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病蟲害發生及無公害防治措施

2024-04-08 10:54孫艷華李聲浩
廣東蠶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種群農藥林業

孫艷華 李聲浩

(1.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雙遼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 吉林雙遼 136400;2.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雙山木材檢查站 吉林雙遼 136400)

林木病蟲害一直是制約林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不但會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造成林木大面積死亡,而且會給林業生產帶來很大的困難。對此,廣大林農應根據其成因,采取無公害的防治方法,減少病蟲害對林木的危害,以達到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為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性

無公害防治方法是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構建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之一。首先,無公害防治方法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減少或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和有害物質,降低對土壤、水源和空氣的污染。這有助于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無公害防治方法避免了農藥的過度使用,減少了作業人員接觸有害農藥的風險,保護了作業人員的健康。再次,林產品(如果實、蜂蜜、木材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和商品,無公害防治方法可以減少農藥殘留和有害物質的積累,提高林產品的品質和食品安全性,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最后,無公害防治方法注重可持續性,通過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手段,促進病蟲害的自然調節和抑制。這有助于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1]。

2 林業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2.1 季節性

林業病蟲害的季節性發生特點是指某種病蟲害在特定的季節或時間段內出現和活動的規律。春季是許多林業病蟲害活動的高峰期。隨著氣溫的升高,病原微生物和蟲害個體開始蘇醒和繁殖,其數量迅速增加。同時,春季也是許多樹木萌發生長的季節,新生嫩葉和嫩枝對病蟲害侵襲的抵抗力弱,更容易受到侵害。夏季是許多病蟲害活動的高峰期,尤其是針葉林中的蟲害。在溫暖潮濕的環境條件下,許多蟲害如松毛蟲、蚜蟲等開始大量繁殖并攻擊林木。同時,夏季也是許多病原微生物如霜霉菌、銹菌等繁殖和傳播的時期。進入秋季之后,隨著氣溫的下降,許多病蟲害進入了轉變期。一些害蟲開始進入休眠或減少活動,并逐漸減少數量。但對于一些病原微生物如霜霉菌、根腐菌等,秋季是它們傳播和擴散的重要時期。冬季是許多病蟲害休眠的季節。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許多害蟲進入休眠狀態,而病原微生物也會減少活動。然而,一些病蟲害如樹木病原真菌和蛀蟲,仍然可以在樹木內部或其地下部分越冬,并在來年春季重新活動。

2.2 群體性

林業病蟲害的群體性發生特點是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某種病蟲害在林木群體中大規模暴發和蔓延的現象。第一,林業病蟲害通常以群體感染的方式發生。一旦病蟲害在林木群體中出現,往往會迅速傳播和擴散,導致林木大面積受到侵害。同時群體性發生的病蟲害具有快速增殖的特點。病原微生物或蟲害個體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夠迅速繁殖和擴大數量,使得病蟲害暴發的規模迅速擴大。第二,林業病蟲害的群體性發生與寄主植物的密度密切相關。當寄主植物密度較高時,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速度更快,造成的損害也更為嚴重。不同種類的病蟲害之間存在相互作用。一些病蟲害通過損害植物的防御機制,為其他病蟲害提供侵入和繁殖的機會,從而導致病蟲害群體性發生。第三,環境因素對林業病蟲害的群體性發生具有重要影響。例如,氣候條件、土壤狀況和棲息地特點等因素會影響病蟲害的生長、繁殖和擴散,進而引起病蟲害群體性發生。由于群體性發生的病蟲害規模較大,防控難度較高,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和規模上進行,以快速控制病蟲害蔓延和造成損害。

2.3 循環傳播

許多林業病蟲害具有季節性傳播的特點,其發生和傳播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例如,某些病蟲害在溫暖潮濕的春季和夏季活躍,而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相對不活躍。這種季節性傳播特征使得病蟲害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某些病蟲害有其特定的生物循環,包括卵、幼蟲/幼體、成蟲/成體等不同發育階段。這些不同階段的生物形態和生活習性決定了它們的傳播方式和途徑。例如,某些昆蟲會通過飛行傳播,而某些病菌則通過種子、空氣傳播。此外,許多病蟲害的傳播需要某種介體作為媒介,如昆蟲、動物、風、水等。這種依賴性傳播使得病蟲害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異性,往往受到介體的分布范圍和行為習性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病蟲害通常具有群體傳播的特點,即病蟲害在寄主植物中形成種群,并通過密切接觸或者共享資源等方式進行傳播。種群數量增加和集聚會增加病蟲害的傳播風險,并有可能引發疫情暴發。林業病蟲害之間存在相互影響,某些病蟲害之間可以相互促進或者抑制,形成復合發生。例如,某些病菌會引起植物體受損,使其更容易受到害蟲的侵襲;而某些害蟲則可能傳播病原菌,加重病害程度。

3 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

3.1 生態環境因素

氣候是誘發林業病蟲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病蟲害通常在特定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降雨等氣候條件下發生和傳播。例如,某些病菌在潮濕和溫暖的氣候下容易繁殖和傳播,而某些昆蟲則喜歡溫暖和干燥的環境。不同類型的植被提供了不同的生境條件,從而影響了病蟲害的發生。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抗病蟲能力和適應性,一些植物可能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從而促進病蟲害發展和傳播。土壤的質地、水分和養分狀況等因素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某些病原菌和害蟲的生存和繁殖需要特定的土壤環境條件,而某些土壤因素可能對植物的生長和抵抗力產生影響,從而增加病蟲害的發生風險。

3.2 寄主植物因素

不同品種的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性和易感性有所差異。某些植物品種可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或蟲害具有較高的抗性,而其他品種則可能更易受到侵襲和損害。植物的生長狀態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例如,在植物的新生嫩葉和嫩枝上,由于其組織較為脆弱和富含養分,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攻擊。另外,老化、受損或弱勢的植物也更容易成為病蟲害的侵襲目標。植物健康狀況對病蟲害的發生至關重要。植物處于良好的健康狀態時,其免疫系統能夠更有效地抵御病原體和蟲害的侵襲;相反,當植物受到環境脅迫、養分不足或其他生理病害的影響時,其抵抗力降低,更容易遭受病蟲害侵害。過高的種植密度可能導致植物之間的競爭加劇,營養供應不均衡,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生風險。合理的空間布局和間隔有助于空氣流通,減少病蟲害傳播的機會。

3.3 病蟲害種群因素

第一,種群密度。在高密度種群中,個體之間的接觸頻率增加,病原體和蟲害更容易在個體之間傳播。第二,種群結構。某些個體可能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攻擊,從而影響病蟲害的發生。例如,幼苗和老樹可能更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第三,遺傳多樣性。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對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重要影響。遺傳多樣性可以增加種群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和適應性,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風險;相反,低遺傳多樣性的種群更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第四,種群遷移。種群之間的遷移可以促進病蟲害傳播和擴散。當病原體或蟲害個體從一個種群遷移到另一個種群時,可能導致新的感染和繁殖機會,從而增加病蟲害發生的風險。第五,群體相互作用。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例如,一些病原體可能利用寄主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傳播和擴散,或者通過與其他蟲害共同作用來增加繁殖和侵襲的機會。

3.4 人類活動因素

人們根據需求和經濟利益進行林木種植結構的調整,如大面積種植單一樹種。這樣的人為干預可能使某些病蟲害適應環境并迅速繁殖。為了提高產量和經濟收益,人們傾向于增加林木種植密度,導致樹木之間的通風不暢、陽光照射不均等,從而增加病蟲害傳播和發生的風險。在病蟲害防控過程中,很多防治人員經常使用農藥進行防治。然而,不合理的農藥使用可能導致病蟲害產生耐藥性,同時還可能殺死有益的天敵和其他生物,降低了生物多樣性,最終促進病蟲害暴發。過量施肥或不合理的施肥方式會導致土壤中養分不平衡,使樹木生長過旺,易受病蟲害侵害。此外,肥料中的某些成分(如氮)也可能直接導致某些病蟲害發生。過度伐木導致了林木種類和數量變化,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也削弱了森林的抵抗力,這可能導致病蟲害暴發和擴散。

4 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

4.1 生物防治

利用或引入天敵、寄生昆蟲和病原菌等自然生物來控制林業病蟲害是一種生物防治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病蟲害的天敵、寄生昆蟲或病原菌來抑制或減少目標病蟲害的數量,以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管理[2]。天敵可以是天然分布的,也可以是人工引入的。捕食性昆蟲、鳥類、蜘蛛等天敵能夠捕食或殺死目標害蟲,從而降低其數量。在引入天敵時,需要進行科學評估和監測,以確保引入的天敵對目標害蟲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不會對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寄生昆蟲利用寄主昆蟲作為其發育和繁殖的場所,從而控制寄主昆蟲的數量。寄生昆蟲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人工引入的。它們通過寄生卵或幼蟲在寄主體內發育,從而使寄主死亡或受到嚴重損害。在引入寄生昆蟲時,需要根據寄主昆蟲的生物學特性進行選擇,并進行監測和調控。病原菌通過感染目標病蟲害的方式,使其發病并死亡。病原菌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也可以是經過培養和篩選后人工應用的。在應用病原菌時,需要注意選擇對目標病蟲害具有較高致病力和選擇性的菌株,并遵循合適的施用方法和劑量。

4.2 器械防治

使用割草機、拖拉機清除林地周圍的灌叢和雜草是一種常見的林業管理措施,它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繁殖場所,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生風險。灌叢和雜草是病蟲害的潛在棲息地和繁殖場所,通過定期清除灌叢和雜草可以減少病蟲害的數量和密度。使用割草機、拖拉機可以快速高效地清理大面積的灌叢和雜草,保持林地的環境整潔。具體的清理頻率可以根據當地氣候、生長季節和植物生態特點等進行調整。通常,春季和秋季是進行清理的較好時機。在清除灌叢和雜草時,需要注意保持生態平衡。不應過度清理或破壞自然生境,以免影響其他生物的棲息地和生存條件。保留一些自然植被和樹林邊緣的草地,有助于提供多樣化的棲息地和食物資源。

另外,利用無人機開展病蟲害防治和監測也是一種越來越常見的方法。無人機可以在林地上空進行航拍,通過高清晰度圖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等,快速獲取病蟲害的信息和分布情況。這有助于及時發現和監測病蟲害的發生,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4.3 科學選擇農藥

首先,在進行藥物防治時,應選擇低毒性和低殘留的農藥產品。這些產品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較小,能夠減少農藥殘留的風險。在選擇農藥時,可以參考相關的農藥毒性和殘留標準,并選擇符合國家或地區規定的低毒、低殘留農藥。其次,農藥使用量和使用頻率應根據病蟲害的嚴重程度、發生季節、防治效果等因素進行合理調整。避免盲目大量施用農藥,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系統破壞。根據農藥的使用說明書,按照推薦的劑量和使用方法進行施藥,確保農藥的防治效果。再次,農藥使用應遵守防治期限和安全間隔期。防治期限是指農藥使用前后的時間范圍,超出該期限可能導致農藥殘留超標[3]。安全間隔期是指施藥后需要等待的時間,過了此時間后才可收獲農產品,確保農產品達到食品安全標準。在使用農藥前,仔細閱讀農藥的使用說明書,并按照要求進行操作。最后,定期監測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并評估農藥防治的效果。通過監測和評估,及時調整防治策略和農藥使用方案,確保防治效果和規范性。

5 結語

林業病蟲害始終是影響林業生態安全的重要因素。病蟲害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傳播范圍極大,蔓延速度快,某些病蟲害的耐藥性極強,多種藥物的防控效果逐漸變差。面對林業病蟲害問題,應該構建完善的規范化無公害防治體系,從生態無公害角度入手,利用林間的生物抑制作用,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流行;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針對性管理,注重做好林業保護,對基層林業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以此來提高防治工作的先進性和專業性。

猜你喜歡
種群農藥林業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山西省發現刺五加種群分布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land produces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中華蜂種群急劇萎縮的生態人類學探討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