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針灸聯合藥餅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及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2024-04-08 02:45唐敏劉鴻王麗琴
新中醫 2024年6期
關鍵詞:藥餅胃腸道菌群

唐敏,劉鴻,王麗琴

麗水市中醫院針灸科,浙江 麗水 323000

腸易激綜合征(IBS)以腹痛、腹脹及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特點[1],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抑郁、焦慮等精神癥狀[2],臨床上以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較為多見[3]。IBS-D 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等癥狀,易反復發作,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與生活質量,易產生負面情緒。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IBS 發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全球性難題[4]。關于IBS 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目前尚無統一定論,一般認為可能與遺傳、飲食、腸道微生物群、胃腸道動力異常及精神因素等相關[5-6]?,F代醫學對于IBS 暫無統一的標準化治療方案,因其臨床癥狀較多,通常需要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但也易引發不良反應。中醫外治法在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中廣泛應用,如溫針灸可改善結腸癌術后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7],藥餅灸可用于治療急性胃腸炎[8]。本研究采用溫針灸聯合藥餅灸治療IBS-D 患者,觀察其對胃腸道激素水平和腸道菌群的影響,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2015 年,上海)》[9]中關于IBS-D 的相關診斷標準。糞便性狀改變:近3 個月內,硬便/塊狀便所占排便比例低于25%,或稀便或水樣便所占比例高于25%。

1.2 辨證標準參考《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10]中相關標準,中醫診斷為泄瀉,辨證為脾虛濕盛證。主癥:糞便溏泄,腹痛;次癥:神疲倦怠,納呆,腸鳴矢氣;舌脈: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膩,脈細弱。需符合主癥、2 項及以上次癥,同時結合舌脈特點進行辨證。

1.3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及脾虛濕盛證辨證標準;年齡19~69 歲;近3 個月內未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可影響研究結果的相關藥物;無認知障礙或精神類疾病,依從性高,可配合治療;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已自愿簽署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性感染性疾病或消化系統疾病者,如潰瘍、出血、感染性腹瀉等;合并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功能異常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存在針灸禁忌證者;對本研究中使用藥物過敏者。

1.5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0 月麗水市中醫院收治的100 例IBS-D 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信封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觀察組男27 例,女23 例;平均年齡(47.25±10.36)歲;平均病程(8.45±2.16)個月;合并癥:胃炎28 例,腸炎31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29 例;平均年齡(46.83±11.09)歲;平均病程(7.93±2.18)個月;合并癥:胃炎24 例,腸炎34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麗水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會審批通過,倫審號:[2023]臨倫審第(LW-032)。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給予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調整,如禁食生冷、辛辣及油膩食物,培養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0010)口服,每次1.5 g,每天3 次,連續治療8 周。

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針灸聯合藥餅灸治療。①溫針灸。取穴:內關、中脘、天樞、氣海、陰陵泉、足三里、上巨虛。操作:患者取仰臥位,呈放松狀態,施術部位皮膚75%乙醇常規消毒,使用毫針(規格:0.35 mm×50 mm)刺入上述穴位,得氣后在毫針針柄處套入方形硬紙片,其大小約為5.0 cm×5.0 cm,用于防止艾灰掉落后直接燙傷皮膚或燃燒衣物等,在紙片上方針柄處套上艾炷并點燃,高約2.0 cm,每個穴位予1 壯艾炷,留針時間為30 min。每天1 次,每周治療5 d 后休息2 d,連續治療8 周。②藥餅灸。藥餅制作:取五靈脂、白芷、川芎各10 g,附子、花椒、牡丹皮各5 g,將上述藥物碎成粉末,并使用姜汁調和,捏制成直徑約2.0 cm、厚度約為0.5 cm 的藥餅。操作:將藥餅置于神闕穴上,在藥餅上放置高約2 cm 艾炷,將其點燃,燃燒時間約為5 min,以患者有溫熱感、皮膚稍紅為度,不可起泡、不可燙傷皮膚。每天1 次,治療頻次及時間同溫針灸。

3 觀察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②胃腸道激素。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離心后取上清液,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胃泌素(GAS)、胃動素(MTL)及血管活性腸肽(VIP)水平。③腸道菌群數量。分別于治療前后收集2 組患者新鮮糞便標本,按照乳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正常菌落數選擇相應稀釋度,并使用連續稀釋法對其進行培養、鑒定及計數。④中醫證候評分。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1]相關標準對中醫證候進行評分,其中糞便溏泄、腹痛等主癥根據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為0、2、4、6 分;神疲倦怠、納呆、腸鳴矢氣等次癥根據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為0、1、2、3 分。

3.2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如年齡、病程、GAS、MTL、VIP、腸道菌群數量、中醫證候評分,符合正態分布者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如性別、合并癥、臨床療效等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1]中相關標準進行療效判定。痊愈:療效指數≥90%;顯效:60%≤療效指數<90%;有效:30%≤療效指數<60%;無效:療效指數<30%。療效指數=(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100%。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為76.00%,2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 組治療前后胃腸道激素水平比較見表2。治療前,2 組血清GAS、MTL、VI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GAS、MTL 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VIP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GAS、MTL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VIP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治療前后胃腸道激素水平比較(±s) ng/L

表2 2 組治療前后胃腸道激素水平比較(±s) ng/L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例數50 50 50 50 GAS 73.14±11.23 103.29±16.57①②72.96±10.85 96.18±15.21①MTL 184.07±20.59 226.34±25.71①②183.96±21.15 214.75±23.06①VIP 123.94±18.35 95.38±11.26①②124.68±17.93 102.67±13.04①

4.4 2 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量比較見表3。治療前,2 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腸球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數量均較治療前增加(P<0.05),腸球菌數量較治療前減少(P<0.05);且觀察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數量高于對照組(P<0.05),而腸球菌數量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 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量比較(±s) CFU/g

表3 2 組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數量比較(±s) CFU/g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 別觀察組對照組時 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例數50 50 50 50乳酸桿菌4.72±0.86 6.95±1.04①②4.81±0.83 5.78±0.96①雙歧桿菌7.38±0.56 9.67±0.82①②7.41±0.53 8.85±0.69①腸球菌7.36±0.82 5.72±0.69①②7.31±0.85 6.38±0.75①

4.5 2 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見表4。治療前,2 組糞便溏泄、腹痛、神疲倦怠、納呆、腸鳴矢氣等證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上述各項中醫證候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2 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s) 分

表4 2 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比較(±s) 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證 候糞便溏泄腹痛神疲倦怠納呆腸鳴矢氣觀察組(例數=50)治療前3.67±1.02 3.84±0.55 2.27±0.68 2.36±0.59 2.29±0.68治療后0.97±0.31①②1.14±0.32①②0.98±0.32①②1.08±0.35①②1.04±0.31①②對照組(例數=50)治療前3.48±0.95 3.97±0.62 2.19±0.65 2.28±0.61 2.17±0.62治療后1.28±0.36①1.36±0.41①1.26±0.37①1.36±0.42①1.25±0.37①

5 討論

IBS-D 為臨床常見胃腸道疾病,大多未出現器質性病理改變,以腹瀉、腹痛癥狀為主,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工作、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12-13]。目前,西醫治療IBS-D 可有效緩解腹瀉、腹痛等癥狀,但西藥不可長期服用,且易出現不良反應。

IBS-D 可歸屬于中醫學泄瀉范疇,大多由外感六淫、飲食失宜、脾胃虛弱、情志不暢等因素所致。泄瀉實質在于脾虛,脾虛則運化無力而生內濕,滯于胃腸,脾土困于濕則清陽不升,分利水谷無權,水反則為濕,谷反則為滯,二者合入腸道而致泄瀉。若脾虛日久,遷延不愈,則易出現陽虛、中氣下陷之證?!毒霸廊珪分杏涊d:“治脾胃虛寒者,宜溫之養之?!倍鴾蒯樉目蓽刂薪∑?、行氣導滯、托舉下陷之氣,正好符合這一原則。溫針灸包括針刺和艾灸,在針刺的同時燃燒艾炷,通過針身將藥性滲入人體,再由諸經脈到達全身,集針刺與艾灸的溫熱效應和藥性作用融為一體,發揮二者的治療效應。隔藥餅灸也是常用的中醫外治法之一,具有溫中散寒、活血行氣的功效,現已用于治療臨床上一些難治性病證,如慢性肩周炎[14]、老年性膝骨痹[15]等療效肯定。本研究觀察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各項中醫證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IBS-D 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與健康人群相比,IBS-D 患者的GAS 水平顯著降低,且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明顯相關[16];MTL 和VIP均為抑制性神經遞質,可松弛胃腸道平滑肌[17]。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GAS、MTL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VI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IBS-D 患者的胃腸道激素水平,增強胃腸蠕動。趙偉鵬等[18]應用溫針灸胃周穴位治療腫瘤術后胃癱綜合征,可顯著降低胃液引流量、縮短胃腸動力恢復時間。與之類似,王月卿等[19]應用沉香通便散敷臍加灸法可有效改善消化道激素水平。

臨床上IBS 患者通常伴有腸道菌群失調,其腸道微生態環境呈失衡狀態[20]。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而腸球菌數量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聯合治療可有效調節IBS 患者腸道菌群失衡。

綜上所述,溫針灸聯合藥餅灸治療IBS-D 患者,可有效改善胃腸道激素水平,調節腸道菌群數量,改善中醫證候,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藥餅胃腸道菌群
體外仿生胃腸道模型的開發與應用
“云雀”還是“貓頭鷹”可能取決于腸道菌群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價值
“水土不服”和腸道菌群
隔物(藥餅)灸法治療面癱病60例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臨床研究
六味地黃湯藥餅在隔物灸過程中藥餅量衰減變化的分析
不同溫度隔藥餅電子灸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和功能的影響*
灸療藥餅制備方法的研究
肉牛剩余采食量與瘤胃微生物菌群關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