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思維導圖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與策略

2024-04-06 17:34
學周刊 2024年9期
關鍵詞:手繪導圖概念

葉 斌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皇臺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中學階段的地理課程知識具有抽象、龐雜的特點,給學生的理解和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以致課堂教學效率不佳。思維導圖是促進思維發散的重要工具,能夠整合地理知識及其內隱關系,將隱性思維顯性化,增強學生的思考和認知效果。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思維特點,借助思維導圖實施更靈活的教學,打造更直觀、更有條理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開展預習、手繪、復習等學習活動,助力學生分析成因、揭示原理、總結規律,從而使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獲得顯著的提高。

一、思維導圖的介紹

思維導圖也被稱為腦圖、心智導圖等,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最突出的特點是圖文并重,有機整合關鍵字、圖像、符號以及顏色等元素,建立一個完整的記憶鏈接。思維導圖遵循簡單、自然的規則,把枯燥、復雜的信息轉化成具有高度組織性的圖畫,從而幫助學習者能夠更輕松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

思維導圖的構建原理主要是利用人類大腦的發散性思考方式,進入大腦的每一項信息都能作為思考的中心,由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千上萬的關節點。每個關節點都代表一個中心主題,同時也是思考核心的外延,形成放射性的結構,所以思維導圖能夠同步呈現知識網絡和思維過程。

二、思維導圖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一)有利于增強地理教學的趣味性

在傳統的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沿用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大多是通過口頭講授和板書羅列兩種形式進行授課,缺少直觀、具象的內容,導致課堂失去活力,學生也會對地理知識產生難學、難記的印象,自主學習興趣明顯不足。中學生善于形象思維,不善于邏輯思維,在地理課堂上渴望通過直觀的方式接收信息,如果教師只是用板書簡單地羅列知識點,學生一看就會滋生厭倦感,很難產生深入求索的欲望。思維導圖具有直觀展示的優點,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因為學生對線條、顏色、圖形等形象化的信息更感興趣,而思維導圖恰恰包含這些趣味元素。教師可以根據地理課程內容,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把抽象、繁雜的知識點變成色彩豐富、易于理解的畫面結構,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獲得具象的感受,從而饒有興味地投入學習和探究,從根本上改善地理課堂教學枯燥乏味的不良局面[1]。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

地理是一門集空間性、區域性、綜合性于一體的科目,其知識體系具有復雜而立體的特點,各個知識節點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系、邏輯關系,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綜合思維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維度之一,主要是指對自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地貌、水文、氣候等要素的綜合研究,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缺少整合、梳理地理要素的可靠方法,教師通常用文字介紹和敘述的方式,對地理事物加以論證,學生聽得云山霧罩,無法形成良好的綜合思維。思維導圖能夠建立地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它們的關系和隸屬關系通過層級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彌補學生的思維缺陷。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對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很有幫助。比如對于存在復雜因果關系的地理事物,經常涉及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和互為因果,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設置明確的問題中心,一級一級地列出地理要素,借助雙向或多向箭頭,把關鍵詞連接起來,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的因果關系展開綜合分析,從而使綜合思維獲得發展。

(三)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中學地理課程的知識量非常大,特別強調定期的梳理和歸納,但是從以往的教學來看,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普遍比較薄弱,他們通常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機械記憶地理知識,這種記憶并不附著于思維,缺乏對知識脈絡的總結,記憶持續的時間短暫,難以形成鏈條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首先,抽象和概括是構建思維導圖的首要步驟,教師可以利用手繪思維導圖的契機,引導學生在地理知識中提取最核心的關鍵詞,作為導圖的中心和主干,把大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后,再逐一補充細枝末節,使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獲得潛移默化的提升。其次,教師還可以開發思維導圖強大的信息梳理功能,剔除繁雜冗余的信息,把精要內容整理到導圖結構中,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在條理和來龍去脈一目了然,按照知識的邏輯關聯性進行分層、分級,以及分類記憶,從而加速信息的積累,實現歸納總結能力的進一步強化。

三、運用思維導圖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地理預習活動

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預習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有效預習能夠使學生在整體高度上了解地理課程的概貌,以及關鍵的知識點,增強后續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所以說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保障。以往學生應用的預習方法,大多是對教材進行簡單的瀏覽,學生一方面感到無從下手,另一方面無法捕獲教材中的重要信息,削弱了預習的實際作用。思維導圖是輔助預習的“好幫手”,具有高度的整體性,相當于一份提綱或路線圖,能夠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在宏觀上抓住地理課程的要點,使自主預習更加有序。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的預習困境,發揮思維導圖提綱挈領的作用,借助思維導圖開展地理預習活動,把課程知識融匯到導圖中,調控預習方向,從而使預習事半功倍,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1.編制信息化思維導圖。地理課堂預習所用的思維導圖追求的是快速、便捷地展示,所以教師在課前的備課和準備階段,應該開發信息化資源,為學生設計多媒體形式的預習思維導圖。首先,教師必須對地理新課內容展開深入分析,把課程的重難點知識整理出來,記錄在學案中,作為思維導圖的設計依據。其次,教師應該利用MindMaster、GitMind 等思維導圖制作軟件,根據地理課程的特點和知識量,選擇適宜的導圖模板,常見的導圖模板主要有氣泡圖、圓圈圖、橋型圖、魚骨圖等,可以結合預習需要甄別選用。在編制思維導圖時,教師需要把地理課程內容凝練成若干個關鍵詞,添加到導圖結構中,做到清晰、分明,從而實現對信息化思維導圖的高質量編制,奠定地理預習活動的開展基礎[2]。

2.預習過程中適度輔導。思維導圖在地理預習中的運用,并不是簡單的讀圖,而是讓學生以導圖為索引,有的放矢地預習。由于部分學生還不了解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教師應該在預習過程中適度地輔導。比如說教師用樹狀思維導圖羅織出預習的重點內容,就可以指導學生分別了解樹形圖主干和分支上所書寫的關鍵詞,按照“主干—分支”的順序,依次到地理教材中找到對應的內容詳細閱讀,邊讀邊圈點批注,勾畫出重要概念,在存疑處做下記號。這樣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學生就對地理新課建立了整體感知,同時明確在課堂上需要重點解析和鉆研的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3]。

(二)運用思維導圖實施地理概念教學

地理概念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地理概念時,普遍面臨較大的理解和記憶壓力。以往教師在講解概念時,一般采用線性板書和灌輸型教學法,學生無法經歷概念生成和構建的過程,只能淪為僵化記憶的容器,由此引發的問題是對概念的理解深度不足、遺忘速度偏高,這是造成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思維導圖適用于地理概念教學,支架式的圖形本身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使其快速找到地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采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和記憶。因此,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難點,在地理概念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利用導圖分解和呈現概念,把凌亂的知識點組織起來,促進學生整理思路,實現思維的可視化,使學生透徹地理解地理概念[4]。

在地理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一張空白的思維導圖模板,根據課程內容提供有關地理事物的認知資料,設計導學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動交流,針對教師的提問得出結論,教師把學生反饋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層級關系補錄到導圖模板中,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從表面到本質的概念圖。同時,指導學生結合教材以及自身的理解,分析思維導圖中缺失的信息,對導圖內容進行再次修正和完善。這樣通過師生合作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學生深刻地了解到單一知識點之間的隸屬關系,對地理概念知其然也其所以然,建立完整的、系統的概念體系。另外,地理課程中經常出現一些易混淆的概念知識,學生在區分和記憶時十分吃力,教師在教授此類概念時,可以編制兩張同類型、同結構的思維導圖,把兩個概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用不同顏色的字體加以標記,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主要關注導圖中的不同之處,這樣學生就更加輕松地識記和區分相似概念,從而改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提升地理課堂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三)運用思維導圖設計地理手繪訓練

思維導圖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雙向的,既是教師的教學“利器”,也是促進學生自主、實踐學習的工具。手繪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加強手繪訓練,一方面能減少學生對教師制圖的依賴,鍛煉他們獨立動手整理知識點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其逐步形成個性化的繪圖方式,加快地理學習進度。因此,在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能力和智慧比知識更重要,積極地組織學生參與思維導圖手繪訓練,使其全腦思維和雙手充分地“動”起來,親身體驗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從而順利地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在基于思維導圖開展手繪訓練時,教師應該給學生創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同時加強自身的組織和指導工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堂所學,把地理課程的中心主題提煉出來,寫在練習紙的中央,用圖形將其框起來,周圍留出空白,隨后讓學生分組討論與中心主題有關的“次主題”,包括地理條件、人口聚落、工業交通、社會文化等,把這些“次主題”以關鍵詞和圖框的形式添加到中心主題的周圍,并用線條和箭頭連接起來,使導圖初具雛形。在“次主題”之后,手繪細節也至關重要,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多種顏色的筆、符號和圖形,把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表示出來,允許學生用自己看得懂的標識方式,對思維導圖的細節進行個性化處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觀。最后,教師組織各小組輪流展示思維導圖的手繪作品,用語言闡述圖像中的邏輯思維,以及深層次的創意和想法,各組之間可以互相提問、發表意見,共享思維導圖的手繪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和獨立繪圖能力[5]。

(四)運用思維導圖創新地理復習模式

以思維導圖提高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復習課是一個主要的切入點。學生在經歷一課或一階段的地理學習后,需要通過復習實現對舊知識的鞏固,然而以往教師采用的復習模式比較落后,通常是在黑板上把地理知識點羅列出來,既耗時又費力,難以激起學生參與復習的積極性,導致復習課的收效非常低。思維導圖能夠把瑣碎的地理知識點進行結構化的串聯和歸納,教師應該運用思維導圖創新地理復習模式,以點帶線地夯實學生的地理認知,從而達成高效復習的目標[6]。

在地理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師應該整合地理事物、現象、概念、原理和規律,在導圖中先把大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然后把其他零散的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類別和結構,分門別類地組織起來,編制完成復習導圖,引導學生把導圖作為大綱,對學過的地理課程進行查缺補漏、掃描弱點,篩查出導圖中記憶不深的知識點,開展強化學習。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復習反饋,在必要時提供補充講解,使學生的知識缺陷得以修復,這樣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復習模式,學生就能實現“清單式”的知識梳理,從而為地理復習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習、思考和記憶,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鍛煉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教師應該立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在地理預習、概念教學、復習教學中,積極地引入思維導圖,利用導圖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的優點,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復雜的地理知識,同時開展思維導圖手繪訓練,引導學生把學習收獲用繪圖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驅動地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歡
手繪導圖概念
手繪風景照
Birdie Cup Coffee豐盛里概念店
烴思維導圖
齊心手繪《清明上河圖》
借思維導圖算24點
角的再認識思維導圖
幾樣概念店
學習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應用
手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