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多維探析

2024-04-09 07:22周良發趙悅
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評價

周良發 趙悅

摘要:新時代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以黨員群眾的思想獲得感為主要參照,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技術支撐,以黨的創新理論高質量傳播為價值指歸。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要從明確導向性功能、突出時代性特征、彰顯實踐性要求、把握內在規律性等方面厘析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本質規定。為保障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有序有效推進,應從提升評價主體勝任力、強化評價方法多樣性、注重評價過程高效性、凸顯評價結果客觀性、重視評價機制支撐力等環節入手,切實將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傳入千家萬戶。

關鍵詞: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

中圖分類號:D261.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6359(2024)01-0042-07

黨的創新理論作為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是黨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形成的科學理論。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是加強理論武裝、教育黨員群眾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引導黨員群眾牢記宗旨使命、明確奮斗方向。黨的創新理論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并轉化為強大思想武器,需要進行效能評價才能全面把握。鑒于效能評價在黨的創新理論傳播上的重要作用,在厘清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邏輯前提、時代價值、本質規定的基礎上,就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推進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深入千家萬戶提出初步的實踐方略。

一、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邏輯前提

新時代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要厘清其內在邏輯有序有效推進。整體觀之,新形勢下扎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以黨員群眾的思想獲得感為主要參照,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技術支撐,以黨的創新理論高質量傳播為價值指歸。

(一)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

新時代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理論創新,不斷進行理論創造,發表了一系列關于新形勢下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重要指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主持召開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明確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2]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論述體現了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高度重視,為科學全面評價科學理論傳播成效提供了根本遵循。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要在系統把握科學理論精髓要義的基礎上掌握其立場觀點方法,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評價工作。

(二)以黨員群眾的思想獲得感為主要參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獲得感問題,要求“把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3]這一重要精神對于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即以黨員群眾的思想獲得感作為效能評價的主要參照。所謂黨員群眾的思想獲得感,是指黨員群眾基于自身需要從黨的創新理論傳播中的實際獲益而產生的積極正向的情感體驗和理論認知,并能夠在“個體發展需要”與“黨和國家要求”之間找準平衡點和接榫處。黨員群眾只有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濡染和浸潤,才能用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工作,那么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才可以說是有效的。而鑒于黨的創新理論的內在特質,對其進行效能評價需要從黨員群眾的主觀感受和客觀獲得兩個層面扎實推進,確保評價工作更有針對性,也更具實效性。

(三)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技術支撐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要結合時代特征、貼近受眾實際,切實提高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和精準度。數字時代背景下,黨員群眾的網絡數字化生存漸成主流,特別是年輕干部、青年學生的網絡數字化生存已成常態,使其具備快速接納和傳遞信息輿情的能力和特質。受眾對象信息接收習慣的數字化嬗變,使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數字化傳播日趨完善,這要求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隨之數字化轉型。而數字化評價有序有效推進需要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作為支撐。為此,要將數字技術的優勢和潛能充分運用到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全過程各環節,不斷增強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效度和信度。一方面,基于大數據在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上的優勢,能夠動態研判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最新進展以及黨員群眾的思想困惑及理論訴求,為科學理論傳播方案制定、內容供給、方法選擇提供決策依據。另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在數據信息智能化處理上的優勢,可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主體、載體及方法的智能化推薦。

(四)以黨的創新理論高質量傳播為價值指歸

近年來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理念、方法手段及運行機制不斷創新和發展完善,切實推動了科學理論在基層社會廣泛傳播。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宣傳思想部門所宣講的內容是否充分發揮了凝心聚力作用,能否真正提升黨員群眾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認同,能否有效實現科學理論傳播的價值增值,其數字化傳播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等。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需要進一步系統化、深層化,用深邃的理論說服黨員群眾、科學的真理引領黨員群眾。通過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進行效能評價,能夠動態識別科學理論傳播是否處于高效運作態勢,可有效規避其數字化傳播過程中潛存的風險隱患,并及時反饋評價結果以推動傳播質量的全面提升。效能評價是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有效性的系統考量,旨在高標準、嚴要求推進科學理論向基層傳播,進而提升黨員群眾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熟知度和認同感。

二、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時代價值

新時代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是科學理論優質高效傳播的應然之舉,促使黨員群眾從中汲取智慧力量奮進新時代。具體來說,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有助于聚焦透視黨員群眾的理論訴求、深層激活黨員群眾的主體力量、精準揭示科學理論傳播的問題癥結,進而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共同思想基礎。

(一)聚焦透視黨員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需求期待

黨的創新理論作為系統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涵蓋新時代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層面。只有真正深入黨員群眾的內心世界并發揮凝心聚力作用,才可以說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是有效的。然而,黨員群眾由于思維方式、情感特征、工作屬性乃至生活境遇迥異而對科學理論的需求和認知存在差別。通常來說,黨員干部更多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而普通民眾更為關注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只有針對性考慮黨員群眾的群體性差異和個性化需求,才能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通過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進行評價,能夠條分縷析出黨員群眾受到科學理論浸潤前后的思想嬗變,進而聚焦透視特定受眾的理論訴求的內容、層次及滿足程度。應當說明的是,囿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有些黨員群眾的思想需要未必是真實和客觀的需要,一旦在效能評價過程中發現黨員群眾的思想動向和理論需要存在偏頗,就要及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其進行思想糾偏,確保黨員群眾能夠始終堅定信仰信念、站穩政治立場和明確政治方向。

(二)深層激活黨員群眾在黨的創新理論傳播中的主體力量

黨員群眾作為理論武裝的主要對象,其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知認同直接決定了科學理論傳播成效,因此要把黨員群眾視為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的核心要素。在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時,要把黨員群眾的主體性因素納入其中。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進行效能評價,尤其是對黨員群眾的認知、接受和認同情況進行評價,有助于激活其在科學理論傳播中的主體性力量。具體來說,就是在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過程中,著重評價黨員群眾理論學習的精神是否飽滿、態度是否認真、方法是否得當、付出是否足夠等。通過效能評價倒逼黨員群眾正視自己的主體身份,并在科學理論宣傳教育中端正自身態度立場并為之付出精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其作為接受性主體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使學習、理解和把握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不再是一項政治任務,而會成為一種內心自覺。

(三)精準揭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癥結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同樣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黨的創新理論始終處于動態發展完善中,這決定了推進科學理論傳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項動態的、系統的鑄魂工程。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由于涉及面廣、導向性強,傳播主體的傳播理念是否科學、傳播載體是否適用、傳播方法是否得當、傳播內容是否合理等問題都會影響傳播效果。只有對傳播主體、傳播環境、傳播受眾等影響因素進行周詳深湛的效能評價,才能精準識別問題癥結并針對性地解決。為此,要基于效能評價來全面梳理問題、深入剖析癥結、找準思想根源、開展黨性分析,從思想上、行動上進行深度評析,把問題癥結消滅在初起階段,盡最大可能減少傳播過程中的損耗,使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始終高質量推進。

三、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本質規定

錨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目標導向,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使黨員群眾浸潤其間,用凝心聚力、鑄魂啟智成效來檢視科學理論傳播質量。而為使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行穩致遠,應從明確導向性功能、突出時代性要求、彰顯實踐性特征、把握內在規律性等環節厘析其本質規定。在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內在機理的基礎上,著力將科學理論傳播成效轉化為新時代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動能。

(一)明確導向性功能

明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導向性功能,確??茖W理論傳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方向。重視效能評價的導向功能,是由黨的創新理論本身的特質和作用決定的。即通過傳播教育引領黨員群眾增進對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的理解和認同,并為其踔厲奮發新時代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滋養。為此,要基于導向性功能來剖判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目標達成度、傳播價值實現度和傳播受眾接受度。從傳播目標達成度來看,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旨在發揮科學理論凝心鑄魂作用。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目標達成度,要從凝心聚力的角度進行辨識,全面檢視傳播目標是否完全達成。從傳播價值實現度來看,基于效能評價研判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是否真正產生思想引領功效,可否筑牢黨員群眾奮進新時代的共同思想基礎等。從傳播受眾接受度來看,作為受眾對象的黨員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接受程度是評價傳播效果的重要標識。而黨員群眾只有真正接受并內化于心,才能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汲取成長發展的智慧力量。

(二)突出時代性要求

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理論,并“結合新的實踐推進理論創新”。[4]作為新時代黨治國理政實踐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黨的創新理論科學地回答了時代之問而內蘊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只有與時代共振,才能引受眾挺膺。這決定了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也要把“時代性”作為重要依據抓牢抓實。首先,評價理念的時代性。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宣傳思想部門要推動評價工作與時俱進,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黨員群眾自身發展的立場來系統審視和研判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成效。其次,評價內容的時代性。黨的創新理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思想體系,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進行效能評價,無疑要圍繞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的傳播展開,基于評價工作高質量推進科學理論在社會基層扎下根來。再者,評價方法的時代性。數字時代背景下黨的創新理論數字化傳播使得數字化評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此,要在充分發揮傳統評價方法的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數字化評價方法在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中的運用。

(三)彰顯實踐性特征

馬克思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5]實踐性也是黨的創新理論的鮮明特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斷探尋百年大黨的成功之道,引導黨員群眾始終沿著科學理論指引的正確政治方向進行新時代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把“指導實踐”作為黨的創新理論的三大功能之一,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進行評價無疑要彰顯其實踐性特征,并以實踐場域和實踐狀況作為評價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依托。從實踐場域來看,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是在特定的時空場域中進行的,評價科學理論傳播質量也需要具體場域作為支撐。而隨著黨的創新理論數字化傳播不斷發展完善,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場域隨之由實體場所向虛擬場域轉變。從實踐狀況來看,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只有對實實在在的傳播過程進行全程性監管和動態化評估,才能科學全面地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真實情況。為此,要牢牢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實踐性特征,以效能評價面臨的實際情況為重要依托,基于多樣化評價方法確??茖W理論傳播評價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

(四)把握內在規律性

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規律是指評價體系各要素存在的穩定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把握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內在規律性,有效激活效能評價各要素功能,才能確保評價工作有序有效和高質量推進。為此,一方面要把握基本規律。所謂基本規律,意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過程要遵循宣傳思想工作規律、科學理論創新規律、黨員群眾思想行為變化規律等。效能評價作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要把握和遵循基本規律以確保評價工作科學有效。另一方面,要把握特殊規律。所謂特殊規律,意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有其獨特屬性而使科學理論傳播評價工作呈現自身特色。傳播效果的遲滯性和潛隱性是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內在規律,這使得宣傳思想部門開展效能評價必須明晰理論學習認同的滯后性與反復性。那么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既要深刻認識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考慮黨員群眾理論學習的規律性,緊扣黨員群眾的思想動向和理論訴求來推進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工作。

四、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實踐進路

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對于持續提升科學理論傳播質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此,要從提升評價主體勝任力、強化評價方法多樣性、注重評價過程高效性、凸顯評價結果客觀性、重視評價機制支撐力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評價在科學理論傳播中的監管和調節作用,使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地飛入千家萬戶,幫助黨員群眾掌握強大的真理力量。

(一)提升評價主體勝任力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關鍵在評價主體,評價主體的能力和素養直接決定了評價目標的確立、評價內容的制定、評價方法的選擇、評價機制的構建,從而影響著科學理論傳播的實際效果。而提升評價主體勝任力是保障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向縱深推進的應有之義。為此,一方面要掌握看家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盵6]評價主體要在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中把握主動性和主導權,首要的是自身必須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為此,要深入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的重要文獻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指導評價工作。另一方面,要成為行家里手。近年來,數字技術、“四全”媒體持續嵌入黨的創新理論傳播中,不斷推動著科學理論傳播轉型升級和全面提升,使黨員群眾在科學理論引領下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盵7]2017年人民網主辦的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正式上線,因契合黨員群眾尤其是青年人群信息接收習慣而成為理論學習的重要渠道。評價主體必須熟悉全媒體、大數據、可視化等數字媒介,才能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有效評估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實際效果。

(二)強化評價方法多樣性

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內含著“誰來評”與“怎么評”的重要命題。在解決了“誰來評”的基礎上,要明確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怎么評”的緊迫問題,不斷強化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和多樣性。首先,綜合評價與分類評價相統一。綜合評價從整體視域全局角度來檢視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實況,基于系統思維指導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工作。而分類評價則立足微觀層面個體視角,針對不同的評價對象、評價內容、評價目標進行差異化評價。推進綜合評價與分類評價相統一,要在深刻把握綜合評價與分類評價精髓要義的基礎上,統分結合協力提升科學理論傳播評價質量。其次,顯性評價與隱性評價相統一。顯性評價是基于精準的評價內容、明確的評價標準、嚴格的評價程序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進行評價。但是“人的思想和感情是不可能完全量化的”,[8]這使得化顯為隱的隱性評價在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具體的評價環節中要將顯性評價與隱性評價結合起來,運用隱性方法有效解決部分難以精確量化的評價指標的現實難題。再者,傳統方法與新興技術相統一。傳統視域下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主要依賴評價主體的個人直覺、工作經驗來進行質的價值判斷。而隨著大數據思維在現代信息傳播中的研發應用,新興媒介技術開辟出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的全新樣態。為此,要在充分發揮傳統評價方法的優勢的基礎上,抓住與大數據平臺有效融合的契機解決黨員群眾理論學習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問題。借助大數據“全樣本”數據分析,有效識別并動態把握科學理論傳播進展和黨員群眾的思想動向。

(三)注重評價過程高效性

優質高效的傳播過程是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提升的前提基礎。為此,要加強科學理論傳播全程性評價,使各傳播要素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并形成合力傳播效能。過程維度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是從更加微觀層面驗證科學理論傳播的方向是否正確、內容是否適當、執行是否有力等。首先,評價計劃制定完備度。分析評價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計劃是否系統完備,審視傳播主體對科學理論的熟知和重視程度,對宣傳思想工作規律的認知和遵從程度、對凝心鑄魂核心要素的凝練與應對效度以及對科學理論傳播諸要素的把握和安排效度等。其次,評價組織實施完整性??茖W理論傳播由各環節組成,對其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各環節的功能是否得以有效發揮。而只有各環節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閉環,才能說明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組織實施是有效的。再者,評價結果反饋完成度。黨員群眾對科學理論的認知認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而需要持之以恒地推進最新理論成果向基層傳播。對科學理論傳播進行階段性總結和反思,是提升傳播工作有序推進的必要舉措。評價結果反饋完成情況,應著重探察是否注重傳播效果檢測的全程性跟進,是否重視有效反饋的價值和意義,是否依據反饋結果對傳播工作進行修正、調適和完善等。

(四)凸顯評價結果客觀性

凸顯評價結果客觀性,是指以結果為導向評估科學理論傳播價值實現程度,進而科學合理地評定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成效。評價過程的高效性為評價結果客觀性奠定堅實的基礎,而評價結果又為優化和提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提供參考依據。這充分表明,評價結果是否客觀真實直接影響著科學理論傳播進程和黨員群眾學習效果。由此可以說,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期望通過評價診斷問題、改進工作、完善措施、提升質量,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提供強大推動力和引領力,真正使科學理論成為黨員群眾思想文化的精神內核。而只有評價結果真實、客觀、可信,才能成為檢視黨員群眾在科學理論傳播中精神力量是否增強、思想困惑是否得以化解、信仰信念是否全面提升的基本依據。為此,要不斷提升效能評價的科學化水平,基于更長時段、更多因素、更廣視域來審視和研判科學理論傳播質量,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真實有效。

(五)重視評價機制支撐力

完善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制度規范體系,常態化制度化推進效能評價工作,使理論學習成為黨員群眾的生活常態,堅持不懈用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凝心鑄魂。具體來說,要從完善引導規范機制、資源供給機制、動力激發機制等入手,基于制度的剛性約束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高效運作。首先,構建引導規范機制。構建和完善引導規范機制,旨在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提供參考借鑒依據,進而使評價工作更具科學性,也更加規范化。其次,構建資源供給機制。對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質量進行評價涉及諸多要素及環節,離不開相應的資源保障和支撐。為此要構建和完善資源供給機制,為科學理論傳播效能評價有序推進做好充裕的經費、數據、技術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再者,構建動力激發機制。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效能評價需要發揮評價主體的主導作用?;诩畲胧┘ぐl評價主體投身評價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和內生性動力,繼而實現黨的創新理論傳播評價質量全面提升。宣傳思想部門要重視評價機制支撐力,有力有序有效開展評價工作,基于評價傳導壓力推動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高質量傳播,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力、鑄魂啟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3.

[2][6][7]黨的二十大文件匯編[Z].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2:83.13.33.

[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83.

[4]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N].人民日報,2023-07-02(1).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8] 劉建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評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限度[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1).

(責任編輯:何愛云)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Promoting the Party's Innova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ZHOU Liangfa,? ZHAO Yu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take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s the fundamental guideline, take the sense of ideological acquisition of the Party members as the main reference, take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s the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take the high-quality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as the value aim. Strengthen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y dissemina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nalyzing the essential stipulation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ientific theory dissemination in terms of clarifying the orienting function, highlighting the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acticability, and grasping the intrinsic regularity, and so 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orderly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the Party's latest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should be effectively disseminate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by upgrading the competence of the evaluation subjects, strengthening the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focusing on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emphasizing the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upportive power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Party Innovation Theory; Dissemin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猜你喜歡
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自制C肽質控品及其性能評價
寫作交流與評價:詞的欣賞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于項目后評價中“專項”后評價的探討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應用評價
有效評價讓每朵花兒都綻放
模糊數學評價法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