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2024-04-08 04:32林海耀
互聯網周刊 2024年5期
關鍵詞:證書職業院校課程體系

摘要:強化專業課程建設是落實“1+X”證書制度的內在需要,是推動職業院校學歷教育與職業培養并重的必然環節。本文通過分析“X”證書、“1+X”制度的特征內涵,確定課程體系建設方向,分析當前課程體系建設與制度初衷、產業需求、學生發展脫節的關鍵問題,指出“1+X”制度下課程體系建設需關注強化認識、校企合作、標準對接、課證融通、學生本位等方面,以臺州開放大學網絡技術專業為例,通過優選“X”證書、調整課程目標、優化課程結構、深化“三教”改革等途徑,探索基于“1+X”證書制度的課程體系開發路徑。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課程體系;課證融通;職業教育

引言

2019年1月,國務院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1](以下簡稱“職教20條”)中明確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并于同年4月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2],目的是要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引導社會力量深度參與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促進就業結構均衡。在此新要求下,深化職業院校課程體系改革,全面提升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勢在必行。

1. “1+X”證書制度下課程體系構建的邏輯起點

職業院校是我國重要的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凇?+X”制度的課程體系構建,有利于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育,有利于緩解地方企業面臨的效率低下、產業層次低、發展乏力等問題,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1.1 “X”證書的本質特征

根據“職教20條”和《方案》中表述,通過招募由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若干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對應技能證書,引導學生取得學歷證書和多類“X”技能證書?!癤”證書具有以下特點:

(1)開發主體的市場化。已公布的四批447個“X”證書由301家培訓評價組織負責標準制定和證書開發,其中超過90%是行業內具代表性或成長性的企業組織。

(2)適用對象的針對性。培訓評價組織聯合企業和學校按規范開發“X”證書,證書層級按技能難度和覆蓋面依次遞進,一般包括初級、中級、高級三種,適用于中職、高職和本科及以上的學生。

(3)考查內容的實用性。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和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X”證書,能客觀地反映市場崗位對從業者的理論與操作技能的要求。

1.2 “1+X”制度的內涵意蘊

隨著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1+X”制度應運而生,其目的是促進職業教育提質增效,暢通學生成長成才通道,為企業轉型、產業升級提供持續動力?!?+X”制度現實意義在于:

(1)從理念上創新職教模式。長期以來,我國在學習參考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三明治”模式等發達國家經驗中,探索適合我國的職教發展之路?!?+X”制度的提出,根植于我國國情,遵循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為我國職業教育新發展指明方向。

(2)從制度上規范人才標準。我國人才的供需錯位主要原因是企業和學校對人才標準的定義各不相同,而“1+X”制度遵循“誰用人,誰評價”的原則,統一人才標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的鴻溝。

(3)在實踐中推動產教融合?!?+X”制度要求培訓評價組織和學校共同參與標準制定、培養培訓、人才評價等環節,強化了企業參與辦學意愿,在協同合作中提升高質量人才產出。

1.3 “1+X”制度下課程體系建設的新要求

“職教20條”明確提出職業院校需要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一是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銜接。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在考慮院校教學資源優勢的同時,應該將經濟產業結構和社會就業需求擺在首要位置,對口專業的技能人才培養是解決就業結構性問題的有效前提。二是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銜接?!奥毥?0條”提出教育部門依據職業標準制定教學標準,新標準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職業院校需在此基礎上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三是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銜接。傳統的教育過程是以學習者的知識體系建構為主線,再以習得的知識技能去指導實踐應用,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而企業生產過程往往是以項目任務的完成為主線,在工作情境中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技能體系,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模式。教學和生產的有效對接有利于促進高水平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2. 當前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的現實困境

教育部至今已分四批開展實施“1+X”制度試點工作,前三批共有92個“X”證書,參與院校共設立22949個試點(單個院??筛鶕陥笞C書數量設立多個試點),在制度設計、校企協同、培訓考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在職業院校課程體系建設方面更值得深入研究。

2.1 重形式輕內涵:與“1+X”制度初衷相悖

當前“X”證書的培訓考核在試點職業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一些“X”證書的試點考證通過率呈現方差大、分布廣的態勢,折射出“1+X”制度試點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單方面只注重“X”證書的技能培訓和考證通過率,把“X”證書的獲取當成培養學生的唯一目標。二是割裂“1”和“X”的內在聯系,將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當成簡單的并行關系,產生兩個過程、兩種教法。二者皆違背了“1+X”制度的初衷?!?+X”制度的開展旨在引導學習者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3],拓展職業技能本領,旨在促進更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X”的獲得,是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之間互相補充、有機融合的結果,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2.2 重知識輕技能:與產業崗位需求脫節

我國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形態基本照搬大學的“三段式”課程體系,實踐環節占比不足,對技術知識的學習多過職業能力的培養。技術與技能的區別在于:技術是指能夠利用知識創造、改進、應用事物的方法或工藝,本質上是一種知識;技能是指能夠利用技術知識指導完成一定任務,在任務過程中通過訓練所獲得的動作方法和智力活動方法,包括技術性技能、基礎技能和一般性技能,其本質上是一種能力;技術側重于知識的輸出,而技能側重于任務的完成。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X”技能的學習和證書考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學生的技術性技能,但企業崗位需要的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技巧等技能無法在課程體系中得到體現,致使人才培養無法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2.3 重傳授輕啟發:與學生發展規律背離

受普通教育影響,長期以來,職業院校堅持以學科知識傳授為主線的單一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在沒有明確目標和動機的情況下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思考和創造性思維,從而導致學習興趣的缺失和學習動力的減弱,也沒有考慮到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存在,無法匹配學習者的不同學習能力和方式。甚至在一些“1+X”試點院校存在“考證就是背題庫”的刷證書現象,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嚴重忽略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無法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與學生學習發展規律嚴重背離。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應該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模仿到應用創新的內化過程。

3. “1+X”證書制度下課程體系的建設路徑

“1+X”證書制度是職業院校落實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的重要措施,是培養區域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抓手?!?+X”制度下院校課程系統的建設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技能養成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促進課證融通,優化課程體系。

3.1 優中選優,確定“X”證書

“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體系建設首先要考慮區域產業特征,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同時,需要與培訓評價組織開展深度合作,評估培訓評價組織背后的資源優勢,充分收集培訓評價組織的專業建議。因此,需要在眾多“X”證書中根據關聯程度優中選優,將產業需求滲透到課程體系的方方面面。在已發布的四批“X”證書中,同一專業方向存在多張不同主體開發的“X”證書,可根據內容側重、崗位方向、組織提供資源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擇優而取。以網絡技術專業為例,筆者所在區域產業特點是制造型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廣,對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網絡運維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如表1所示,根據各X證書特點比較,網絡設備安裝與維護和企業網絡安全防護更適中小企業網絡設備及安全運維的崗位。

3.2 對接標準,調整課程目標

“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目標是培養理論知識精深、技術技能嫻熟、職業素養良好的復合型人才,結合區域產業需求特征,需要對接職業規范、教育標準,在知識、素質、技能三個方面進行細化。如在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目標設置中:

(1)在知識目標方面,除了本專業必修的基礎知識,還需要在中小型網絡組網、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知識做一些拓展性的設置。

(2)在技能目標方面,由于網絡安全技術發展的復雜性、多變性,除掌握網絡技術和網絡安全技術的基本技能外,特別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才能夠應對日新月異的技術變化趨勢。

(3)在素質目標方面,除具備必要的基本人文素質和職業素質,還需要學生具備較為扎實的信息技術素質、安全意識和法律素質。

3.3 課證融通,優化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是課程內部各類型、各要素和各成分相互之間合乎規律的組織形式[4]?;凇?+X”證書制度的課程設計需要兼顧多個原則:

(1)證書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將證書課程按模塊劃分融入“專業基礎-專業核心-專業拓展”三個層次的課程結構中,確保模塊之間的銜接性和層次性。

(2)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確保實踐性課程學時不小于總學時的50%。

(3)知識邏輯與學生心理邏輯的平衡。在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前提下,保持技術知識的科學性與連貫性。例如,將網絡設備安裝與維護證書的課程內容按層次進行劃分,可打包成網絡設備安裝調試、規劃設計、維護優化、無線局域網等模塊,融入網絡布線、路由交換技術、網絡運行及維護、無線局域網組建的課程教學中,使用校內實訓室、線上實訓平臺、線下實訓基地等資源,設置實踐課程,根據學生認知合理設置各課程學時。

3.4 產教融合,深化“三教”改革

一是擴充“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對接職業技能標準,共同研討建立教師能力標準,包括專業素質、職業素養、工程實踐三方面能力。網絡相關專業教師除了掌握大量的網絡技術知識外,還要擁有過硬的工程安裝、設備維護等實踐能力,以及熟悉基本操作規范和道德法律層面的認知。另一方面,開展“X”技能教師培訓班,提升教師學科實踐能力的同時,填補教師在技能課程開發理念、技能培訓靈活性、引導性和溝通表達技巧等方面的短板。同時,鼓勵教師入企業掛職鍛煉,學習企業業務流程,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開發,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水平。

二是豐富配套教學資源。一方面,開發內容多元、具有職教特色的新形態教材。在“1+X”證書制度下,可聯合企業專家將工作情景和工作過程進行分類匯總,根據實際教學實訓需要、學生認知規律等因素,編制具有可拆解性、可組合式的活頁式教材,同時要突出教材內容的德育要素,強化立德樹人的教育過程。另一方面,可整合多方資源,建立線上學習空間。收集企業生產實踐案例、企業在線學習課程等優勢資源,盤活校內優質教學資源,把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課程,形成動態化、立體化的教學資源體系。

三是優化教學活動過程。一方面,要突破學科本位的教學方法,樹立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以學習者為中心,以老師為引導,營造在崗工作的生產、服務等過程學習情境,構建“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氛圍,將學生素質、技能的培養作為教學第一要務。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技術為抓手,創新教學方法。以項目式、案例教學法為基礎,融入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動態調整教學實施過程,讓學生在實踐情境之中建構完整的職業知識和技能。

3.5 多元評價,構建課程評價機制

課程評價是檢驗課程目標達成程度的價值判斷過程,應形成由企業、學校、學生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機制,根據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優化課程體系。在“1+X”證書制度下,應該秉持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相結合,在“X”證書的考取和過程性學習中,展開對學生知識、技能、素質三個維度的評價,評價內容既包含知識技能的顯性成果,也包含素質能力的形成過程,應對各評價指標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確保課程評價的科學性、可行性。同時,要注重課程評價的發展性,用開放性的評價促進學習者個性發展,用贊賞性的評價增加學習者學習興趣,用引導性的評價強化學習者思考總結,充分發揮課程評價的積極導向功能。

結語

在產業變革加速重構經濟結構、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課程體系改革需要深刻把握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特點,明晰“1+X”證書制度的內涵意蘊,趁勢推動產教融合,深入教學結構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創新變革,促進課證融通,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A/OL].(2019-01-24)[2023-12-1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教職成〔2019〕6號)[A/OL].(2019-04-04)[2023-12-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3]王沖.國家資歷框架理念下1+X證書制度建設方略[J].職教論壇,2020,36(12):52-57.

[4]謝作栩,劉自團.科技革命與大學課程變革——兼論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校課程改革[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27-30,36.

作者簡介:林海耀,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網絡技術。

猜你喜歡
證書職業院校課程體系
WJCI 收錄證書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