隨后教師又設計了搶答游戲,在網頁上會隨機出現一些少數民族的服飾或者節日,讓學生進行搶答,最終搶答又多又準確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這樣的搶答游戲非常新穎,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能夠為完成地理教學任務做好鋪墊。

(三)豐富任務形式,組織學生課堂實驗

任務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需要確保任務的科學性、實際性、趣味性,增加課堂活力,使學生能夠積極行動起來,鍛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地理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實驗任務,教師應該做好挖掘和拓展,將每一個任務都進行包裝,使內容具有“彈性化”和“框架式”特征,并且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樣既可以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導,又可以提高任務的前后銜接。

1.布置合作任務,共享地理知識。在任務驅動下,教師要善于布置合作任務,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小組成員都有事可做,活躍學生的思維,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比如,講到與防范自然災害相關的知識時,由于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以及自然災害的分布情況等知識內容,能夠認識到自我避災的重要性。教師結合網絡資源,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防災減災的辦法,讓學生分組討論哪些措施是正確的,哪些措施是錯誤的。然后教師利用微課視頻播放救災時的感人畫面,將德育教育和地理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珍惜生命,保護環境。接下來,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戶外應急演練任務,鍛煉學生的應急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合作中共同成長。

2.實施層次任務,兼顧所有學生。教師在設計驅動任務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感受,盡可能地實施層次任務,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使地理任務的完成率更高,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地理課堂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對于地理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應為他們提供基礎性的任務,如繪制本節課的思維導圖,將地理知識點全部展示出來,或者上網查找教材中的拓展內容,記錄到教材的空白處,從而培養他們的自學習慣。對于地理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教師應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任務,因為這部分學生只要肯努力,就有可能進入優等生的行列。如扮演小老師,到講臺上進行知識點的講授,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地理學習動力。對于地理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應為他們提供拔高的任務,如開展地理調研、完成地理實驗、制作地理課件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布置實踐任務,深化學生感悟能力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將深度學習落到實處,教師要積極引入課外實踐任務,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兩條線”擰成一根“繩”,讓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和能力,對地理知識產生更加獨特的感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密切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實踐情況和進程,解答學生實踐中的疑惑,幫助學生完成有意義的知識建構,打造屬于自己的新的認知結構,達到實施任務教學法的最佳效果。

1.實踐調查研究活動。初中生的可塑性非常強,適合在課外調研中施展拳腳,鞏固所學知識,實現活學活用,促進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巧妙設計實踐任務,讓能力強、興趣高的學生擔任組長,帶領成員解決重重困難,讓學生知道課堂以外的地理知識不僅豐富了課余生活,還鍛煉了團隊協作能力。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對近期頻發的暴雨災害進行調查研究,并且撰寫調查報告。學生通過實地走訪、網上查詢等方式,總結出暴雨災害的成因、影響、應對策略等,發散了地理思維。然后,教師讓學生向全班匯報研究成果,把課堂還給學生,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的統一。

2.地理模型制作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提高任務驅動教學的成效,教師可以開展地理模型制作活動,給學生換一種心情,擴大地理知識領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進行地理版圖拼接任務。教師給學生下發多張彩色卡紙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地圖,并將地圖隨機剪成多個小塊,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去復原地圖。拼接地圖的這個過程充滿了歡樂,每個學生都樂于參與,加深了對地圖的印象。其次,進行地球儀的制作任務。教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材料,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制作出具有個性化的地球儀,并且在地球儀上繪制出大洲和大洋的版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制作完成后要在班級里進行展覽評比,最終優勝的作品會被拿到學校的展覽室進行展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

(五)優化任務評價,實現減負提質目標

在深度學習的指引下,初中地理任務驅動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優化任務評價,通過評價展示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做出點評,同時鼓勵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意見,在良好的氛圍下實現師生交流,推動地理教學向縱深發展。在當今時代,地理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引入評價中,創造現代化的評價方式,如此,不僅能夠直觀地顯示課堂教學數據和影像,還便于教師、學生、家長了解評價情況,最終達成減負提質的目標。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認知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任務評價量表,要求學生按照實際情況為自己打分,然后教師匯總學生的分數,運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進步情況,為調整課堂教學方式指明出路,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教師還要為學生制作電子檔案袋,將每一次的地理課堂情況、地理測試情況、地理實踐情況等都記錄下來,并將其作為期末總評的依據,這也會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另外,教師應以開放的思想面對學生,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地理作品發布到互聯網上,讓他人進行點評,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現學生的風采,使學生懂得兼收并蓄,樂于進行“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等,全面提高個人修養。

四、結語

初中地理教學任重而道遠,借助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改善現狀,為課堂教學增添活力,使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成為地理學習的主體。地理教師需要認清現實,把握當下,將任務驅動滲透到地理課堂的各個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挖掘地理知識的內涵,為實現深度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推動地理課程改革發展。

猜你喜歡
驅動課堂教學課堂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