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四維體系”探構
——從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創新性發展談開

2024-04-07 04:21楊振坦王振亮王笑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勞動時代高職

楊振坦 王振亮 王笑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303)

一、引言

勞動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應有之義,長期以來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2018 年,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要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2020 年3 月,《關于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發布,7 月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正式出臺,科學規劃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未來發展;2021 年4月,在新修訂的《教育法》中,“勞動教育”被正式寫入黨的教育方針,地位被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當前,對勞動教育的研究碩果累累。據知網檢索統計,截止2023 年12 月,“勞動教育”25747 篇,尤其是2016 年以來,呈顯著上升趨勢。長期以來,眾多學者也緊密圍繞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與勞動教育兩大話題進行了眾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如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方面,于光遠、孫治方、楊堅白等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勞動問題進行了不同思考與定義,盧卡奇認為勞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心范疇,[1]肖恩·賽耶斯認為勞動是人類實現自我發展的關鍵路徑,還有諸多學者研究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研究情況與建黨百年來我們黨對勞動問題的探索與實踐等,不一而足。同時,對勞動教育的必要性、時代價值、問題表現、對策建議、實施模式、工作框架等問題的探索也日益豐滿,為今后的研究與實踐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然而,勞動教育仍然面臨諸多現實困境?!蛾P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近年來“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問題,同樣突出。如針對農類高職院校,在《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勞動教育工作方案》中就指出,勞動教育存在“不系統、與‘三農’ 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實踐育人環節有待加強、畢業生面向農業農村就業創業人數較少等問題”,針對建筑類、醫學類、幼教類等高職院校,眾多學者還圍繞認知缺位、核心不明、效果不佳、評價手段單一等問題進行過研究與探討。

總的來說,當前高職院校普遍都開展了勞動教育,但對學生病癥把脈不準,存在“為何教”目標不明確、“教什么”內容不全面、“怎么教”體系不完善、“如何評”落實不科學等現實難點、堵點。因此,回歸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深入學習解析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從理論中汲取真理力量,探索構建科學、全面、實用的高職勞動教育體系,迫在眉睫。

二、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創新性發展

(一)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豐富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明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目標

馬克思認為,勞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指出,勞動是人類獨有的能動的對象性活動,人“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才真正意識和認識到自己的類存在物屬性。人類通過特有的能動的類活動,最終讓“自然界表現為他的作品和現實”,[3]進而才能成功地挖掘自身的主體本質力量,才能成功地檢驗知識理論的真理屬性與對象改造成果的價值屬性。另一方面,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是通過勞動產生的,社會進步,也是依靠勞動實現的。馬克思認為,“勞動是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條件”,[4]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實現自我的方式,人類自由自覺的勞動是實現勞動解放的目的,因此,“未來教育”,應該將生產勞動與其他諸如智育、美育、體育等結合起來,才能成為“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最終凝聚成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現實的力量。

習近平則豐富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并指出,要注重勞動對培育全面發展的自由自覺的人的引導培育。習近平經常從勞動的價值和精神的角度肯定勞動,習近平指出,“勞模精神,是偉大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全社會勞動者要“在勞動中體現價值、展現風采、感受快樂”,[6]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用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從勞動保障的角度透析勞動,引導社會要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他強調,要“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一項緊迫任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勞動者提供全面發展的保障,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科學認識勞動關系,助力全面發展。因此,正如《加強和改進涉農高校勞動教育工作方案》中所指出的,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綜合性育人功能,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為我們更為清晰地明確了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目標。

(二)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強化了“勞動創造歷史”的思想,豐富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容

勞動產生社會關系、并在社會中發展。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中,恩格斯就曾對勞動創造歷史的過程進行精彩的演繹。他指出,人類通過勞動獲得和改造自然資源,“擺脫最初的動物狀態”,而后,又在勞動中締結生產關系;而馬克思也曾指出,人通過社會勞動產生了豐富的聯系和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凝聚成社會,以此得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727

其一,勞動塑造“現實的人”,具有社會性,而“現實的人”通過勞動創造歷史。馬克思認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3]152即“現實的人”,現實的人從事的現實勞動,凝結了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統一、凝結了勞動系統創造的現實成果、創造的人類社會歷史的全過程,因此,“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3]196勞動“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動力源”。[7]因此,勞動者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8]勞動的內容就應當反映現實的人,反映現實的社會,反映真實具體的實踐的歷史。

其二,人存在社會之中,必然處于復雜的社會關系之中,與復雜的不同的社會主體產生多樣的聯系和關系,而維系這種關系必然地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響應,最終具象為主體對其他主體的角色扮演與主體對社會關系的角色責任。馮景源曾借由馬克思人學發展認為,馬克思人學分為人道主義主導、獻身精神、轉向共產主義三個階段,[9]顯示出勞動是在具體的社會關系之中的,具有利他性,經由勞動實踐的個人,能夠在實踐中逐漸成長成熟,進而認識信仰與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知青經歷同樣說明了這點,7 年知青歲月不僅積累了為百姓辦實事的經驗、鍛煉出堅韌的意志力,而且還滿足了村民們對生產生活工具的需求,改善了勞動工具質量、提升了勞動效率。因此,高職院校應緊緊聚焦勞動的社會性、時代性來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自覺融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

其三,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創新性探索和發展了勞動的社會性和利他性。習近平認為,利他性行為,如志愿服務,應當融入個人出彩、社會發展、民族復興的全程之中。2014 年,習近平在給“南京青奧會志愿者”的回信中說,“作為志愿者,無論是在臺前還是幕后,都可以在這場青春盛會中展現自己的風采”;又說,“要積極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國名片’ ”;同年,在給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的復信中,希望她和廣大大學生村官們要扎根基層、促進農村發展,“讓青春無悔”;2019 年,習近平在天津考察時說,“志愿者事業要同‘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行”,在祝賀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的賀信中也說,“要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凝聚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為‘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些都啟發了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應緊緊聚焦勞動的社會性、時代性來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要使勞動教育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具體實踐建立關聯性,與新時代青年服務社會、融入社會、發展社會的全過程相融合,不斷豐富勞動教育的教育內容。

(三)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拓展了“新舊事物揚棄”的內涵,激發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創新活力

創新離不開勞動。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而新舊事物的矛盾運動,都離不開勞動的創新與創造的驅動。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創新創造的主體不是神,而是具體的歷史的現實的人,他認為,“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創新的起點來自人的真實的需求,他曾指出,人們因為“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了新的需要”,而為了滿足新的需要,人們在進行常規活動的同時,又會積極地進行“交往拓展”,并從事“創造性的活動”和“革命的實踐”,通過對需求的不斷滿足,進而實現對舊事物的揚棄,促成新事物的產生,最終推動了歷史的進程。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進一步闡發了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創造觀點,并挖掘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稟賦,高度重視、大力倡導創新型勞動。習近平指出,“人類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10]“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11]“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8]24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就啟發我們,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創新創造,不斷創新勞動教育活動形式,不斷開拓學生創新創造思維,不斷激發學生勞動創造性主動性,進而實現勞動教育的創新性發展。

(四)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發展了“勞動創造現實的人”的思想,完善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評價標準

勞動最基本功能是為生活服務的,評價勞動離不開生活。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勞動過程和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三者構成了生產勞動,勞動教育,首先要引導學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勞動獲取生活基本條件。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勞動是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基本的、自然的條件”,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也指出,“勞動是一切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正如恩格斯所說的,人類想要吃、喝、住、穿,首先就需要勞動,人們以勞動為載體,與自然界、與外界社會產生聯系,人類通過勞動改造自然、獲得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資,成為具體的、歷史的“現實的人”。[12]克魯普斯卡婭在《國民教育和民主主義》中更進一步指出,要實施綜合技術教育,將勞動教育作為理解生活、職業、行業的紐帶,教人生活和勞動的能力,培養一些勞動的觀念和技能。[13]

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生活服務”的繼承性發展,創新性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論證“勞動創造生活”。習近平曾指出,美好生活是追求更好的教育、穩定滿意的工作收入、更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等,[14]而美好生活的創造只有在勞動中進行,“勞動開創未來”。[15]2014 年,習近平在全國職教大會上將勞動教育作為育人體系的重要支撐,在全社會創造勞動創造偉大的新風尚,2015 年在慶?!拔逡弧眲趧庸澅碚萌珖鴦谀:拖冗M工作者大會上指出,“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勞動促進社會發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習近平在多場合強調,“是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是勞動譜寫了中國成就”。這為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

因此,高職院校評價勞動教育的好壞,要以勞動是否能夠維系著生活所需、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為基本標準,將通過勞動學會“過日子”,通過勞動落地“促發展”,通過勞動能夠“創時代”有機融入評價體系建設中。

三、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四維體系”

(一)建構新時代勞動教育目標之維

《職業教育法》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是培育新時代高水平、高技能、創新型建設者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育人目標要立足人的全面發展,站在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從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管理維度和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育人角度進行綜合考量和精準厘定,根據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的總體要求,進行全面系統的頂層設計。

新時代高職院校應緊扣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育人目標,持續開展、持續推進新時代勞動教育,充分應用好高職院?!扒靶:髨觥薄爱a學研一體”的獨特優勢,整合校內外產學研創等多方資源,切實做好組織架構、校企師資、勞動政策、勞動資金、實踐基地和管理支持等6 大保障體系,保證勞動教育順利進行。

應堅持制度先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和教育廳“新時代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精神,創新適應高職院??陀^實際的勞動教育方案,同時出臺鼓勵和支持師生組隊開展項目化的專業勞動和“勞動+”創業創造,保障師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與勞動項目發展的可持續性。應成立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任組長,校長、黨委副書記、教學副校長任副組長,成員涵蓋學生工作部門、教育教學部門、團委、院系等,統一領導和協調推進全校勞動教育工作。應創新校企融合機制,共建多種形式的勞動實踐育人平臺,如勞動公社等,探索“公辦民助”“校辦融企”“企辦顧?!钡榷喾N運維模式,保證勞動實踐育人的正確方向,提升運維活力。應堅持引育并舉,充實勞動實踐教育教師教學團隊,在校內專兼職教師隊伍的基礎上,積極聘請校內外企業行業科技人員、勞動勞模、優秀校友、勞動創業導師等為老師,最終形成一支既有勞動教育理念又有勞動教育實踐經驗的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師資團隊。應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勞動教育資金池提供保障經費,讓勞動環境提升、項目化課程編寫、師資培訓、勞動比賽、勞動教育教研、“勞動+”創業創造等無后顧之憂。

(二)充實新時代內容之維

高職院校應改變過去以勞動教育課程為中心的內容體系建設模式,根據新時代社會建設需要、行業發展特征、職業工作實際,結合理論維度和現實維度完善勞動教育內容體系,圍繞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等多個模塊,精選勞動項目、設計任務清單,建設分層螺旋上升、高中低融會貫通的勞動教育內容體系。

要科學規劃勞動教育課程,打造勞動教育“金課”。充分挖掘思政課程、專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所蘊含的勞動教育元素,加強“專業教學實踐類課程”“思政創新型實踐類課程”“勞動教育職業性精品課程”的建設,理清勞動教育課程與一般專業實踐、一般實踐研學、一般思政實踐活動的區別,合理界定綜合實踐基地與勞動教育基地的關系,實現勞動教育與知識教育、能力培育、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積極探索多種創新模式的勞動教育課程形式,探索勞動教育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理實一體、混合式教學、師生共同體等模式的建立,形成自主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要豐富內容維度,適應高職院校學生成長規律和未來工作生活所需,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等三大類勞動,具化為如自我勞動(學生日常生活勞動)、自愿勞動(校內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校外服務社會、三下鄉等)、專業勞動(專業實踐、實訓實習、職業體驗等)、“勞動+”(創新創造創業)等五個維度,結合設計勞動周、勞動月、勞動節,從認識、觀摩、模仿、實訓、創造五個方面進行進階提升。

(三)創新新時代勞動教育活動之維

當前,新生代高職學生存在的勞動的“失憶癥”(對勞動看不見)、“無感癥”(對勞動不“來電”)和“無措癥”(對勞動沒法子)痛點和難點,應聚焦高職學情創新活動之維,聚焦痛難點,精準疏堵,采用全過程、全場景、沉浸式和校企雙主體等活動育人方式,實現多樣化、社區化、信息化的有機統一。應進一步深化校企勞動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打造“即教·即學·即用·即創”四位一體的人才培育梯度,打造高水平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積極培育“接地氣”的人才。

學??砷_展多樣化的勞動教育活動,如大型勞動教育活動、墾荒活動、體驗式實踐活動、科技開放日、勞動技能比賽、勞動成果展示、職業體驗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梢砸氍F代化教育技術,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豐富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虛擬仿真技術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樂趣,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在線勞動教育課程等。

學??山⑸鐓^化的勞動公社,聚焦專業勞動&“勞動+”創業創造的開展,采用了“1+1+1”項目化師徒制模式,即“1”個勞動項目、“1”個學生勞動團隊和“1”個校企融合勞動導師團隊,形成“校-師-生”新型勞動教育共同體。師生之間同勞同讀,同感勞動情懷,同提升勞技勞藝,同收獲勞動果實,激發勞動實踐與勞動創業創造熱情。

(四)拓展新時代勞動教育評價之維

評價體系的建設是決定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成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科學響應育人目標,以機制為先導、平臺為載體,積極探索建立數字化、可視化、多元化、過程性的勞動教育評價平臺,不斷拓展勞動教育的評價維度。

應明確評價目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提升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能力為最終評價標準,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和勞動能力,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勞動技能。應充實評價維度,評價應包含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能力和勞動成效三個方面進行,由學習情況、勞動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勞動成果的完成質量等多個方面構成,形成多元、多維與過程性的評價。

應結合激勵機制,評價結果應該與激勵機制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例如,可以設立獎勵制度,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和表彰,同時還可以開展經驗分享、交流展示等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和借鑒。應注重評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評價結果應該公正、透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得分點和改進方向,也要讓學生了解評價標準,以便更好地適應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應創新評價方式,除了傳統的考試和考核外,還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作品評定、項目評定、行為觀察、自我評價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特長,注重個體的長足發展。應完善評價體系,健全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和激勵機制,將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四、結語

習近平勞動教育論述創新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觀,豐富了“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明確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目標;強化了“勞動創造歷史”的思想,豐富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容;拓展了“新舊事物揚棄”的內涵,激發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創新活力;發展了“勞動創造現實的人”的思想,完善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評價標準,為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因此,新時代高職院校應探索構建 “四維體系”。應積極建構目標之維,切實做好組織架構、校企師資、勞動政策、勞動資金、實踐基地和管理支持等6 大保障體系,保證勞動教育順利進行。應充實內容之維,科學規劃課程,打造勞動教育“金課”,逐步豐富自我勞動、自愿勞動、公益勞動、專業勞動、“勞動+”等五大內容維度。應創新活動之維,采用全過程、全場景、沉浸式和校企雙主體等活動育人方式,實現多樣化、社區化、信息化的有機統一。應拓展評價之維,明確評價目標、充實評價維度、創新評價方式,最終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之中。

猜你喜歡
勞動時代高職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