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學科重點選題研討紀實

2024-04-09 07:30薛法根管建剛李英杰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選題新課標語文

薛法根 管建剛 李英杰 等

【編者按】2023年12月,本刊編輯部邀請來自高校、教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中小學教學一線的名校長、名教師,分學科召開了2024年度重點選題專家論證會。與會專家積極建言獻策,把脈基礎教育研究方向。本期《關注》欄目,刊發語文學科的專家研討紀實,以饗讀者。

本文根據2023年12月16日《教育研究與評論》《教育視界》聯合召開的2024年度選題策劃專家論證會(小學語文)的研討實錄整理而成,有刪節,已經作者審定。

薛法根:今天我們主要是研討新一年度小學語文學科的選題方向。從大的方面看,可以關注兩大板塊。

一是關于課標重要理念、概念的解讀,厘清它們和以往課程標準在表述、內涵方面的區別。前一階段,專家對課標概念內涵作出的解讀并不一致,特別是結合實踐,引起了很多討論。所以,亟須為一線教師指明方向,把這些理念、概念闡釋清楚。

二是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用好教材落實學習任務群。關于這個話題,爭議還是蠻大的。一種觀點主張完全按照課標中的學習任務群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實施大情境、大任務、大單元。還有一種看法,就是把教材的育人功能、育人價值充分體現出來,重在教材的創造性實施。有些單元如果契合語文學習任務群,就進行任務群改造;如果不適合,那么還是按照教材的雙線并行方式組織教學。第三種是折中方案,在學習任務群的實施方面,不一步到位,也不停留在已有的對語文要素的認識上,提出以語文學習大觀念為統領的單元主題任務教學,簡稱“主題任務單元”。三種觀點,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積累相應的實踐成果,邀請權威的專家,從理論層面進行專題的評論,可以是正面的評價,也可以是質疑性的討論。教育本身就是在爭鳴當中來探索規律,要允許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實踐。

再細化一點,具體有哪些選題方向,我談談自己的設想。一是關于發展型學習任務群,三個任務群和教材的單元選文結合得比較緊密,一線教師需要有典型的實踐案例以及實踐的基本經驗。二是跨學科學習方面,一是基于學科本身,二是真正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三是關于寫作。學習任務群把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在任務群視域下,寫作教學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實踐方式?是單開寫作課,還是在任務群當中來實施寫作教學?現在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們可以對寫作教學作出持續性關注,提供一些好的案例、經驗、做法。四是在數字化背景和自媒體時代下,要關注語文教學的時代性,特別是人工智能介入學科教學以后,對語文學科帶來的深層次變革和影響。這個選題可能是比較前沿的,緊跟時代的步伐。四是教師的教研。關于學校的學科教研組建設,以及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如何進行教學研究活動,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非常需要看到成熟的做法、實踐的案例。五是學生研究。這個方面的研究實際上是為語文的教與學、新課標的落地奠定了學理基礎。雜志可以做一些最前沿的學習理論研究的引領,把心理學、神經科學研究,包括語言學、媒介學的最新理論成果,介紹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來,以拓寬教育研究的視野,用最先進的研究成果、思想理念,實現理論及學術的引領。

管建剛:分享三個我所期待的能夠讓大家都來關注的議題。

第一個,關于一年級新生入學常規訓練。一年級新生入學常規訓練究竟訓練些什么,究竟怎樣訓練才能從“知道”變成“做到”?比如,一年級新生知道怎么畫直線,以及尺是怎么放的嗎?哪一只手按,按在哪里畫的時候尺子不動?橡皮怎么擦,不擦破?書怎么翻,才翻得快?翻書之前要找頁碼,頁碼在哪里?……這些在成人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可能會是一年級新生感到困惑甚至困難的事。這些事情,我當了30年的老師,好像沒有聽到有人專門介紹過經驗。這些日常用得著的東西正在被遺忘。

第二個,關于教師的基本功訓練。教書教了十多年的語文老師,不知道怎么拿語文書,不知道寫粉筆字的時候人要蹲下,不知道翻頁筆什么時候用左手拿、什么時候用右手拿,不知道表揚需要“具體的人+具體的細節+具體的結論”,不知道教師的課堂巡視不等于隨便逛逛,走動是有章法的,比如從教室后面回到講臺,應該倒著走,讓自己的視線始終跟學生的視線對接。

第三個,關于減負。這一輪的“減負”不提“課業負擔”,就講“作業負擔”。說明什么?我覺得不是作業設計的質量不夠高。教材后面的習題,是專家們編的,一定是高質的量。我們用的任何一套配套教輔,一定也有質量保證,至少比老師們自主設計的作業質量高。我在一線看到的情況,最大的問題不是作業質量高不高的問題,而是高質量的作業到了學生和老師那里,變成了低質量的使用。比如,有多少作業,我們確定是學生獨立完成的?有多少作業,我們確定是學生獨立訂正的?有多少作業,老師是有效講評的?我跟老師們說,講評作業就是一句話——不講答案,其他什么都可以講。講答案不需要專業的老師,找個中學生都能講小學的答案。

這些,都是一線教學中大面積存在、老師們每天都碰到的事情,卻少有人去研究。我期待能夠有雜志引領這類研究?!督逃芯颗c評論》,我并不想把“教育研究”中的“研究”這個詞定位在高大上的專家“研究”領域。如果說一個老師能夠讓他的一年級整個班的學生,把書翻得又快又輕又齊,2秒就翻好了,而隔壁班的花32秒都翻不好,他一定是“研究”過的。不研究,不可能做到這樣。這樣的做法,我稱之為“一線研究”。我也期待,能夠多一些這樣的“一線研究”。

李英杰:剛才聽了兩位老師的交流,我特別受啟發,不僅是對選題的啟發,還對當下怎么看待教育研究的態勢有了更多的思考。對于雜志的選題,是不是可以考慮對于當前一些問題有所回應。因為雜志一方面要引領,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回應。

一是回應國家政策。比如,2023年3月28日,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教育部也有關于全民閱讀標準相應文件政策的出臺。對于這樣一種政策方向,語文學科應該作出什么樣的回應?我們有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很多老師也在研究怎么樣在日常教學中去推進、引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不能從學科的角度對這樣的一些政策作出實踐的回應。此外,還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文化自信等等,都跟語文教學息息相關。

二是回應課程標準、課程理念。這個維度的回應,不能停留在理念、概念本身的學理探究,而要關注它跟教材、教學的銜接。比如,不同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有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怎樣把握規律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師需要的,不只是一個課例,而是操作的思路。還有一點就是關于評價的研究。這次新課標中非常重要的改變,就是增加了學業質量描述;較之過往,更加強調評價學業,更加強調評價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導向作用?,F在很多的學習任務、學習主題,教師開課時還記得教學目標是什么,但教著教著就把任務等同于目標了,教學就跑偏了。因此,怎樣關注評價研究,也是一個重要話題。

三是回應新教材。這里說的新教材,是指預計2024年9月改版的小學語文教材?,F在,這一版教材還處在試教試學階段,北京地區最近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一階段,老師們積累的一些認識、理解、操作、經驗,我們可以提前做一些選題儲備。一旦新教材推出來,這些儲備就可以及時轉化為成果,這也是未來新教材推開階段老師們的現實需求。

四是回應經典和前沿。今天的教育研究,其實是整個課改推進進程中的一環,它既離不開已有經典的研究成果,也不能缺少前沿理論的引領。我們的選題,可以關注已有的經典研究。比如,課標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學習情境”。而一談情境,肯定離不開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那么,“情境教學”跟“學習情境”二者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能不能夠遷移,或者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包括像斯霞老師當年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對于思維的培養,這樣一個話題跟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之間,也一定有非常緊密的關系。我們可以對這樣一些原來就有的非常經典的教學研究作出回應,從而實現對新理念、新主張的創造性使用。同時,還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理論,介紹國外比較前沿的學習科學理論,引領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于雜志的欄目,能否開辟“名師引領”“百家爭鳴”等板塊?雖然叫“名師引領”,其實可以把范圍放得大一些,做一些模式、規律、策略的經驗推廣。而“百家爭鳴”,則可以持續性地關注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引起開放的討論,發出不同的聲音。

曹?君:剛才聽大家講述的過程,也是一個特別好的學習過程。我在北京工作,和江浙一帶名師交流的機會比較少。

新課標對于一線教師而言,是一套全新的語言系統,出現了很多概念和詞匯。我覺得應當讓老師們知道這些概念和詞匯的源頭,以能有方向地往前走。

新課標之下的新教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選題方向。對新課標最重要的解讀,就是學為中心的課堂。站在我自己實踐的角度,學為中心的課堂最重要的是做課程,一種方式是學科大單元。這里的大單元包含了兩種形態,一種是教材單元,另一種便是大概念統領下的大單元。從語文學科角度講,大概念的類型很多。比如,我們在做的文體大單元,文體本身就是大概念的一種類型。同時,大概念的分級和分類也是多元的,標準也可以很多。大概念到底有多少級、多少類,也可以進一步做理論研究。一部分人還在研究大觀念,大觀念和大概念實際是一個詞的不同翻譯。既然在研究它,我們也特別希望把這樣的研究過程呈現出來,在更多的實踐推出后,進一步研究大概念或大觀念到底是怎么提取出來的。這是學科方面的。另一種方式是跨學科大單元。我們的項目學習單元、主題學習單元,都在以跨學科的方式推動,而且我們開發的課程種類、數量都很多,都是以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為牽引的跨學科學習。所以,新課標、新教學之下,關于大單元本身,我覺得就有很多的課程形態、教學形態,值得我們拿出來在雜志平臺供大家討論。除了大單元之外,我們的課堂依然要回歸“經典語文”,強調和堅持多讀這種經典的學習方式、語文方式。

關于新課標一些概念的解讀,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除了專家解讀之外,也可以邀請一線教師從實踐的角度進行解讀,以讓大家理清楚模糊的概念。

新課標之下,有一個重要內容需要關注,就是學習原理。學習原理是我們真正理解新課標、消化新概念,必須追溯的源頭。比如,認知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作為一本專業引領性的雜志,應當培養和塑造讀者的學術視野、眼光和素養。

同時,我還有一個選題建議。新課標在落地和實施的過程當中,大家有這么多的困惑和問題,有這么多實踐上的不知所措。為了能夠推動我們的學校和一線教師的深度研究與思考,可以策劃一個選題:每月一題,征集一線教師的現實困惑和具體問題。比如,什么是一份好的實踐性作業?好的評價量規什么樣?等等。收集一批這樣的問題,引發大家的回應,以類似“教育現場”的話題板塊,呈現這些來自一線的問題及其解答。

除此之外,一些更上位的話題也可涉及,比如學校層面常態化“雙減”工作的推進、學校治理等等。

鄭桂華:我們的雜志已經抓住了前沿選題和一些好作者。比如語文學科方面的大概念、大觀念,是值得探究的,也是比較難的課題。再如語文課程內容結構化,其實所有學科課程內容的結構化都是這一輪課程改革的關鍵點,現在大家更希望從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角度來探索發展核心素養的途徑。能不能針對這樣一些比較難的話題做進一步專題探討,并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適當梳理?當下,語文教育研究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健忘癥”——語文教育中不少話題在一百年前就有前輩探索過,并有較好的闡述。我自己寫文章也常常擔心:這個內容別人講過了嗎?我們在做研究時,尤其是建構新概念時,都要對已有文獻做一些梳理。

另外,許多研究最好要更中觀,甚至微觀一些,尤其是課程內容的建設,“顆粒度”不能太大,避免太宏觀、太抽象。比如,探究語文必備知識的結構化,我嘗試以比喻的教學內容為例在微觀層面探討,“顆粒度”很小,這比較有利于落實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話題,現在大量的研究還是在談“該如何”。其實,“該如何”一類的原則,是沒多少價值的,有不少教學原則是亙古不變的。

最后,學科建設的增長點到底有哪些?我個人的理解,主要是核心素養目標體系、課程內容的結構化、學業水平測評。這其實也就是課標中的幾個關鍵點,一個是目標,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結果。至于方法、策略,也很重要,但在目前課程教學改革步伐比較大的這個階段,可能還沒那么重要。

還有一個話題,課標里也提到的,就是課程規劃。從教育部到學校都在努力做這件事,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項目是我在負責。一年多下來,課程規劃做得比較難,但也是很有意義的。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也值得跟蹤。

吳永軍:我個人認為,2024年的組稿,應當圍繞既是國家教育發展熱點又是一線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兩者的交集就是我們選題的方向。

除了“雙減”、課后服務以外,要特別關注2023年教育部發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其中的14條內容可以為我們的選題提供方向性指導。例如,課程規劃問題、國家課程高質量實施問題,還有教學方式變革、科學素養提升、教學評價牽引、數字賦能等都是方向性領域,像聚焦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作業設計、考試命題、綜合素質評價、學科實踐(實驗教學)等具體內容都是很好的論題。只要圍繞上述問題,使其學科化(語文化),就是很好的選題,如語文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語文作業設計等等。

另外,伴隨著全新教材的使用,其中有很多難點問題,也肯定是熱點問題,如教材中的“學習任務群”如何實施、如何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以往的教師教的活動)、如何評價這些學習活動的效果等等。而且,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與傳統的單篇教學是什么關系,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有哪些值得傳承的思想與方法(例如,如果不多讀、多背、多寫、多說,語文能夠學好?)等等,在今天的改革語境中,顯得格外有價值。再如,如何設計真實情境,在真實情境中如何運用“語文”解決相關問題等,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劉?春:就雜志選題而言,有這樣幾個研究方向:第一,課標的多角度研讀。關聯性研讀,如學段要求與學習任務群的關聯性研讀、學習任務群與學業質量的關聯性閱讀。專項研讀,如6個學習任務群,每一個都有獨特的育人價值和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可結合案例進行深入研讀。第二,學期課程規劃和學期課程綱要。學期課程規劃,是進一步落實新課標理念、全面把握教材、整體設計教學的關鍵環節。要基于課標、依托教材,整體設計學期課程,讓學生經歷有組織的學習,從而形成素養??梢园凑諏W期進度,制定1—6年級的學期課程規劃。第三,語文實踐方式的創新研究。語文實踐方式從原來的聽說讀寫進階到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兩種表述之間的傳承與發展有必要作進一步的細化研究。第四,新課標引領下教師培訓、教研活動創新的研究。第五,區域教學傳統的傳承與創新,如“兒童的語文”教學思想(教育家思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傳承與發展。

王國均:我最近幾年一直在帶浙江省為主的名師團隊做“讀寫教室”的研究課題,這是一個國際讀寫教學的前沿視點。目前一些學校已經能把讀寫教室變成一所學校,在打造讀寫校園,構建讀寫生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初步經驗。這樣的實驗,讓讀寫不再是停留在課堂里的一個個練習,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力,而是一個人的生活,一所學校的文化。

國際讀寫教學研究成果證明,教閱讀,離不開多閱讀策略的應用。我們除了吸收國外閱讀策略教學的成果,還想把我國古代傳統的閱讀經驗創造性地轉化為閱讀策略,從而形成中西合璧的“閱讀策略連續體”。這項工作需要借助學習科學的最新成果,例如閱讀工具(包括各類讀寫海報、學習任務單、評價表等)與扶放有度的教學范式。我們還在思考如何培養讀寫教練,它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兒童文學的功底、學習科學的理論功底、讀寫工具的研制能力。目前我們在“基于‘圖書教室的閱讀教室”方面已經取得了一點成果,“寫作教室”的研究正準備啟動。

除了關注前沿,還要回望傳統?,F在很熱門的大單元教學研究,其實陳鶴琴先生早在1934年就在上海兒童書局出版過小學《兒童國語課本》,該教材根據我國長江流域(南部)、珠江流域和閩江流域(中部)、黃河流域和黑龍江流域(北部)不同的自然、人文特點及兒童經驗分別專門編寫,他還把兒子陳一鳴當成課文里的主人公,把他的語文生活編寫成從整學期到整年連續的讀寫活動單元,這一單元編寫的創舉很值得我們借鑒。

楊樹亞:我是一名一線教師,也是一線管理者。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線教師為什么要閱讀期刊?我想,一線教師的期刊閱讀常常從四個維度展開:一是“找案例”,要做一個研究,就會尋找一些案例。期刊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去思考。二是“解困惑”。比如新課標中有很多的概念,我們一方面在聆聽專家報告中解惑,一方面在期刊的專家專欄呈現的文字中仔細咀嚼,反復琢磨,破解困惑。三是“找佐證”。優秀的一線教師一定要做專題的研究,這樣的專題研究需要在自我實踐中提煉觀點,產生思想。期刊閱讀,可以幫助一線教師打開專題研究的思維,從四面八方尋找專題研究的“佐料”。四是“育主張”,在一線實踐中,我們不斷地形成經驗,但是經驗需要升華。通過期刊閱讀,在“知音式文章”和“反駁式文章”的對比閱讀中,可以讓自己的經驗趨于理性,走向深刻。這是我從讀者的視角思考一線教師期待遇見怎樣的期刊?!督逃芯颗c評論》一直給我們一線教師提供專業“食糧”,在新的一年,是否可以更進一步地回應一線老師的閱讀期待,讓雜志更接地氣。

另外,從雜志選題的角度來看,《教育研究與評論》在關注“研究性”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放大“評論性”:增加“評”和“論”的內容,在“評”與“論”的組稿中,提升雜志的深度與厚度。另一方面,雜志能否對過往的一些教育名家、大家,做專題研究,尋找“成名成家”的成長之道;對教育規律、學習規律等“老概念”做一些選題研究,讓傳統的概念散發出時代的光芒。用今天的視野、今天的教材、今天的案例,去研究過往沉淀的語文學習資源,對我們一線老師一定是有幫助的。

魏?星:選題素材從哪兒來?我覺得首先要關注前沿、前瞻、前端的理念和做法,關注國家課程標準轉化落地的重點、難點和痛點問題,在國家意志和教學實踐之間搭一座橋梁。一線教師喜歡有教學現場的內容。我們可以圍繞熱點話題做一些有教學現場的深度研討,既提供課改試驗區、試驗學校的經驗,也提供教師個體特別是名特優教師的教學實踐。比如“三大主題文化”的教學實踐轉化、大觀念統攝的單元整體教學、課程內容的情境任務化設計、素養導向的情境化命題、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創新進路、教研方式轉型等。新課程改革是一個教育啟蒙的過程,而我們的雜志要能推動教師的覺醒。雜志推出的帶有教學現場和實踐經驗的專題,它不是靜止的、教條的,而是動態的、生成的;不是玄乎的、抽象的,而是體驗的、鮮活的;不是碎片的、割裂的,而是整合的、全息的,從而帶給教師強而有力的啟蒙,也能學到可以理解、可以遷移、可以創造的實踐智慧?!罢n解新課標”這種形式就比較好,一線教師喜歡看。除了宏大的主題以外,我們的雜志可以關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創意做法,比如剛才管建剛老師提出的教學中的一些小事。小事中蘊藏了重要的研究資源,包括盲點和迷失,需要“去蔽”。當老師讀到這些內容的時候眼睛一亮,進而會有意識地進行教學改進。有些話題一味求新,一些教學設計和實踐沒有經過檢驗,只是耍噱頭,我覺得是不足取的。新課程涌現出很多提法,但有基礎的、基本的規定性。雜志要抓住要害,引領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教師專業化發展。

周益民:我來談幾點想法。第一個就是作者的跨界,像小學教育教學版的“祁智解文”,約請一位作家從他的視角解讀文章,就很獨特,很有意思。比如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其中有一些譯文,可以約請譯者談談譯本的問題。這些話題看似跟教育不直接發生關聯,其實是一個更上位的觀照。

第二個是文本解讀。最近,上海師范大學的詹丹教授連續對小學語文教材一些名篇做文本解讀,也對一些解讀做了批評。我覺得根本問題還是在文本解讀上。所以,是不是可以組織一個話題——經典名篇如何解讀。

第三個是關于課標。一線教師對于課標的態度有這兩類“不關注”:一類是毫不關心,無論研究、解讀多么轟轟烈烈,根本不管,自己的課堂,幾十年不變;第二類也是表現為不重視課標,有自己的觀念的。這兩類現象都值得研究。

第四個是聚焦大家的迷茫。大概念、大觀念、大單元、任務群,大家都被這些概念搞糊涂了。很多老師說現在不知道怎么上課,也想學課標,也想把新理念帶入課堂,但不知道怎么做,是迷茫的。

第五個要關注學生的學。因為教最終還是要服務于學,要研究學。我們學校這兩年一直在做學習勝任力的研究。學生學習是如何規劃、如何溝通、如何自決、如何遷移、如何反思的,以前我們關注得比較少。我們現在重點研究學生學的過程、學的方式、學的支架。王國均教授團隊做的成果,我一直是很關注的。他們的成果為什么吸引我?因為是可遷移的,是有學習支架的。所以,我覺得這一點也是需要研究的。

李吉銀:我接著說。第一要關注課標,凸顯刊物的學術性,約請專家做理論解讀,并征集一線名師的典型案例。第二要強化教材研究。一方面,關于特殊單元的研究和教學建議。比如,閱讀策略單元、寫作單元等,找到這些特殊單元不同于一般的教學要求和規律。另一方面,加強對教材系統性的研究。比如,“口語交際”安排了4次,為什么安排4次?彼此之間有什么聯系?系統的研究思維,是很欠缺的。第三要關注名師的課例,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都值得剖析和證明,各自發表不同的看法。第四要關注政策熱點。比如“雙減”,從學校層面,如何真正做到“雙減”,具體到語文課到底可以做些什么,這也是需要我們長期關注的。比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小學語文學科起始階段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有什么思考和實踐。再如學習方式的變革——研究性學習。項目化學習、跨學科學習,都是長程性的研究性學習。還有諸如數字化等等,我就說這么多。

王麗琴:近些年,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做課例研究,其中一個新的研究視角或者說路徑,就是話語分析。這是學習華東師范大學肖思漢博士的視頻研究方式,對課堂進行切片,切出最多2分鐘,對師生的課堂話語以及其他細節進行分析。我覺得這項研究很有意義,可以進行區域間的交流。

另外一個比較新的領域,是我在2023年立項的一個區級重點課題,同時也是市級一般課題,關于“中小學學業述評的要素建構和校本制度創新”。所謂學業述評,是一個新概念,它跟過去教師(班主任)的評語不一樣,要站在過程性評價的立場,是與學業質量檢測互補的描述性評價方式。

除此之外,項目化學習或是跨學科學習應該也可以做專門的選題。很多老師還在糾結單篇教學,慢慢學習從單篇走向單元,從單元中提煉大概念,真的很難。如果做一個項目化活動,就比較容易誕生大概念,比較容易跨越課本,跨越單元,跨越學科。浦東乃至整個上海,項目化學習的探索可謂如火如荼,可以精選好的案例。還有一點,就是學情研究?,F在大家都說要基于學習科學來研究教育教學,但是學習科學離我們一線老師可能難了些,學情研究距離他們更近,更容易做。

楊九?。捍蠹叶贾v得非常好。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決定了我們要按照國家的要求來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首要的就是落實新課標。無非兩個問題,一個“是什么”,還有一個是“怎么做”,重點還是“怎么做”。大家剛才貢獻了非常好的意見,我順著說幾點想法。

第一是向前賢致敬,提煉中國語文教學的優秀傳統。新課標剛出臺的時候,我第一時間跟朱凌燕總編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建議把中國傳統的語文經驗凝練成一些基本的十條或是八條,一個一個去總結,去宣傳。不一定從區域的角度,不一定提這個學派、那個學派,可以放眼全國,回望歷史。我還是希望能把這件事做成,留下這個時代語境里的回憶,體現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這是很有價值的。

第二是著眼當下,看優秀的同行是怎么做的,包括名家也包括非名家。特別是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以來,總體上已經形成上下呼應的局面?;鶎永蠋焸凊r活的創造對于我們深化改革具有直接的啟發意義。

第三是要有問題意識,要直面真實問題。有些是老問題,多少年代,甚至一代代人都會面對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久久為功,鍥而不舍。有些是新問題,是“追風”帶來的問題。如“大概念”,當然要研究探索,但不能硬去套。再如小學語文老師非常喜歡“語文要素”,我也認為“語文要素”是個好東西,但是把教語文變成了教語文要素,就是個問題。改革要往前走,總要解決面臨的問題。特別希望在問題解決方面,刊物能發揮風向標作用。

第四是要主動面對八面來風,學會“東張西望”。積極關注國際教育改革的新進展,創造性地汲取國際教育改革的新精神;密切關注國外母語教育改革新趨勢,充分發揮“他山之石”的借鑒意義。同時,要關注當代語文生活,一方面要成為高品質語文生活的積極參與者,另一方面要關注文學、語言學等領域研究的新進展。語文老師要把閱讀優秀的當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習慣。這些作品總體上代表了當代語言生活的最高水平,閱讀這些作品,和主動沉浸在活色生香的日常語文生活中,會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源頭活水。非常樂意就此與各位同行共勉。謝謝!

(薛法根,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程開甲小學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管建剛,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實驗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李英杰,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曹?君,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校長。鄭桂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永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春,江蘇省徐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王國均,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楊樹亞,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特級教師。魏?星,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所所長,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周益民,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李吉銀,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校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王麗琴,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教育科研指導部主任,教授。楊九俊,江蘇省教育學會榮譽會長,研究員。)

猜你喜歡
選題新課標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談詩詞的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初探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聽力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