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準破冰點 實現新突破
——小學低年級壘球投擲技能教學策略

2024-04-08 08:30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三小學趙青香
小學教學研究 2024年5期
關鍵詞:壘球持球發力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三小學 趙青香

一、緣起——投擲不易,需探究(現疑點)

(一)低年級學生投擲課堂現狀

1.案例呈現,撥開迷霧

問題一:投得遠=投得好?

“哇哦……”操場上傳來一陣陣贊嘆之聲,仔細一看,原來是二年級的某一班級正在測試壘球投擲技術。只見某同學的壘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落在操場的另一端。

問題二:擲得高=技術高?

投擲課上,筆者組織班上的學生練習拋高動作來體會投擲元素。練習中,往往有很多學生把練習當成小游戲,一蹦一跳地用力向上拋,偶爾扔到什么物品,還能引起同學們的起哄。

問題三:扔得快=爆發力強?

操場上正在開展擲壘球練習。耳邊傳來“呼呼”風聲,壘球快速在空中畫出道道彩虹,伴隨學生的興奮之情。在低年級學生眼中,球的速度越快他們越激動,認為這是“厲害”的表現。

【分析】低年級學生對投擲沒有那么清晰的概念認識,往往只能從表面“是不是扔得遠、擲得高、扔得快”來評判一個人的技術好不好。透過這些現象,我們發現這是低年級學生投擲課堂的常態。

2.深挖課堂,追根溯源

【案例1】練習成玩樂

某次體育課,二年級丁老師教授壘球技術動作,先是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動作,在進行分解以及完整示范后,丁老師組織學生模仿練習、自由練習。五分鐘后,同學甲手持壘球追著同學扔,同學乙和其他同學圍坐在一起聊天,同學丙用壘球玩起了游戲。

【案例2】學習無用功

某次體育課,陳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比賽——比比誰扔得遠,然而投擲情況令人擔憂:①多數學生不會基本投擲動作;②大部分學生只會用蠻力擲遠;③部分學生站位隨意,規則不明。擲遠比賽草草收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

筆者對所在學校二年級共300多名學生進行了期末考試情況的調查以及學習情況的統計,發現在小學低年級壘球投擲技能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這不是學校的個性現象,而是目前小學低年級學生投擲學習的共性現象。為何投擲沒有真正展現出它的“風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聽不懂:動作一知半解,基礎薄弱

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明顯多變,身體力量素質和協調性處于發展期,而大部分教師在教授的時候以技能教學為載體,落入俗套,若不能遵循學生的身心、技能發展規律,日常教學流于形式,勢必會削弱教學效果。

(2)教不深:學習內容蜻蜓點水,趣味性不高

縱觀水平一投擲教材,其實教學設計及安排選擇較多,但教師在教授中缺乏創新,對投擲環節疑難點過于專業化的動作概念的灌輸和“流水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流于被動學習,效果也不佳。

二、建構——價值探尋,重深究(探要點)

新課標背景下的體育教學,要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課堂的中心。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投擲的要領,深入領會其動作要領并熟練地掌握,通過在“玩中學、玩中練”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投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一)優化學練形式——讓學生“勤”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且樂于學習新事物,但是也更依賴教師在課堂的引導,教師應突破投擲教學的屏障,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為學生在投擲學練中帶來幸福體驗。

(二)提高投擲能力——讓學生“趣”學

壘球技術動作環節組成雖然簡單,但對于技術要領的理解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教師要將分組練習法、游戲競賽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融合使用,通過語言提示引導學生去探究技術的內涵。

(三)提升運動素養——讓學生“會”學

對于有趣、新鮮的東西,大部分學生都興趣十足,但他們往往一知半解,不懂裝懂,練習的時候也隨意發揮,等真正比賽時就原形畢露。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解決學練中的疑難點,看學生能不能用語言表達所學知識的名稱、方法和要領,看學生是否能夠用身體展示出投擲技術動作中的環節。

三、實踐——把握脈絡,破疑難(破冰點)

(一)擊破動作“弱點”——肩上投擲

肩上屈臂投擲有利于快速揮臂與鞭打動作的發揮(從力學角度上講,半徑越小,速度越快,力量越大,相對于直臂投擲而言)。而課堂實踐中學生特別容易忽視這個。因此在壘球投擲教學中,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在“單人、雙人、多人”等練習中感受“肩上投擲”(如圖1),從而規范動作練習。

圖1 肩上投擲

1.“十年磨一劍”,個人勤練

在教學肩上投擲的動作時,最關鍵的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做到立肩上舉,并保持這樣的姿勢。學生要通過不斷的練習和鞏固才能體會肩上投擲動作形成的過程。

(1)“模仿秀”——教師正面示范

小學生主要運用形象思維來觀照直觀表象,目的在于增強記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示范演示,讓學生模仿教師進行“肩上投擲”,產生不一樣的對比,從而使學生建立更為直觀的動作概念。

(2)“器物幫”——輔具側面助攻

尋找輔助器材進行針對性練習是體育課常用的練習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拋、投體會立肩上舉、肩上投擲的具體動作過程,教師還可以設置指向性強的活動讓學生能夠模仿并在課內外進行練習(如圖2)。

圖2 花式傳拋

【分析】教師通過設直立向上縱拋、跪姿前拋、站姿前拋讓學生著重體會肩上投擲的上肢力量、動作速度等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2.“并肩作戰”,雙人助練

雙人互助法使學生在觀察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思考,在幫助別人的基礎上不斷強化自己的動作。雙人互助法也可增強課堂的互動性,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更活躍。

(1)“搬運工”——仰臥起坐傳接球

通過游戲性合作配合進行練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間接強化肩上投擲的感受。

【案例3】仰臥起坐傳接球

兩人一組,一人平躺,一人壓腿。平躺的學生雙手舉過頂模擬仰臥起坐,起身后,將球傳給壓腿的同學,循環交替。(如圖3)

圖3 學生練習圖(一)

【分析】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夠將球傳給隊友,學生就必須雙手臂上舉發力,同時,起身也適當增加了練習難度,使練習更具挑戰性和吸引力。

(2)“大力士”——兩人肩上拉皮筋

對抗性的雙人配合練習能夠極大地讓學生感受到肩上曲臂的發力作用。

【案例4】橡皮繩的妙用

兩人背向而立做好投擲準備,右手拉皮筋,一人直臂后引,一人蹬轉肩上屈肘,相互配合練習,體會肩上屈肘牽拉動作。(如圖4)

圖4 學生練習圖(二)

【分析】通過練習學生能夠更具體地感受屈肘發力的過程,也為之后的持球后引環節做好了鋪墊。

(二)突破動作“重點”——持球后引

如果在低年級學生中進行原地側向投擲教學,直接采用持球后引(如圖5)進行教學,顯然有些不妥,會導致有些學生出現直臂投擲的錯誤動作。因此,在練習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師長點撥、優生反饋”的方法進行教學。

圖5 持球后引

1.師長點撥,事半功倍

【案例5】情境導入——畫彩虹

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下雨之后的天空會出現什么美麗的現象嗎?”

“彩虹是什么形狀?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用手中的‘彩虹繩’嘗試著畫出彩虹!”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嘗試,教師觀察學生所采用的方法。

請學生展示多種不同的方法,然后教師引出學習內容。

【分析】通過引導,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找到共情,對所學持球后引動作產生初步的概念,有些學生剛開始不理解教師的講解,后續通過教師的情境引導慢慢找到了感覺。

2.優生反饋,一舉兩得

通過學優生展示,獲得教師的認可,有利于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技能評定,凸顯個人風采

【案例6】成績測評

教師可以對學優生的示范動作進行技能評定,對動作結構進行量化,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持球后引這個動作的好壞。

【分析】測試是直觀展現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方式,教師及時反饋,學生可以明確自己的技術動作是否標準。

(2)照片定格,展現完美瞬間

【案例7】照片定格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手機將學生的持球后引動作記錄下來(如圖6),并在多媒體上展示,當有錯誤動作時,用照片定格,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錯誤點,當有好的畫面,教師也可以記錄下來向學生展示。

圖6 學生展示

【分析】教師通過多媒體定格,幫助學生找到練習的感覺、練習的問題、練習的榜樣,從而激發其練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體育課堂鍛煉氛圍。

(三)攻破動作“難點”——蹬地轉體

蹬地轉體(如圖7)是為了形成超越器械的有利姿勢(滿弓),同時也是為了更好、更快地帶動揮臂。

圖7 蹬地轉體

投擲壘球是一個全身協調發力的動作,但是很多學生在發力的時候僅僅用手臂發力,不會轉身扭腰,導致投得不是很遠。要想做出協調的動作,身體部分動作的強化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關鍵身體部位的強化,以及對學生進行動作指導、蹬地轉體動作的剖析來“攻破”蹬地轉體這一難點。

1.扶墻轉髖來模仿——專項練習找體會

一般的技能學習,教師都會引導學生通過專項練習來找學習感覺,那么扶墻轉髖是破解蹬地轉身這個難點的有效手段。

【案例8】靜力性練習

兩手扶墻,在雙腳不動的情況下前后站立,通過蹬地,髖關節從后向前發力。(如圖8)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下,做到集體練習和個人練習相結合。不斷強化扶墻轉髖的動作要領,邊做、邊想、邊練。

圖8 扶墻轉髖練習

【分析】通過墻的反作用力,在學生發力正確的情況下,就有明顯的蹬地轉髖的動作體驗。通過不斷地練習、強化,達到一定量的肌肉記憶,使學生從細節中掌握重難點,提高動作認識。

2.肌群訓練強力量——機能負荷找貫通

通過專項的拉伸、力量練習,主要提升臀大肌等的伸張程度,以提升柔韌程度和肌肉力量。(如圖9~11)

圖9 深蹲

圖10 箭步蹲

圖11 弓步壓腿

(1)注重下肢力量

【分析】這些動作的過程是伸髖過程,能有助于練習到臀部和腘繩肌群等肌肉力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訓練。

(2)強化髖部伸展

教師可以通過臀橋—站姿抬腿—兩頭起—后仰下腰這些動作組合來幫助學生練習強化髖部伸展。(如圖12~15)

圖12 臀橋

圖13 站姿抬腿

圖14 背部兩頭起

圖15 后仰下腰

【分析】強化髖部伸展的練習,主要體現髖關節的柔韌性,學生在得到充分發展后,關節靈活性也將大大增強。

在“破點式”壘球投擲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擊破、突破、沖破三個層面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有思考、有探究、有設計、有分享、有爭辯……不同以往枯燥死板的你教我學的固定模式,課題的實施更自由,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顯著,學生的投擲學習效果也更明顯。在投擲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活動設計能夠將多學科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投擲元素,同時還能貼近學生生活就地取材,既豐富了“投擲教材”的內容,又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投擲課堂,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達到從“表層學習”走向“深層學習”的目的。

猜你喜歡
壘球持球發力
《原地側向投擲壘球》教學設計
“嚴防死守”
我國高校慢速壘球教學方法改革略談
人大發力 讓“執行難”不再難
這12件事,十九大將全面發力
瞄準“房子不是用來炒的”發力
籃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籃球教學中持球突破易犯的預防建議
扔壘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