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路徑探索

2024-04-07 18:38楊紅軍
關鍵詞:美麗生態農村

楊紅軍

重慶渝泓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重慶 404100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是指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手段改善鄉村自然景觀、文化特色和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來,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成為了國家重點支持的發展方向,得到了廣泛關注。本文將對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意義、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條件和模式、規劃與設計特色,進行實施路徑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以期為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提供發展策略。

1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意義和發展現狀

1.1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意義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是指在保護自然生態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和實踐,實現鄉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其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它可以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其次,它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還可以保護傳統文化,傳承鄉土文化;同時,也可以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因此,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對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國內外發展現狀

國外研究概況。在國外,鄉村生態建設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不少國家,如法國、意大利、德國等,都在積極開展鄉村建設工作。如,法國的鄉村計劃已經持續進行了多年,挪威的“生態鄉村”項目則強調在鄉村發展中融入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動鄉村經濟的綠色轉型,成為相關國家鄉村發展的借鑒案例,其重點注重發掘和保護本地的自然、文化和歷史遺產,同時注重挖掘鄉村的經濟價值。這些國家的經驗表明,鄉村建設不僅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增強鄉村社會的凝聚力。

國內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發展狀。近年來,國內對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發展趨勢不斷壯大。各省市紛紛推出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旨在提升鄉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質。例如,江蘇、湖南、四川等地都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通過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注重保護傳統文化和鄉村特色,吸引人才回歸鄉村,推動鄉村振興。例如,云南的麗江古鎮、四川的九寨溝等著名景區,都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保護本地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

1.3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存在的問題

鄉村植物景觀人工痕跡較重。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過程中,鄉村植物景觀人工痕跡較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前往鄉村休閑度假,這就要求鄉村景觀具有獨特的自然魅力和生態環境,但是有的鄉村地區的景觀被過度開發和人工設計所改變,一定程度上缺乏統籌空間規劃和管理、自然特色的保護,鄉村景觀失去了自然和歷史文化特色,影響持續發展。

主導產業支撐不明顯。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另一個問題是主導產業支撐不明顯。雖然鄉村地區存在一定的產業基礎,但大多數產業缺乏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因此,需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和政策,促進鄉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以實現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鄉村企業和農民的培訓和技術支持有待提高,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動美麗鄉村生態建設[1]。

2 美麗鄉村發展的時代條件與模式探索

2.1 政策層面

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與關注。一方面,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新型城鎮化政策強調城鄉融合發展,鼓勵鄉村地區發展新型城鎮特色,提高鄉村的生產力和生活質量,促進城鄉經濟的互動和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城鄉統籌發展,強調城市和鄉村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依賴的關系,以推動鄉村的綜合發展。再者,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加快農村現代化的目標,強調創新農村發展路徑,提高農村經濟發展質量,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政府將通過投入資金和資源,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面貌和居民生活質量。

開展農村集體土地入市試點,將有助于激活農村存量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美麗鄉村的建設提供更多資源支持。政府將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力度,推動衛生、清潔、整潔的鄉村環境建設,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結合當地資源和特色,探索適合本地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做出積極貢獻。

2.2 鄉村自然稟賦條件

第一,豐富的資源條件。鄉村地區往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如耕地、森林、水資源、景觀資源等自然稟賦條件。這些資源為鄉村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可用于發展農業、林業、漁業、農村旅游、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實現多樣化的產業、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第二,通過引導和培育鄉村人才,激發居民的創業熱情和創新意識,可以推動鄉村產業的升級和優化。鄉村自然稟賦條件提供了發展鄉村美麗鄉村的有利條件,加上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制定合理的規劃和政策,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2.3 鄉村發展的模式選擇

鄉村發展的模式探索是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第一, 示范小城鎮建設帶動型。一些鄉村地區通過打造示范小城鎮,依托示范小城鎮動鄉村的整體提升。這種模式注重以小城鎮為核心,帶動周邊鄉村的發展,吸引人才和資金投入,促進產業升級和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第二,自身產業資源稟賦型。一些鄉村地區依托自身獨特的產業資源稟賦,深挖和發展本地產業,如風景名勝、傳統農業、特色手工業等,發展鄉村旅游、體驗經濟和農業經濟,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經濟增長,為鄉村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增收途徑。第三,環保保護的遷建改善型。一些生態脆弱的鄉村地區采取環保保護的遷建和環境改善措施,將居民從生態敏感區遷往生態友好的地區,將鄉村建設和生態化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環境的整治[2]。

3 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路徑

3.1 統籌國土空間規劃

統籌國土空間規劃是實現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環節。在區縣、鎮鄉和村莊統籌國土空間規劃,制定綜合發展策略,考慮產業、生態和生活空間的布局,優化交通、市政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鄉村的公共服務水平。首先,在區縣級規劃中,要統籌安排鄉村和城市發展,合理規劃土地利用,確保城鄉融合發展和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要重點考慮鄉村的產業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促進鄉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其次,在鎮鄉級規劃中,要注重發揮鎮鄉作為鄉村中心的引領作用,建設功能完善的鄉鎮,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推動鄉村的產業發展和社會服務的提升。再次,在村莊建設規劃中,要根據鄉村特點,注重保護鄉村自然環境和傳統文化,優化村莊的空間布局,加強交通、市政和教育、醫療、文化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村莊的整體品質,增強鄉村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3.2 加強鄉村生態工程規劃設計

一是,注重田園統籌設計。田園設計為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一種重要手段,強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融合,通過保留和發展鄉村的傳統特色,賦予鄉村以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鄉村的獨特魅力。例如將傳統農舍改造成特色民宿,在設計中保留農舍原有的結構和風格,采用當地的石材和木材進行裝飾,打造出兼具現代舒適和傳統韻味的住宿環境。同時,統籌規劃周邊的農田和果園,利用自然景觀打造迷人的鄉村風光,不僅能享受田園風光,還可以參與農耕體驗和鄉土文化活動,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吸引更多游客和居民,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突出親水空間設計。親水空間設計是指通過規劃和設計,利用水資源,打造出具有水景的生態環境。親水空間設計可以包括人工湖、河流、溪流、水系、瀑布等水景,為鄉村景觀增添獨特的風貌和氣息。親水空間設計還可以結合農業生產和休閑旅游等元素,打造出多功能的景觀空間。

三是,強化民族風情特色。民族風情設計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設計手段,它通過體現當地的民族文化和鄉村風情,強化當地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民族風情設計包括建筑、園林、景觀等多個方面,它可以展示當地的傳統建筑風格、民俗文化、節日慶典等元素,為鄉村景觀增添特色,吸引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同時,民族風情設計還可以促進當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保護鄉村的歷史遺產和傳統文化。

3.3 改善居住環境,提升鄉村設施公共服務水平

改善鄉村居住條件。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的實踐中,為了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需求在居住條件方面進行規劃和設計。這包括提供優質的住房建設材料、完善的居住設施以及舒適的居住環境。此外,為了滿足不同農民的需求,住房設計還應該根據當地的地理和文化背景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生態建設。

提升道路交通便捷水平。道路交通是鄉村生態建設工程中重要一環。由于許多鄉村地區地理條件復雜,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這對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中,重點優先改善當地的道路條件,提供公共交通服務,從而實現鄉村地區的便捷交通出行。

完善公共設施。公共設施是鄉村生態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部分鄉村地區,公共設施的建設水平仍然不高。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中,公共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提升,并已成為改善生活質量和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公共設施包括文化、教育、娛樂、信息化、社會服務等公共服務,它們能夠改善鄉村基礎設施狀況,提高農生活質量,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提升鄉村衛生服務水平。鄉村衛生是鄉村生態建設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提高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從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衛生涉及到許多方面,如衛生設施、環境設施、疾病防治等,它能夠有效地改善農民的健康狀況。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工程中,應該加大對鄉村衛生的投入,推進衛生知識的普及,提高衛生設施建設水平[3]。

3.4 多途徑籌措資金,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由單元結構變為多元產業結構。傳統的鄉村經濟主要以單一的農業為主,這種經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鄉村的發展需求。實現由單元結構向多元產業結構的轉變已經成為鄉村生態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這種轉變涉及到產業的升級和多元化發展,需要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強產業布局優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的技術、市場和財務服務,以推進農村經濟的高效、多樣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綠色農業是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核心,它是通過科技手段、良好的農業管理方式和有效的市場營銷,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盡可能采用自然的方式來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同時也要保護土壤、水源和空氣等自然資源,保證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例如,在建設生態旅游景點時,應注意保護景區內的生態環境,避免過度開發和避免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種植景觀植物時,應選擇符合當地生態環境的植物,避免引進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造成威脅等;在能源建設中,應優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打造提升現代旅游農業。鄉村生態旅游是鄉村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鄉村生態旅游能夠通過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鄉村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需要規范鄉村生態旅游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加強鄉村旅游產品的品質、品牌和營銷,同時也應注重對鄉村環境的保護和恢復,使鄉村生態旅游真正成為促進鄉村發展的可持續產業。

3.5 提供多樣就業機會,增加鄉村收入

一是,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來創造就業機會。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鄉村去度假,尋找寧靜和自然美景。因此,建設和改善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如農家樂、民宿、旅游路線和景點等,可以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加強農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要鼓勵農民參與多元化的產業,如農業、林業、漁業、畜牧業、種植業等,這將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并增加農民的收入來源。三是,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通過加強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深加工農產品,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對于水果,可以將其加工成果醬、果汁和蜜餞等產品,增加了附加值;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為農民提供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如餐飲、服務、養殖、種植等方面的培訓,可以提高農民的技能水平,提高其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4]。

4 結語

在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各地已經在不斷探索和實踐,通過鄉村實踐效果的評估,我們可以更好地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和優化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路徑。

猜你喜歡
美麗生態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