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用優秀文化“養正”學生幸福童年的引路人
——讀馬智華辦學思想有感

2024-04-07 11:54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李希貴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養正家校目標

北京第一實驗學校 李希貴

一位好校長會成就一所好學校,黑龍江省大慶市直屬機關第五小學(以下簡稱機關五?。R智華校長帶領教師團隊,六年來,堅持用“優秀文化”做載體,活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學與評價方式,在創造性變革、 創新性發展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機關五小“文化育人”的改革實踐,有幾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用優秀傳統文化為學生培根鑄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如何達到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把傳統文化“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標一直是教育改革關注的問題。馬智華校長帶領教師團隊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課程資源和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以《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托,通過組塊文言群文幫助學生形成最初的民族文化意識;通過活化“讀、畫、唱、寫、賞、做、研、創”等學習方式,辯證取舍中將其內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格內核;解決了當前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 文言含蓄雋永,遷移運用難;知識大于素養,變更教法難;文言篇目增加,“減負”提質難等突出問題。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為學生培根鑄魂上發揮了顯著作用。

二是堅持兒童視角,用有意義,更有意思的革命文化為學生啟智潤心。 什么叫“有意義”? 指站在成人的角度看教育,失去了意義就沒有教育。什么是“有意思”的教育?就是站在兒童的角度觀察、感受、領悟、實施的教育。 機關五小的老師按照知、情、意、行品行養成規律,組織了“踏著英雄腳步走”“唱支紅歌給黨聽”“強體育德重走百年奮斗路”等感悟式、浸入式的體驗課程和活動。學生學用結合、知行統一,把黨史學習中看到的、聽到的變成悟到的、做到的。學校通過多元化活動高效地完成了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育人目標。

三是堅持家校合作育人,用“四個一致”為學生立德導行。 學校教育是主體,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老師應當盡職盡責,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本職責任;家長也不應忘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學校教育不應當由家庭代勞,同樣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腦兒推給學校和老師。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1>2”的效果。馬智華校長帶領教師團隊構建的家校協同育德體系,使家校教育達到了認識一致、標準一致、方法一致、行動一致,家長和教師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形成了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閉環。

馬智華校長以“優秀文化”做載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為其他學校提供了有效、有意義的借鑒。

一是在以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要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標。

過去, 北京十一學校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史傳單元——小說中的俠義人物”時,是圍繞單元中的四篇課文來確定教學目標的。 教學目標包含甚廣,從知識與能力到過程與方法,再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這樣的教學目標寫在備課本上,教師感覺不到可操作性,更不能和教學過程中的環節一一對應。這樣的教學目標僅僅停留在教師的大腦里,學生卻渾然不知。因此,我們希望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明確同一個目標, 而這個目標就是學生的學習目標。 以史傳單元中俠義人物的教學為例,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可以這樣來分解教學目標:第一,選出六個俠義人物,用關鍵詞從三個方面概括出每個人的主要特征并進行比較, 分別說出他們之間的一個相同點和一個不同點;第二,結合材料,立足于歷史與現實,從三個維度對俠義人物作出評價;第三,說出俠義文化可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正面影響的三個方面。 學生拿到這樣的目標,就可以實際操作、在學習中不斷地進階提升。

二是以素養為導向的教學實踐中學習任務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

過去,我們的課堂學習任務太零散,低階的目標是從知識和技能的層面來設計學習任務的。 比如,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么讓學生每天閱讀50 頁《紅樓夢》并做筆記,要么讓學生畫出《西游記》的取經路線圖。 這是在從知識的最低層級設計學習目標。盡管這樣的課堂看上去生動活潑,但是學生沒有得到能力的提升。

1997 年, 美國教育評價專家韋伯提出“知識深度(Depth of Knowledge)”,即“DOK”理論,包含了一整套如何基于課程標準來實施學業成就評價的程序、方法和具體技術?!癉OK”理論將學生的認識水平分成四個層級,研究者根據不同層級的思維要求設計和開發相應的活動、任務和問題,使教育實踐者能夠設計有質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任務、活動和問題。其中第一和第二層級分別是“回憶和重現”“技能和概念”,第三和第四層級分別是“策略性思考和推理”“拓展性思考”。 一個真正好的學習任務應該根據四個層級中的第三層級甚至第四層級來設計,即從問題解決與應用、思維遷移與創造層面來設計。 這樣的設計會在兩個維度上實現突破:一方面,認知的復雜性上升到了第三或第四層級;另一方面,一旦任務的復雜性達到了第三層級,學生的自主性就會大大提高,這樣就可以從以“教”為主變成以“學”為主。

比如,教學《平凡的世界》,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作品中某個角色來講述后續的故事。 這種情況下,后面的故事該怎么續寫?發生了哪些變化?如果學生不把原著讀完、讀透,不把來龍去脈弄清楚,就不能續寫后面的故事。 再如,讓學生組建“我的魏晉朋友圈”,說出最喜歡魏晉時代的哪些事,喜歡和誰做朋友,為什么?學生必須把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生經歷、才華全弄清楚,才能說明白為什么。

又如,我校語文教師交給學生一個核心任務:選擇一個小說中的俠客人物,并協助老師裝扮成他的樣子。 這個任務包括好多子任務:用準確的詞語概括五位俠客的個性特征;指出五位俠客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至少寫出三個你放棄的人物;寫一封信來說服老師同意裝扮;寫一段人物出場的造型描述;與學校圖書館合作,對圖書館有關俠客的圖書進行重新分類。

這樣的學習任務設計,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深度、寬度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增加了學生體驗的學習過程,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三是要引導家長正確參與學校管理,在家校共育中優化學校治理體系。

我們國內的教師隊伍、校舍裝備、辦學條件和世界許多地方相比,其實并不差。 為什么社會和家長的感受卻不盡如人意呢?我們能不能把好的教育資源轉化為家長和社會的優質感受?這其中,學校管理,再往大處說是學校治理體系的研究就是一個迫切問題了。

我們經常說,家長在家校共育中有4 個權利: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但我們往往到此為止,并沒有深入研究,家長的“知情權”是知什么情? 他們的“評議權”是評議誰? 評議什么?

有一所國際學校規定, 所有家長隨時隨地可以進學校,隨時隨地可以聽老師講課,隨時隨地可以向校長提出如何改革教學工作的意見。 結果,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 為什么? 課堂教學是一項專業工作。 家長處于不同行業,意見經常相互對立,所以把老師搞得非常矛盾,無可奈何。

那我們怎么讓家長參與,而又不過度參與? 他們參與哪些事情、參與到什么程度、監督哪些事情、監督誰……都需要我們認真研究, 這就是學校管理當中的一個重要挑戰。 在十一學校,我們針對“讓家長監督工作”做了一些嘗試。 我們就從孩子、家長的切身利益和他們特別關注的事情開始。

比如,食堂后廚的監督權。 食堂后廚進的是什么原材料,有沒有質量問題,每頓飯的留樣是什么等等。家長成立監督小組專門監督后廚。因為這些家長本身就是防疫專業的,再加上他們特別用心,就確保了飲食方面的安全。

再比如,校服款式的否決權。我們不敢給家長決定權,原因是家長的年齡和孩子是有代差的, 家長看好的款式,孩子不一定喜歡。但家長有否決權,校服設計公司、學生中的服裝設計愛好者等提供了大量款式,學生認為他們都能接受的時候,再交給家長。 如果家長覺得這幾款萬萬不能做,那我們就尊重家長的意見,因為這些款式可能冒進了。

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出臺了家校合作的國家標準。家長到底在哪些領域有權利,哪些領域可以監督,哪些領域可以參與,是有國家標準的。 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經出臺,黨代會上也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我覺得下一步,基層學??梢灾贫ǚ媳拘嶋H的家校合作標準,來優化學校治理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瘪R智華校長作為教育部“雙名計劃”名校長培養對象,堅持用“優秀文化”做載體,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取得了一些經驗。 希望智華校長和她的同事們繼續“用好”文化,堅持在素養導向下做優課程,做活課堂,做實家校共育,努力成為用優秀文化“養正”學生幸福童年的引路人。

猜你喜歡
養正家校目標
強化“三新”課改 建構“5E”課堂
——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教學特色
文化興校擔時代之責 養美育正承文院之脈
——長春市養正高級中學簡介
家校距離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風景里的大美學校
——江蘇省宜興市湖實驗學?!梆B正文化”剪影
弘道養正
家校合作,讓“名著導讀”落到實處
家訪是家校聯系的"潤滑劑"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