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現狀調研與分析

2024-04-09 17:58曾志文羅婷郁永彬
山東陶瓷 2024年2期
關鍵詞:景德鎮

曾志文 羅婷 郁永彬

摘 要: 景德鎮是我國陶瓷歷史文化最豐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至今仍保留著大量完整的傳統陶瓷生產體系,也遺留下了一批數量巨大且極具時代特色的陶瓷工業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景德鎮先后組建了“十大瓷廠”,開啟了陶瓷機械化、工業化、標準化的新發展道路,并在技術工藝上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無論是在出口創匯還是在產品創新上均創造了現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的新輝煌,深入調研和分析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的現狀和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采用文獻檔案分析和田野調查等方法,綜合梳理景德鎮“十大瓷廠”的工業遺產現狀,從歷史和科學角度梳理其代表性產品和關鍵性技術革新內容,提出要深層次發掘陶瓷工業遺產技術價值。

關鍵詞: 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十大瓷廠;技術價值

技術進步促進了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而技術更新迭代是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因而工業遺產的特殊性與其技術特征息息相關。景德鎮陶瓷產業在發展歷程中,其技術和造型受手工制瓷技術的制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這種局限性得到了突破?!笆蟠蓮S”的成功建立為景德鎮陶瓷的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啟了陶瓷機械化、工業化、標準化的新發展道路,并在技術工藝上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無論是在出口創匯還是在產品創新上均創造了現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的新輝煌。

陶瓷工業遺產價值的挖掘、認知與評估,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和陶瓷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深入調研和分析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的現狀和價值,不僅對陶瓷工藝技術的保護和傳承十分重要,而且對于當代景德鎮瓷業生產管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傳統手工業現代化再造有著重大意義,有助于實現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互補與和諧共存。

1 “十大瓷廠”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建設下,市政府對景德鎮陶瓷生產模式和生產格局進行了較大調整和規劃。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景德鎮市建立了十個規模較大的國營陶瓷企業:建國瓷廠、新平瓷廠、工藝美術瓷廠、東風瓷廠、紅星瓷廠、華電瓷廠、建筑瓷廠、紅旗瓷廠、宇宙瓷廠和藝術瓷廠,簡稱“十大瓷廠”[1]5-6。

“十大瓷廠”在存續的50余年里歷經數次拆分、融合和改制,其名稱、規模、企業性質與管理體制皆隨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雖然光明瓷廠(從紅旗瓷廠分出)、紅光瓷廠(從紅星瓷廠分出)、雕塑瓷廠(原工藝美術瓷廠)、景興瓷廠(從華電瓷廠分出)、人民瓷廠(由新平瓷廠拆分)、新華瓷廠(由新平瓷廠拆分)、為民瓷廠(1965年正式投入生產),以及由陶瓷局實驗組與紅星瓷廠、藝術瓷廠的兩個車間共同組建的曙光瓷廠相繼加入該行列,但“十大瓷廠”這一概念仍被延續使用[2]184-231。

2 “十大瓷廠”保護利用現狀與問題

2.1 現狀調研

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遺址集中分布在珠山區和昌江區,其中宇宙瓷廠、為民瓷廠、建國瓷廠和雕塑瓷廠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程度較高。目前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類型主要分為 10 類,即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縣(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遺傳承基地、省級非遺傳承基地、省級非遺研究基地、省優秀歷史建筑、省優秀近代建筑、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3]。

在對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實地考察后,梳理出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情況(表1),其現存瓷廠遺址為10處,有半數未定保護級別。

經相關部門認定,宇宙瓷廠于2017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為民瓷廠于2019年被列入為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建國瓷廠于2020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雕塑瓷廠于2023年被認定為首批江西省工業遺產名單。該列表里除了上述四家瓷廠被列入國家級、省級工業遺產名單外,還有光明瓷廠的兩處煙囪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余瓷廠均未列入保護級別。對于偌大的遺址片區而言,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呈現出瓷廠遺址分布相對集中、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內容不全面的特點。

根據工業遺產的遺址保護利用程度不同,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現狀大體上可分為消失型、半荒廢型和改造型三種。

第一種類型的陶瓷工業遺產為地理位置優越且原有廠區已被開發的瓷廠,大多被用于商業開發或城市建設。即該陶瓷工業遺產已經處于消失狀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城市的公共場所、商業中心或者住宅小區?!跋汀碧沾晒I遺產有人民瓷廠、新華瓷廠、東風瓷廠和景興瓷廠。這些瓷廠由于企業經營機制與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面臨包袱過重、體制上推下卸、融資不暢、設備老化等困境。企業長期虧損,其轉型期的賬面資產遠低于負債總額,只能從企業土地出讓收益中獲取資金支持,以解決下崗職工的養老保險統籌費、醫療保險費、生活補助費以及安置補貼費等相關企業改制問題。這種改制方案的實施,讓各大廠區成了地產開發商的爭奪目標,原本的陶瓷工業遺址里的廠區設施、車間廠房等陶瓷工業遺產被摧毀、破壞和拆除。

第二種類型的陶瓷工業遺產為原有廠區僅有部分廠房出租的瓷廠,有紅旗瓷廠、光明瓷廠、紅星瓷廠和紅光瓷廠?!鞍牖膹U型”陶瓷工業遺產大多留存了舊時的廠房、機器和相關設備,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廠房和機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基本都處于閑置狀態。也有部分廠房以收取少量租金的方式出租給個體戶或陶瓷企業,極少數用于館藏展示或教學科研使用?!鞍牖膹U型”陶瓷產業遺產所有者均屬困境企業,主要依靠廠房、設施租賃等方式維持基本開支,這類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經費獲取和籌措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課題。

第三種類型的陶瓷工業遺產是原有廠區被規劃改造的瓷廠,其改造方式大多為建造陶瓷文化創意園、產業園和企業創業園等?!案脑煨汀碧沾晒I遺產有宇宙瓷廠、建國瓷廠、雕塑瓷廠等。其中,建國瓷廠的綜合服務中心項目[4]、雕塑瓷廠的明清園創意園[5]、宇宙瓷廠的陶溪川文化創意園區等改造案例[6],為景德鎮在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和陶瓷產業轉型中找到了新定位,也為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方案。

2.2 存在問題

就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保護與研究現狀而言,其保護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了陶瓷文化創意園、產業園和企業創業園等項目,如陶溪川工業遺產博物館圍繞“十大瓷廠”開展了大量的口述史調查,但“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2.1 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模式單一化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景德鎮雖然有著豐厚的陶瓷工業遺產,但因其保護利用模式過于單一化,各種類型的陶瓷文化創意園區建設規模過大,市場需求過于飽和。這種單一化的保護利用模式,既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與景德鎮陶瓷產品開發和文旅資源開發的初衷背道而馳,也有礙于景德鎮陶瓷文化品牌的創建和陶瓷產業轉型發展。

2.2.2 陶瓷工業遺產的價值評估體系不完善

目前國內關于工業遺產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研究中,站在保護利用和實踐前沿的主要為建筑學領域的學者,我國工業遺產價值評估主要建立在“無錫建議”基礎上[7]。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實地考察,了解到景德鎮在陶瓷工業遺產開發再利用方面已有不錯成果,但在保護“陶瓷工業遺產本體價值”方面,雖然投入了大量政策、資源和人力支持[8]54,也提出了重塑歷史城市空間剖面[4]、社區治理模式[5]、工業記憶與陶瓷產業融合[6]及多元耦合理論[9]等保護政策,卻忽視了對陶瓷工業遺產技術價值的保護與再利用。此外,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尚無系統、科學的價值評價制度,缺少標準化的價值評估體系,難以激發人們對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的熱情與積極性。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已從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消失,當代陶瓷愛好者對景德鎮的陶瓷工業文化也不甚了解。

2.2.3 陶瓷工業遺產保護政策和體系不健全

景德鎮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陶瓷工業遺產管理相關的保護政策和體系,對于相關遺址、遺跡的保護與再利用缺乏規范約束和指導。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有些陶瓷工業遺產遭受了盲目、過度的開發,對陶瓷工業遺產本身造成了破壞性損害;有的陶瓷工業遺址、遺存缺乏有效的維護,其保護利用工作隱患重重。此外,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維護資金不足,當地經濟較為落后,政府解困金無法覆蓋資金缺口。同時,許多陶瓷廠由于經營不善、缺乏創新,瓷廠經濟效益極低,技術人員缺少科學、全面的社會保障,瓷廠面臨著廠房變賣、設備租賃、土地置換等窘境。

上述這些問題若得不到正確的疏解和處理,陶瓷工業遺產一旦消亡,當地文化遺產將面臨缺失與斷層的危險,將對景德鎮的城市肌理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嚴重阻礙景德鎮陶瓷產業轉型和城市建設。

3 “十大瓷廠”的技術價值

在有關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的研究方面,國內學者對其技術價值挖掘工作缺乏關注度,其遺產價值問題并未明晰,尺度保護問題也不清晰。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作為技術遺產的實物載體,無論是有形的設備與工藝技術,還是無形的技術史、技術價值及內涵,對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和陶瓷文化的建設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重視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技術遺產,發揮其在陶瓷產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生產方面的賦能作用,更深層次地挖掘其技術價值,有助于復原與保存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所包含的基礎信息和技術數據,繼而為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保護路徑與策略。

3.1 “十大瓷廠”的產品創新

20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末,改革開放后的景德鎮陶瓷工業迎來新發展機遇,技術革新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競爭力,產品適應海內外市場需求。產品創新是陶瓷產業發展的根本,也是“十大瓷廠”時期①[ZW(DYNB]①

為便于表述,將景德鎮組建國營瓷廠至國營瓷廠企業改制的時間段(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初)[10]界定為“十大瓷廠”時期。 的顯著特點之一。

“十大瓷廠”作為景德鎮地方國營瓷廠的代表,在品牌創建和出口創匯上均創造了現代景德鎮陶瓷產業的新輝煌。這一時期,“十大瓷廠”創制出眾多工藝精湛、特色鮮明、品種豐富的陶瓷產品[2]184-231,研發和形成了獨特的產品特色和陶瓷品牌(表2)[11]。

在產品創新的道路上,十大瓷廠的技藝人員緊抓傳統瓷優勢,利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改進創新,使這些傳統名瓷得到進一步發展,創制出許多精美絕倫的精品。其中的青花瓷在歷史基礎上品種更加齊全,裝飾更加豐富,技法不斷革新。人民瓷廠于1979年生產的“長青牌”青花梧桐餐具瓷,其產品具有造型端莊、輪廓明晰、畫面細膩等特點[12]18。此外,人民瓷廠于1983年研制成功的“萬年青牌”影青青花梅竹22頭咖啡具,采用“以貼代刻”工藝,將青花、影青、刻花之藝術精華融為一體,突破了青花色彩單一的局限[12]19。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問題,景德鎮“十大瓷廠”針對各自的產品結構和經營規模進行了調整。一方面為了滿足不同領域的不同層次需求;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搶占陶瓷國際市場,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比如,1979年,曙光瓷廠針對市場涼墩、箭筒、蓮子缸等傳統大件瓷脫銷情況,決定由專一生產低壓電瓷轉為生產大件傳統陳設瓷、仿古瓷[13-14];光明瓷廠為適應國內外陶瓷市場的需要,大力調整品種結構,1981年出口量達到1 223萬件,銷往東南亞、日本和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升了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15];紅旗瓷廠也及時調整產品方向和結構,轉產銷路更廣的釉下青花瓷,產品從原來的單件瓷向成套瓷發展,并逐步擴大青花瓷的生產比例,該廠研制開發的“玉花牌”釉下彩纏枝蓮餐具暢銷全國[16];新華瓷廠在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以市場為中心,調整產品結構,于1982年組織技術團隊骨干組成民族用瓷創作設計小組,該廠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唯一定點民族用瓷生產廠家[17]。

在“創名牌,上高檔”這一指導思想帶領下,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導,調結構、上檔次、創品牌、拓市場,成為這一時期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和顯著特點[18]。宇宙瓷廠、人民瓷廠和藝術瓷廠等多個瓷廠努力推進產品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設計生產出了在國內市場具有吸引力和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的高聲譽、高效益、高創匯的暢銷產品。其中,宇宙瓷廠的“高嶺牌”45頭高檔西餐具、藝術瓷廠的“福壽牌”新彩瓷,紅星瓷廠的“玉燕牌”新彩西餐具[1]13,以及為民瓷廠的“高美牌”15頭咖啡具和45頭西餐具等眾多名牌產品銷往國際市場,為國家創外匯、爭榮譽[19]21。

3.2 “十大瓷廠”的技術革新

伴隨著工業化的浪潮,在恢復、改造、快速發展等階段之后,景德鎮陶瓷工業發揮全國制瓷中心和行業領軍的獨特優勢,不斷探索,大膽實踐,走出了一條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景德鎮特色陶瓷發展道路。技術革新是陶瓷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十大瓷廠”時期的顯著特點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的不斷變革,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被激發出來。20世紀50年代末至20世紀70年代末,廣大職工和技術人員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十大瓷廠”為代表的陶瓷企業開展了群眾性革新活動,成型工藝實現由手工轉為機械化生產的技術進步,為景德鎮陶瓷產業上檔次、增產量和新品研發奠定了基礎。表3為景德鎮“十大瓷廠”代表性陶瓷工藝技術革新成果(1958—1977)[20-22]。

在1958年至1977年,景德鎮市政府在陶瓷行業開展以設備改造為中心的技術革新活動,該技術革新活動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1958年至1965年的基本發展階段。1958年以來,各大瓷廠的職工干部在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熱潮中熱情迸發[23]。這一階段的技術革新大多是“土法上馬”“土洋結合”,以工人為主力。雖然未能從根本上提高陶瓷生產力,但在當時整個陶瓷生產工藝水平落后、技術設備水平低的情況下,對推動技術進步、發展生產起到積極作用。

二是1965年至1977年的全面發展階段。1965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陶瓷室遷入景德鎮,與陶瓷研究所合并,更名為“第一輕工業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24]240。之后,各大瓷廠的職工干部和各單位的技術科研人員圍繞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產量、提升質量和改善勞動條件等目的,積極推進“技術改造”運動。這一階段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較多,技術革新、改造項目技術含量高。在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和國內陶瓷技術交流活躍的推動下,陶瓷科技持續蓬勃發展,不斷刷新高度,涌現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產品、新工藝和新花面,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發展態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景德鎮陶瓷窯爐通過改變燃料種類而進行窯爐變革,實現了從“以煤代柴”到“以油代煤”,以及“以氣代油”的技術革新。隨著瓷業生產發展,景德鎮窯柴來源越來越少,窯爐燃料更新問題迫在眉睫。1956年,市委組織成立了以煤代柴改窯總指揮部,全面負責柴窯改煤窯工作[24]219。

該窯改工作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煤燒間歇式倒焰圓窯的試燒成功。該間歇式圓窯內直徑為6米,容積為92立方米[24]219。據統計,1962年景德鎮市的煤窯平均窯青率達到74.18%,直至1965年,景德鎮市共計建成倒焰煤窯131座,年燒成能力達到當年的日用瓷總量 (17 402萬件) 的70%,基本實現了“以煤代柴”變革[25]。

二是煤燒隧道窯的引進、設計與改造。景德鎮瓷廠于1958年引進了3條燃料為發生煤氣的隧道窯,窯長97米,其耗能與倒焰圓窯相比較低[24]219。在此基礎上,光明瓷廠于1966年自行建成了景德鎮市第一條煤燒隧道窯(江西省輕工設計院設計),該窯產品質量遠高于之前的圓窯,其產量累計與之前相比擴大了五倍,該廠年底產量擴大至1 441.7萬件,其青花玲瓏占比為17.2%[15]。隨后,宇宙瓷廠將一條97×1.3米的隧道窯(原景德鎮瓷廠)改造為70×1.3米煤燒隧道窯[24]221,該窯于1973年調整燒成溫度,該窯的窯青率穩定在88%,最高能達到94.68%[26]。為民瓷廠將兩條97×1.3米的隧道窯(原景德鎮瓷廠)改造成一條90米煤燒隧道窯[24]221,該窯于1972年技術調整后,其窯青率保持在90%以上[27]?!耙悦捍瘛备G爐改造的實現,為光明瓷廠、宇宙瓷廠和為民瓷廠均增加了關鍵性設備、擴大了生產能力,也為發展煤燒隧道窯打下基礎。煤燒隧道窯逐漸取代了間歇式倒焰圓窯,1976—1978年景德鎮“十大瓷廠”煤燒隧道窯情況如表4[24]221-222所示。

隨著窯改工作繼續推進,煤燒圓窯和煤燒隧道窯的煤塵污染對城市環境造成沉重負擔,無法適應現代工業技術要求,必須展開“以油代煤”的窯改工作。

1976年,光明瓷廠建成的一條81米油燒隧道窯投產,經多次試燒調整,該窯的一級品率從23.93%提升到38.28%,油燒隧道窯使陶瓷產品質量大大提高[24]223。經過光明、宇宙兩瓷廠的油燒隧道窯試產,證明其窯青率由80%提高到95%[28]167。隨后,為民瓷廠、紅星瓷廠、紅旗瓷廠等相繼興建新一代油燒隧道窯,其窯長在80~90米之間,其橫截面積基本接近[28]167。如為民瓷廠于1977年進行油燒隧道窯的自動化試驗,其窯油耗每日可節約200~300公斤[29]。1976年開始,景德鎮陶瓷生產開始“以油代煤”的能源變革,十大瓷廠先后建成不同類型的油窯24座,其中燒煉瓷器的油燒隧道窯15座、油燒輥底烤花窯9座。具體情況如表5[24]142所示。

隨著全市陶瓷油燒隧道窯的不斷增加,國家下達分配的重油計劃指標難以滿足陶瓷生產需要,國家計委于1982年正式批準建設景德鎮焦化煤氣廠,正式開展“以氣代油”窯改工作序幕[19]137。

1988年,景德鎮第一條焦化煤氣隧道窯在紅星瓷廠試產成功,由景德鎮陶瓷工業設計院自行設計,窯長81米,其燒制工藝相當穩定,窯青率已達到91.68%[19]137。為進一步推廣先進的燒焦化煤氣技術,1987年,光明瓷廠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焦化煤氣隧道窯,窯長82米,于1988年投產成功,該窯每公斤瓷耗能5 550大卡,耗能比油燒隧道窯節能50%[21]。隨著多家瓷廠先后建成焦化煤氣隧道窯,景德鎮實現了從“以煤代柴”到“以油代煤”,再到“以氣代油”的陶瓷窯爐技術革新。

1990年,紅星瓷廠將重油摻水乳化燃燒工藝試用于陶瓷燒煉獲得成功;同年,紅旗瓷廠開始使用計算機自動控制燒氣隧道窯,進一步推動陶瓷燒造技術發展;1993年,新華瓷廠采用棚板裝燒綜合品種的方法,將燒成合格率提高到95%[19]138。在1988年至1995年間,景德鎮陶瓷系統普遍推廣焦化煤氣隧道窯,紅光瓷廠、景興瓷廠、新華瓷廠、建國瓷廠、藝術瓷廠和紅旗瓷廠等多家瓷廠先后建成[28]171。具體情況如表6[19]139-140所示。

4 結語

陶瓷工業遺產承載著陶瓷工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技術、管理制度等重要信息。陶瓷工業遺產作為國家陶瓷工業發展歷程的見證,也是陶瓷技術史與傳播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萍純r值是陶瓷工業遺產區別于其他文化遺產的顯著特征,其中的技術價值也是陶瓷工業遺產的核心價值。通過梳理、研究景德鎮“十大瓷廠”工業遺產相關文獻及檔案資料,發現其科技價值是由技術價值推動的,其發展與技術價值緊密聯系。因此,了解陶瓷工業遺產背后的技術價值,有助于陶瓷工業遺產的價值評估體系建立,為陶瓷工業遺產合理保護利用及可持續發展提供“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結合實地考察,梳理景德鎮“十大瓷廠”代表性產品和關鍵性技術革新成果,嘗試挖掘陶瓷工業遺產技術價值,有助于復原與保存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所包含的基礎信息和技術數據,為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保護路徑與策略。

因此,對陶瓷工業遺產保護應重視其遺存的技術價值,特別要將其保護重點放在陶瓷工藝及其技術文化保護和傳承領域,豐富陶瓷技術史研究史料,最大限度地整合學術、社會、經濟、文化等多方資源,圍繞保護技術價值為主,結合多元耦合、多方協同等保護理論,實現陶瓷工業遺產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互補與和諧共存,并助推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

參考文獻

[1] 胡慧燕.景德鎮“十大瓷廠”生產管理制度及藝術風格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大學,2020.

[2]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景德鎮陶瓷工業年鑒:一九八五年[M].景德鎮:《景德鎮陶瓷》雜志編輯部,1985.

[3]章雄超.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開發再利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36.

[4]張杰,陳拓,胡建新.景德鎮歷史城區空間重塑實踐:以景德鎮建國瓷廠綜合服務中心為例[J].當代建筑,2021(4):17-21.

[5]李鷺.文化社群引領:社區治理模式創新研究——以景德鎮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6(7):68-73.

[6]張杰,賀鼎,劉巖.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城市復興:以宇宙瓷廠區的保護與更新為例[J].世界建筑,2014(8):100-103,118.

[7]無錫建議:注重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工業遺產保護[J].建筑創作,2006(8):195-196.

[8]桑月俠.景德鎮陶瓷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學院,2015:54.

[9]涂彥珣,楊莉莎,何也.多元耦合理論下景德鎮工業文化遺產景觀保護與再生性策略研究[J].中國陶瓷工業,2022,29(1):68-72.[ZK)]

[10] 江存雨.深度報道《蛻變:景德鎮陶瓷技術工人的二十年》[D].昆明:云南大學,2017:2.

[11]景德鎮市地方志辦公室.中國瓷都·景德鎮市瓷業志 市志·2卷: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139.

[12]人民瓷廠志編纂委員會.人民瓷廠志[M].景德鎮:景德鎮市人民瓷廠,2010.

[13]鄒英杰.曙光瓷廠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從我廠十年來的變化,試析企業領導的決策藝術[J].景德鎮陶瓷,1988(4):6-8,34.

[14]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產品特色略談[J].景德鎮陶瓷,2022,50(6):67-71.

[15]張明旺.青花玲瓏與光明瓷廠:景德鎮光明瓷廠建廠三十年概述[J].景德鎮陶瓷,1991,(4):12-15.

[16]紅旗歲月編纂委員會.紅旗歲月 景德鎮市紅旗瓷廠廠史[M].景德鎮:景德鎮市廣泰印刷廠, 2011:27.

[17]金細根,胡梅堅,鄭湖南.中華唯一民族用瓷定點生產廠:景德鎮新華瓷廠發展簡說[J].景德鎮陶瓷, 1990(4): 59-61.

[18]張勝華,張曦.國有陶瓷企業產品創新的回顧與思考[J].景德鎮陶瓷,2020(5):22-23.

[19]景德鎮陶瓷史料編委會.景德鎮陶瓷史料(1949—2019):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20]徐希祉,虞雪琴,鄭鵬,等.景德鎮陶瓷科技大事記(二)[J].景德鎮陶瓷,1993(4):57-61.

[21]徐希祉,虞雪琴,鄭鵬,等.景德鎮陶瓷科技大事記(三)[J].景德鎮陶瓷,1994(4):56-62.

[22]紅光瓷廠科技組.L290型雙頭循環挖底機簡介[J].景德鎮陶瓷,1973(1):12,30.

[23]資料編譯室.江西景德鎮瓷器的新發展[J].陶瓷簡報,1961(3):1-4.

[24]景德鎮陶瓷史料編委會.景德鎮陶瓷史料(1949—2019):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

[25]古云鵬,朱順龍.建國初期景德鎮煤窯發展考略(1949—1965)[J].中國陶瓷,2022,58(11):84-91.

[26]宇宙瓷廠隧道窯大組.克服針孔毛病的幾點做法[J].景德鎮陶瓷,1974(1):9-10.

[27]於石生.怎樣燒好煤燒隧道窯[J].景德鎮陶瓷,1974(1):5-9.

[28]尹世洪,孫本禮.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M].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8.

[29]韋民.油燒隧道窯熱工參數的自動控制[J].瓷器,1978(2):36.

(責任編輯:朱艷紅)

猜你喜歡
景德鎮
因為有你
——省景德鎮老年大學校歌
問一聲,景德鎮
景德鎮陶溪川酒店凱悅臻選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泥的情懷 瓷的情緣一一記2021年春景德鎮學院送教之行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保護區
歡騰的校園 美好的時光——景德鎮第一小學校歌
我在景德鎮遙望耀州瓷——兩個“瓷都”相距千里
2017·景德鎮陶溪川“北歐明福堂”當代瓷畫展完美落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