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傳遞事件圖式解析潮語被動接受構式“[給他(伊)V(了)]”

2024-04-09 13:18郭婉玲
綏化學院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構式語氣圖式

郭婉玲

(韓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廣東潮州 521000)

現代漢語中“給”存在多種語義,主要表示“交付”“致使”“促使”等,具有致使某事物所屬或狀態變化的功能,也就是說,它表示在某種意志力的作用下引起狀態變化。這種“變化”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將通過致使所屬關系發生轉移,即表轉移的動作,例如例(1-a)給人一杯水,(1-b)給我們留下遺產;另一種是致使事物遭受影響、狀態發生變化,即表被動義[1][2][3]或處置的功能[4],例如例(1-c)給他狠狠的打擊,(1-d)給誰拾去了(《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20)。

潮汕方言中普遍存在“給他V(了)”的表達方式,但多數在語義上不包含意志作用的成分,只表示對客觀狀態變化的接受。例如例(2-a)我養的魚給伊(他)死了,(2-b)山上的樹一夜之間給伊(他)沒了,“他”與“死了”或“沒了”并沒有直接的致使關系。

潮語中這種表示客觀狀態變化的用法比較普遍,形成當地的一種方言特色。根據當地的語言交際,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帶著被動接受的語氣,但并非一定包含意志力。如何理解這種表達方式?其形成的認知機制是什么?該用法是如何從原有的語義網絡中延伸出來的?

一、關于被動構式“[給N V了]”的產生

(一)“給”的語義起源?!敖o”一詞具有特有的語義起源和演化過程。樊國萍[5]曾根據在《睡虎地秦墓竹簡》(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文物)中“給”最早作為名量詞的義項,分析了名詞意義來源,認為在“給”以“布匹”“布帛”的身份融人市場成為貨幣以后,引申為“富足”“供給”“給予”“賜予”等動詞義,歸納出其義項的發展脈絡為布匹、衣物—貨幣—富足、富?!嘧?、供給—給予、賜予。由于金屬鑄幣的出現,“給”的本義就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引申義。

許多研究者對“給”的起源也有相似的看法。志村良治[6][p316]認為“給”的前身是“饋”,張惠英[7]認為“給”是承接了從《敦煌變文集》以來的“乞”的用法。趙世舉[8]認為授與動詞“給”萌芽于先秦,成長于漢魏六朝,成熟于隋唐代。

學界廣泛認為“給”字的演變具有明顯的語法化過程[9][10],但對語法化的結果,有的學者認為“給”是看作介詞[11],有的認為是助詞[12]。

(二)構式“[給N V 了]”的產生。漢語“給”的多個義項中,作為介詞或助詞時該詞常表示“被動語態”和“處置語氣”,根據近現代漢語研究早期主要由“給+受事+VP”表示被動[1][2][3],如例(3)我認得這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里嬌紅姑娘放的,拿下來給他送過去罷(《紅樓夢》第70 回,王健例)[13],由“給+受益者+VP”和“給+遭受者+NP”表示處置,如例(4-a)每人打一頓給他們,看還鬧不鬧了!(《紅樓夢》第77回,王健例)[13],例(4-b)不狠給他頓,服不下他來(《醒世姻緣傳》第97回,韓永利例)[4]。

通過在《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中的隨機抽樣調查,在現代漢語中“給”常表示“交付”“致使”“促使”等語義,作為動詞時常以“給N N”模式出現,如例1-a表使對方(受益者)得到,例(1-c)表使對方(受事)遭受;作為介詞常以“給N V”模式出現,用于表示被動——“被對方(施事)影響”如例(1-d)我的手絹一定是掉在什么地方給誰拾去了(被誰拾去了),或處置用法——“讓、使對方(受動)做某事”“替、為對方(受事)做某事”,如例(1-e)工作人員拿出登記冊給記者看(使記者看)和例(1-f)你掏出這塊手絹給她擦眼淚(為她擦眼淚),或表示被動接受語氣——“讓某事發生”,如例1-g.把好的方案給漏掉了(讓方案漏掉)(《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20)。

總之,從其起源和演變的研究中可見,該詞經過語法化形成了多功能語義現象,既可作為概念義,又可作為功能義使用。而作為功能詞,其語義是在用法中實現的。根據從現漢語料庫的示例調查,從詞的用法功能演變過程來看,可將“給”的主要用法梳理為6種:“交換象征物-傳遞過程(a,b)-介引傳遞對象(c,f)-促進狀態變化(d,e)-接受變化的語氣(g,h)”(如表1)。

這6 種主要的用法之間互相聯系和互相作用,形成網絡。該網絡中,每一組“用法-結構”中該詞表現為各種具體化的“致使傳遞”功能,可視為“‘給’傳遞事件圖式”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體現。其中,在表示被動的用法中形成一定的形義配對模式“[給N V了]”(1-d,g),該模式表示因某種意志力致使狀態變化?!敖o誰拾去了”表達的具體情節為“誰拾去了某物”,“給”原來的“傳遞”義已經虛化,起到的是一種連接作用,表動作片段“拾去了”與受事之間的被動關系。

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語言具有象征性,在一定的語言系統中,每個象征單位由形義配對構成[15][p467]。在一個語言系統中每一對形義配對代表的象征結構,即構式[16][p4]。當且僅當C是一個形式—意義的配對,且形式Fi的某些方面或意義Si的某些方面不能從C的構成成分或從其他已有的構式中得到嚴格意義上的預測,C便是一個構式[16]?!癧給N V了]”在漢語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較穩定的形義單位——致使被動的用法和相對應結構的固定表達式,在現代漢語中可以理解為一種“致使被動”構式。

可見從“給”的語義演化過程中,產生了一種“致使被動”構式“[給N V了]”,作為“傳遞事件圖式”構式的下層單位,用來表達某事物受另一事物影響并改變了狀態的語義功能。

二、形成被動接受構式“[給N V了]”的認知機制

(一)被動構式“[給N V了]”的形成?!癧給N V了]”從表示致使到被動,主要與“傳遞事件”的圖式轉變有關?!敖o”一詞表達的是“傳遞事件”義,是各種傳遞情景的圖式化。語義的形成是一種概念化的過程,是人們通過對無數具體的事件的體驗和認知歸納得到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受到范疇化的影響,具有共同特征和結構的事件被分類、歸納為抽象事件。人類對活動的認識是由動作、參與者和相互關系構成的典型情景合成的無數“用法事件”構成的,以高度提煉的“圖式化結構”儲存在人腦中[17][18]?!皥D式”作為人們對過去經驗的知識的重建[19],代表特定語境中系列事件的歸納性知識結構[20]。

依照前人對“給”的起源分析,“給”最初作為典型的“傳遞事件”或原型傳遞事件的典型元素——交換象征物。傳遞事件可以認為是由交換雙方、傳遞物、傳遞路徑、方式和方向等事件元素構成,并在傳遞主體的意愿影響下形成各種具體的事件情景。每次在一定的情景中各種元素重新整合構成新的事件圖式,作為“傳遞”義的具體實例。而在事件的原型圖式中,最為突顯的元素是交換物,成為射體(trajector/TR),其次為傳遞對象、路徑、方式和方向等因素所象征的背景,成為界標(landmark/LM)。TR/LM關聯體的變化引起傳遞事件圖式的變型。

從“給”的用法功能性質演變過程來看(表1),實際上“給”的所指可以歸納為“交換象征物-傳遞過程(a,b)-介引傳遞對象(c,f)-促進狀態變化(d,e)-接受變化的語氣(g)”,如圖1所示。

圖1 “傳遞事件”的場景變化

“給”的語義演變體現在交換事件圖式中分別對于不同側面的突顯:傳遞物、傳遞過程、傳遞方式、傳遞對象、傳遞結果。當用來介引對象時,事件的注意力焦點開始轉移,由原傳遞主體轉到對象;當焦點從對象再轉到變化事件的主體上時,“給”表示原主體對于變化的接受語氣,促使主體轉為接受者。在該用法的演變過程中,“給”所在的事件圖式由于認知突顯的轉換從而形成了一定的網絡。

(二)被動接受構式“[給N V了]”的形成。由被動構式義演變為被動接受構式義的過程,涉及復雜事件的整合過程。漢語被動構式“[給N V了]”(如表1-d,g)的用法表示因為某種作用力而實現了狀態變化,既有“致使”過程,又有“變化”過程,具有復雜事件的特征。認知語義學家塔爾米[18]曾提出以運動事件為原型發展為五類復雜事件,稱“宏事件”,“宏事件可以概念化為兩個較為簡單的事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用一個復合句來表征”。其中有兩類為“狀態變化事件”如“The candle blew out”和“實現事件”如“The police hunted the fugitive down”?,F漢“給”的被動構式“[給N V 了]”符合宏事件假說——“兩個較為簡單的相關事件更具綜合性地表征為一個單一的融合的復雜事件,用一個小句來表達”[21]。

根據對《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關于“[給N V了]”的實例調果,在1000個隨機用例中,只有8個是被動用法,如表2所示。這種用法的共同特征為:“給”的語義功能為指出整體事件中的施事,“了”指示子事件的實現狀態。從各種情景中可歸納出這種用法具有被動含義:由于某種外力作用致使狀態實現了變化,在事件中表現為焦點受到施事的作用。

表2 漢語語料庫中“[給N V了]”的實例

例如例(5-a)我的手絹一定是掉在什么地方給誰拾去了,(5-b)鐘和到何天佐這里,20多天就給治好了,注意力焦點“手絹”、“鐘和”受到施事“誰”、“何天佐”的行為“拾去”、“治”的作用,而轉移到變化過程中去。這個變化過程即核心子事件,如:“誰拾去了”“治好了”。在整體事件即復雜事件中間用“給”表示“施事的致使動力”,使原來的施事者與后來的狀態變化事件之間存在一種“致使”關系。

而以“給N V了”結構出現的表達式不一定是被動構式,而是有其它的用法。如例(6-a)把他們給征服了([把N 給V 了]),(6-b)給我們樹立了榜樣([給N V 了N]),(6-c)我十四歲就能給老師配戲了([給N V了]),形式上也是以這個結構出現,但在形義聯結中具有一定的差別。根據對“了”的研究,這個詞表示一種“完成”或“實現”的狀態[22][23][24]。其中,(a)句中的“了”表示核心事件“[給V 了]”的完成時間,但缺少“[給N V 了]”中間的施事;(b)句中“了”也表示核心事件的完成時間,但是核心事件的包括“[V了N]”,而非“[V N了]”;(c)句的句式也與被動構式“[給V N 了]”一樣,但是“了”所指示的是完成整體事件“給老師配戲”的時間節點,而不是核心事件“配戲”的時間節點,事實上核心構式為“[給N V]”,而非“[給N V了]”。

因此,只有表2中的情況滿足了:“給”具有被動語義,且被動語氣由“給N V了”結構所表征,即形成被動接受構式“[給N V了]”。由此可見,“[給N V了]”的用法成為被動構式的條件包括:1)核心事件為“[N V 了(施事完成作用力)]”,如“他弄壞了”;2)“了”指示核心子事件的完成節點,而不是復雜事件的完成節點。

三、潮語被動接受構式“[給N V(了)]”的語義延伸

(一)被動接受構式“[給N V 了]”的形成。首先,潮汕方言中普遍存在一種類似以上漢語致使狀態化事件“[給他V了]”的表達,但是多數在語義上已經幾乎不包含意志成分,只表示一種客觀結果(表3),也就失去被動語氣了,因此對這類表達應重新理解。例如“結果魚死了”“結果發現山上的樹沒有了”“結果晚霞很快就消失了”,等等。

表3 潮語[給伊(他)V了]的用法

由表3的用法對比表1的用法可以發現,潮語中“[給伊(他)V了]”的用法與一般漢語中表示“被動接受結果發生”的用法相似(1-g),但不同的是潮語中這種表示客觀狀態變化的用法比較普遍,已延伸為表示非被動接受語氣。

將表2的實例看作“傳遞事件”的具體情景,可以發現各傳遞實體由狀態變化實體所代替,典型傳遞事件圖式中的“動力路徑”幾乎消失,變成一種“接受傾向”。例如,對于“魚死了”這個“狀態變化”子事件,整體傳遞事件“我養的魚給伊死了”表達的是一種“接受”的態度,原來的“致使傳遞動力”轉化為“被動接受傾向”。從原來的傳遞事件圖式中,由于主體的傳遞動力的變化,各元素重新整合為“被動接受事件”。潮汕方言中表達式“給N V了”即是這種被動接受事件的實例。其語氣產生的動因可以歸納為“事件致使動力”的消褪。

因此,潮汕方言構式“[給伊(他)V 了]”的產生機制是:在“[[意志力傳遞]致使[產生狀態變化]]”事件概念整合過程中,事件圖式中的傳遞動力消褪引起“給”語法化的過程。

(二)拒絕接受構式“[給N V]”的形成。在另一些類似的表達式中包含拒絕的語氣如例(7-a)你給伊不聽話?。?-b)我給伊亂來?。?-c)我們給伊偷懶!一般會出現這種表達,是當事件狀態發生的變化對于說話者來說是不太愉快的情況。在這些表達中,“給”所介引的也是子事件“伊不聽話”“伊亂來”“伊偷懶”的施事者,與其在被動接受構式“[給NV了]”中的作用一樣,子事件與整體事件主體是一種被接受關系,沒有致使意義。但這類型表達“給伊(他)V”具有兩個新的特征:第一,不包含表示狀態實現的“了”;第二,通常是一種不愉快抱怨的語氣。因此,對這些用法應該重新進行理解。

這種用法“[給NV]”在被動接受構式的基礎上,省略了事件狀態實現的義素,因此不再突顯結果,而突顯整體事件主體對于子事件的接受態度是拒絕的。起到一重感嘆或反問語氣的作用,例7實際上是說:你怎么可以讓他這樣不聽你的話?我怎么可能讓他亂來?我們怎么可以讓他偷懶?總之,這類型的用法都可以表示拒絕某人做某事的語氣??梢?,在語用因素的作用下,傳遞事件中“[給伊(他)V 了]”的語義不斷延伸,發展了一個語義變化過程:致使傳遞-被動接受-拒絕接受,如圖2所示。

圖2 “傳遞事件”的被動語氣演變

從認知識解角分析,認知動因是傳遞事件的圖式中動力發生了變化?!敖o”在致使用法中形成傳遞事件的一種“交付”、“致使”或“促使”的動力;接著,在表示被動接受語氣的用法中,這種動力在突顯結果的作用下消褪,成為整體事件的主體與子事件之間的一種“聯系”;最后,這種聯系在表示拒絕語氣的用法中,又得到了一定的突顯,成為新的一種“阻力”。當這種阻力在事件圖式中得到突顯時,大大限制了子事件的狀態變化的實現,這也是為什么在形式上省略了實現標識詞“了”。

可見,在潮汕方言中,漢語被動構式“[給N V了]”從語義上和形式上產生了新的內容,形成了下層構式?!氨粍咏邮堋闭Z氣與結構式“給伊(他)V了”構成了“給”的“被動接受”子構式;“拒絕接受”語氣與結構式“給伊(他)V!”構成了新的形義配對體-“拒絕接受”子構式。這些說明“傳遞事件”圖式在新的語用因素下發生了變型,促使“給”的語義網絡的拓展。

結語

在被動構式“[給N V了]”的形成過程和潮汕方言中被動接受和拒絕接受構式的形成,“給”的語義功能發生了一定的演變,從表示“交付”“致使”或“促使”的動力,到介引一種接受的聯系,到介引成為一種新的阻力。在傳遞事件中,原型圖式因為動力元素的變化而發生各種變型,從而整合為不同的構式義。

而動力元素是在語境和主體意圖的影響下發生變化的。當事件主體主觀意志力較為明顯時,“給”表示致使動力;當事件主體的主觀意圖減弱時,“給”表示一種接受傾向聯系;當事件主體成為子事件的接受者時,“給”漸漸衍生了阻止子事件發生的阻力,與原來的接受傾向形成互相沖突的作用,從而表示拒絕接受的語氣。

因此被動構式“[給N V了]”的語義是在傳遞事件圖式的變型作用下形成和發展的。其中既涉及到圖式中的動力元素消長,也涉及到事件主體的主客體性的消長。正是在這兩種變化的相互作用下,人們基于對傳遞事件重新整合對“給”不斷更新定義,使其產生了新的語氣功能。

猜你喜歡
構式語氣圖式
明知故問,加強語氣
新編《小老鼠上燈臺》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魚組合圖式研究
語氣不對
注意說話的語氣
圖式思維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再到語法構式
從驅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審美心理圖式與文學鑒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