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優秀文化“養正”學生的幸福童年

2024-04-07 11:54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五小學馬智華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養正立德家長

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五小學 馬智華

我畢業就在大慶這座英雄的城市從事小學教學與管理工作。 26 年里,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我都堅持用“優秀文化”做載體,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思想導向,創新教學與評價方式,在創造性變革、創新性發展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用優秀文化“養正”學生幸福童年的引路人。

趣學主題古詩文用傳統文化為學生培根鑄魂

為呼喚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帶領大慶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成員,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資源,基于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托,應用發展布魯納“內部學習動機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組塊”理論,經過六年的實踐,研發自修讀本《趣學主題古詩文》及科研成果《指向提升傳統文化素養:基于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文言主題課程的實踐研究》, 解決了當前小學傳統教育中存在的文言含蓄雋永,遷移運用難;知識大于素養,變更教法難;文言篇目增加,“減負”提質難等突出問題, 時刻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這一要求并嚴格落實。

首先,組塊文言群文,幫助學生形成最初的民族文化意識。為了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立德樹人的作用,我帶領《趣學主題古詩文》編寫組從民族精神、民風民俗、民族藝術等方面精選如“孝悌、愛國、節氣、瓷器、武術、曲藝”等80 個“立德樹人”主題,并依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古詩詞、小古文、 對聯韻語等多種體裁的文言范本形成一組群文,讓學生回歸文言語境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構建基于傳統、適于現代的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

如,學習《瓷器》一課后,三年級一班的學生看到同桌穿了一件白色的T 恤, 上面有一些花紋, 就開玩笑地說:“白底青花, 你這屬于青花瓷啊, 如果從五彩瓷的角度來看,你可以在袖子上再捆綁一根艷色的絲帶會使你整件衣服更加的好看?!痹谶@樣平常的課間交談中,學生從瓷器美觀這個角度去評價了他人的著裝配色,可以看出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

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趣學主題古詩文》教材在編排上,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從“畫、讀、唱、寫、賞、做、研、創”八個角度設計課后題,并把每個主題單元中涉及“讀、畫、唱、寫、做”的部分做成微課提供給所有學生,通過“實踐感知式”“主題探究式”“交流鑒賞式”“還原建構式” 四種文言主題教學模式,在帶領學生初步學習古詩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傳習優秀傳統文化并最終將其內化為語文能力和人格內核。

如,一年級學生在完成“孝悌”課后研究性習題時談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國家給我們提供學校、圖書館、科技宮等等,我們受“毀傷”國家也會傷心。二年一班的學生在辯論漢文帝劉恒為母嘗藥是否可取時談到:這雖然是孝,卻是愚孝。一是是藥三分毒,嘗藥對劉恒自己身體有害處;二是他作為一名皇帝,應該以國家為重,自古忠孝難兩全,應該以國家為重才對。

在課堂教學之外, 我更加注重帶領學生在生活里、活動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例如:圍繞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等開展系列實踐活動;通過古代服飾揭秘傳統文化,開展“創意手工服飾制作秀”活動;通過“少年當自強”主題展演,學生從傳統武術、經典唱詩、京劇表演中感受中華兒女砥礪奮進的精神;通過開展全景式、沉浸式傳統文化項目式學習,學生在體驗中主動融入傳統文化,在創新性傳承中成長。 如,五年八班的項目主題是理清清代十二位皇帝的譜系關系。學生變成了演員、導演、劇務,甚至是道具,老師成為了制片人。 師生在一起揣摩每一個皇帝的性格、政績,思考如何做才能精準、有趣地演繹其一生。有一個叫王胤哲的同學,他扮演的是康熙的角色,活動前,他激動地說:“康熙一生執政61 年,平定三藩,收復臺灣,驅逐沙俄,征討噶爾丹,被稱為‘千古一帝’,所以要演出他的勇猛、堅毅和霸氣?!弊詈?,他惟妙惟肖地演繹了千叟宴上康熙大帝喝三碗酒的片段。 課后他告訴老師,一輩子都忘不了康熙了,更忘不了康熙的一輩子。

歷時六年的研究實踐,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教育不是把學生拉回到昨天,而是要讓經典活在今天。 經典只有通過真實的生命體驗,才能真正被傳承,被堅守,才能在培根鑄魂上發揮作用。此成果先后獲得黑龍江省“十三五”基礎教育成果著作獎及2022 年黑龍江省基礎教育成果特等獎。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第七屆小學生小古文讀寫大賽金園獎”“人教杯重溫中華經典獻禮建黨百年優秀誦讀作品”榮譽稱號。

做有意義、有意思的黨史教育用革命文化為學生啟智潤心

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基礎時期。我帶領全校教師按照知、情、意、行品行養成規律,組織了一系列有意義,更有意思的課程及活動。 學生在黨史教育課上“聽講演議黨史故事”,在“踏著英雄腳步走”“唱支紅歌給黨聽”“強體育德重走百年奮斗路” 等感悟式、浸入式的體驗課程和活動中,做到學用結合,知行統一,也就是把黨史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變成悟到的、做到的。通過以上活動高效地完成了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育人目標。

比如,在以“強體育德重走百年奮斗路”為主題的運動會上,為了深刻感受“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和“團結統一”的“抗戰精神”,教師設計了一系列的體驗主題運動項目,體育課上教師領著練,運動大會上全校同學一起比,一批批意志堅強,身強體健的“小紅軍”在課堂上在操場上誕生。

其中以“紅軍不怕遠征難”為主題的障礙賽,是學生的最愛。這一項目的所有關卡的設計均來源于長征中的著名戰役或重要節點,像四渡赤水、跨越雪山、飛奪瀘定橋等?!帮w奪瀘定橋” 這一關中要求學生匍匐前行通過低樁迷彩網。一開始,學生有怕臟的、有怕疼的,部分女生極力逃避。面對這種情況,體育老師和語文老師聯動,通過“飛奪瀘定橋”及“抗疫英雄 最美逆行者”“中印邊境衛國戍邊英雄故事”等系列課程學習,讓學生體悟到:不管是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還是當下和平時期,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逆行而上的人才是英雄,才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再上體育課時學生化身為英勇的戰士,四肢聯動、快速前行。練習中學生經常弄得灰頭土臉,手肘褲子被磨破,當我們擔心家長會因這些提出抗議時,一位家長的話堅定了學校的信心。 這位家長說:“孩子從小長到大,從來沒把哪件衣服穿破過,看著孩子磨爛的褲子, 能想象出孩子為達到目標努力的樣子,主動地,盡全力地完成什么事,對我家的孩子來說太難啦!學校這樣的活動真是太好了。 ”

再比如“跨越雪山、火線運輸”等項目都是五人合作進行,學生面對高高的雪山——1.2 米高的跳箱,想出了好辦法:力量第一的先跳過去做接應,胳膊最長的負責在跳箱上拉,下面體能尚可的把最弱的往上托。齊心協力,合作才能共贏,這不就是“團結統一”抗戰精神的體現嗎?

家長是學校教育的最佳合伙人,在我們的主題運動會上也為他們準備了項目。 戰爭時期,英雄的父母們根植家國情懷且教子有方,一次次痛失兒女,卻依然負重前行,堅信革命必勝……我們依據這樣的一個個故事,設計了“抗戰到底”的游戲。 父母合作二人三足同心協力到達中間站后幫助孩子爬上滑板,助力一推后,孩子手腳并用奔赴“戰場”,這樣親子協作、共同成長的過程,既鍛煉了孩子的四肢協調性及核心力量,更展現出了家庭的凝聚力,通過參加活動夫妻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親子關系也由原來指揮官和戰士的關系變成了一個戰壕的親密戰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步調一致齊心合力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不是對抗戰精神的最好體悟嗎?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只有覺得有意思, 才會樂于參與。 學生在全身心的投入中,用體悟到的意義與精神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實現知、情、意、行品行的養成。

家校協同共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立德導行

在我們學校,德育教育不僅僅是班主任、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必修課”,更是其他教師以及每位家長的任務,立德樹人、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育德氛圍已經形成。 目前,在五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人文素養課程”“道德與法治課程”“少先隊組織活動”與“全學科融入德育教育”“人文家庭的共育共治”,組成了“三主兩輔”立體交叉的育德路徑。這樣立體交叉的課程體系解決了家長對學生德行培養不重視、學校對教師育德能力不好評估、學生德行養成效果不佳等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關于德育應有地位和科學評價體系沒有真正確立起來,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睘榱私鉀Q這一難題, 我首先帶領全校教師建構德行評價標準: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文要素和品德課程標準把學生的德育目標細化、量化、等級化,為一至五年級學生的品行養成制定了考核量表——預實踐表。通過預實踐表的前測讓家長感受到了自家孩子與德行成長目標的差距,與別人家孩子的差距。通過預實踐表的后測,讓家長、老師共同見證學生的成長。

建立動態跟蹤評價機制:在課程推進中,學校充分使用“預實踐表”和“日打卡”這種評價方式。 以四年級為例,預實踐表上的108 個問題,讓家長和老師有了共同的培養目標和統一的評價標準,他們在家和在學校通過培育目標各自觀察記錄指導學生的執行情況,每天針對問題進行反饋,每周運用預實踐表進行一次聯合評價,統計學生問題改掉的數量,及時交換意見,調整培育方案,真正做到了家校教育認識一致、標準一致、方法一致、行動一致,家長和教師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形成了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閉環。

這種評價方式, 家長們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對預實踐問題的動態跟蹤測評,解決了老師對學生品德培養成果無法量化,學校對教師的育德能力不好準確評估的問題,雙向量化考核評估打通了學?!傲⒌聵淙恕钡挠忠还?。

經過近四年的實踐,此研究成果分別獲得省“十三五”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省教育學會科研成果一等獎。

學生的“自律、認真、勤奮、創造”等方面的素養得到發展,自立、自強、自尊的心理機制已經初步建立,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中,有效地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的教書育人、家校共育的觀念、意識向好轉變,教學能力、育人技巧、人文素養全面提高。 家長的育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一位媽媽講到:我這個人特別要強,從小就特別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一上學我變得更加焦慮,可是事事不如我所愿,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孩子身上一直存在種種問題:做事沒條理、懶散、不認真、拖沓、逃避責任……我總是問自己,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錯誤,才導致這樣的現象出現。 有一段時間我和家里的老大不能說話,一說話他就會吵,他總會認為我偏心,現在回想,他不就是那個縮小版的暴躁的我嗎? 自從學校開展了人文素養家校共育活動, 我每天和孩子一起自省自查,在微信群里與家長們打卡交流,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我暗下決心要改,要給孩子傳遞正能量,不能再對孩子大喊大叫了。孩子都能知錯就改,作為家長我更責無旁貸,現在我每天都跟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寫作業我就在一旁看書,有問題我們一起商量一起解決,我也試著不斷在孩子身上發現優點。我希望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重要的環節我都能夠參與,與他們一起進步,陪他們一起成長,開始為了孩子發自內心的改變,徹頭徹尾的改變,給孩子和自己一個新的生命。 希望孩子在將來再談起自己的媽媽時,感受到的是驕傲,而不是無知,不是暴躁,不是疏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 ”作為教育部“雙名計劃”名校長培養對象,我深知小學階段是人才培養的起點,校長的教育智慧、辦學思想和教育擔當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校、教師、學生的未來發展。面對充滿機遇與希望的新征程,我將始終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放在工作的首位,繼續以“優秀文化”做載體,在創造性變革、創新性發展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成為用優秀文化“養正”學生幸福童年的引路人。

猜你喜歡
養正立德家長
強化“三新”課改 建構“5E”課堂
——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教學特色
文化興校擔時代之責 養美育正承文院之脈
——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簡介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風景里的大美學校
——江蘇省宜興市湖實驗學?!梆B正文化”剪影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弘道養正
家長請吃藥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