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鼎元年表

2024-04-07 04:21林世杰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小序小傳圖說

林世杰

(淮北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藍鼎元(1680—1733 年),字玉霖,別字任蓭,號鹿洲,清代著名學者,世居漳浦萇谿,時人稱之為“鹿洲藍夫子”。藍鼎元富于經濟學問,以致用之學稱名一時,曾參與平定康熙六十年(1721)臺灣朱一貴之亂,“臺灣朱一貴倡亂,鼎元從兄南澳鎮總兵廷珍率師進討,多出贊畫,七日臺灣平復。從廷珍招降人,殄遺孽,撫流民,綏番社,歲余始返”,藍鼎元善后治臺兩年,對臺灣的治理有一定影響,“著論言治臺之策,……鼎元復為臺灣道條十九事,……后之治臺者多以為法”,[1]后世學者稱之為 “籌臺宗匠”,可見藍鼎元對臺灣的影響,“自施靖海以后,善籌臺事者,莫如陳少林、藍鹿洲二公者,可謂籌臺之宗匠矣?!盵2]

據《漳浦縣石椅種玉堂藍氏族譜》載:藍氏開漳始祖為藍廷瑞,生卒年不詳,其子藍慶福為始遷祖,明初由汀州府遷往漳州漳浦萇谿(今赤嶺),被稱為長卿一世祖,[3]福建提督藍理系十二世,與藍鼎元曾祖父毅叟公同輩。藍慶福之子藍蕃生四男一女,長子大才,次子二才,三子三才,四女四才,五子五才,藍廷珍為藍大才一支,藍鼎元為藍三才一支,兩人俱為十五代,[4]彼此為族兄弟關系,而非《臺灣通史》所言為從兄弟。[5]康熙六十一年(1722)朱一貴起義被平,藍鼎元的家眷部分留在了臺灣,其子藍云錦于乾隆初年二次遷臺,為今臺灣屏東里港藍氏一世祖。

據《鹿洲全集》載:(藍鼎元)曾祖父毅叟公,以隱自高,生三子,長諱初芬,次諱初茂,以文學稱名,祖父為其第三子,本名初蕙,后諱繼善字逸淑,配以祖母陳氏,世居漳浦。祖父生三子,長子宗明,生孫鼎欽、鼎恭、鼎銓、鼎锜、鼎溥、鼎陶六人,曾孫云鵬等十七人。次子即藍鼎元之父,諱斌,字郁人,少補博士弟子員,以文學行誼稱名一時,世稱文蓭先生,配以許氏,生鼎元、鼎光二人,曾孫云錦等十二人。季子諱宗哲,生孫鼎輔、鼎弼、鼎藩三人,曾孫云沛等四人。

藍鼎元弟一人,曰鼎光。

妻許氏,乃母親許氏侄女,側室林氏。

生子六人,長子云錦,次子云龍,三子云翔,四子云翼,五子云鶴,六子云燦,俱為許夫人所出。

庶妻林夫人,生二女。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 年)一歲

藍鼎元生于康熙庚申年八月二十七日未時。[6](卷首,以下引自《鹿洲全集》,只標注篇名、卷數,不注文集名)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 年)七歲

是歲,從外祖父入學讀書。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 年)十歲

是歲,從族伯唐民先生讀書山中。

秋八月十八日,父斌卒。(《先考文菴先生行狀》卷二十)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年)十七歲

是歲,“觀海廈門,泛海舟泝全閩島嶼,歷浙洋舟山,乘風而南,沿南粵海門以歸?!盵6]

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年)二十二歲

是歲,與好友王滋畹同游西湖,相互切磋學問,“憶余辛巳歲,與滋畹乘桴西湖,以經學相切劘,中流高歌視天下事無足措置者,至溺水中猶抵掌笑語以為樂?!盵6](《王滋畹歷試草序》卷五)

春,與梁村蔡世遠結識,“辛巳春館于浦邑西湖上,梁村過余,談竟日,各恨相見晩?!?《蔡梁村捫齋初集序》,卷四)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年)二十四歲

是歲秋,受知于漳浦縣令四明陳汝咸,拔童子試第一,“余小子童年應試即遭先生賞識,期許甚奢,經濟事業亦有厚望?!盵6](《兼山堂遺稿序》卷四)

冬,受業于福建學政歸安沈涵,復拔第一,招入使院,分校諸郡,《蔡梁村捫齋初集序》:“歲癸未,宮坊沈心齋先生視學閩中,余與梁村俱受知?!?卷四)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 年)二十六歲

是歲春,與友人同游夢筆山,作 《游夢筆山記》。(卷十)

秋,好友蔡世遠舉于鄉,藍鼎元鄉試落第,《蔡梁村捫齋初集序》:“乙酉秋,梁村舉鄉闈,余被刖?!?卷四)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年)二十七歲

是歲,別師返漳浦,迫于生計,作館為塾師,“丙戌又以奔走衣食羈館丹霞”,(《蔡梁村捫齋初集序》,卷四);與友人何馥庭同游茗川,作《游茗川記》。(卷十);作《上宋觀察請修漳州府志書》(卷一)

正月,作《柯扶三壽言》。(卷十七)

四月,作《黃越甫詩序》。(卷五)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二十八歲

是歲,大府張伯行巡撫八閩,從張伯行之門,與蔡世遠等漳浦士子前往鰲峰書院纂修先儒諸書,《蔡梁村捫齋初集序》:“丁亥夏,大中丞儀封張先生撫閩,倡明絕學開書院于三山,延聘九郡知名士纂修先儒書籍?!盵6](《蔡梁村捫齋初集序》,卷四)

是歲,作《叔孫通起朝儀徵魯兩生不至論》、《漢以周昌為趙相趙堯為御史大夫論》。(卷十一);作《擬諸葛武侯伐魏檄》。(卷十五);作《讀西門豹傳》、《讀田子方傳》、《讀郭崇韜傳》、《讀桑維翰傳》、《書淮陰侯傳后》、《書諸葛武侯傳后》、《書王弇州完璧論后》、《書伐魏檄后》、《再書伐魏檄后》。(卷十六)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 年)二十九歲

是歲,作《壬子忠節略》。(卷十五)

秋,再次鄉試落第,《蔡梁村捫齋初集序》:“今秋闈余又被刖,冬梁村又將北上?!?卷四)

冬十月,好友蔡世遠北上就試京闈,藍鼎元為蔡世遠《二希堂文集》作序,“余所望于梁村者,別有深焉,故復不能默默書以為之序?!?《蔡梁村捫齋初集序》,卷四)

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 年)三十歲

是歲,作《楊龜山先生文集序》。(卷四);作《除庭草記》。(卷十);作《司馬溫公文集跋》。(卷十六)。

是歲夏五月端午,與恩師沈涵同游福州與武夷山,館于幔亭峰下,后送師歸浙,作《游武夷山記》(卷十)、《送宮詹沈心齋先生還浙序》(卷六),“特恨鼎元不能同至浙西,又將匆匆別去也,黯然銷魂澘焉出涕,未知侍側又在何日,敬書數語以送先生之行?!盵6]

秋七月,張伯行邀其前往鰲峰書院隨行侍學,鼎元告之請求歸鄉,“今承不棄征召再三,若復默默無言,則恐執事不知其所以違命之故,將責以自暴自棄之罪,故敢竭其愚衷,伏惟俯垂鑒諒焉?!盵6](《上張大中丞書》,卷一)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 年)三十一歲

是歲,于杜門講讀,作《餓鄉記》自廣其志。

仲秋,恩師沈涵六十大壽,作《漳人之浙西祝前學使沈公壽序》,“今庚寅仲秋為先生六袠覽揆辰,閩人持幣張軸群造浙西慶祝之,吾漳紳士郵書來京師命某為文?!盵6](卷十七)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 年)三十二歲

是歲,作《林烈女傳》。(卷九);作《寒支先生傳》,(卷七)

春,母病。(《先慈節孝許太孺人行狀》卷二十)

秋,與陰琫素結識,“君持其尊人醒庵先生行狀,輕千里造予,求為文以表其墓?!薄蛾幀e素壽序》(卷十七)

冬十月二十三日,祖父卒,(《先王父逸叟先生暨王母陳孺人行狀》卷二十)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年)三十三歲

是歲,作《王滋畹歷試草序》。(卷五);作《叔祖宜侯公家傳》。(卷七);作《洪烈婦傳》。(卷九);作《漳州府圖說》。(卷十二);作《歷法考》。(卷十四);作《臨漳臺賦》。(卷十五);作《陰醒菴墓表》。(卷二十)

夏五月,作《盤陀宜城記》。(卷十)

秋,《女學》成,作《女學自序》。(卷五)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 年)三十四歲

是歲,作《李遜唐時文序》。(卷五)

春,參加鄉試,暮春落第,“癸已春,不孝鼎元將應恩科省試……暮春落第,策蹇將歸”,[6](《先慈節孝許太孺人行狀》卷二十)

八月初六,母卒,(《先慈節孝許太孺人行狀》卷二十)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 年)三十五歲

是歲,作《林元白詩序》。(卷四)

春四月二十五日,恩師陳汝咸因公卒于固原,藍鼎元與邑人哭于月湖書院,《月湖先生傳》:“固原訃至,自士大夫以及農工販莫不咨嗟太息,刑牲設醴,奔哭于月湖書院,數十日不絕?!盵6]作《月湖書院公祭四明陳公文》,(卷十八)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年)三十六歲

是歲,作《陰琫素壽序》。(卷十七)

冬十月,作《重建苕南書院醵金小序》,(卷六)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 年)三十七歲

是歲,與好友陰琫素同游寧化,與李世熊之子李求可結識,“丙申游汀,偕琫素之泉上,始得見求可公?!盵6](《李求可墓志銘》卷二十);為恩師陳汝咸之遺稿集作序,“兼山堂遺稿,吾師四明廷尉陳先生作也,先生歿而令子子厚裒其平昔所為詩若文,遙寄二千里,命小子鼎元為之序?!?《兼山堂遺稿序》卷四)

三月,作《鄭母挽詩跋》《陳母許孺人七十壽序》。(卷十七)

冬十一月十三日,祖母卒,(《先王父逸叟先生暨王母陳孺人行狀》卷二十)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年)三十八歲

是歲,上書中丞請修明史綱目,“竊不自量欲進一言,以為有明一代綱目不可不宗紫陽而修而繼之?!?《上陳大中丞請修明史綱目書》卷一);作《壽字書圖記》。(卷十七);作《請黃石齋先生崇祀鄉賢文》。(卷十八);作《上車學憲請補漳浦縣鄉賢書》,“即日補百賢不虞其驚世而駭俗,況僅僅此十三人哉,鼎元為世道人心計,懼先哲之懿行湮沒,……伏惟執事勿吝覽觀,酌其可行者而表章之,庶無失鄉先生祭社之義,史遷所謂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鼎元將為十三先生拜高厚之賜矣?!盵6](卷一)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年)三十九歲

是歲,作《邱義尊詩序》。(卷四);作《太學仲謨周公墓志銘》。(卷二十)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 年)四十歲

是歲,叔祖藍理卒,(《叔祖福建提督義山公家傳》卷七);作《與荊璞家兄論鎮守南澳事宜書》。(卷二);作《林母李太君哀辭》。(卷十九)

是歲,恩師前福建學政沈涵卒于歸安,作《閣部沈公哀辭》(卷十九)與《苕南書院公祭歸安沈公文》(卷十八),“惟教澤宵不能寐,終當努力以成公志,握管述芳垂之來裔,嗚呼哀哉!”[6]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 年)四十一歲

是歲,送友人林仲謙往陽曲,作《送林仲謙之陽曲序》(卷六);作《賴烈婦傳》。(卷九);作《李求可墓志銘》。(卷二十);作《叔祖福建提督義山公家傳》。(卷七)

正月元日戊辰,好友黃越甫卒,作《黃越甫先生哀辭》。(卷十九)

三月三日,為好友陳夢林游學吳越踐行,作《送陳少林游吳越序》,“因書數語以送其行?!?卷六)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 年)四十二歲

是歲,作《貞潔汪太君傳》。(卷九);作《祭漳倅葉公文》。(卷十八);作《平臺紀略》、《東征集》。(卷首);與族兄藍廷珍談論船只中雷起火一事,告誡其兄需謹慎對待臺事以防不測,作《與荊璞家兄論舟中起雷書》,(卷二)

春,好友林元白卒,作 《林元白先生哀辭》。(卷十九)

夏,臺灣朱一貴作亂,藍鼎元與族兄藍廷珍一同訓練鄉勇,[6]建議族兄移防廈門,“兄宜指陳事勢,請其移駐廈門,就近督師面商調度,內有制府彈壓指揮,兄可一意前驅無呼應不靈之患,外有吾兄統兵殺賊,制府可高枕無憂繕飛報大捷之疏矣,弟雖不才將鼓棹而觀之?!盵6](《與荊璞家兄論臺變書》卷二);入覺羅滿保幕府,著論治臺之策,作 《東征集》,“康熙六十年臺灣朱一貴事變時藍鼎元從統帥藍廷珍運籌帷幄時所著?!盵7]

秋,臺灣水連沙原住民起事,藍鼎元奉命北巡,作《紀水沙連》。[8]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年)四十三歲

是歲,朱一貴起義被平,覺羅滿保欲敘其功,藍鼎元固辭,隨后離臺。作《鹿皋詩序》。(卷五);作《臺將劉得紫陷賊不屈事錄》。(卷十五)

雍正元年癸卯(1723 年)四十四歲

是歲,世宗繼位,詔天下學臣考選文行兼優之士,藍鼎元被選中,以貢生入仕,“元年特開鄉會兩試,復命學臣考選行著鄉閭、學通經術之士,貢入成均,以廣勵人才?!?《先考文菴先生行狀》,卷二十);作《鳴廬試草序》。(卷五);作《平臺紀略自序》,“鄙人愚昧文不足傳,平臺大役事在必傳,直道平心無為市井訛談所昏惑,亦庶乎其可矣?!盵6](卷五);作《鹿洲試草自序》,(卷五);作《平臺紀略總論》。(卷十一)

雍正二年甲辰(1724 年)四十五歲

是歲,作《論北直水利書》、《論江南應分州縣書》、《再與友人論江南分縣書》(卷三);作《薛節婦傳》、《朱貞女傳》。(卷九);作《長子云錦字說》、《次子云龍字說》。(卷十三);作《經學考》、《史學考》。(卷十四);作《論邊省苗蠻事宜書》,(卷一);與吳觀察議論治臺方策,作《與吳觀察論治臺事宜書》(卷二);作《與友人論浙尼書》(卷一);作《論海洋弭捕盜賊書》,(卷一);建議開放海禁,作《論南洋事宜書》,(卷三)

春,北游太學,作《青海平定雅序》、《臨雍頌序》(卷四)

雍正三年乙已(1725 年)四十六歲

是歲,于內廷校書,分修《大清一統志》;[6]作《貴州全省總論》、《貴陽府總論》。(卷十一);作《鄉試墨繩序》。(卷五);《貴州全省總圖說》、《貴陽府圖說》。(卷十二);《錢幣考》。(卷十四);作《寧化文學翠菴王公墓志銘》。(卷二十)

春二月,恩師前福建巡撫張伯行卒,作《儀封先生傳》,(卷七);作《祭大宗伯儀封張公文》,“嗚呼! 惟公清風亮節,……不為異端邪說俗學功利?!盵6](卷十八);作《日月合璧五星連珠頌序》。(卷四)

秋,送好友漢陽勞尊三就令昭文,作《送勞尊三令昭文序》。(卷六);作《程子篤字說》。(卷十三);送友人李司諫就任江西觀察,作《送李司諫觀察江西序》。(卷六)

雍正四年丙午(1726 年)四十七歲

是歲,送好友謝古梅返閩,作《送謝古梅太史還閩序》,(卷六);作《誥贈奉政大夫夢巖戴君墓志銘》。(卷二十)

冬,作《河清頌序》。(卷四)

雍正五年丁未(1727 年)四十八歲

是歲,授普寧縣令,“五年三月用廣東普寧知縣?!盵6]作《祈年告城隍文》。(卷十八)

冬,藍鼎元兼任潮陽令,《懷遠將軍劉輯侯圖贊》:“余以丁未冬兼攝潮令?!盵6](卷十五)

雍正六年戊申(1728 年)四十九歲

是歲,于京師與高公相國朱軾編訂《歷代名臣傳》;《修史試筆》于京師撰成。

冬,藍鼎元在普寧縣興建義學,毀淫祠,改建綿陽書院,祀周程張朱五先生,與都人士講學其中,作《綿陽書院碑記》、《重修潮邑義學碑記》。(卷十);作《請補普寧形勝序》。(卷六);作《講學告五先生文》。(卷十八);作《綿陽學準》。(卷首)

學術界關于藍鼎元具體入宰普寧的時間尚有爭議,就藍鼎元長子藍云錦所做的行述而言,藍鼎元當于雍正六年任知縣普寧,“以相國高安朱軾為薦引見,鼎元條奏經理臺灣、河漕兼資海運、鳳陽民俗田土、黔蜀疆域等六事,上皆嘉納,授廣東普寧知縣?!盵9]陳壽祺、趙爾巽與連橫等學者都沿用藍云錦的說法。但有近人提出異議,臺灣學者顧敏耀認為藍云錦以武勇見長,不具備撰寫傳記的能力,“云錦少多病,舞象后三年不讀書,深自懼自弗成才也,……數年以來,至今碌碌無為。少時不勉,悔何及矣?!盵10]且清宮所藏履歷片記載:“ (藍鼎元)五年三月用廣東普寧知縣?!惫识茢唷断雀惺觥窞樗舜?。另外,藍鼎元好友王者輔為《東征集》作序時,也提及了藍鼎元入宰的時間,“雍正五年秋,山人亦宰普寧?!盵11]藍鼎元作《懷遠將軍劉輯侯圖贊》時,提及自己兼任潮陽縣令的時間為雍正五年丁未冬,“余以丁未冬兼攝潮令?!痹凇镀諏幙h志》的“職官志”中也記載藍鼎元入宰時間為雍正五年,“藍鼎元:福建漳浦人,拔貢,五年任?!盵12]所以諸多證據表明藍鼎元就任普寧知縣的時間為雍正五年。

雍正七年己酉(1729 年)五十歲

是歲,作《文光雙忠祠祀田碑記》。(卷十);作《懷遠將軍劉輯侯圖贊》。(卷十五);作《鹿洲公案》,好友曠敏本為之作序。

春,藍鼎元數與上級忤,被惠潮觀察誣陷栽贓,革職下獄潮陽,“普寧知縣藍鼎元,臣聞頗有才能……后訪知藍鼎元在署潮陽縣任內,歷有贓跡,隨回明署撫臣傅泰,細加查訪,核實揭參?!盵13]“卒以此獲罪?!盵14]

夏,于獄中作《巨硯銘》、《古琴銘》、《劍銘》。(卷十五)

秋七月,門人陳華國為《綿陽學準》作序。

八月,好友黎致遠之母卒,作《黎母魏太君哀辭》。(卷十九)

仲冬,族兄藍廷珍卒于官,作《先兄福建水師提督襄毅公家傳》。(卷九)

雍正八年庚戌(1730 年)五十一歲

是歲秋,藍鼎元出獄,潮州知府胡恂邀藍鼎元修《潮州府志》,“庚戍秋以纂修郡志之役”。[6](卷六);作《方域志小序》《城池志小序》《兵事志小序》《人物志小序》《孝義志小序》《流寓志小序》《風俗志小序》《物產志小序》《古跡志小序》《雜記志小序》《藝文志小序》。(卷六);作《黃太常傳》《游游戎傳》《李弁傳》《月湖先生傳》《阮驃騎傳》。(卷七);作《林元戎傳》《先兄福建水師提督襄毅公家傳》《黃廣文小傳》《姚烈士小傳》《黃攝尉傳》《李張白何列傳》《李都閫小傳》《黃龍泉小傳》《林藍田小傳》《陳鄭二生列傳》《陳明經小傳》《蔡廣文小傳》《陳廣文小傳》《蔡文學小傳》《徐孝廉韓小傳》《徐孝廉夢麒小傳》《賴逸民小傳》《宣化農小傳》《盧壯士小傳》。(卷八);作《盧烈姬傳》。(卷九);作《潮州建置沿革總論》《潮屬城池總論》《兵事志總論》《人物志總論》《孝義志總論》《隱逸志總論》《流寓志總論》《古跡志總論》《物產志總論》《潮州雜記總論》《留智廟紀聞論》(卷十一);,作《涂守謙名字說》《三子云翔字說》《四子云翼字說》《陰子儒字說》。(卷十三);作《潮州風俗考》。(卷十四);作《持敬圖自箴》。(卷十五);作《書潮志方輿卷后》《書風俗志卷后》。(卷十六);作《祭潮帥尚公文》。(卷十八)。

十二月初一,作《鹿洲自序》。(卷首)

雍正九年辛亥(1731 年)五十二歲

是歲,好友黎致遠卒。作 《論潮普割地事宜書》,(卷三);作《思補集序》,(卷五);作《吳豳川時文序》。(卷五);作《曾叔祖孝廉玉書公家傳》。(卷七);作《郭賢婦傳》《許門節婦列傳》《海陽陳烈女傳》《潮陽陳列女傳》。(卷九);作《陳玉山書記》《怪尹記》《高叟洞可堂記》。(卷十);作《潮州府圖說》《海陽縣圖說》《潮陽縣圖說》《揭陽縣圖說》《程鄉縣圖說》《饒平縣圖說》《惠來縣圖說》《澄??h圖說》《普寧縣圖說》《大埔縣圖說》《平遠縣圖說》《鎮平縣圖說》《潮州海防圖說》《修志雜說》。(卷十二);作《江濆野人說》《王用九字說》《六子云燦字說》《五子云鶚字說》。(卷十三);作《訪道圖箴》《畫鷹欺熊箴》。(卷十五)

春,作《七賢圖記》。(卷十)

夏,作《粵游草序》,(卷五)

秋,為好友陳夢林詩集《臺灣后游草》作跋,“索君詩文開余茅塞,為書數語于卷末,明年此日又將讀君楚游草,君其教我勿吝?!盵6](卷十六);作《高隱屏小記》。(卷十)

雍正十年壬子(1732 年)五十三歲

是歲,入廣東巡撫鄂彌達幕府,上書致謝福建總督郝玉麟,作《謝郝制府兼論臺灣番變書(卷三);作《黎京兆傳》(卷八);與友人游珠江閣,作《游珠江閣記》。(卷十);作《楊湘陰小傳》。(卷八);作《叔祖福建提督義山家傳》。(卷七);作《鄭烈婦傳》《陳烈婦傳》《貞烈張女傳》《程節婦傳》(卷九);作《惠陽書院碑記》。(卷十);作《韓持國服義論》《粵彝論》《粵中風聞臺灣事論》。(卷十一);作《福建全省總圖說》《瓊州府圖說》。(卷十二);作《族子曰仁字說》《從子云樞字說》《從子云路字說》《從子云鳳字說》。(卷十三);作《曾叔祖侍御紫濤公像贊》《叔祖司馬時山公圖贊》。(卷十五)

春,作《復蔡宗伯書》《再復蔡宗伯書》《復顧太史書》(卷三);作《遙祝張逸夫八十壽序》。(卷十七)

夏五月,從廣東巡撫鄂彌達巡???,從友人手中得平蠻碑石刻,作《得平蠻碑石刻記》。(卷十);與同儕游端州七星巖,作《望七星巖記》。(卷十);作《墨海銘》。(卷十五)

秋,上書廣東巡撫鄂彌達,“倘天假之緣尚有經營四方之日,自當力報大德,不敢有負郝公以負大人也,不揣冒昧披瀝肝膈,伏惟垂諒苦衷婉轉代辭,無使回籍廢員得罪本省大憲,為他日門庭之禍,則感沐鴻慈非淺尠矣?!盵6](《上鄂制府書》卷三);與友人王者輔客游廣州,王者輔為《東征集》作序;與友人偕游惠州西湖,作《游惠州西湖記》。(卷十)

冬,廣東巡撫鄂彌達具摺申明藍鼎元被誣始末,隨后被誣案平反,鼎元請求歸休。(卷首);上書福建總督郝玉麟議論臺灣事務,作《上郝制府論臺灣事宜書》(卷三)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年)五十四歲

是歲三月,藍鼎元奉旨入京,命署廣州知府。

六月二十日,病。

六月二十二日辰時,卒。鄂彌達以及同僚等“憐其貧”,集資以助其歸葬漳浦。

猜你喜歡
小序小傳圖說
哇忍波小傳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夏字小傳
胡安國《春秋傳》征引詩小序考
“疾病”小傳
倫理與自適:《歸去來兮辭》小序中所揭示的陶淵明歸隱原因分析
圖說
圖說反腐
圖說
圖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