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法《塞外紀程》稿本發現及史料價值

2024-04-09 17:13張丙武閆平凡
貴州文史叢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稿本刻本

張丙武 閆平凡

摘 要:《塞外紀程》為清初貴州學者陳法往返軍臺時所撰,現有民國凌氏刻本和黔南叢書影印本刊行,尚有稿本藏于貴州省博物館?!度饧o程》稿本記錄了陳法往返軍臺時的主要行程經歷,內容包括其時之軍臺生活及沿途所見之山川地貌、村落布局、道路交通、耕種習慣、商業貿易以及風土人情等,是研究清初軍臺地方有關情況及清代軍臺效力政策的重要史料。鑒于稿本與刻本之間存在的諸多差異,筆者查閱相關史料并將其進行比對,以期對《塞外紀程》稿本的流傳脈絡、版本變化、文獻價值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關鍵詞:陳法 《塞外紀程》 稿本 刻本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24)01-0092-09

陳法(1692—1766),字世垂,號圣泉,晚號定齋,貴州安平人1??滴跷迨辏?713)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順德和山東登州知府,山東運河道、江南廬鳳道、淮揚道、大名道。據相關文獻記載,乾隆十年(1745),河決于江南陳家浦,河督白鐘山被劾去,責令賠補。陳法念曾與白鐘山共事,為之辯解,被清廷革職,發往軍臺效力。于是,陳法以四駱駝負書數萬卷赴軍臺,每日著書自娛。后其子陳慶生向清廷上呈《懇為父贖罪疏》,乾隆十四年(1749),清廷將陳法賜還回京。此后,陳法告假回歸故里,潛心治學,曾主講貴山書院二十馀年。2陳法為官清正廉明,為教傾心盡力。道光七年丁亥(1828),云貴總督阮元及貴州巡撫嵩溥、貴州布政使祁真、按察使何金、學政許乃普、安順知府慶林等向清廷上疏,并獲準將陳法入祀貴州名宦鄉賢、陪祀尹(道珍)公祠。民國時期,陳法又被載入《貴州名賢像傳》。

作為清代貴州著名學者、治水專家,陳法一生筆耕不輟,著述宏富,著有《易箋》《內心齋詩稿》《明辨錄》《河干問答》《塞外紀程》等?!稓v代日記叢談》云:“清代三百年間,學者文人紛寫日記,蔚然成風?!?貴州省博物館現藏陳法《塞外紀程》稿本一冊,為陳法謫戍軍臺往返日記。是書現有民國凌氏刻本和黔南叢書本刊行,其稿本亦保存完好。4將稿本與刻本比較研究發現,其在內容、文詞字句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相較于刻本,稿本除了呈現文本的原始面貌外,還附帶諸多學者的序跋、題詞、評點等副文本,今通過將二者進行梳理,以期對《塞外紀程》稿本的流傳脈絡及版本變化、文獻價值等進行介紹。

一、《塞外紀程》稿本的流傳及刊行情況

《塞外紀程》為陳法謫戍軍臺時之日行筆記,在其返回后應已撰寫完成,其稿本的初始形態應只為其日記部分,之后在其家族內部保存流傳。就筆者目前所見,對《塞外紀程》最早的記載,見于現存稿本中陳法之元孫陳铦所作之跋,其跋云:

茲于敝麓中,尋得《塞外紀程》一冊,雖當年旅次間日行筆記,不計工拙,而歷代五,歷朝七,歷年幾至二百,迄今偶一展閱,儼對先生于座上。铦懼其日久散佚,爰裝裱護惜,特紀先生出塞原委,并錄牒部科大略,附以《內心齋詩稿》《塞外集》中《筑土室落成詩四首》《奉旨回籍詩五首》《為義仆龔晉設筮得吉卦斷語》于后,俾閱者咸知先生被謫,方之古昔韓昌黎、蘇長公諸大儒,殆均可白于后世。

由以上陳铦所作之跋可見,《塞外紀程》之所以得以保存,與陳铦的作用密不可分。陳铦跋中云,其在家中尋得《塞外紀程》一冊并加以裝裱,并錄牒部科大略,附《筑土室落成詩四首》《奉旨回籍詩五首》詩兩組,文一篇《為義仆龔晉設筮得吉卦斷語》于后。由此可知,現存稿本中的部分內容為陳铦所加,而其所加也屬有意而為。但其所意不僅體現在其所加,更在于其所漏之處。陳铦之跋云,其所附之詩出于陳法之《內心齋詩稿》。筆者翻閱《內心齋詩稿》發現,詩稿中除了有陳铦所錄兩組詩外,還有題為《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1,雖亦為陳法當時所作,但陳铦并未附入。

后在凌氏刻本中有陳氏后人陳楷之跋,說明了當時稿本的流傳情況,其跋云:

民國三年(1914)甲寅春,兒子祖銘肄業貴陽,由蓉屏祖叔處得到《塞外紀程》一冊。

由此可知,此時《塞外紀程》稿本在陳蓉屏處。據《黔南陳氏族譜》“蓉屏公傳”記載:“道咸庚戌辛亥之交,日處窮困愁苦中,能卒父業,成家譜六卷并裝潢裱訂先代手澤以遺后?!?陳蓉屏有整理和收集先代遺書手澤的習慣,陳蓉屏為陳法之裔孫,曾于咸豐年間任思州府教授,誥封奉政大夫。一生節儉,一介不妄,惟修宗祠家譜,以濟后人。其子陳澤春為光緒六年(1880)進士,為陳氏家族二十二代人中在五百年間的五位進士之一??芍度饧o程》稿本傳至民國時期,由陳蓉屏收藏。

1914年后,《塞外紀程》稿本由陳祖銘從陳蓉屏(陳楷)處借得,之后便可能一直在其家中。而后于民國二十二年(1933),貴州學者凌惕安專函訪求,陳楷便全稿寄之。是年,凌惕安便將《塞外紀程》稿本捐資付梓。陳楷在其跋中記錄了凌氏訪求之緣由,而頗感凌氏之義,其跋云:

凌君慨晚近士大夫之工于趨避,巧于彌逢,爵祿之念重,國家之念輕,一任是非之顛倒,不肯直言,如江河之日下也。特將吾祖《塞外紀程》捐資付梓,廣為流傳,以磨世而礪俗,其維持世道人心之苦衷,昭然若揭??岳⒉荒荜U揚祖烈,而感凌君之能發潛德幽光也,爰跋數語以歸之。

凌惕安生于書香人家,其叔父凌秋鶚是貴州著名的教育家,凌惕安的成長與學術成就曾受益于凌秋鶚。其一生致力于貴州地方文獻的研究,在清末民初的讀書、藏書、編書生涯中,為貴州地方史料文獻的整理保存做出了很大貢獻。凌氏深感陳法不愛爵祿,不辭艱苦之行,又鑒于《塞外紀程》之史料價值,故專函訪求,而后捐資付梓。

現今稿本藏于貴州省博物館,稿本從家藏變為館藏,應與凌氏有關。1936年,凌氏以極低的價格將一部分藏書轉讓給其時之貴州省文獻征集館,其中包括了明清貴州地方志五十三種、黔宦遺著二十六種。解放后,原省文獻征集館內藏書,包括凌氏所售之書,全部移交給貴州省圖書館收藏。1因此有理由推測,《塞外紀程》稿本極有可能正在凌氏1936年出售給其時之省文獻征集館的藏書之中,并于解放后移交給貴州省圖書館,而后保存于貴州省博物館。

《塞外紀程》成書后,未付剞劂,僅有稿本存世。民國時期,凌氏付梓,而后由任可澄等輯《黔南叢書》時編入其中?!吨袊偶偰俊な凡俊分洠骸啊度饧o程》一卷,清陳法撰,黔南從書本?!?《貴州省古籍聯合目錄》載:“《塞外紀程》,(清)陳法撰,民國二十二年(1933)貴州鉛印本,一冊?!?查閱其他相關目錄及著述,也未見對于稿本的著錄。如《新疆歷史古籍提要》著錄:“《塞外紀程》,陳法撰,一卷,有清抄本;咸豐年間刊本;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香港蝠池書院有限公司2010年版,一冊,收錄于《中國邊疆行紀調查記報告書等邊務資料叢書(初編)》4?!薄秲让晒抛灾螀^線狀古籍聯合目錄》著錄:“《塞外紀程》,(清)陳法撰,民國22年(1933)鉛印本,一冊;抄本,一冊?!薄度饧o程》稿本未曾見于著錄,可能與凌氏后期藏書的散落有關,以至于其雖藏于博物館之中,但讓學者形成僅知有刻本而不知有稿本的錯覺。

筆者則是在參與《安順文庫》編纂整理時得以一見,所見現存之稿本裝潢裱為一冊,紙張大小為長十九厘米,寬十一厘米,構皮紙,行文為作者行草書,且多有殘損修改涂抹之處。內容包括其時之軍臺生活及沿途所見之山川地貌、村落布局、道路交通、耕種習慣、商業貿易以及風土人情等,起于乾隆十二年(1747)十二月十三日,止于乾隆十四年(1749)九月初七。內附曹經沅、袁思鞸、周之冕、余韶、張兆周、殷崇德識語,陳法之元孫陳铦跋;另附陳法之《謹錄為義仆龔晉設筮斷語》5屬其后人存之;又附陳法與陳文恭寄函、為白氏辯解之詞;集中還附陳法之詩九首《奉旨回籍題壁五首》《軍臺土室落成四首》,后附陳法往返軍臺之紀程,末附學者安維峻之題跋及湘西學者唐樹楠、楚南學者黃元龍之題記?!度饧o程》稿本等史料的發現,正可彌補部分史志目錄的缺失。

二、稿本與通行本的版本差異

1933年,凌氏將《塞外紀程》稿本捐資付梓。稿、刻本之間雖脈絡清晰,前后相承,但也出現了諸多差異之處?,F通行的凌氏刻本和黔南叢書本先附其傳,后錄民國二十二年(1933)凌惕安序,再記其往還軍臺之事,其所附詩較之稿本另增《由臺次入張家口五首》,總十四首,后附民國二十二年(1933)陳楷跋。在編刻過程中,凌氏對稿本有所選擇、刪削和修改,也有所補充?,F將稿本與通行刻本進行對校發現,其版本差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內容差異

1.諸多學者識語、題跋以及評點內容等未收錄刻本

《塞外紀程》稿本中有眾多學者所作之識語、題跋以及評語等,所作均不長,但刻本并未收錄。有鑒于識語、題跋以及評語僅見于稿本,因此,按照稿本所載次序將部分內容轉錄如下:

定齋先生《明辨錄》《易箋》諸書,均成于軍臺,此與新建龍場同一得力。又讀冊中土室落成諸律,胸次沖夷,尤徼學養兼至。先生賜環后,主講貴山書院垂三十年,昌明正學,一度士風以于鄉里,裨益極鉅,因并識之。 經沅

《塞外紀程》一冊,先生為同僚分過而有此行也。愫余宦直時出差,曾越居庸厎張家口,曾僅先生所歷之半,而崎嶇風景令人駭目。乃先生每遇險仄時,口占斷句以紀之,想見性定者,履險如夷,無入不自得也。讀回籍題壁詩,忠義奮發,穆然雅頌之,遺公忠亮節于此可想矣。 光緒庚辰秋七月普定后學周之冕謹箋

自來乾坤正氣歷劫不磨,定齋先生以忠義所激發,而有出塞之行。行觀其《紀程》一冊,雖偶爾筆記之,皆流傳后世,手澤常新,殆所謂有神物護持者與。? 后學張兆周謹箋

定齋先生以名儒而為名宦,讀其《塞外紀程》一篇,忠盡為國,道義全交之心,卓越千古。再誦其土室落成等詩,厚雅弘麗,正氣磅礴,具見大賢胸襟。 平江后學余韶拜觀

先生以名儒而為名臣,其學業事功諸跋已詳,無庸再贅睹。茲筆記詩歌纏綿,情詞悱惻竊嘆。先生之儀型已古,而先生之手澤猶新,仰止之馀欽佩奚似。? 后學殷崇德謹識

從諸序跋之中,可以窺見其時之學者對陳法本人及其《塞外紀程》的評價甚高。而究其凌氏刻本未收錄之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這些學者的識語、題跋以及評語等,都不是一人一時所作,凌氏所見之本可能和現存稿本不完全一致,因此當年編校付梓時,諸人評語來不及整理與刊刻;其二,現存刻本,簡短精煉,只保存了書的主體內容,將陳铦所附大量內容已經剔除,可以看出凌氏在刻書時應有其自身的審度標準。由此,也增大了刻本與現存稿本的差異。

2.所附之詩有所差異

陳法在軍臺賦詩的內容,主要是敘其所見聞,反映軍臺生活場景及其獨特環境。因此,陳铦在整理裝裱時將其附入,共九首,內容包括《筑土室落成詩四首》《奉旨回籍詩五首》。但凌氏在付梓時另增《由臺次入張家口五首》,因而現在所見凌氏刻本和黔南叢書本都是附詩十四首。這五首詩作從何而來,前文已有所論及?!队膳_次入張家口五首》正是陳铦在《塞外集》中引詩時所脫漏的題為《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經過筆者仔細對校發現,兩者完全相同。為同一組詩,陳铦為何不附,從其跋中即可窺見,其跋云:

俾閱者咸知先生被謫,方之古昔韓昌黎、蘇長公諸大儒,殆均可白于后世。昔陳文恭公送先生序語有云:先生以荷戈塞外,于分為宜,無纖毫戚容見于顏面。觀其去就出處于富貴利達之場,得失榮辱之際,范文正公所謂,如四時寒暑之過乎?吾前豈有二心者,何以異乎?真先生知己之言也。

據其跋可知,陳铦所附之詩、《謹錄為義仆龔晉設筮斷語》及陳文恭寄函等都是為存史之用,其后將陳法與韓愈、蘇軾相比,可知二人都是因故被貶,借此說明陳法之被貶與二者同。因此,對于所附之內容的選擇,應是編者加入了自已的看法,而將陳法所作題為“紀恩”詩五首有意脫漏未附。

那為何凌氏刻書時又將其附入其中呢?通過翻閱陳法《內心齋詩稿》《塞外集》可以發現,《筑土室落成詩四首》《奉旨回籍詩五首》《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三組詩,本就是陳法往返軍臺時所作,陳铦在附詩時未將《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附入,前文已所論。凌氏刻書時將其又重新附入無疑是合理的,這樣既保證了陳法在軍臺時所作之詩的完整性,又表達了陳法當時賦詩的心境。那為何凌氏又將《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改題為《由臺次入張家口五首》呢?筆者推測,大致有其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凌氏對于陳铦未將這組詩附入的考量,當是考慮到其時陳铦未將這組詩附入有其緣由,但為了保持是書稿的完整性,就選取了這種辦法。

其二,從詩文本身的內容出發,陳法雖將這組詩的標題寫為《己巳八月塞外得旨回籍紀恩五首》,但查其詩文,其詩中的內容更多的是對塞外生活及其見聞的描寫和對入關后見到故土的親切感。全詩共五首,僅開頭一首表達了陳法對于“得旨回籍”的感激之情,其云:“恩綸捧到日星爛,解綱皇仁天地寬。紫塞望云魂已斷,白頭倚閭淚初干。首邱已畢殘年愿,裹革應慚報國難。此去團扶阿母,瓣香稽首五云端?!倍笏氖讋t是描寫其路途所思所見。如“一肩家具隨駝背,萬里秋風逐燕臣”,描寫其路途中情形和心中之所思;又如“千峰萬壑聳煙鬟,遙指邊城絕嶺間”,描寫沿途優美奇險之邊塞風光;再如“依舊中原風物好,江山重展水云眸”,描寫入關后見到故土的親切感。因此,凌氏將詩題改為《由臺次入張家口五首》,是比較契合詩文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的。

其三,凌氏認為,陳法被貶本就是因其憂國憂民之念重,且為別人擔過所致,而后因其子上書而被清廷召回,此乃合情合理之事,所以不必言紀恩,所以在翻刻過程中,凌氏便不再以“紀恩”為題。

綜上所述,刻本所附之詩出現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凌氏在編選過程中有所取舍所致。一方面,凌氏為了保持稿本的完整性,在刻本中收入了部分遺漏的詩歌;另一方面,凌氏又依據陳法原詩之內容,在刻本中對詩題進行了改動。

(二)文字差異

刻本與稿本文字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日記部分,筆者將其進行版本對??甲C,發現了諸多存疑之處,值得商榷?,F將其所異列出,并以按語的形式考證如下:

1.刻本加“乾隆十二年”“乾隆十三年”等年號?;蛟谛形闹刑碜?,諸如“十八日,自歸化城行三十里宿焦贊墳”,添“行”字;“二十八日,四十五里宿招索灘”,添“日”“宿”二字,等等。

按,諸如刻本所增年號或所添之字,是凌氏在刻書過程中為了文本的完整性和流暢性所加,可以讓讀者能夠更為清楚的知道著者所表達之內容。

2.稿本:“十四日,四十里至昌平州;二十五里,至南口?!笨瘫荆骸笆娜?,四十里至昌平州,即雇肩輿而行;二十五里,至南口?!?/p>

按,刻本在此增“即雇肩輿而行”,是據稿本文末“是日于昌平雇肩輿而行”一句。據該日記“短小精悍”的特點可知,每日日記可能并不是當日所寫,因此在寫時可能有所遺忘,像“十四日”“十五日”等文句較短即在旁邊補錄,而該句較長,于是就在想起之處補錄,但陳法在補錄過程中寫得十分清楚,并不影響閱讀邏輯。因此刻本按照文意將其調整過來,無疑是合理的。

3. 稿本:“十六日,由岔道口五十里至懷來縣?!笨瘫荆骸笆?,由岔道口至懷來縣?!?/p>

按,刻本脫“五十里”。據《讀史方輿紀要·延慶州》載:“自八達嶺而北,地稍平,五里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懷來衛、保安州歷榆河、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治為北路……西行六十里至懷來衛之榆林驛?!?因此,由岔道口五十里至懷來縣,稿本應不誤,刻本脫“五十里”三字。

4. 稿本:“二十四日……路傍石壁就鑿為大佛,附山為寺,覆以琉璃瓦?!笨瘫荆骸岸娜铡钒诰丸彏榇蠓?,覆以琉璃瓦?!?/p>

按,刻本脫“附山為寺”。按照文意邏輯,覆以琉璃瓦者應是寺廟,琉璃瓦不可能直接附在大佛之上,此處應是刻本脫“附山為寺”四字。

5. 刻本:“二月初二日,五十里,至十五臺。初三日,六十里,至十六臺?!?/p>

按,稿本并未記初二、初三日行程,應為刻本所增。筆者查閱相關史料,并未發現陳法到十六軍臺之具體時間,此處所增或為凌氏依據后文文意推測而來。據日記后文所載,乾隆十四年八月十二日奉文回籍,十九日,自十六軍臺起程六十里至十五臺宿,二十日,五十里至十四臺宿。由此可知,從十六軍臺至十五軍臺共六十里,一日便可到達;十五軍臺至十四軍臺五十里,也走一日??赏茰y,來時應該也是同等情況,因此凌氏在刻書時便補全日記所漏至十六軍臺完整行程。此處所增按照邏輯或許可通,但也僅是凌氏之推測。

6.稿本:“二十四日,六十里,十一臺。自十四臺至此,途中皆小石山路,十一臺之北十馀里間,偶有石似瀚海者,但欠光潤耳?!笨瘫荆骸岸娜?,六十里,十一臺。自十一臺至此,途中皆小石山路,十一臺之北十一里間,偶有石似瀚海者,但欠光潤耳?!?/p>

按,此日行程有兩處差異。其一,稿本作“自十四臺至此”,刻本為“自十一臺至此”,此處應為刻本誤。據前后文意,二十四日陳法至十一臺,那么后文所說的“此”,應該就是十一臺,所以不可能是“自十一臺至十一臺”,稿本十四臺更為合理,刻本應為誤刻。其二,稿本“十一臺之北十馀里間”,刻本為“十一臺之北十一里間”,這里的距離應為大概推算,“十馀里”應更為合理。

7.稿本:“二十六日,六十里,至九臺。是日,晤程方伯,過沙拉樸棱河。二十七日,四十里,至腰站。又五十里,至八臺?!庇坝”荆骸岸?,六十里,至九臺。是日,晤程方伯,至腰站,又五十里,至八臺。二十七日,過沙拉樸棱河?!?/p>

按,此處為刻本誤?!斑^沙拉樸棱河”在稿本中明顯可以看出是后補內容,且為二十六日行程,二十七日行程并未有修改,而凌氏在刻書時誤以為“過沙拉樸棱河”是二十七日的行程,此屬其失誤所致。

綜上所述,稿本內容較為豐富,刻本則較簡;稿本編排頗欠秩序,刻本更為整飭;稿本還保留了若干待處理的痕跡,如衍文、缺字、缺行、勾畫等,刻本則大抵不存在這種情況。相較來說,就其主體部分刻本在稿本的基礎上趨于成熟,但在刻書者的審度標準下,稿本所保留的大量內容被刪削,在刻書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失誤。因此,稿本的保存,一方面保留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也為現在的通行刻本提供版本參考,校正失誤。由此可知,在版本轉化過程中稿、刻本互有損益,因此在兩相參校的基礎上研究《塞外紀程》是十分必要的。

三、《塞外紀程》稿本的史料價值

(一)稿本保留了被刻本所刪或所漏的眾多后學的識語、題跋以及評點等資料

稿本內附曹經沅、袁思鞸、周之冕、余韶、張兆周、殷崇德等學者的識語,還有陳法之元孫陳铦跋,末附安維峻題跋以及唐樹楠、黃元龍等學者的題記等。這些學者對陳氏詩文或評、或識、或跋等,也是應當保留的文獻資料。

從周之冕之謹箋,便可看出其對陳法為文、為詩、為人的評判。周之冕(1824—1889),字藻庭,號文軒。安順舊州人。清同治六年(1867)鄉試舉人,同治十年(1871)赴京會試,中進士第,以知縣即補直隸。他一生因仕途不順,遂執教于鄉。光緒三年(1877),主講鳳儀書院。光緒六年(1880),受貴州巡撫岑春煊聘,赴筑主講貴山書院。周之冕學博行端,善知人,大半生作育人材,桃李遍及黔中。貴州狀元趙以炯,安順進士黃桂鋆、姚大榮皆出其門。1其所附《塞外紀程》謹箋云:

《塞外紀程》一冊,先生為同僚分過而有此行也。愫余宦直時出差,曾越居庸厎張家口,曾僅先生所歷之半,而崎嶇風景令人駭目。乃先生每遇險仄時,口占斷句以紀之,想見性定者,履險如夷,無入不自得也。讀回籍題壁詩,忠義奮發,穆然雅頌之,遺公忠亮節于此可想矣。

周之冕對陳法的仰慕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間,他認為,可以從陳法之詩文看出陳法之為人,出塞險仄而能履險如夷,為他人分過被貶而能忠義奮發。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說,這些未刻的資料不僅可以補刻本之闕,也可為認識陳法,研究其治學提供詳實的資料。而且可考索陳氏家族與諸評注者之間、評注者與評注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之間的學術交往,是文學和史學研究不可多得的素材。

(二)《塞外紀程》是陳法往返塞外經歷的直接文獻,具有交通史與近似民族志的作用和價值

清代文獻中常見的某人被發往某處“效力”是清廷為懲處犯罪官員,加強對官僚體系的管理和控制而形成的一種特別懲治體系。1陳法作為為人分過而被清廷發往軍臺效力的親身經歷者,《塞外紀程》詳記其被發往軍臺之因、往還軍臺之程、軍臺生活場景以及賜還回京的全過程。其日記從丁卯(1747)十二月十三日出京開始,到十四年(1749)九月初七日至張家口,其所經之地均有記載,提供了大量有關清代軍臺情況的史料信息。因此,將陳法作為個案研究,《塞外紀程》亦可以說是研究清代軍臺效力政策以及軍臺情況的直接史料。如目前學界對于清代阿爾泰軍臺的第一臺察汗托羅蓋的具體位置,迄今缺乏準確的定位。2 《塞外紀程》則提供了一條頗有價值的信息可供參考:

乾隆十四年九月初六日,五十里,至腰站,又四十里至頭臺,是日晤周世兄。初七日,六十里至張家口。

從這兩日的行程可知,頭臺即第一臺,應是距腰站四十里而距張家口六十里處,由此條信息便可知道其時之頭臺與腰站及張家口的實際距離,為測定阿爾泰軍臺第一臺的準確位置提供了具體參考。在《塞外紀程》中,包含了大量此類記載,對于后世研究這些地區其時之道路交通情況提供了重要歷史信息。

除此之外,《塞外紀程》還提供了諸多史料,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如對洋河和宣化一帶的描寫:

二十日……是日,屢通洋河,蓋是河曲折于兩山中,不止三折,如“巴”字也。宣化一帶,皆荒山,地寒,不種冬麥;村落布局,稀少,畏寒不畏潦。洋河,收眾山之水,入桑干河,此永定河之水所以驟漲也。

此段記錄了清中期洋河和宣化一帶的山川地貌、土地特性、耕作習慣、村落布局以及自然風光等。又如對歸化城一帶的描寫:

二十九日……至歸化城。歸化城在大青山下,局市雄廠,市井喧闐,百貨皆集,商賈輻輳。地肥衍,內地之民無田可耕者,視為樂郊。五谷、柴、煤炭,皆賤于內地,食物美有黃羊、山鹿、雉兔、黃河大魚。是年魚賤,十五文一斤耳。

此段描寫了清中期歸化城一帶獨特的地理位置,繁盛的商業貿易、肥沃的耕作土地和比之內地更為低廉的物價等。這些都對人們了解清中期當地的自然條件、土地耕種、產品貿易、地域文化和歷史變遷等提供了詳細的資料。再如其對交友的記錄:

二十五日……詢之,則舊日順德長隨劉美也,今為左云縣丁,守驛于此,敬致酒餅之饋……二十三日……是日,晤帥方伯,贈以瀚海石十馀枚。

此段記錄陳法的交友情況,如二十五日,陳法在驛站見到劉美,敬致酒餅之饋;二十三日,會晤帥方伯,贈以瀚海石,等等。這些記載,既便于學者了解陳法的交友情況,也是學者研究這些官員生平的佐證史料。

(三)稿本作為母本,可以與刊本對勘,兩相比較異同,分析其差別

一是校正其誤處,二是了解作者的治學態度。從稿本到刻本,內容和文字有所改易,從這些改易的文字可知,作者在遣詞上的反復推敲與造句上的再三斟酌,其治學態度極為嚴謹。而稿本與刻本在字詞句上的不同,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為刻本遵依稿本,對于稿本或增或刪或改,與稿本一致。如“二十九日,三十里,……商賈輻輳,勝于內地,地肥衍……”稿本本有“勝于內地”四字,后刪去,刻本與稿本保持一致未保留。二為刻本在稿本的基礎上有所添加,三為刻本在稿本的基礎上有所刪削,這兩種情況前文已有所論。在此基礎上,揭示差異之原因,校正失誤。在這個問題上,一般認為作者的手稿本最接近原貌,因此在??睍r將其作為版本首選,同時手稿本中作者修改的地方,亦可以看出作者在書寫時的反復推敲與琢磨,足見稿本文本原貌的??眱r值。

(四)文物與藝術價值

陳法雖著述頗豐,但現存手稿本不多。筆者所見《塞外紀程》是陳法手稿本,包含有大量學者所論和陳法在塞外之所見所聞。此外,陳法還擅書畫,其畫作有《玩易圖》,現已不存。在書法方面,現存有《臨圣教序》與《塞外紀程》稿本。清代以來,學者對于其書法造詣評價極高。其中,時任貴州巡撫的黎培敬曾贊道“其筆力之遒勁,結構之超逸,洵為近今書家所罕覯”1。因此,《塞外紀程》稿本的完好保存,也為研究陳法的書法造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四、結語

《塞外紀程》為陳法往返軍臺所記,其間得陳铦將其整理裝裱為一冊,才能歷經百年流存至今。后經學者凌惕安捐資付梓,才有了現在的通行本。校其兩本內容上互有損益,文詞字句上亦存差異。因此無論在內容上還是文義上,稿本的價值都不容忽視。大體上來說,《塞外紀程》稿本的內容更為豐富,其不僅包括陳法往返塞外的行程記錄,還包括諸多學者所論。因此,稿本的完好保存不僅可以補刻本之闕,也可為研究清初塞外風貌和清代軍臺效力政策以及陳法的著述提供參考。

The Discovery and Historical Valueof Chen Fa's Manuscript of The Journey to the Great Wall

Zhang Bingwu? ?Yan Pingfan

Abstract:The Journey to the Great Wall was written by Chen Fa, a scholar from Guizho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ho traveled back to the military station. There are now generations of Lingshi engraving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hotocopies of Qiannan series books. Its manuscript is also well preserved in the Guizhou Provincial Museum. The manuscript of The Journey to the Great Wall records Chen Fa's main travel experiences during his travels to and from military station, including his military life at that time,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he saw along the way, village layout, road traffic, farming habits, commercial trade, and local customs. It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relevant situations in these place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station effectiveness policies of the Qing Dynasty. In view of th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nuscript and the block edition, the author has consulted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mpared them,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irculation and survival of the manuscript of The Journey of the Great Wall, as well as issues such as version changes and literature value.

Key words:Chen Fa;The Journey to the Great Wall;Manuscript;block-printed edition

責任編輯:李子和

猜你喜歡
稿本刻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鄭之珍《勸善記》明清刻本流變再論
天一閣藏三種目錄稿本提要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論
稿本《海綃詞》卷端書影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二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山西發現北宋刻本《崇寧藏》
西夏刻本中小裝飾的類別及流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