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竹迪:離不開那片藍天

2024-04-10 13:39小愛
名人傳記 2024年3期
關鍵詞:女飛行員

小愛

1956年《新觀察》第十五期刊登了一篇題為《一個女飛行員的盲目著陸飛行》的文章。文章用第一視角描寫了新中國第一個挑戰試飛盲降課目的女飛行員伍竹迪操縱飛機的情景。盲降課目過關,標志著該駕駛員可以在天氣不好時按儀表指示穿云下降,達到不依靠地面指揮僅憑目視條件和儀表指示安全起降的水平。

這是中國空軍真正意義上的“盲降首飛”。后來,“盲降課目”改稱“儀表飛行”,并被寫入中國空軍飛行訓練大綱,同時寫入大綱的還有“起飛后單發”和“無燈著陸”,前者即起飛后一個發動機手工關閉,只讓另一側發動機提供動力完成各種飛行動作;后者即夜航中不開飛行著陸燈降落。這些高難度的大綱課目,均由伍竹迪第一個試飛,而且她都是一次過。

這標志著中國空軍全天候飛行能力訓練的全面展開。

“她太優秀,我們舍不得”

伍竹迪的飛行技術是隊里拔尖的,成績也是最好的,不然盲降首飛這種訓練也不可能由她率先嘗試。而這種處置危急情況的反應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源于她強大的自信和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從小到大,她但凡決定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比如她去參軍學校不放人,入選飛行員也差一點沒去成,兩次的理由都一樣:她太優秀了。

1943年初,廣東遭受百年不遇的旱災,年僅十歲的伍竹迪隨幾個哥哥一同逃難到粵北仁化。逃難的人群中有廣州執信女中的師生,執信女中是孫中山為紀念杰出民主革命家朱執信先生而創辦的,當時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她得知執信女中落腳到仁化恩村后,就一直嚷著要去讀書。家里連吃飯都成問題,但還是咬牙把他們兄妹幾個送去讀書。從仁化縣城到恩村要走一天的山路,他們只能住校,隨便找幾條草席鋪在地上就是床,晚上躺下身上會很癢,席子一掀全是跳蚤。

學校在恩村的一個大祠堂里,十分簡陋,學生也大多是逃難來的,總共二三十個人。即便這樣還是動蕩不止,只讀了一個學期,日本人又追過來了,學校停課再次搬遷,伍竹迪又跟隨家人北上江西。好在沒多久抗戰就勝利了,一家人總算又回到廣州。巧的是,執信女中也幾乎同時搬回了廣州,自然而然地,伍竹迪再次回校繼續學業。

由于整個童年都在流離戰亂中度過,伍竹迪營養不良,個子也不高,知識底子也差。但是她不認輸,別人都睡了她還在補習,認真到作文寫出來連個標點符號都挑不出錯。身體弱,她就盡量多吃,多運動。初中時她個子低,體力差,但到了高中就成了?;@球隊的主力,出去跟友鄰學校打比賽,把對方球隊打得一場比賽只能得個一兩分,同學們都開玩笑說:“籃球賽,只得一兩分,真挺難的?!?/p>

打籃球讓她體格強壯了不少,也鍛煉了她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及隨機應變的能力,這對她日后飛行幫助很大。這個精力旺盛的女孩子生性好強好勝不服輸,脾氣倔強。高二時,伍竹迪是校學生會主席,還加入了地下學聯,組織護校隊。當時新中國即將成立,學?;锸?、師資等各方面條件都越來越差,伍竹迪的犟脾氣又上來了,帶著同學們跟校方談判,要求改善就學條件,否則他們就不交下學期學費。

這讓她的履歷上有了被開除的記錄,一起被開除的還有幾個學生會骨干,包括姐姐伍竹玲。由于伍竹迪是進步學生特別是骨干學生,地下學聯進行了多方斡旋,在學校已經公布了開除學生名單之后,伍竹迪的學籍仍然被保留了下來。

朝鮮戰爭爆發時她還有半年就要高考,此時中央軍委的參軍號召令下來了。伍竹迪覺得自己是學生會干部,理應帶頭,而且當兵也是她童年時的最大理想。但是,她怕家里不同意,便干脆先斬后奏報了名。媽媽倒是沒說什么,尊重她的意見,學校反倒不放人了。

這事拖了好久,無論伍竹迪怎樣懇求,學校就是不放人,眼看到了最后期限,有天她在走廊上拉住了當時的校長孔慶余:“校長,咱們學校成立之初,孫中山先生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中說:愿諸生人人皆學執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學……以改造未來之社會。我們求學,最終還是為了參與到建國、改造社會之中去。本人自認,我之改造社會,將以從軍始?!币环捀袆恿诵iL,就這樣,她穿上了軍裝,和她一道參軍的還有同班同學秦桂芳,秦桂芳后來也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此后,但凡講到執信女中的校史,她和秦桂芳的名字必定是繞不過去的。

參軍后,伍竹迪先是被分配到中南預科總隊。第一批招飛告示貼出來后她立即報名,雖然獲得資格,但差點沒走成??傟狀I導給出的理由是“她太優秀,我們舍不得”。

飛行員、大風鏡、皮夾克,開著鐵家伙在天上飛,“御風而行”……這些字眼對伍竹迪來說太魔幻、太有吸引力了。于是,她天天坐在領導辦公室里,不吵也不鬧,就睜著一雙大眼睛盯著領導看,軟磨硬泡。最終總隊領導還是開了綠燈放了人,她如愿以償乘上了開往航校的軍列。

伍竹迪一心想著駕機征服藍天,卻完全沒想到飛天之路是那樣難。機場的跑道是土鋪的,每天的饅頭小米粥已經是專門為飛行員“特供”的了,那時連地勤人員和航校領導都不能頓頓吃上饅頭,時不時要用高粱米飯填肚子。教練機都是戰爭時期繳獲的,雖然特別針對女飛行員的生理特點改裝了一些設備,但是飛機上面還是沒有風罩,人進座艙后上半截身子還露在外面。

就是這樣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她們硬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姑娘們相互打氣鼓勵,從女學生秒變女漢子,跟男學員一道出操一道訓練。男學員跑三千米,她們主動跑五千米;男學員晚上10點熄燈睡覺,她們打著手電躲在被窩里翻教材。1月入校,三個月完成內場學習,4月上機正式開飛,11月,全體十四名女飛行員無一掉隊,全部一次通過考核。1952年2月轉場北京,3月8日,新中國第一代女飛行員在國際婦女節當天,獨立駕機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

在這個世界性的重大節日里,代表新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飛越天安門,想想都足夠激動了。伍竹迪在回憶文章《飛越天安門》中,真實地描寫了當時的復雜心情:

當我的飛機到達切入點時,內心激動萬分,我多想飽覽一下偉大祖國首都的全貌,多么想與聚集在天安門廣場觀看我們飛行的群眾招手致意,多么想向在中南海檢閱我們飛行的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首長致敬??!但是,我不能,我必須保持好飛機的狀態,絲毫不能懈怠,為了人民和中央首長的安全,我必須全神貫注,做到絕對安全,萬無一失。

伍竹迪,好樣的

拿了飛行駕照后,伍竹迪榮任機長。時值工業大發展時期,空運任務相當繁重,伍竹迪的航跡遍布大江南北。作為新中國第一代女飛行員的代表,她也成為中國的名片,在全世界范圍內備受矚目。

那年山東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災,伍竹迪率機組前往救援。當時國內的導航地圖還不健全,特別是在汪洋之中,所有在地圖上能辨別的地標都找不到了,天氣又不好,雨量很大,能見度也很差。伍竹迪到達目標上空后發現云層很低,不僅有雷擊風險,還看不到地面。唯一的辦法就是降高度穿出云層。高度儀的指針已經從三千米下降到兩百米,她看到的還是一片云海。因為沒有當地準確的氣象資料,不知道云層的實際高度,特別是目標附近還有海拔數百米高的群山,如果不繼續下降穿出云層,她很可能無功而返,受災群眾得不到物資;而盲目降高度,很可能撞山,結果自然就是機毀人亡,災民照樣得不到援助,那樣損失更大。

這種時候,僅靠一腔熱血的英雄主義沒用,拼的還是經驗和技術。她多次拉升、盤旋、下降,根據多年的飛行經驗,她判斷這種積雨云肯定會有縫隙。她降低速度,讓飛機僅僅保持著“能飛”的速度,這樣可以給她留出最多的判斷和處置時間。她一邊小心地繞開群山,一邊尋找,半個多小時后,終于眼前一亮,地面的景物一閃而過——她找到了一條云縫!毫不遲疑,她一推操縱桿直接從云縫中鉆了出來。此時高度儀上顯示高度只有一百五十米,而她所處的位置隨便一座山的高度都超過了這個數字。身邊的領航員滿身大汗,手上的飛行地圖都抓碎了。

有一次,抗洪救災返航飛臨北京良鄉縣上空時突遇雷雨,發動機在極速運轉的高溫狀態下因遭到雨水襲擊導致氣缸溫度急劇下降,飛機完全失去動力,高度迅速下降。按航線要求,當時伍竹迪所在的飛行高度僅為九百米,在這個高度上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墜地時間不會超過十五秒。生死瞬間,伍竹迪腦海中不斷重復著牢記在心的危急處置操作流程,加大變距,關閉機翼魚鱗片,收油門,重新打火啟動。點火開關在重復了十余次之后終于轟的一聲響了,發動機重新啟動了。

她當時駕駛的老式里-2型運輸機機頭配重比大,而她當時已經卸貨空載,沉重的機頭會加速飛機下墜,留給她處置的時間更短。能在九百米高空雙發停車不摔飛機,連蘇聯王牌飛行員都連連稱奇、贊不絕口——那些老牌飛行員飛這種型號,空載的情況下在一千五百米高度失速,墜毀率也幾乎是百分之百。

1958年春節,記者以《渾身是勁的姑娘》為題,撰文贊揚伍竹迪:“這個姑娘,去年一年,從年頭到年尾,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刮風下雨,一會兒飛到彩色繽紛的江南,轉眼又飛翔在千里冰封的北國,毫不亞于大隊里那些出色的小伙子?!蔽橹竦蠙C組的照片被制成宣傳畫在全國范圍內發行。蘇聯《真理報》介紹她事跡的文章標題則直截了當地寫道:“伍竹迪,好樣的!”

遇到“暖男”

1956年2月,劉亞樓到部隊慰問,并宣布當年那個“五年禁婚令”到期:“你們都飛出來了,五年的時間也到了,你們可以談戀愛了?!币慌耘阃母叱备眻F長開著玩笑插話:“伍竹迪你還小嘛,才二十三歲,還不能談?!眲⑺玖顔T立即跟上一句:“沒有年齡的限制,只有禁婚五年的約定,飛滿五年都可以談?!比堑迷趫龅娜撕逄么笮?。

伍竹迪沒笑,她滿腦子都是飛行,哪有時間談戀愛啊。但是劉司令員對“禁婚令”的解除樂壞了一個小伙子——程寶海。

程寶海,天津市人,1933年10月生人,跟伍竹迪同年入伍,同年入航校學習,他學的是領航專業。同校學習,加上畢業后又在同一個部隊,駐扎同一個機場,程寶海是大隊領航主任,伍竹迪是飛行中隊長,兩人經常在一個機組執行任務,接觸比較頻繁。

伍竹迪天生愛笑,人也長得甜美,技術過硬又性情開朗;程寶海愛看書,飛行任務結束后大家都會聚在一起打撲克放松,只有他躲在角落里一聲不響地翻著專業書。一道執行任務時,伍竹迪發現他給的航行數據及時又準確。對一些危險預警,同樣的航線,程寶??偸潜葎e的領航員提前給出,這樣就給了她充足的處置和應對時間,兩人配合很密切。她知道程寶海工作認真,每次出任務都提前仔細研究航段特點、處置預案以及備選航線,她很欣賞他的認真和仔細。

程寶海不僅對任務航線研究透徹,常常連目的地的地方特色菜都提前研究好。機組執行任務時,無論到哪個城市就餐,都能在程寶海的帶領下吃上可口的當地特色菜,這讓伍竹迪很佩服。執行任務期間住招待所,程寶海也對伍竹迪呵護有加,用現在流行的話說,這個比她還小半歲的程寶海是個“暖男”??傊?,伍竹迪覺得他很優秀,有著和年齡不太相符的穩重和成熟,值得托付終身。

雖然兩人常在一起執行任務,一塊兒研究航線,伍竹迪卻只把他當機組成員看待,沒有超出戰友、同事外的感覺。但是程寶海就不同了,一聽說“禁婚令”到期了,他心里樂開了花,立刻跑到大隊長時念堂那里。

時念堂是個熱心腸的老大哥,他是大隊領導,伍、程二人則是屬下飛行干部和技術骨干。他知道兩人的感情就差捅破那層窗戶紙了,所以程寶海找到他時,他當即便問:你喜不喜歡伍竹迪?程寶?;卮饍蓚€字:喜歡。他又去找伍竹迪,也很直接地問:寶海喜歡你,想和你談對象,行嗎?沒想到伍竹迪一點不害羞,大大方方地回答:行,談吧!

兩個人一共說了五個字,就這么簡單地成就了一段好姻緣。1957年的最后一天,伍竹迪與程寶海在大隊飛行教室舉行了婚禮。喜聯是誰的主意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文采和寓意都很精彩,上聯是“男領女飛,鵬程萬里”,下聯是“夫唱婦隨,恩愛百年”,橫批:天作之合。

當時,伍竹迪還創下了一項沒有世界排名的紀錄:20世紀生產后執行飛行任務最多的女飛行員。

伍竹迪的女兒是1958年10月出生的,剛滿月就被送回奶奶家里。產后第四十五天,伍竹迪便到崗進入工作狀態。12月31日,部隊正在開新年聯歡會,突然接到任務:烏蘭浩特鋼廠鍋爐爆炸,急需補漏焊接用的氧氣。時間緊任務重,飛行員們拿了導航地圖就往停機坪上跑。伍竹迪主動請戰:“這個航線我飛過好多次,我上!”

大隊長搖頭:“你還休產假呢,提前上班這賬我還沒跟你算。這次任務飛行距離遠,航線上還有六級大風,你身體吃不消?!?/p>

伍竹迪并不退讓:“我是拿到體檢合格證明才來上班的,你難道不相信醫生?我不是逞英雄,確實隊里沒有比我更熟悉這條航線的了?!?/p>

最后大隊還是同意了她和秦桂芳各帶一個機組執行任務。

零時剛過,飛機起飛,先到包頭的工廠里裝上氧氣,再轉飛烏蘭浩特。當時的里-2型運輸機飛得很慢,時速不超過三百公里。烏蘭浩特機場出現在眼前時,她已經連續飛行十多個小時。飛機降落后,取氧氣的工人們見了都驚呼:“你們看你們看,飛行員是女的,女的!”

產后連續十多個小時飛行,這個紀錄徹底改變了中國女飛行員生產后無法擔負長途飛行任務的舊理念,也成為每個飛行高校的教材中都要留下的精彩一筆。

離不開藍天

1967年9月,伍竹迪接到停飛命令,后續工作安排是到西安十六航校理論訓練處教材科任副科長。她在教材科副科長的職務上干得有聲有色。直到現在,她編寫的飛行教材依然是眾多學員不可或缺的指導書和訓練標準。后來她又走上課堂,手把手教導飛行學員。

伍竹迪是當年十四個姐妹中最早離開藍天的,但她的心,始終沒有離開過那片藍天。

猜你喜歡
女飛行員
“這波老姐賊穩”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女飛行員
余旭 烈士走好
壯闊藍天綻放鏗鏘玫瑰
空中之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