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管理視角下金融科技倫理探究

2024-04-06 15:18韓吉瑞
關鍵詞:金融科技風險管理

韓吉瑞

【摘? 要】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銀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在新型金融業態內逐漸興起。然而,互聯網銀行在推廣過程中存在倫理風險和挑戰,如數據安全、隱私保護、虛假宣傳、人工智能等方面。論文通過風險管理視角探討了互聯網銀行的倫理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治理建議,以期為互聯網銀行的健康發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銀行;金融科技;倫理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1-0136-03

1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基因編輯、人工智能覺醒和個人網絡信息安全等領域引發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倫理挑戰。此外,大數據和網絡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復雜的問題,解決現存問題有助于確保這些技術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在科技廣泛應用的眾多領域已經發生了科技倫理問題,現下正處于風口浪尖的互聯網金融領域也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這類問題,我們應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我國金融科技的倫理問題逐漸顯現,引起了政府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中,央行強調要建立健全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金融科技倫理規范體系,并提出加強金融科技監管的重要措施。強化對金融科技倫理風險的研究和防范已經是今后發展的趨勢。

當前,關于金融科技倫理的闡述和研究較多,但針對我國互聯網銀行的金融科技倫理風險研究尚不完善。本文以我國兩家互聯網銀行龍頭企業——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為代表,對互聯網銀行存在的金融科技倫理風險展開研究。

2 理論框架的構建

2.1 金融科技倫理風險

金融科技倫理可以被認為是科學技術倫理問題在金融領域的相互擴展[1]。金融科技是指以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它可以提升傳統金融效率[2]。伴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與之相關聯的倫理失責問題也日趨嚴重,亟需對金融科技的倫理價值、責任和發展觀進行澄清[3]。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諸如算法歧視等道德風險也隨之暴露出來[4]。為了使金融科技在前進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必須將其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推動金融科技倫理實踐的發展[5]。

2.2 互聯網銀行

現階段,互聯網銀行積極拓展應用場景,豐富數據渠道、資金渠道,從而使金融服務具備高效、精準的特點[6]。當前,國內領先的微眾銀行與網商銀行分別基于微信與QQ等社會信息,以及淘寶與支付寶等平臺的支付記錄,分別構建了用戶的信用畫像[7]。由于互聯網銀行具有大數據運作、定制化服務、金融工具創新等方面的優勢,這也吸引了我國兩大互聯網巨頭加入互聯網銀行的行列。雖然二者的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二者都面對著互聯網銀行無法回避的挑戰[8]。

3 案例介紹

3.1 企業背景簡介

3.1.1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在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主要股東中,騰訊占股30%,為最大股東。騰訊作為國內最大的通信和社交服務提供商,擁有兩個主要的交流平臺——QQ與微信。微眾銀行依靠自身的股東優勢,開發出了獨特的客戶入口、數據入口和資金入口,并以“個人信用”為基礎構建經營模式。

3.1.2 浙江網商銀行

浙江網商銀行的控股股東為阿里巴巴集團。阿里巴巴集團是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龍頭企業,旗下有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等多個電子商務平臺,各種電子商務平臺匯集了國內各種類型的中小企業。其中,以螞蟻金服為浙江網商銀行最大股東,力圖將網商銀行建設成為我國第一家以云計算為核心的商業銀行。

3.2 案例異同點分析

這兩家案例銀行分別針對依托社交平臺的個人用戶科技倫理風險和依托電商平臺的中小微企業用戶科技倫理風險,從不同角度補充了不同群體共有的一些互聯網銀行金融科技倫理風險,表1梳理了微眾銀行與網商銀行多方面的異同點。

從產品角度分析,微眾銀行的核心產品是微粒貸,這是一款主要面向個人用戶的信貸產品;網商銀行上線時的產品是只對小微企業開放的信用貸款產品網商貸,發展至今網商銀行的核心產品為網商貸和旺農貸。微眾銀行適合小資金的個人用戶,“活期+”支付方便,為用戶設計了許多場景,如償還房貸、理財計劃等;網商銀行的業務更加簡單,僅有存款、貸款與轉賬功能,存款利率低,但同時貸款利率也較低,額度較大,另外有大額理財通道,可以大筆轉入轉出,適合企業用戶。

不同的互聯網銀行潛在的科技倫理風險有不同的指向。從微眾銀行的角度看,其業務布局和目標對象偏向于個體居民,依托的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平臺,平臺能夠收集的信息側重于人們的個人生活隱私,其數據來源也主要依托外部社會對個人的多方評價。對于微眾銀行,其金融科技倫理風險更偏向于技術不夠成熟過硬導致的個人隱私數據泄露,以及人們對于互聯網銀行的信任危機等。從網商銀行的角度看,其業務布局和目標對象主要是傳統銀行并不“歡迎”和重視的部分商業群體,如小微企業、個體商戶、農業經營主體等。網商銀行的依托平臺是交易性質的平臺,這些平臺收集到的信息主要是商業上的金錢流水往來和用戶的詳細經濟情況,其數據來源側重于自己開發研究的各類不同模型和信用體系。對于網商銀行,其金融科技倫理風險更偏向于平臺倫理風險和數據倫理風險。

對于互聯網銀行這個新金融業態來說,這些風險問題都是其未來發展中的“攔路虎”,倫理風險形成路徑參見圖1。我們應對這些潛在的風險問題一視同仁,將每一個問題都分析清解決好。

4 互聯網銀行的倫理風險

技術水平的提高,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互聯網銀行及其業務安全性等方面的改善,但也帶來了很多新問題。

4.1 技術倫理風險

在算法可解釋性及算法透明度方面,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大數據信用極易產生利益沖突。一方面,運營商可以通過對用戶數據進行控制,從而與用戶產生直接利益沖突;另一方面,用戶可以與其關聯企業產生間接利益沖突。單純依靠算法無法對市場預期、人性心理等潛在信息進行精確度量,而且算法歧視會造成區域金融之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出于投資回報比考慮,機構往往傾向于將信貸資源投向經濟發達地區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回報。若假設交易主體的異質行為趨于收斂,將會導致其價值判斷趨于一致,從而使大數據對風險的管控效果降低,并引發算法黑箱、自動化過程導致的決策責任分散等問題。

4.2 信用倫理風險

傳統銀行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其經營模式和法規體系已經形成,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已經根深蒂固,而互聯網銀行是一種新興的金融科技業態,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對其并不熟悉。相對于已有的傳統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的信用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而且,互聯網銀行基本上為私人資本控股,與國有銀行相比,互聯網銀行擁有的融資渠道很少,其資本結構不夠健全,這就不可避免地讓客戶對資金的安全性和銀行的信用產生懷疑??傊?,互聯網銀行在提升社會信用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4.3 平臺倫理風險

在網絡環境下,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平臺也可以按照用戶的偏好將個性化的信息推送給他們,然而,這種個性化的信息選擇極易造成“信息繭房”。這種信息的自我封閉狀態,導致了金融科技的道德失范現象的滋生:平臺推送的信息會對用戶的認知結構產生潛在的影響,讓他們陷入自己的“信息繭房”,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平臺可以對某些不希望被用戶看到的信息進行過濾。例如,對于一些時效性強、對金融交易影響較大的信息,平臺可能會故意不推送或延遲推送,導致投資者錯失交易機會。同時,金融科技在增強大公司的競爭優勢的同時,利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行為習慣,基于用戶的消費偏好、黏性和價格敏感性等特征實施“殺熟”,這極易帶來新的平臺壟斷風險。

4.4 數據倫理風險

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收集和使用大量數據,由此引發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以及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的直接風險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為數據是一種非競爭、非排他的公共物品,所以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迅速地被復制,而且,互聯網銀行的巨頭們還擁有并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資金賬戶、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這無疑會形成數據壟斷。如果沒有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很好的風險預防體系,那么將會對顧客造成財務上的損失,并對他們的隱私構成威脅。相對于傳統的業務模式,互聯網銀行所收集和利用的數據信息數量更多,對用戶的個人信息的保護也更為重要,一旦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其數據的泄露風險也就更大,用戶也越來越擔心由于互聯網留下的痕跡而造成的隱私和財產損失。

5 治理建議

第一,從法律層面來看,應當針對金融科技道德規范的理論與實踐,完善現行法律法規。當前,科學技術逐漸融入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機制,對社會核心價值觀和利益分配機制產生了深遠影響。新的科技應用所涉及的行為方式往往與過去的法律規范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適時調整現行的規范內容以適應這種變化,并實現公正而平等的利益分配。此外,對有關互聯網銀行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對互聯網銀行形成一種特殊的、獨立的、有針對性的指導。

第二,政府監管機構應加強監管。政府監管機構應制定和執行嚴格的法規和政策,以確?;ヂ摼W銀行的運營符合道德和倫理準則,并保護消費者權益。建議建立完善的金融科技倫理管理機構。建議在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的整體框架之下,組建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并以社會組織為基礎,探索設立行業倫理審查中心和倫理風險線索舉報等制度。

第三,互聯網銀行應自我監管?;ヂ摼W銀行需要建立和遵守行業準則,確保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不會對用戶造成倫理或道德上的損害。在數據隱私保護方面,互聯網銀行應提供充分的信息,確保用戶了解自身正在使用的產品或服務的風險和潛在影響,并取得用戶的知情同意。在透明度和責任方面,互聯網銀行應公開算法和決策過程,使用戶可以理解自身的產品或服務是如何運作的,并對其決策承擔責任。

第四,加強金融科技倫理教育培訓工作。建議支持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建立金融科技倫理宣傳平臺,并利用數字化方式對科技倫理進行宣傳。金融科技倫理宣傳平臺可以通過各類媒體、網絡社交平臺等渠道,傳達有關科技倫理的知識和信息,引導公眾正確看待和應對科技倫理面臨的挑戰。

6 結語

科技倫理和金融倫理問題都是理論與實踐探索中的難題。而當這兩個問題結合形成金融科技倫理問題時,將帶來更為復雜的挑戰。我們需要深入探討這類倫理治理問題,努力在大數據的經濟效益和道德倫理之間取得整體平衡。

【參考文獻】

【1】王曉青,許成安.金融科技倫理的內涵、規制方法與研究前景[J].江漢論壇,2021(10):52-58.

【2】高昊宇,方錦程,李夢.金融科技的風險管理賦能:基于中國銀行業的經驗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2,42(12):3201-3215.

【3】趙彥軍.風險視角下金融科技倫理研究[J].河北金融,2022(7):23-26.

【4】杜鑫星,陳一稀.關于構建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體系的思考與建議[J].浙江金融,2022(4):72-80.

【5】陳歡.數字經濟背景下金融科技倫理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22(1):30-33.

【6】劉訓翰,吳慶躍.首批試點民營銀行的發展模式探析[J].新金融,2017(12):49-53.

【7】羅煜,黃鈺文,徐蕾.大數據信貸的“第三條道路”[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0(5):9-21.

【8】羅玉輝,侯亞景.我國互聯網銀行發展戰略及政策監管——基于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的案例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6(7):42-46.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企業戰略性慈善行為:基于不確定性環境的保險策略”(71702041);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軍人才培育課題子課題一“區塊鏈支撐的數字經濟企業內部網絡關鍵要素與實現路徑研究”(22YJRC05ZD-1YB)。

【作者簡介】韓吉瑞(2000-),女,新疆阿克蘇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財務會計與審計。

猜你喜歡
金融科技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數字智能時代的供應鏈金融
金融科技發展對保險行業的影響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學院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寧夏平羅縣城鄉居民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的關系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