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ESG投資實踐及發展對策

2024-04-10 13:51
天津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責任理念企業

鄧 嵐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 北京 100102

0 引 言

近年來,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投資理念在全球快速發展,該理念在投資決策中綜合考慮企業的環境影響、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水平,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投資領域的應用。盡管我國ESG投資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在當今環境壓力不斷加劇的背景下,ESG投資可以發揮資本的推動作用,長期引導更多資金流向ESG相關領域[1],形成促使企業加強ESG建設的力量。因此,金融體系應關注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和社會成本[2]。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國ESG投資的現狀,通過梳理其發展歷程和現狀,深入剖析現存問題,提出可行對策,以促進ESG投資在中國的推廣應用。

1 ESG投資理念與概述

1.1 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

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這已成為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早在20 世紀60 年代初,基林便通過對夏威夷連續監測收集的二氧化碳樣本數據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基林曲線”,揭示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斷增長,拉響了氣候變化警報[3]。隨后,環保主義代表作品《寂靜的春天》的問世也引起了大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引發了一場反對戰爭、捍衛人權、推進環境保護和抵制種族歧視的熱潮,并呼吁企業肩負更多社會責任。1987 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正式明確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4],對可持續發展概念做了具體界定,認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應兼顧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需重視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三方面協調發展。1988 年,聯合國設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r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該組織匯集了全球的科學家,對氣候變化的科研成果進行評估,為政治決策提供科學基礎),這標志著國際社會開始重視氣候問題。與此同時,一些投資者開始通過其投資行為表達對社會運動的支持,通過投資決策來體現價值觀,推動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改變,成為社會責任投資思想的雛形。

1.2 ESG投資的興起背景

可持續發展思想提倡人們反思經濟增長與環境的聯系,于是社會責任投資應運而生。20 世紀90 年代,社會責任投資開始從道德倫理層面逐漸走向實踐層面,在投資中全面考量企業的ESG狀況,并分析由非財務因素對企業投資收益率和投資安全性造成的影響。此后,各種可持續發展指標也陸續發布,能反映和評價各個公司在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方面的成果,以及衡量并引導企業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現。

1990 年,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多米尼400 社會指數(現稱為MSCI KLD 400 社會指數),是同類產品中第一只通過資本化加權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指數產品。199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金融倡議,號召金融機構將ESG因素納入決策,發揮資本力量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1997 年成立的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及其發布的披露標準進一步完善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信息披露機制,成為當今最具影響力和普遍適用的標準之一??梢?,ESG投資通過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考量引入投資決策,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為解決當代環境和社會問題提供了市場化路徑。

1.3 ESG投資的概念界定

ESG投資概念在19 世紀初逐漸明確。2005 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其報告《Who Cares Wins》中首次明確提出了“責任投資”的概念[5],這就是后來被廣泛稱作ESG投資的原型。它呼吁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影響,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ESG投資在投資決策中綜合考量與環境保護、社會影響和公司治理相關的多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廢棄物污染處理、人權保障、員工權益、董事會構成與決策透明度等方面的表現,通過投資,引導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ESG投資的基本守則是: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需要把ESG因素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并對環境和社會負責任;被投資企業管理時需遵循ESG理念,并及時披露ESG信息。ESG投資立足于可持續發展、負外部性和現代公司治理理念,通過信息披露、量化評估和投資策略指引等途徑,推動投資者在評估企業價值時從單一盈利指標向融合多維環境、社會和治理指標方向轉變。ESG已成為當今投資者評估企業的一個重要標準。

目前,學界對ESG投資概念的解釋還存在一定爭議,主要涉及“E+S+G”和“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G”2 種視角[6]。前者將其理解為兼顧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因素的投資策略[7-8];后者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已經包含環境和社會2 個要素,ESG投資是在此基礎上額外增加的公司治理因素[9]。這2 種視角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推動ESG理念在投資實踐中的實現。也有研究者提出,ESG代表著人類理念和行為模式的反思與升華,它激發人們對未來與共同體的關懷,喚醒人類的價值判斷,推動人們深刻反思什么是人應該和可以追求的更高層次目標;認為ESG不僅是一種技術性路徑,而是人類行為和發展理念進化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入轉型期的客觀需要,昭示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升華[10]。

1.4 ESG投資的理論基石

1.4.1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強調“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也不會給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造成傷害”。這一概念是西方學者首先提出來的,它從全球和長遠的角度審視人類社會,強調當代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11]。ESG評級體現了企業在環保承擔、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較高分數意味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政府通常更支持這類高質量企業。

1.4.2 利益相關者理論

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利益相關者是指廣義上對企業有影響或受其影響較大的個人或機構。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企業管理要兼顧各利益相關者,而不只是股東。企業不應僅僅向股東方面承擔責任,而應對各利益相關方承擔責任,以實現利益相關方的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理論為ESG責任投資指出了參與主體及其影響范圍,讓企業服務好股東的同時,也關注消費者、員工、社區等其他重要利益主體。實證研究中也發現,利益相關者治理指數對于企業盈利能力具有顯著積極影響,這為確定利益相關者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數據支持。

1.4.3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認為,企業不應以服務股東為唯一目的,而應主動承擔起超越法律規定范圍和其“義務的最低限度”之外的社會責任,履行其對社會的承諾。Bhaduri等[12]認為,ESG以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為基礎,是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延續,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SG要求企業全面履行環境和社會責任,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在實踐中的重要體現。

2 我國的ESG實踐

ESG這一概念在2004 年被正式提出,步入21 世紀以來,我國連續出臺了相關政策法規來規范和引導ESG活動。從2002 年至2023 年上半年,我國總共出臺了62 部政策法規[13-16]。

2.1 引進初期(2000—2009 年)

從千禧年開始,我國引入ESG投資理念和國際標準。2006 年為中國ESG萌芽期,上海和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開始要求上市公司提交社會責任報告,但由于缺乏統一的報告標準和披露要求,ESG在當時并未得到廣泛重視。2008 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人們開始更重視公司的社會責任和企業治理。

2.2 興起時期(2010—2014 年)

2010 年,國內相關基金開始上市,多部門相繼出臺ESG相關政策,涵蓋企業內控、環境信息披露、保險公司治理等方面,這是ESG制度化建設的開端。2012—2014 年,多部門推出更具操作性的ESG實施辦法、指引或標準體系,如環境監測和信息披露辦法、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社會責任相關標準等,使得ESG理念進一步落地,這一時期是我國ESG理念從提出到落地實施的重要過渡與深化階段。

2.3 快速發展期(2015—2019 年)

2015 年10 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成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戰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倡導ESG成為上市公司踐行綠色發展戰略的抓手。這一時期,國資委、人民銀行等部委相繼出臺ESG相關指導意見,如《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等,ESG理念進一步制度化和規范化,還出現了專業機構和協會制定的ESG評價體系和投資指引。這無疑是我國ESG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是真正推動我國ESG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標志著ESG理念開始在證券市場中得到運作和實踐,ESG投資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此后幾年,我國的ESG標準不斷完善,企業的ESG實踐也越來越豐富,不僅傳統的大型企業開始注重ESG,新興的科技公司也開始將ESG納入自己的戰略考量之中。2018 年,證監會修改上市公司治理準則,進一步強調了ESG信息披露,提升了ESG披露的透明度。

2015—2019 年是我國ESG 投資快速制度化和市場化的重要推進階段。這一時期,ESG投資基金增長迅速,相關監管體系開始建立。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在ESG實踐上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在政府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我國的ESG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2.4 成熟期(2020 年至今)

2020 年,“雙碳”目標提出后,資本市場對于ESG投資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ESG投資機構和規模進一步擴張,投資范圍不斷擴大,相關政策和監管更趨成熟。從A股上市公司ESG披露情況來看,2020—2022 年,披露企業數量逐年增長,分別為1 021、1 138、1 450 家,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ESG帶來的影響。

上交所、深交所相繼出臺多項規范和指南,大幅改進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透明度。多部委也相繼發布ESG評價方法,使得ESG評價體系不斷完善。國務院出臺支持性政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ESG得到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期出現了碳金融、綠色金融等創新產品,ESG金融市場化進程加快。此外,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試點區的成立為ESG金融模式的復制和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ESG實踐方面,一些先行者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如京東、阿里、寧德時代等在治理結構設計、社會責任、環境保護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2023 年是我國ESG投資高速發展與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

3 ESG投資的效果和影響

ESG投資的快速發展表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企業和個體消費者等都開始重視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等方面的表現。優秀的ESG表現能夠為企業帶來諸多好處,如降低貸款風險、資金成本[17]和審計費用[18],增強競爭力[19],提高聲譽[20],緩解監管壓力,ESG管理與企業價值之間存在正向關聯。研究表明,ESG表現與企業生產率和股價穩定性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21],而與融資約束和股價崩盤風險呈負相關關系[22]。這是因為ESG承諾向外界傳遞企業運營可持續、風險可控的積極信號,會在投資者和消費者中產生聲譽效應[23]、在政府中產生支持效應、在同行中產生示范效應,進而提升企業在各類市場主體中的形象和地位[24]。

根據歐洲央行的數據,獲得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授權的基金規模自2015 年以來增長了170%。這表明ESG投資正日益受到市場和社會的青睞,將快速成為主流。未來,ESG資產規模還將大幅增長,據普華永道預計,2026 年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ESG相關資產管理規模(Asser under Management,AuM,即該機構當前管理客戶資產的總市值、也是衡量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的指標)將從2021 年的18.4 萬億美元增加到33.9 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各國監管機構也在加強對ESG事項的監管要求。因此,企業有必要抓住發展機遇,通過提升自身ESG表現來獲得競爭優勢。在這一趨勢下,ESG管理水平的高低將成為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4 我國ESG投資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的ESG投資與全球成熟市場相比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國內市場參與主體對ESG投資的理解、認知及內涵定義等方面,相對國際通行標準還存在一定差距,亟待提高與完善。當前ESG投資市場上存在五大挑戰,即對ESG策略的有效性存疑、數據質量不佳、資金方參與度低、資產管理機構能力建設薄弱及強制披露ESG信息帶來的負向影響。

4.1 ESG策略效力存疑與標準不一

這與我國的資本市場進程及其獨有的市場屬性都有緊密關聯。A股市場目前普遍采取短期化的投資風格,導致投資人難以關注ESG方面的長期價值。短期化投資風格在我國投資者中表現為散戶占比較高,中短線交易較為頻繁。另外,目前對ESG投資的定義還沒有得到一致認可??紤]到我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和發展階段,人們普遍對于簡單地套用海外的ESG概念和衡量指標是否能準確、科學地評估我國企業的ESG能力持懷疑態度。

4.2 ESG數據可得性差與質量低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主要以自愿方式披露ESG信息(僅部分高排放、高能耗的重點企業需要被強制公開環境信息),并且在披露指南方面缺乏具體規范和標準,再加上上市公司對于ESG信息披露的積極性不高,往往將相關信息視為聲譽考量因素。因此,常常出現有選擇性地“報喜報不憂”的披露情況。在披露率方面,滬深300 整體披露率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在監管規范缺乏和披露方信息公允度不足的情況下,ESG的數據披露呈現出“多使用定性描述,較少使用定量指標,多偏向正面報道,少關注負面問題”的現象。負面問題通常不會及時在信息披露中被揭示,導致相關數據的滯后性嚴重。此外,ESG的管理實踐面臨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ESG管理體系,完善ESG數據,并定期披露ESG信息,同時加強與金融機構、其他投資者及社會公眾之間的溝通。

4.3 資金方參與度低與作用弱

我國的機構資金方已開始認識到ESG投資理念的重要性,但在ESG投資方面的參與仍然不夠積極。相比保險機構,養老金、社保等機構在可行性研究和流程落地等方面更加小心謹慎,導致決策過程時間較長。向投資者提供的ESG金融產品中,與發達市場相比仍存在嚴重的產品單一和流動性差問題。此外,許多綠色金融產品并未與碳足跡掛鉤,且碳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較低。

4.4 機構積極性差與能力欠缺

我國的頂級資產管理機構逐步認識到ESG 的重要意義,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機構只推出了初步概念產品,很少從長遠的策略視角去真正地構建ESG能力。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進行的研究,僅有1%的資產管理機構在公司層級制定了ESG戰略,并將其實施到具體的投資決策中;只有5%的機構建立了正規的制度框架,以便將ESG的各種因素整合到實際的投資決策流程中。在人力資源儲備方面,僅有7%的資產管理機構配備了ESG的全職工作人員。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的全球ESG投資調查數據,全球約有49%的投資和資產管理機構已經聘請了擁有非傳統投資經驗的ESG領域的專家或是ESG方向的顧問。

4.5 強制信息披露對公司績效有負向影響

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對ESG 理念和實踐存在誤解,無法準確把握ESG的內涵,將其僅僅視為增強企業形象的公關手段,沒有深入落實到公司戰略和運營之中。這與ESG缺乏頂層設計和配套執行機制密不可分。具體體現為:企業內部沒有明確的ESG相關制度和專職人員,無法有效開展ESG信息披露工作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25];企業也缺乏應對ESG披露要求的基本能力,沒有將ESG納入企業戰略的頂層設計中,同時缺少配套的執行機制。如果強制企業披露更多環境信息,則可能給企業運營帶來額外成本,進而影響股東利益[26]。這也是當前企業抵制ESG信息主動披露的一大障礙。因此,政策導向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規范。

5 推進我國ESG投資的建議

5.1 強化政府在ESG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政府應發揮制度和體系優勢,加強對ESG體系建設的主導作用。具體來說,我國在ESG投資的3 個方面,即ESG信息公開準則、ESG評估機構和評價體系、ESG投資機構的投資指南中,憑借獨有的制度和體制優勢,具備發揮關鍵作用的潛力。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推動作用。資本市場的相關機構,如證監會和交易所,已經發揮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建議債券市場、信貸市場等相關組織積極參考借鑒資本市場的經驗做法,結合各自市場的特點,制定適合自身的ESG披露和評價機制,推動ESG體系的全面建設和應用。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和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政策和市場規范的設置應充分尊重并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構建支持投資者發揮創新作用的政策環境,激發投資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追求,充分調動其主動性,發揮主體性作用。具體而言,相關政策和市場規則應更加鼓勵和引導投資者自覺遵循ESG理念,積極參與碳減排行動,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轉型。只有正確認識和對待投資者,才能形成社會各界共同推進可持續發展和公正轉型的合力。

5.2 數字化管理助力企業提高ESG信息披露質量

培育市場化專業機構協助企業搭建ESG 數字化系統,同時加強企業ESG管理相關人員培訓,實現ESG信息收集、測算自動化,減輕人工壓力,規避數據核算人工錯誤。同時,對企業ESG績效進行實時監控和跟蹤,實現ESG管理持續監測,提升企業ESG信息管理能力和ESG治理水平。

5.3 加強對ESG評級的政策約束和引導力度

目前,我國對ESG評級方法的研究仍處在不斷探索階段,評級方法的科學性、公平性、評級結果的有效性有待提升,需要不斷優化和調整評估方法和模型,探索特定應用場景適用的ESG評級方法,如探索滿足銀行業金融機構ESG風險評估的ESG評級方法、滿足投資機構長期收益的ESG評級方法??茖W、有效的ESG評級方法有利于評級使用者更廣泛地應用ESG評級體系輔助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可以倒逼企業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未來,隨著ESG評級實踐的發展和ESG投資策略的應用,ESG評級結果的有效性有待廣泛的市場驗證,ESG評級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和透明度更需要監管機構的統一監督管理。

5.4 加強ESG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研究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管控的不斷完善、信息趨向透明、市場趨向有效,標的定價將更為合理,套利的機會也會逐漸減少。因此,ESG表現優異的企業更能降低信息不對稱,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可以提升ESG評級結果,進而降低融資成本。通過加強ESG治理對企業長期價值影響的研究,包括短期股價和長期市值的影響,將ESG投資應用于長期穩健的投資產品中,可從根本上促進ESG投資的良性發展。企業應遵循相應的環境法律法規,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投資理念,并建立高透明度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p>

猜你喜歡
責任理念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期望囑托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