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文章的內外矛盾對中學寫作教學的啟示

2024-04-07 11:54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周堯堯
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赤壁賦父子朱自清

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周堯堯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粟 斌

寫作是反映生活的一種方式,通過寫作能反映出社會的各個方面,更能折射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中學生由于心智不夠成熟,易對不完美的家庭關系和存在挫折的生活充滿抱怨, 反映到寫作中便是寫作取向的負面化,這使中學生的作文失去了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運用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對學生進行寫作取向的正面引導就十分必要?!侗秤啊吩诓煌昝赖募彝リP系中仍極力表現父子親情,《赤壁賦》在充滿挫折的生活之中仍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因此本文選擇《背影》與《赤壁賦》兩文論述文章內外矛盾,以期對學生的寫作產生積極影響。同時,由于現實生活中存在學生寫作價值取向模糊、缺乏寫作手法的運用經驗等問題,因此中學生如何進行寫作是一個教學難點。在中學寫作教學中以《背影》和《赤壁賦》為例充分認識經典文章中的內外矛盾,不僅有利于中學生確立積極健康的寫作價值取向,還能幫助學生習得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一、文內場景與文外生活之間的矛盾

1.《背影》:文內父子情深,文外父子失和

對于朱自清的《背影》,普遍認為是歌頌父子親情的佳作,而《背影》的情感表達也逐漸在文中一些白描式的父子交流中固定下來。文中最感人的片段莫過于父親為“我”翻過月臺買橘子的場景,生動再現了父親為“我”買橘的艱難。 此時“我”不禁流下眼淚,而父子情深的感情基調也隨著作者的書寫達到高潮。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若站在時空的坐標上去看待朱自清與其父親的父子關系,便會發現作者文內對父子交流進行的白描式的書寫屏蔽了作者本人家道中落后的巨大情感落差、對應為家庭沒落負主要責任的父親的怨恨以及作者成長中的痛苦體驗。對于這類痛苦的體驗,朱自清在文中采取了省略的敘事方式,在語言上用詞點到為止,并未過多展開。

“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這二者背后的原因《背影》文內并未說明。文章背后的故事是朱自清父親朱鴻鈞因生活作風問題以及貪污行為,最終被罷免。 朱鴻鈞母親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和變故,一病不起,最后離世。失業后債臺高筑的朱鴻鈞憑借與校長的私交,直接拿走了朱自清當月的全部薪水,更在朱自清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不準朱自清一家進家門[1]。 由于父親生活中的無理行為對家庭和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朱自清心中對父親的怨恨與日俱增,最終選擇逃離父親的掌控。 結合文本內外來看,《背影》 文內父子情深的場景屏蔽了父子失和的事實,這是此篇文章的內外矛盾之所在。

2.《赤壁賦》:文內樂觀曠達,文外多重痛苦

《赤壁賦》是表現蘇軾樂觀曠達的名篇之一。文內的樂觀曠達首先體現在針對“客”提出的“哀吾生之須臾”的人生悲哀,蘇軾答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其次,當“客”因理想沒有實現而苦悶之時,蘇軾回答道:“惟江上之清風……而吾之與子之所共適?!钡獠恢?,蘇軾文內的這份樂觀曠達竟伴隨著文外的多重痛苦。

《赤壁賦》作于1082 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期間。這一時期的蘇軾承受著多重痛苦,在政治上,他壯志難酬;在生活上,遠離家人,孤獨凄涼。 蘇軾具有高遠的政治理想和抱負,1074 年他曾言“至君堯舜, 此事何難”(《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冻啾谫x》文中“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也體現了蘇軾為國效力的愿望??墒恰盀跖_詩案”使蘇軾被關進烏臺監獄遭受了嚴刑拷打,幾乎丟掉性命,隨后被貶至黃州,報國無門。 由于被貶黃州,他被迫與親人分離,在1080 年被貶后的第一個中秋節發出“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涼北望”(《西江月》)的嘆息,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熬瀑v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 可以感受到蘇軾在黃州缺少友人相伴,孤獨凄涼之感。 蘇軾被貶黃州兩年后,年華逝去、歸期無望,于是感嘆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聯系文內外來看,蘇軾身處逆境、身心俱疲,在渴望建功立業之時壯志難酬,在胸懷大志之時卻覺年華已逝,在人生苦痛之時書寫的卻是樂觀曠達之心,可見《赤壁賦》文內與文外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文外情感體驗與文內價值追求的矛盾

1.《背影》:文外父子失和的痛苦體驗與文內對倫理親情的價值追求

創作《背影》之前,朱自清父子二人之間盡管存在許多矛盾沖突,但這些矛盾沖突并沒有消磨父子之間的愛與親情。 父子關系的日漸疏遠對尊重倫理、渴求親情的朱自清而言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煎熬,使他感到痛苦與自責。 1925年,朱自清收到一封父親寄來的家信,信中提到:“我身體平安,唯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边@封信深深地觸動了朱自清,父子之間血濃于水的情感使他不由得回想起八年前與父親在車站分別時的情景,含著淚水,基于對倫理的尊重和親情的追求創作出了字字體現父子情深的《背影》。因為朱自清寫《背影》的目的是回應父親和解的信號,所以他在文中刻意一筆帶過父子幾年的失和,省略了父子之間關系破裂的時期,回憶起當時父親送“我”去火車站、囑咐茶房多照顧自己、翻過月臺買橘子等一系列溫馨的畫面?;貞浧疬@些父子之間的溫情,朱自清不禁在結尾感嘆道:“唉! 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顯然,此刻的朱自清對這段幾近破裂的父子關系已然釋懷,并渴望再度與父親相見。

在《背影》出版之后,朱自清又特地委托出版社送了一本散文集到揚州老家,以示與父親重歸于好的態度。 當朱自清父親讀到這篇文章時:“只見他的手不住地顫抖,昏黃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侗秤啊纷岅P系幾近冰點的父子終于前嫌盡釋、重歸于好[2]。文外的沖突與失和是作者生活中所經歷的情感體驗,文內對父親的感動和愧疚是朱自清對倫理親情的難以割舍。盡管文外的情感體驗與文內的價值追求存在矛盾,但正是因為作者在沖突之中仍不舍對倫理的尊重和親情的追求,才得以創作出了《背影》這一篇經典美文。

2.《赤壁賦》: 文外壯志難酬的痛苦體驗與文內釋懷人生的價值追求

蘇軾年少得志,二十歲時赴京趕考,得到了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從此名震京師。 后來蘇軾又參加直言極諫科考試,得到了皇帝的青睞,被任命為簽書鳳翔府判官[3]。 但后來他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接連貶官、被捕入獄,在官場上深受打擊。 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之后,雖然這一壯志難酬的痛苦體驗因愛人不在、親友遙遠、知己難覓而加重,但蘇軾在《赤壁賦》文內仍不舍釋懷人生的價值追求。面對一系列挫折,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游赤壁、賞美景,又在這景中對自己的理想追求進行了審視, 面對功業無成、壯志難酬的苦惱,蘇軾以曹操為例反思自己:人在整個歷史的長河之中渺小得猶如沙粒一樣, 一代梟雄尚且如此,自己也不過是茫茫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沙塵,終將隨著大江東去。

面對生命短暫、年華易逝的苦惱,蘇軾以水和月為例,從“變”與“不變”兩個角度對此進行了分析:于“變”而言,“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一刻都未停止運動和變化;于“不變”而言,“物與我皆無盡也”,萬事萬物皆靜止不變。無論是“變”,亦或是“不變”,“我”與“長江”皆無所不同,那“又何羨乎”? 蘇軾在哲學層面上探討了生命“須臾”的煩惱,并以一種樂觀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作者文外壯志難酬的痛苦體驗與文內釋懷人生的價值追求雖然存在矛盾,但正因如此,蘇軾的這份樂觀曠達才顯得尤為可貴。

三、經典文章的內外矛盾對初中寫作教學的啟示

1.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寫作價值取向

不清楚如何處理非正向的情感、將非正向的價值觀念表達出來是學生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在中學寫作教學中挖掘經典文章的內外矛盾有利于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的負面思想進行積極的轉換, 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寫作價值取向?!侗秤啊芬晃膶W生來說是表現父子親情的典范,學生在學習了《背影》一文之后,能夠重新思考生活中的家庭境遇、親子關系,進而留在學生筆下的家庭親情才更有深度、更有價值?!冻啾谫x》的意義不僅是要讓初中生了解蘇軾生活中的種種痛苦,更要明白充滿挫折的人生應持以樂觀的態度來面對?!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指出,在表達與交流時要能借助不同媒介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感受,學習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4]。形成積極健康的寫作價值取向的目的不僅使學生的寫作內容符合社會的價值主旋律,還讓學生擅于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這便是寫作價值取向積極正面的意義。

2.幫助學生學習經典文章內的寫作特色

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能夠讓學生舉一反三,練就閱讀與作文的熟練技能[5]?!侗秤啊泛汀冻啾谫x》之所以能經典永流傳,除了文中的情感表達和哲理意蘊深深打動讀者之外,還在于其值得借鑒學習的寫作特色。

《背影》寫作內容上的詳略處理也值得大家品鑒。詳寫能夠凸顯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而略寫則可以烘托主旨,使文章的內容更加完整?!侗秤啊肺膬瓤偣蔡岬搅怂拇胃赣H的背影, 但并不是每一次的背影都運用了同等的筆墨來描寫,有三次都是略寫,僅有一次詳寫。 詳寫之處在父親為“我”買橘子時,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對父親的外貌以及動作進行了細致的描寫, 刻畫了一個飽含深情的背影、一個對兒子充滿關愛的父親形象。這一處的背影描寫所占篇幅較多,是作者對親情細節的留戀及放大,主要目的是通過父親買橘時的背影表現父子情深,突出文章主旨。 而第一處、第三處以及文章最后提及的背影皆為略寫。 除背影外,“子不言父過”的倫理追求使得作者在文中以“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等短短幾句話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由此可見,略寫對故事的主要內容做了必要的鋪墊, 也奠定了文章凄涼感傷的氛圍。在寫作教學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學習這種方法,抓住能夠凸顯文章主旨的主要情節進行詳寫,對其他次要的情節進行略寫,使文章主旨鮮明、情節連貫、思路清晰。

《赤壁賦》賦體問答式的寫作方式同樣值得大家探討?!冻啾谫x》 中賦體問答式的寫作方式是對漢代散體大賦中主客問答形式的繼承,這也是本文的寫作特色。 從寫作角度而言,《赤壁賦》中的“客”可被視為另一個有如此痛苦情感體驗的自己,以便于直觀地展現蘇軾內心的情感矛盾變化。首先,客以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表達了對人生短暫、人之渺小的感嘆,也蘊含著壯志難酬、年華易逝的苦悶情緒。 隨后蘇子針對客的感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展開了一場飽含哲學的辯論。蘇子的回答充滿了樂觀的精神,最后主客二人達成共識,以樂結尾。全文的哲理蘊含于主與客的矛盾和對話中,通過主與客的矛盾心理和對話表現了作者的樂觀曠達。這種主客問答形式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打破人們對特定事物的固有看法, 從事物兩兩相對、并行不悖的辯證視角去注意對立思想之間的關系[6]。同時,這種主客問答形式不僅有利于闡述哲理,還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使文章內容更具有生動性和藝術性。 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對《赤壁賦》中主客問答式的寫作方式的教學能夠有助于學生以哲學的方式來思考相對的事物,拓展寫作的思維,增強寫作的藝術性。

在中學寫作教學中,借助經典文章以認識其內外矛盾不僅有利于學生定位積極正向的寫作價值取向,還有利于學生學習經典文章中的寫作特色,從而將優質的寫作經驗應用于自己的寫作中。 此外,在中學語文教材中還有大量如《背影》《赤壁賦》這樣的經典文章都為學生在寫作的價值取向和寫作手法上提供了可借鑒的寫作范式,值得進一步學習。

猜你喜歡
赤壁賦父子朱自清
匆匆
清芬正氣朱自清
節錄蘇東坡《前赤壁賦》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賦》任務學習
蘇東坡《前赤壁賦》
老情書 朱自清致武鐘謙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