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在醫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2024-04-06 12:51李愛歆趙娜彭鵬劉擎張麗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24年5期
關鍵詞:條目醫學生思政

李愛歆 趙娜 彭鵬 劉擎 張麗

醫學生擔負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加強和提升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簡稱思政教育)工作是培養綜合能力高、道德素質高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必由之路[1]。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博愛濟世、精于醫道”為主的醫學理念影響者一代又一代的醫者,也正是由于這些醫學理念的指引,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秉著救死扶傷的優良傳統,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安全[2]。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根據社會和自身發展需要,以正確的思想、政治理論為指導,對醫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從而提高醫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社會發展[3-4]。相關研究指出,將思政教育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對人才培養、文化創新、文化認同等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且能夠促進思政教育事業的發展,優化我國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和思想資源[5]。目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傳統文化對普通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而關于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思政教育實踐分析的相關研究較少[6-7]。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在醫學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9 月—2021 年9 月佳木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62 名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本研究;(2)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正常;(3)已接受本科階段臨床醫學課程的學習。排除標準:(1)不配合教學工作安排;(2)思政教育課程缺席時間>3 d;(3)未完成研究中相關指標評價。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81 名。研究組中男46 名,女35 名;年齡19~25 歲,平均(22.42±2.37)歲;本科生42 名,研究生20 名,內科基地住院規范化培訓醫師19 名。對照組中男43 名,女38 名;年齡19~25歲,平均(22.34±2.30)歲;本科生45 名,研究生18 名,內科基地住院規范化培訓醫師18 名。2 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2 對照組

采用傳統授課法對醫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傳統授課法以教師、課本和課堂為中心,教師圍繞醫學生授課,向醫學生系統講解思政教育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課程結束后為醫學生布置課后練習作業,提醒醫學生課后閱讀記憶,以鞏固思政教育的理論知識。

1.2.1 研究組

采用調查研究法、案例法、實踐教學法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對醫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課前,教師制定教學大綱,通過問卷調查、搜索網絡、翻閱書籍等方式收集醫學人文關懷案例,案例的選取要盡量精準、恰當,既要結合醫學生的思維水準和知識狀況,又要針對國內政策、方針和國際形勢,以便醫學生理解和開展討論。課中,教師通過多媒體為醫學生播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醫學視頻,讓醫學生充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再結合醫學人文關懷的實際案例,讓醫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在臨床工作中的作用;然后,教師將案例與政治理論結合起來,要求醫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并以小組形勢進行初步探討,鼓勵醫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對于思政理論的理解;討論結束后,教師指導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討論結果,對于討論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及時補充和指正;最后,教師對案例討論作出最終評價,指明案例中的關鍵問題和難點,對于一些共性的疑難問題,教師可進行詳細分析,幫助醫學生答疑解惑。課后,教師指導醫學生將對案例、思政理論的分析、理解和判斷總結成書面形式;教師對總結結果進行批閱,并在規定時間內反饋給醫學生;最后,教師應重視理論指導實踐,啟發和引導醫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鼓勵醫學生積極參與由社區、鄉鎮組織的衛生活動,豐富醫學生生活經歷,提升綜合素質。

1.3 觀察指標

1.3.1 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結束時,采用學校自行設計的醫學生思政教育問卷評估2 組醫學生的教學效果,該問卷包括教育內容(10 項條目,10~50 分)、課程理解和記憶(5項條目,5~25 分)、教學效果(5 項條目,5~25 分)評價3 個維度,共計20 項條目,每項1~5 分,評分范圍20~100 分,評分越高說明教學效果越好。該問卷克倫巴赫系數為0.872,效度為0.860。

1.3.2 自主學習能力

應用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8]評價兩組醫學生課程教學結束時的自主學習能力,該量表從自我動機(6 項條目,6~30 分)、學習信念(5 項條目,5~25 分)、制定學習目標及計劃(8 項條目,8~40 分)、自我監測及調節(8 項條目,8~40 分)、獲取及處理信息(4項條目,4~20 分)、交流合作能力(9 項條目,9~45分)6 個方面進行評價,共計40 項條目,每項1~5 分,逆向條目則反向計分,總分為40~200 分,評分越高,說明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1.3.3 思想政治素質

應用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量表[9]評價醫學生課程教學結束時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該量表包含政治理論信仰(9 項條目,9~45 分)、理想信念(3 項條目,3~15分)、政治態度(3 項條目,3~15 分)、政治參與(3項條目,3~15 分)4 個維度,共計18 項條目,每項1~5分,總分為18~90 分,評分越高,說明醫學生思想政治素養越高。

1.3.4 教學滿意度

課程教學結束時,應用學校自制的教學滿意度問卷評估兩組醫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該量表從學習興趣(10 項條目,0~40 分)、學習效率(6 項條目,0~24分)、教師評價(4 項條目,0~16 分)3 個方面進行評價,共計20 項條目,每項0~4 分,滿分為0~80分,≥70~100 分為滿意,>60~69 分為基本滿意,0~6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基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 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均數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教學效果

研究組思政教育內容、課程理解和記憶、教學效果得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教學效果對比(分,)

表1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教學效果對比(分,)

2.2 自主學習能力

研究組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對比(分,)

表2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對比(分,)

2.3 思想政治素質

研究組思想政治素質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3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對比(分,)

表3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量表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對比(分,)

2.3 教學滿意度

研究組教學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研究組、對照組醫學生教學滿意度對比[名(%)]

3 討論

醫學是關乎生命、關乎人民健康的學科,醫學的創新性、技術性和醫學人道都要求醫生不僅要醫技高超,還要擁有高尚的醫德。思政教育是基礎教育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提高醫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促進社會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0]。但在傳統思政教育過程中,由于教師主要以傳授知識為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體驗,導致學生理想和人生信念淡薄,群體意識欠缺,社會公德表現欠佳;且隨著西方思想的逐漸涌入,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價值取向受到沖擊,思想文化也越來越復雜,多數醫學生在接受文化時缺乏辨別能力,這給當今思政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歷史變遷、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中經久不息,傳統文化能夠推動社會主義發展,提高醫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對醫學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11]。研究表明,傳統文化的融入可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對思政教育的推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2]。由此,基于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或可提升醫學生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滿意度,培養醫德高尚的醫護人員。

本研究發現,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可提高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學效果(P<0.001)。分析其原因:課前,教師通過翻閱書籍、搜索網絡等方式搜集醫學人文關懷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促進思政課程的順利開展;課中,教師為醫學生播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視頻,再結合醫學人文關懷的案例,為醫學生講解思想、政治理論,能夠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單調性,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激發醫學生學習情趣,從而增進醫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提高教學滿意度[13]。同時,教師課中將醫學人文關懷案例與政治理論相結合,指導學生以小組形勢進行積極探討,能夠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成學生間共同合作,相互學習,從而提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4]。且教師對醫學生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補充和糾正,能夠給予醫學生必要的理論引導和提升,為教學效果的提高奠定基礎[15]。課后,教師指導學生將其對案例、思政理論的分析、理解和判斷總結為書面形式,能夠培養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16-17]。相關研究指出,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中,能夠豐富醫學生職業精神教育內涵,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18]。本研究進一步明確了中華傳統文化應用于醫學生思政教育中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研究還發現,基于傳統文化的思政教學可提升醫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教學滿意度。分析原因在于,基于傳統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利用傳統文化對醫學生的影響,能夠對醫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促進醫學生形成深厚的文化修養,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水平;而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由社區、鄉鎮組織的衛生活動,可促進醫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理論應用于社會實踐中,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同時,教師將中華傳統文化態度、價值觀等融入思政教育課堂,能夠提高醫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其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醫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并以小組形勢探討思想、政治理論,有利于學生在思考與討論過程中把握思政教育的精髓,形成良好的價值判斷力,從而提升思想政治素養[19]。此外,本研究還對比了2 組醫學生的教學滿意度,發現研究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01),說明基于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在提升醫學生教學滿意度方面有一定優勢,推測可能與醫學生學習成績提高、思想政治素養水平提高等有關。

綜上所述,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政教育可提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效果、思想政治素質水平和教學滿意度,未來高校在教學中可將中華傳統文化納入醫學生的思政教育中,進一步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培養醫德高尚的醫護人員。

猜你喜歡
條目醫學生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詞詮》互見條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淺談醫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對醫學生心肺復蘇課程設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